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印人传记 >> 钟以敬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印人传记 >> 钟以敬

钟以敬

作者:佚名      印人传记编辑:admin     

    在篆刻界,民国初年出了个奇人齐白石。由于他在《白石老人自述》中有“刻印,一刀下去,决不回刀”“他们这种刀法,只能说是蚀削,何尝是刻印”“篆刻是风雅事,岂是拖泥带水做得好!”等语。引起了篆刻界就刻印是否要修的争论。
    当然,修与不修要看各人的风格。像齐派印,或可以不修,如系工整、精细的印,则非修不可。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篆刻,怎么刻成的(包括用什么刀和什么刀法,修与否,做与否),各有家法,不必深究,只要艺术效果好就行。一般来说,如其强要不修而粗率,不如略修之为佳,但修要恰到好处,避免过分。
    韩师登安曾告诉我一个关于钟以敬的故事。钟氏比王褆(福盫)大14岁,早已成名。王褆当年极喜钟氏印,常常出石求刻。但又担心钟氏过分修改,而有损韵味,所以每当刻至恰好时即袖印而归。为了不让钟氏觉察,王提多半用乱以他事(如出外、饮食等)的办法,事后再让钟氏补款。记得曾读到袁枚的《随园诗话》,也有类似的意见:即为诗不可不修,也不可过修。不修恐其粗率,过修恐其机窒,修来修去,连原来的灵气与天趣也修掉了。
    钟以敬(1867—1917),字越生,一作雷申、雷声;号让先,又号窳龛、窳堪、似鸥;斋称为今觉盫。浙江杭州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是清末民初浙派承前启后的代表人物之一,享有很高的声望。《西冷印社志稿》记载,他『少嗜金石,摩擎不倦。善篆刻,精整隽雅,法浙派,当时推为巨璧。工诗,古文辞峭洁如其人。刻竹亦精雅,抚金文尤佳』。书法以篆书最著称,法《天发坤獭碑》而出己新意。可惜五十一岁即逝世,不能续展雄风。印社山上文池旁的擘窠摩崖小篆“西泠印社”四个巨字,即是他的书法作品。钟氏年长于王褆14岁,和王氏交往极深。王氏以及其他创社人均对钟氏的艺术十分钦佩,所以在西泠印社最显目处的社名石刻是钟氏之作。而且,王褆的《麋砚斋印存》之2--5卷,全系钟氏为王褆所刻印,有80方之多。据其纪年,则系1900-- 1904之间,王氏才20来岁,学习最旺之时。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钟、王之间虽五师生之名,但在师友之间。
其掇篆刻白文传醒怜八家陈秋堂、赵次闲的精雅蕴藉,小纂朱文得赵之谦、徐三庚的流丽清新,边款也精美绝伦,字字珠玑。统观印作,可以看出他对浙派传统的继承,己迈出了去芜存精,旁采博纳,以求别开生面的新路。这对以后工稳一路印风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
他于篆刻一艺早慧早悟,如二十几岁时所作『竹素园』一印边跋有曰:『篆刻一道,当以效法秦汉为上。元明人非不佳,去浑朴苍劲远矣。吾杭自龙泓丁先生之后,得刻铜遗意者,唯秋景庵主人,其篆法、刀法,皆有所本。余作殊乏师承,东摹西仿,固无足观。己丑秋九,挹宰我兄以佳石索刊,余忘其顽劣,漫为奏刀,尚乞有道匡我之谬,则幸甚。』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一、宗法秦汉要以『浑朴苍劲』为上,抓住汉印艺术特点的精髓。二是浙派前辈丁、陈的篆刻以汉『刻铜』即凿印印风为本,但不仅仅是技法的模仿,而是要追求『遗意』,即趣韵,要遗貌取神,另开新面。三是自己尚处于『殊无师承、东摹西仿』,还未能有所成的阶段。但实际上已表明,虽然未得名师亲授,但心追手摹,宗汉宗浙,又决不自囿,要转益名师,汲取各方面的营养。一个青年印人有如此清晰的见识和明确的目标,是很不简单的。纵观他一生的艺术道路,确实也是依此笃行不懈。终于达到『其刻印以赵次闲、邓白为宗,功力深邃,吾家八浙之后,君其继起者矣!』 (王福唐《钟矞申印存》)的高度。西冷印社创始人之一的丁仁也曾集『论印绝句』作诗赞他: 『宗派流传几变更,鸥波亭子一灯明。官私大小多罗列,玉箸朱文篆最精。』


   钟以敬祖上一直经商,家产富饶,到他时家道逐渐衰落。他一度几乎衣食无继,寄宿僧舍。他性情又孤傲,达官贵人闻名延揽皆不应,故落落寡合:生活贫困。但他『自适其适,独行于世。』后在朋友的劝导下,鬻印以补家用,今传世作品以此为多。
他生前有《篆刻约言》《印谱》《赫拿留痕》等著述、印谱刊样行世。1935年,张鲁庵复辑他遗印《钟矞申印存》四册出版。一九○四年西泠印社创立,他即是社员,热心印社活动和公益活动。在杭州孤山西泠印社社址,留有他不少遗墨刻石,主景点闲泉崖壁所镌『西泠印社』四个小篆巨字,即其手笔。在「山川雨露图书室」旧曾有他撰书楹联,录附以供欣赏: 「筑数椽在柏堂竹阁之西,讲艺论交,岂仅湖山供眺览;树一帜于文坫词坛而外,抗心希古,更欣风雨共摩挲。」
    钟氏少嗜金石书画。其家经商,原甚富裕。但钟氏不善理财,性又挥霍,遂至贫无立锥之地。虽然如此,仍秉怀孤耿,不肯低头周旋于富贵,故以后寄居古刹,衣食不周,贫病而死。《西泠印社志稿》载:“少嗜金石,摩挲不倦。善篆刻,精严隽雅,法浙派,当时推为巨擘。(见印例34—37)工诗,古文辞峭洁如其人。刻竹亦精雅,摹金文尤佳。”
    钟氏中年以后,虽以寒士自处,由于在书法、篆刻、诗文上的超诣,亦颇为世重。王褆以外,如褚德彝、汤勉斋、丁辅之、吴石潜、高络园等皆与交好。钟氏早年印作仅应友朋之请,并不取润。后为糊口计,勉从诸公之言订一润格。由于求印者颇不乏人,遂得流传其艺术。
    钟氏喜书《天发神谶碑》而以己意出之,颇有新意,又常以之人印。其印以浙派为主,民国同道间共推之为浙派巨擘。有圆朱文印,有些印则属浙派圆朱文。即使是浙派印,亦已减少陈曼生、赵次闲的锋芒毕露而略向工整靠近。这种情况,与王褆略同。风格上力求含蓄、庄重,自有一种精整、隽雅之神韵为前人所不及。
    1911年,钟氏撰《篆刻约言》,并辑自用印成《印储》一册。1914年,又辑成《窳龛留痕》十二册,又名《泉唐鹤庐居士印赏》。以上两种印谱,系钟氏生前出版。
    1935年,张鲁盍辑其印稿,汇为《钟雷申印存》。书前有王褆序:“余与钟君订交,年未弱冠。见君性情孤介,当时达官贵人闻其名,欲延揽之不可得,故落落寡合。虽贫甚,能自适其适。谓独行之士,不为过焉。工诗文辞,峭洁如其人。其刻印以赵次闲、邓完白为宗,工力渊邃。吾浙八家之后,君其继起者也。”
    钟氏既于篆刻达到如此高的境界,诸家皆以浙派巨擘尊之,于印学理论上自有其建树。所撰《篆刻约言》虽非长篇大论,多系探究有得之言。例如:“近时名流,辄侈言高古,诩诩然自矜所学。不日摹三代古玺,即曰仿两汉泥封,斑驳缺蚀,索隐行怪是从。不能学西子娥眉秀劲,而作东施之捧心效颦也。余无取焉。”由此可见:钟氏之非斑驳缺蚀而偏工整也。
    在钟氏所刻印之边款中,亦时有论印之碎锦。如《竹素园》印之款云:“篆刻一道,当以效法秦汉为上。元明人非不佳,去浑朴苍劲远矣。吾杭自龙泓丁先生之后,得刻铜遗意者,唯秋景庵主人。其篆法、刀法,皆有所本。余作殊乏师承,东摹西仿,固无足观。己丑秋九,挹宰我兄以佳石索刊。余忘其顽劣,漫为奏刀。尚乞有道匡我之谬,则幸甚。烟萝弟敬刊,记于今觉盫。”今查,已丑系1889年,其时钟氏才24岁,能作此峭丽绝伦之“竹素园”并此边款实为可敬。


     钟氏边款,点画精严,极易察知用刀之痕迹。又善小字款识,足与陈秋堂比肩。其为王褆所刻“庶有达者理而董之”印之边款,三面刻《说文·后序》语,长达280余字。银钩铁画,精妙之极。
     明清以来之印人,多有兼刻竹者,钟氏亦能之。昔年于乡贤严不党处获见其一,今不知何方矣。
    书法亦极佳,尤擅篆书。所作《天发神谶碑》,尤有意趣,故亦常见于印面及边款。西泠印社由鸿雪径上山后,迎面即见文泉后之摩崖大字“西泠印社”,四字以玉箸小篆出之,壮重典雅,大为景点添色。
    钟氏诗文,亦皆佳妙。《西泠印社志稿》卷四,有钟氏一联系当年置于山川雨露图书室者。其文曰:“筑数椽在柏堂、竹阁之西,讲艺论交,岂仅湖山共眺览;树一帜于文坫、词坛而外,抗心希古,更欣风雨共摩挲。”
    《西泠印社志稿》卷四,有丁铺之《咏西泠印社同人诗(集论印绝句)》一组,内有一首系写钟氏者,其文为:“宗派流传几变更,鸥波亭子一灯明。官私大小多罗列,玉箸朱文篆最精。”以上四句,依次系从蒋元龙、杨复吉、沈心、冯念祖原诗摘得。

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藏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