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张小涛:真正可以教的学生并不多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张小涛:真正可以教的学生并不多

张小涛:真正可以教的学生并不多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张小涛北京的工作室位于环铁将府艺术区,这里曾经因拆迁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这里基本上都是艺术家的工作室,如今被保留了下来。张小涛说艺术家的韧性太强了,为保住工作室做了许多努力。而这种坚持和韧性正是一个艺术家所应当具备的,在如今这个过于物质化的社会里,学生也被这样的氛围所侵蚀,能够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的学生越来越少。

  1996年,张小涛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就分配到西南交通大学教书,当时学艺术出身的人找份工作并不是难事,但是他并不想去做装修、搞设计,“当时所有的人都相信艺术、画画挣不了钱,养不了自己,但是我不相信。我当时在成都每周花100块钱去城南旧书铺买点书,就觉得特别幸福。虽然当老师很清贫,但是特别安静、有时间。”这段教书的日子或许成了一种习惯,多年下来他还是觉得自己喜欢书、喜欢与人交流,即便后来到北京,他还是觉得回去上课也是一种温暖,“教书有时候不是职业,是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方式。”

  四川是一个架上绘画很强大的地区,这里走出的许多画家在国内都还比较有影响,比如罗中立、张晓刚、何多苓、周春芽,一直以来架上绘画都有它自己的脉络。2010年张小涛被调回四川美院建立新媒体艺术系,或许正是为了打破这种区域性。虽然当时油画系的第三工作室也会教授影像及当代艺术的创作,但是后来学校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业,往远点看,这也是大势所趋。3年来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是困难重重,面对艺术教育张小涛态度很悲观,“但是还是得做,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每个学院都面临不一样的问题,我只是希望能够改变西南地区对当代艺术人才培养的面貌,希望这个方向能出一些好艺术家。”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共分了5个工作室包括摄影工作室、动画工作室、电影和录像工作室、多媒体互动工作室,和新媒体理论工作室。新媒体艺术系没有基础部,学生从一年级就会接触到像当代艺术的创作方法和实践课程,了解摄影、动画、电影、装置、行为等艺术形式,而不仅仅是基础训练,三年级开始分工作室实行导师负责制,四年级一开学就开始投入到毕业创作中去。张小涛还会经常推荐自己的学生参加一些国内、国际上重要的展览,“我认为通过展览和学术研究与他们的课题结合是比较重要的,如果只是在工作室是绝对不行的”,他希望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够提前转换到一个艺术家的身份中去。

  现在,当大家都信艺术可以赚钱的时候,张小涛反而不信。“当时所有人都不相信,我们相信那是信念,到今天所有人相信艺术,相信画儿可以换钱的时候,我觉得那不是艺术,那是吃饭,那是生存。我觉得在那个时代,天才的孤独、孤傲,对社会的理解、叛逆都要有一个出口,艺术是我们通往自己的殿堂,要有艺术的情怀。但是今天艺术市场过度繁荣大家都忽略了真正的精神价值才具有价格。”当今天某个艺术家去威尼斯参加个所谓的外围展回来就可以在自己的简历上写上第X届威尼斯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当所有人都有着艺术可以赚钱的集体思维时,我们学院中的学子们也深受其害,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准。“在教育中,我越教越心寒,觉得没有什么可教的,优秀的孩子不教他也能出来,那些不值得教的,教了也出不来。大多数孩子让我觉得特别悲观,这是我不相信的,我不相信艺术的目标都是这么单一、准确,这么物质化。”

  1996年您就在西南交大教书,请您谈谈当老师这么多年的感受。

  教了这么多年书,我体会到真正可以教的学生不多,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高校这个系统,有时候真的感到无能为力,对教育还是挺悲观的。虽然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但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学生不多,可能是整个社会比较功利,反而不如我们上学时候,学生不多,但都非常有理想,有情怀。

  比如说我们新媒体系有很多展览、交流、讲座,但是90%的孩子都没有什么兴趣,从生源来说,表面上看上去来人越来越多,但是实际上真正想要做艺术家、有文化理想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这是家庭和社会双重的影响导致的,家长和社会整体在灌输功利的东西,我觉得挺可怕的。

  高校扩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吗?

  我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我上四川美院的时候,一个月有30块左右的补贴,象征性的收100块钱学费,4年好像是200多,费用非常低。当时氛围很封闭、很传统,但反而更有爆发力,现在硬件、软件那么好,但是学生大多数是麻木不仁的,对于极少数的学生,我特别高兴去帮助他们,推荐他们参加一些国际上的重要展览。

  所以说,教育产业化是一个原因,但是社会太功利、太物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教育只是社会问题的一个反应,一个症候。

  90年代的艺术教育和现在的相比有哪些变化?

  90年代的教育很单一,但是深厚,比如徐冰画大卫、刻木板,都是很传统的东西,但一旦转化出来传统的深厚全在。今天的信息交流看似更加国际化,其实学院的教育的传统,而后中国古代的传统都在丢失,越来越西方化会失掉一些根本的认识和方法。当然好的艺术家能够摆脱这些控制、陷阱,学院教育对孩子来说既是陷阱也是机遇,也充满了可能,但我觉得更多是要摆脱。今天知识越来越碎片化,我们是要重新建构还是更加碎片化? 总体来说我觉得八九十年代因为国际交流不多,自己的特征反而更强,今天交流得越来越多,反而越来越不自信。

  西南交大是一个综合类的大学,它的美术教育和专业美术院校之间有什么差异?

  美术学院更系统一些,它的优势在于整体氛围好,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交通大学学生之间非常孤立,是一潭死水没有流动。工科院校一般培养应用型人才多,它也有纯艺术专业,但是始终做的不精、不纯粹,学生想真正做艺术的人少。当然专业的美术学院对于专业的发展更加有帮助。

  您作为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有很多经验,会带到你的教学中去吗?

  我会把我个人的一些资源尽可能带给学生,比如请一些有经验的艺术家来教课,因为我个人的经验毕竟有限。我们有一个新媒体艺术中心,这在全国的实验艺术和新媒体艺术专业中是比较独特的一个资源,1200平方米,我们会做一些有意思的展览,比较注重国际交流,给学生提供这么一个平台,我会要求我的研究生进入展厅布展,从钉钉子做起。一学期下来能够有十几场国际交流活动,我们的老师也都是尽量把自己的资源与学校共享。

  我会推荐我的学生去参加诸如一些电影节、动画双年展、深港城市双年展、珠海城市公共艺术空间展、荷兰电影节等业内比较重要的活动,希望他们能够脱颖而出,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他们是一种鼓舞,更快的找到方向,不然一毕业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您怎么看待有名气的艺术家当老师这个问题?

  尤其是有名的艺术家或许会觉得当老师是培养粉丝,或者开心一下,这种心态下一般不会持久,其实做老师挺枯燥的,要备课、准备资料、写教材等等。但是让学生看到榜样很重要,有名的艺术家能给学生带来鼓舞,我们也有踏踏实实教学的老师,两种都需要。从个人经验来讲,艺术家当老师的好处就是比较立体鲜活,让学生能够看到特别真实的范本,分享的经验都是非常直接的。

  没有距离感。

  对,我们当年读书也是这样。1995年张晓刚老师从威尼斯双年展回来给我们做了一个讲座,我印象非常深,这种经验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示范,他可以找到未来自己的参照,我倾向找有名的、有经验的艺术家,国外的美术学院都是这样。当然艺术家上课的话,有时候会在管理上出问题,比如老师迟到、私自调课,或者经常忘记上课,这都是它的负面影响,但是也没有办法。像我们新媒体专业很多课程学校的老师上不了,必须请外边的老师,或者艺术家,他们的经验是学校没有办法培养出来的,所以我觉得利大于弊,用其长补其短,我自己也有毛病,比如在管理上就没有那么严密,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我能把握住大方向。

  创造力对艺术生而言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那么从教学上如何去激发这种能力?

  我觉得真正要做的还是社会实践,我们通过对前几届毕业生的总结发现,大家都是在表达青春,表达非常个人的东西,思维非常窄。创造力的前提是知识的积累,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的分析、总结和归纳上,只有眼界开阔了以后才能超越,什么都不知道怎么超越,凭感觉是不够的。这就相当于禅宗中苦修和顿悟的区别,创造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你就领会到艺术的创作不是我们去乡下去吃个饭、采采风,这都是表面的,根本的是思维方法,即方法论,他的逻辑,以及他对艺术的态度和信念。有时候自由和创造性是需要自己的苦修,没有苦修顿悟不了,这个是没有办法教的,只有靠他们自己。

  学院能够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是一套恒定的方法,是普遍性的东西。学院教的是不变的东西,虽然我觉得它是保守的,但是没有学院教给你的体系,就没有办法反叛他,只有反叛才能有出息,把自己封闭起来,在里边就只能成蛹、枯死,如果真的要化蝶成仙,必须有一个转换过程。

  学院培养的目标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吗?

  不是,可以说我们希望90%的人能够把所学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可以有5%的成为艺术家,可能更少。我们在这个课程设置上还是考虑到学生未来的方向,他倾向于什么样的类型,他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不要一味的强调做艺术家。

  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把当代艺术、新媒体的技术和创作性思维带入到工作领域中,艺术的创造性和不拘一格方法是其他学科不太容易获取到的经验和体系。所以在人才的培养方面我们不规定他做什么,学生自我选择、淘汰、发现、超越、实现,我觉得这才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既不把他规定成手艺人,也不规定成艺术家,至于将来做什么全靠学生自己。对艺术家的培养不做强求,顺其自然,他该做艺术家就一定会做,不做那他有自己的路。

  从你的经验来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哪些问题?

  普遍的问题还是没感觉,现在很多同学基本上不太表达自己的观点,很没有朝气,和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相比他们缺乏信念,那一代人把艺术作为人生的信仰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不离不弃。现在的学生没有,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其他的都不是问题。今天很多人不愿意学艺术,觉得美术学院好考,能上大学换个文凭,真正热爱艺术的人其实挺少的。

  学生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跟国内从小学开始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

  对,我们看完一个片子讨论,几乎都不说话,得一个一个点名,当然也可能是内向含蓄。真正去琢磨方法和思考艺术本体的学生不多,这是比较致命的。

  新媒体方向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学科,在国内并没有什么教学经验可借鉴。

  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教学经验,如纽约的阿尔弗雷德新媒体学院,包括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尤其中国美院做的非常好,我们借鉴了他们的教学结构和方法,不得不承认他们做的早,今天是一个交流的时代,不可能关起门来做交流和教学,必须要清晰自己的定位,我比较重视他们对新媒体理论和方法的总结和梳理,技术掌握不是难事,如果概念方法上认识不到,其他什么都做不了。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自己编写的吗?

  没有教材,尤其新媒体专业很特别,每个人带的方向都不一样,电影、动画、纪录片、现代舞等等都可以涵盖在新媒体里面,都是每个老师自己制定教学内容。

  现有的教学体制肯定也有一些弊端,您从自身的工作当中是如何规避这些问题的?

  我觉得很难,比如学校规定资源共享,有些我们其实很难用到,我们没有独立的工作室。再比如人才,学校条件不够好就很难引进人才,毕业生留校很难实现,条件苛刻,也不解决编制。还有经费,我们和其他院校比差的太远,我们的经费还不到央美和国美的十分之一,这都就是很具体的问题。所以有的时候想起教育问题觉得特别心寒,没有希望。

  其实这就是拿了一手糟糕的牌,你如何打赢的问题,我觉得可以四两拨千斤,如果在不好的条件下可以脱颖而出,那你能量比其他人强。如果什么条件都具备反而会掉以轻心,在中央美院特别好的讲座都没有几个人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把劣势当成优势,如果我们相对封闭,那就往深处挖掘。你提到规避,我觉得只能是整合资源,做一些小事情。

  个人的资源?

  对,资源共享,用很少的钱办相对靠谱的事,不说大事,小钱办不了大事。比如我们做实验艺术年会、国际新媒体论坛 ,也是为了带来更多的资讯,让学生有更好的共享资源和平台,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我觉得教学很难。不过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像新媒体艺术中心是我们系独立的,我们可以做特别好的学术展览,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的国际交流平台。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