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王林:对未曾呈现声音的呈现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王林:对未曾呈现声音的呈现

王林:对未曾呈现声音的呈现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2013年众多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人、批评家、艺术家云集威尼斯,在其中“未曾呈现的声音”是中国当代艺术规模最大的国际展示。归来后,为王林先生做了专访,在一个小时的访谈中,他从展览本身谈到学术交流,从艺术与政治、资本的博弈谈到了“较好的政治”和“善意的资本”。而从展览本身到学术再到资本和制度的思考才是这次展览真正的价值所在。最后,在谈及青年艺术家创作的现状,他表达了对于青年艺术创作的担忧与期望。

  1、2013年中国当代艺术云集威尼斯,在这些展览中“未曾呈现的声音”是规模最大的展览,想请您首先给我们谈了一下“未曾呈现的声音”和威尼斯双年展其他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区别所在。

  今年有这么多的中国当代艺术出现在威尼斯,其实和我多少有点关系。因为早在2011年我便在威尼斯策划了双年展平行展“碎裂的文化=今天的人?”,而后2012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时我又策划了平行展“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两次展览以后,在国内不同场合我一直在提倡中国批评家、策展人,特别是年轻批评家、策展人到威尼斯这个国际性展览平台上通过平行展方式来展示中国当代艺术。

  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自由策展人可以到威尼斯去展示自己策展理念,这是展示本国当代艺术的很好途径。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为民间自由策展人提供了国际通道,就这一点来说,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特别重要。

  中国不能只有官方渠道,我们必须扩大民间发声的机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中国当代艺术真正面貌展示出来。基于这一点,今年有这么多平行展不是坏事。平行展是威尼斯双年展这些年来的一个伟大创造。我相信历史将认可我的看法。非议平行展的人不了解这一点,或者是出于某种比较个人的原因。但这无损于平行展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性。

  谈到“未曾呈现的声音”的策展理念,我在很多场合已经谈到过。在以往的国际交流中,一个是“他者化”,一个是“资本化”,一个是“官方化”。这三个渠道、方式所展示出来的结果非常有限,而且有相当的片面性,看到的老是几个人、几个作品、几个符号。在这样一种有限的展示中,中国当代艺术复杂、生动的真实面貌对西方学术界、艺术界来说是被屏蔽的。所以在威尼斯这样重要的国际平台上需要做一个有相当规模的展览,把过去没有充分展示的东西做一次相对较为整体的呈现。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西方学术界、艺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既有认知,使他们能通过中国策展人的自主性展示真正从学术角度、从艺术事实角度来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来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由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般兴趣逐步进入到深入研究的状态。我们有责任来做这样一些准备工作,就像中国人研究西方艺术一样,很大程度是因为西方批评家和策展人为我们做了很多准备,让我们去研究。我们要努力做这样的工作,让西方有可能对我们进行研究。只有相互间自主性的交流、相互间比较深入的研究才能达到真正的文化互动。不同文化之间包括当代艺术的相互理解其实要经过从粗到精、去伪存真、从表面现象到内部深入的过程。我去做展览就是为了推动这样一个的过程。

  2、按照您的意思,中国当代艺术需要一定数量的展示,才能把中国当代艺术的复杂面貌呈现出来,改变西方以往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片面看法,而下一步意图是要促进在学术方面相互间的交流与研究,而不是观看与被观看这么简单。

  对。为了避免看到的只是个别、表面的现象。

  3、威尼斯双年展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不仅有中国当代艺术,也有来自世界各地当代艺术的展示,此次展览中有哪些场馆是您认为不错的?可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您观看的感受?

  坦率地说,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做得并不是太好,它有一个很好的题目“百科宫殿”,想法很好,但实际展览效果并不能够很好呈现这个主题,显得过于空洞,缺少实体感和社会性。参观者看到的主要是影像,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没有让人震撼的代表性作品。

  其它场馆之中,我印象深刻的是俄罗斯馆,我觉得他们做得不错,建议大家去看一下,做得很纯粹,现场感非常好,对空间的利用也很到位。

  另外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非常有趣。“未曾呈现的声音”展览开幕式有行为艺术现场,这是我策展计划的一部分,其中有萨子《一棵树返乡计划》、金锋《哭孔子》、贾茜兰《束缚》、徐震《一瞬间》、孙平的《墨撒威尼斯》以及意大利艺术家瑞希为我们展览组织的集体作品《快闪》。后来我去看展览时发现意大利国家馆、俄罗斯国家馆,还有其他一些展览馆也出现了行为艺术,甚至有的馆整个都是行为展示。至少有四、五个馆有行为艺术,很有意思。这种不谋而合,说明当代艺术有一种回归,不同艺术样式在当代艺术展示中重新出现,包括人们说已过时的行为艺术。其实对当代艺术来说,没有过时的问题,只有一个重新去运用、组织、发掘的问题。这个例子说明重新出发、重新启动、重新激活的作用,在这里提请大家注意,这是当代艺术的重要趋势。

  4、政治、商业对艺术的过度影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存在的。一方面,艺术发展需要宽松的思想氛围,也需要不过度干预自由的资金支持,通过看您这些年的文章,我注意到您提出过与体制的博弈,而这次展览您又提出了“善意资本”,这些都是针对中国当代艺术生态提出的问题,希望就中国当代艺术当前、未来发展的环境给我们谈论下您的见解。

  艺术是对自由的召唤,是对人生命自由、生存自由、精神自由的召唤,也是对自由疆界不断的开拓。自由总是有限的,但不同时代其有限性是不一样的。对于当代艺术来说,肯定要研究艺术和政治、艺术和资本的关系:政府要进行管理,总是有不同的限制;资本是谋利的,总是要制约艺术。这两方面都会对于艺术家个体创作的自由形成某种限制,这是事实。争取自由,既不能完全服从于既定限制,也不能完全依靠反对。仅有逆反并不是真正的批评之道,也不是学术研究态度。

  艺术和政治也好、和资本也好,始终是一种博弈关系。博弈就是你始终不能没有它,但是你又不能顺从它。这就像下棋一样,始终处在对抗关系中来相互较量,而且通过这个较量相互改变。但这个改变可能是艺术的胜利也可能是艺术的失败,就像棋局一样有赢有输。顺从于政治、顺从于资本,艺术就是一个败局。这一点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反对将中国当代艺术完全官方化、市场化的原因。

  对这个问题,我认为有较好政治和不好政治的区别,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争取较好的政治。较好政治的前提是要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和宪政权利,而宪政权利其实就是建立在个人自由优先性宪政原则的基础上。能够努力这样去做而且不断调整的政府和政治就是“较好的政府”和“较好的政治”。中国当代艺术也在促使政府朝着这个方向改革。

  善意资本指的不是“左右艺术的资本”、“挟持艺术的资本”,不是“急功近利、现买现卖的资本”,不是“追求最大利润的资本”。资本与学术、艺术与市场是两个线路,这两个不同的线路的结合在哪个地方呢?我认为这个点在于对艺术作品历史意义的期待、对艺术作品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的期待。只有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资本才能避免了急功近利、现买现卖的牟利要求。资本并非都是恶意的,当资本不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时候,它就开始关注环境,关注生态,关注它所雇佣的劳动者的利益,这个时候资本就开始由“恶”向“善”转化。所以“善意资本”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着眼于长期的,具有投资眼光的资本;二是不尽一切手段谋求最大利益的资本。追求动态性收支平衡和适度利润的资本可以达到某种善意化,它会为学术、艺术提供较好生存空间而具有相互结合的可能性。

  5、那么如何去寻求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善意资本”呢?作为批评家、策展人要去做些什么事情鼓励这些善意资本发展呢?

  ***说过一句话:“中国人穷得太久了”。而“穷得太久了”到一夜暴富,其实很受不了,所以急功近利心态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甚至因为这种急功近利我们漠视文化、否定价值观、道德底线,而这在艺术界不绝于耳,甚嚣尘上。这是中国人穷得太久之后一下富裕必然要出现的短暂现象。

  经过九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世纪初期的一些折腾,比如经济上的股票、房地产之类。艺术上也是这样,比如说艺术界的拍卖作价,已经荒唐到比其他领域产品更假的程度。经过这些以后,中国的有钱人,有头脑的人开始慢慢思考怎么具有文化和艺术的建设性,也开始出现不追逐最大利益的资本家。做艺术肯定是要花钱,而且花的钱都是资本的钱,怎么去倡导这样善意资本的投入,和善意的资本家逐渐建立可持续性、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我们策展人、批评家应该去做的事情。建立一些比较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这是我们必须要努力去做的工作。

  中国政府对基金会的控制非常严格,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严格。中国当代艺术在没有基金会的赞助体制帮助的情况下,能够运用的资源是什么?国家美术馆的自由非常有限而且有相当严格的审查和控制。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动员和发动民间力量,为中国民间公民社会的文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通过民间资本的良性化、善意化,争取中国当代艺术策展、批评的资金支持,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6、最后一个问题是针对青年艺术家的问题。本次展览“未曾呈现的声音”分为九个部分,其对于历史、当下的问题极为关注,但是在当下就年轻艺术家来说,他们的作品多是倾向于“小清新”一类而与个体生活较近。对此,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个问题呢,对于年轻艺术家的创作您怎么看,对他们有什么期待?

  我们这个展览分为九个部分,四个大的展厅,之所以这样分是从参展艺术家作品来考虑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参观者提供一定有序性和观看角度,给参观者一个提示,有利于他们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基本状况。

  此次展览艺术家跨度较大,包括了从1979年到现在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舞台上的艺术家。79年一些早期前卫的艺术家是一代人,“八五新潮”是一代人,“八五新潮”到“八九后艺术”又是一代人,还有就是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这几代人同时在场,我们有机会做一个既有历史性又具有当下性的展览。比如说79年很重要的艺术家尹光中、马德升,他们的创作在今天还非常具有活力,所以我邀请他们参加。当然参加过新潮美术的艺术家更多了。

  做这个展览之前,我走访中国十多个城市。之所以去考察,是因为我对当前青年一代艺术家的创作状况并不满意。从学院刚刚毕业的艺术家受市场影响太多,为了画廊在创作。不少作品只关心个人的、小圈子的、男男女女的生活。这是有问题的。我想去看一看有没有年轻人在关注更广阔的东西。我想看看青年艺术家究竟在关心什么。通过了解发现他们并非是描述出来的状况。并非如此,有不少年轻人非常具有创造力,十分艰辛、非常执着在进行探索,并且成效显著,水平较高。比如张湘溪、陶发,他们非常年轻,有活力,创造了不少好作品。我们应该把他们发掘出来,这是策展人、批评家的责任。我的个人能力有限,但我尽力去发现这些对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人的精神状况敢于面对、敢于揭示的青年艺术家,他们呈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真实面貌,而不是什么“小清新”之类的东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对于这个社会、历史的有见解的表达。我不相信整整一代年轻人会在所谓“小清新”里沉沦,这是一种假象。真正的艺术家恰恰是对潮流性的东西敢于逆向而行的人,批评家、策展人应当将他们挑选出来,让他们代表年轻一代。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