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于振立:放逐中的自我回归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于振立:放逐中的自我回归

于振立:放逐中的自我回归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潮》 80cm×100cm 布面油画 1987年 《潮》 80cm×100cm 布面油画 1987年 《涛声》 140cm×150cm 布面油画 1982年 《涛声》 140cm×150cm 布面油画 1982年

  于振立生于1949年,他全部的艺术经历,是以某种特例与典型的形式,为中国艺坛提供了一个样本。他18岁便以“革命宣传画”蜚声中国,他笔下那些“高大全”、“红光亮”的风格,影响了当时全中国宣传画的画风。随着“文革”的结束,他创作的《彭总故乡行诗意》,又成为伤痕和乡土美术的先声,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于振立的超现实主义等系列,也与轰轰烈烈的“八五新潮”的流行风格相契合。

  上世纪90年代末,于振立开始创作综合材料的抽象系列,发现这是不再贴合时代的创作之后,他开始抗拒城市,抗拒名利所能为自己带来的浮华。而自1994起,于振立更是隐居于大连郊区大黑山,鲜少与外界沟通,随后18年当代艺术的几起沉浮,都似乎与他的创作毫无关系。期间,他不断用大黑山周围的石头,用城市拆迁的建筑垃圾,用人们日常的生活垃圾——汽车轮胎、酒瓶子、电视显示屏等“拾得物”,做了数个巨型的装置和雕塑。他盖的工作室,其墙体使用了各种废弃材料,墙面镶嵌了各种象征符号,承载了于振立的个人态度和感觉——用城市和现代生活的垃圾,有意无意嘲讽了一种疯狂的城市化现状。看似是坚守他艺术的理想,其实是以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照方式,来完成自我新的创作。

 

  在近期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于振立大型回顾展“自逐”中,于振立40年的艺术创作历程在1号馆的三个大型展厅中得到了梳理重现。一楼的展厅是于振立18年隐居生活记录,呈现了他从辉煌退到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通过两个纪录片还原他当时生活的影像和18年的日记,表达的是一个对现代生活和中国疯狂城市化的一种自我放逐,或者是一种心里的拒绝,也是对艺术作为一个名利场的拒绝,回到艺术家自己的状态。这与美国当年的艺术家逃离纽约迁居墨西哥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功成身退有相似之处。

  三楼和四楼是策展人为于振立作为一位特殊的艺术家提供的一个艺术履历样本,从一个完全画政治宣传画到后来接受西方各种各样的艺术潮流,从早期是接受苏联模式的艺术家,到后来改革开放的反省,不断变化。他个人和整个艺术史很像,他的象征主义时期、表现主义时期,包括抽象艺术,都不断地在尝试,就像中国的社会、中国的艺术都是不断地在尝试,不断地在寻找道路。所有过去关于艺术的价值体系都是对过去艺术的一个总结,只有一样东西是不会在这个框架和体系下变化的,就是艺术家的感觉,对一个人的感觉、对社会的感觉是评价艺术的第一标准。于振立的这种变化也可以同时说是中国这一代人的历史缩影,通过这样一个方式呈现给观众去作为研究,研究中国的艺术,也研究中国的社会。

  北京商报记者 周晓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