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陈澄波上海寻踪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陈澄波上海寻踪

陈澄波上海寻踪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陈澄波《自画像》(1928年) 陈澄波《自画像》(1928年) 明复图书馆旧影 明复图书馆旧影 1930年新华艺专合影,前排右一为陈澄波。 1930年新华艺专合影,前排右一为陈澄波。

  陈澄波是台湾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客居沪上。他是致力推动美术教育的“文化先锋”,更留下诸多珍贵文化遗产,但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却近乎失踪。中华艺术宫正在举办的《陈澄波大展》展出其各时期的代表画作。时隔80多年,画魂重游沪上,观摩其作品之外,《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也关注这位有着特别人生经历的画家与上世纪上半叶东方摩登之都上海产生交集的那段艺术生涯。

  徐佳和

  81年前的6月6日,出生于台湾嘉义市的陈澄波因为“日本侨民”的身份不得不离开正值中国现代绘画运动高峰中的上海,启程回到家乡台湾。在中华艺术宫举行的“海上烟波——陈澄波艺术大展”,开幕日子竟然也鬼使神差地定在了6月6日,冥冥中,这一如烟如波飘过海上的画魂,终究还是要回到上海——这个成为陈澄波画家生涯中最大的转折点的城市,也是丰富了陈澄波的创作和人生的城市。

  虽然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鲜见陈澄波这三个字,他就像诸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于沪上画坛的现代派先锋一般,失踪于美术史的故纸堆中,但是他在上海的足迹,从最早活动的林荫路伊始,浓缩了近现代美术史的发展,我们循序着陈澄波上海时期的活动轨迹,可以梳理出相关的艺术空间路线。

  1929年,陈澄波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返华,抵达上海,正如同时代其他诸多知名美术家都曾经在上海居住过活跃过一般,在新华艺专(今打浦桥一带)菜市路(今顺昌路)到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一带活动,当时这一带地处法租界与华界的交界位置,一来房租便宜,便于安家,二来,处于华界租界的交界处,管理上有机可乘,办学校的手续较之别处更为简单。如此生存的缝隙,让这一带成为美术家们集中居住之地,被上海大学教授李超称之为“卢湾之弧”,这个美术地理现象也成为上海近代美术史的一个研究方向。

  日前,《东方早报·艺术评论》记者跟随陈澄波的家人重走了陈澄波在上海之途,虽然历经数十年的战乱、运动、城市规划等等,人为改变了当时的城市容颜,彼时的风貌早已风流云散不知所终,但是就像智利小说《不在的旨在》中所言,气息的存在,就是一种存在。

  我们从位于上海西门地区的艺苑绘画研究所走起,这里是“卢湾之弧”文化带中首先值得重点关注的文化机构。曾经,这里是卢湾区图书馆,如今已经恢复到解放前的名字——明复图书馆。拾级而上,大理石台阶与铁雕的扶手依然如旧,图书馆里的整体架构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只是置身其间的人群已经开始查阅电脑,与世界连接。

  “艺苑绘画研究所 ”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出现于上海的重要西画团体。1928年,上海的一批西画家王济远、江小鹣、朱屺瞻、李秋君等人,力图组织一个非营利性的绘画学术机构,取名“艺苑”。艺苑位于西门林荫路,是江小鹣、王济远两位画家将其合用画室提供该所的活动场所。1931年4月,陈澄波油画《人体》参展艺苑第二届展览会。

  陈澄波曾于1931年9月23日参加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第一个现代画派决澜社筹备会议,决澜社的第一次展览会举办于中华学艺社,位于爱麦虞限路45号,今绍兴路7号,如今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所在地。中华学艺社1930年1月建所,是联系、团结文化界,特别是有志于文艺科学事业的人士的重要地点,更是针对西画家经济状况不佳的情况,以低价的租金,进行友情援助和协办,参与国内艺术界的艺术活动。1932-1935年是中华学艺社举办美术展览活动的活跃时期,其中很重要的有决澜社和中华独立美术协会展览。中华学艺社的南区是南部公寓,为美术界的人士提供租住,与陈澄波同期参加决澜社展览的倪贻德、傅雷、张弦都曾在此地居住。而北部的礼堂则是美术展览的场所,关于此地举办展览的客观条件,庞薰琹曾说因地方狭小、光线不佳并不适合展览用。但租金便宜,才选此处。

  陈澄波于1930年前后,被聘任为新华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教授。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位于如今斜徐路打浦桥南堍,1926年12月18日创立。由俞寄凡、潘伯英、潘天寿、张聿光、俞剑华、诸闻韵、练为章、谭抒真等发起,由社会耆宿俞叔渊(兰生)出资支持。1927年春季正式招生开学,初名新华艺术学院。设国画、西画、音乐、艺术教育四个系,校址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新新里。首届校董会由于右任、王祺、蒋百里、李叔同、徐悲鸿、郑午昌等组成。推俞寄凡为院长,俞剑华为教务长。1928年冬,学校更名为新华艺术大学,学校行政由委员会制改为校长制。推俞寄凡为校长,张聿光为副校长,潘伯英为教务长,屠亮臣为总务主任。迁校至肇嘉浜对岸斜徐路。1929年秋,改校名为新华艺术专科学校。

  根据李超教授于2013年10月赴台湾专访陈重光先生相关回忆所录,当年陈澄波寓所离新华艺专邻近,陈澄波从寓所到新华艺专步行即可,根据历史文献记录,新华艺专旧址(1937年11月以前),位于打浦桥南堍地区,现为打浦路海华花园小区所在地。

  西门林荫路126号,是艺苑绘画研究所所在地 ,简称艺苑。1929年至1931年间,陈澄波曾参与艺苑绘画研究所相关教学及展览活动。艺苑1928年10月10日创立。由江小鹣、张辰伯、王济远、朱屺瞻发起创办,王济远主持。地址设于老城内西门林荫路(今自忠路) 19号,为江小鹣、王济远两位画家将其合作画室提供为该所的活动场所。(成员包括王师子、张辰伯、吴湖帆、朱屺瞻、潘玉良、王一亭、汪亚尘、狄平子、李秋君、李毅士、俞寄凡、徐悲鸿、姜丹书、黄宾虹、张聿光、张大千、郑午昌、潘天寿、蒋兆和、钱瘦铁、谢公展、颜文梁、张善孖、倪贻德、杨清磬等。)这是一个西洋美术团体,分设油画人体写生、素描石膏写生、水彩静物写生三科,“以增进艺术兴趣,提高研究精神,发扬固有文化,培养专门人才为本”。

  根据1929年4月发行的《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出品目录》,陈澄波有三幅油画作品《清流》、《绸坊之午后》、《早春》入选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西画部分展览。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位于新普育堂,在今普育西路105号。上海慈善团在蓬莱路学前街口,原办有普育堂。清宣统三年(1911年),陆伯鸿等筹款另建新堂。该堂宗旨是收养失业贫民和病残者。民国17年(1928年)曾在此举办“中华国货展览会”。这也是全国第一届美术展览会选此地的重要原因。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是陈澄波上海时期早期的重要艺术活动记录。该次展览准备充分,规模宏大。展览有书画、西画、金石、雕塑、建筑、工艺等项目,包括中外作品。徐志摩称此次展览在规模上是一次创举。

  陈澄波于1930年前后,任教于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校址在贝勒路(今黄陂南路)21号,望志路(今兴业路)口。

  昌明艺术专科学校,1930年初创立。由王一亭、吴东迈为纪念吴昌硕而发起创办。于1930年2月19日《申报》刊登招生广告,王一亭任校长,诸闻韵任教务长,还设有校董会。该校设有国画系、西画系、艺术教育系。同年6月22日该校在《申报》登广告,各系同时招生。另设有暑期进修班。不久由吴东迈任校长。教授有王个簃(国画系主任)、曹拙巢、吕大千、黄宾虹、潘天寿、贺天健、任堇叔、汪仲山、商笙伯、姚虞琴、胡汀鹭、吴仲熊、薛飞白、诸闻韵、诸乐三等,大都是吴昌硕的故旧。1931年6月9日和10日该校举行学生成绩作品展览,有中国画和西洋画作品共三百余件。培养的学生中,不少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如:罗铭,后任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冯建吾(石鲁胞兄),后任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邱及,后任北京语言学院党委书记。邱及,当年在校时是中共地下党员,曾三次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经校方通过多种途径设法营救,才获释放。据1931年7月2日《申报》载,昌明艺专办了一年半因未奉教育局核准,经校董会决定停办。

  陈澄波在上海时期,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成为其重要的写生地点。雁荡路南端即是复兴公园,在法租界时期有“上海的卢森堡公园”之称。一百多年前曾为私人园林,人们称之为“顾家宅花园”,这便是复兴公园最初的雏形。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为法国军队的兵营,侵略军撤走后的1908年,当地政府聘请法国园艺家主持园林设计,于1909年6月建成。在7月14日的法国国庆之日正式对外开放,故中国人称其为法国公园。■

  (本文感谢李超教授主持的上海大学“都市美术资源”研究方向工作团队。)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