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劳佛的中国玉器搜集与研究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玉石 >> 翡翠玉石 >> 劳佛的中国玉器搜集与研究

劳佛的中国玉器搜集与研究

作者:佚名      翡翠玉石编辑:admin     
劳佛在菲尔德博物馆工作照 劳佛在菲尔德博物馆工作照 商代 玉琥 商代 玉琥 宋代 玉马 宋代 玉马

  殷志强  殷晓超

  劳佛(Berthold Laufer,1874-1934,又译劳费、劳费尔、罗佛),是20世纪初西方最著名的东方学家之一,也是美国早期的汉学权威。他在中国玉器搜集、研究、展示方面,同样建树颇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说到中国玉器研究,不能不提到劳佛;要谈中国玉器对外传播,不能不涉及劳佛;要寻根美国藏中国玉器,不能不关联劳佛。

  考察与搜集:满载而归的艰辛之道

  劳佛1874年出生于德国科隆的一个犹太家庭,1897年在莱比锡大学获博士学位,通晓波斯文、梵文、巴利文、马来语、汉语、藏语、蒙古语、满文和日语等。1898年劳佛移居美国,在美国自然史博物馆开始了他在美国30多年的学术生涯。1904-1906年间,任美国自然史博物馆人种学部研究助理;1905-1907年间,任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与东亚语言系讲师;1908年他离开纽约,前往芝加哥,任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现简称菲尔德博物馆,The Field Museum)人类学馆馆长。此后,劳佛一直在该馆担任馆长并从事研究、管理工作,直至1934年去世。劳佛担任人类学馆馆长期间,也是菲尔德博物馆历史上亚洲研究最辉煌的时期。

  劳佛的东方学研究,是建立在远征考察、实地调查、广泛收集文物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的。据华东师范大学龚咏梅教授等研究(见《探索与争鸣》 2008年7期),劳佛到美国后,先后领导并参加了4次远东探险活动,每次都到中国,大量搜集人类学、生物学、矿物学标本资料。

  热衷于探险的劳佛,一到美国就参加了由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组织的杰塞普(Jesup,探险活动经费赞助人)北太平洋探查队,时间在1898-1899年间,考察的目的是了解亚洲北部文化与美洲西北部文化之间的关系,成员包括考古学家和人种学家。劳佛带领探查队在黑龙江流域和西伯利亚库页岛一带工作,对通古斯人、赫哲族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博物馆收集了许多精美的艺术品。

  也许是首次远东探查收获太多,也许是东方民族太神秘,激发出劳佛更多的探索冲动,他很快又回到了远东,1901-1904年间,带领席福(Schiff,赞助人)探险队到中国进行时间更长、范围更大、内容更广、层次更深、收获更丰的探查活动,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整体性考察,并收集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日常生活、农业、民间宗教、医药医疗、服饰等内容的物品,以及木器、陶器、漆器、玉器等手工艺品和图书文献,既有当代民族风情实物,也有先秦青铜、汉陶等历史文物。劳佛此行收集的7500多件中国文物,构成了纽约美国自然史博物馆中国馆当时收藏的重要基础。

  劳佛的第一、二次远东考察,主要为美国自然史博物馆搜集藏品服务,而第三、四次远东考察,则是贡献给了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1908年劳佛受邀到菲尔德博物馆工作后,又组织并领导了两次长时间的远东探险活动。1908-1910年,劳佛率领布来克斯通考察队(Blackstone,赞助人)对中国西北、西南地区进了重点考察。清政府及地方政府还对劳佛给予游历方便及物品免检放行的待遇。这次考察活动,可能是劳佛四次远东探险活动收获最大的一次,获得了大量的图书、文献、文物,购买的中文书籍就多达4万册,还有大量的日、满、蒙、藏文书籍,其中包括《大藏经》中的《甘珠儿》和《丹珠儿》,既为菲尔德博物馆收集了大量藏品,又为美国一些图书馆收集了大量具有重要价值的图书,成为美国图书馆中最为珍贵的中国典籍。

  在劳佛东方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不断获得重要学术荣誉的情况下,1923年他又领导马歇尔·菲尔德考察队(the Marshall Field Expedition)再次前往中国考察,这是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对远东地区进行的探险活动。菲尔德是位纽约富商,先后赞助了这个博物馆的多次探险考察活动及其他建馆资金,为纪念他,博物馆名称也由哥伦比亚博物馆改称为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这次考察活动,与第三次一样,收获巨大,既为劳佛获得了大量新的研究资料,又为菲尔德博物馆增加了许多新的收藏。

  1908年、1923年劳佛率领的第三、四次远东探险考察活动,获得了大量的文物藏品,占菲尔德博物馆27900件中国艺术品的四分之三,其中有4400件西藏文物,数量相当可观。这期间劳佛搜集、收购的中国玉器,形成了他研究中国玉器的重要基础资料,同时奠定了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中国玉器收藏的核心。

  整理与出版:注重实证的研究之路

  用“著作等身”来形容劳佛一生的丰富著述已远远不够了。据学术史专家统计,劳佛一生共发表出版了222本(篇)著作和论文,内容涉及东方民族、语言、文学、宗教、信仰、文化交流、文物制度、历史文物以及考察报告等。学术界认为,劳佛学术上的最大贡献,是关于中国对古代伊朗文明重要贡献方面的开拓性研究。

  劳佛关于中国玉器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本书和一篇论文中。

  一本书为《玉器——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研究》,这是许多人知道的。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对劳佛的中国玉器专著作过介绍与评价(载《有关安阳殷墟玉器的几个问题》一文),他指出:“美国人劳佛(B.Laufer)的《说玉: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的研究》(1912年英文本)在西方是被认为第一部关于中国古玉的考古研究划时代的专著。实际上这书的考证部分几乎全部抄袭吴大澂的研究成果,有些地方也沿袭了吴氏的错误论断。但是他这书的考古学研究方面,确是远胜于布什尔(S.W.Bushell)等的《H.R。毕沙普(Bishop)收藏玉器的调查和研究》(1906年)一书。”

  劳佛《玉器——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研究》(Jade:A Study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Religion),1912年2月由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作为人类学系列第10卷出版,为该馆第154种出版物,全书204页码,68幅插图,其中6幅彩图。

  该书由概述、正文、插图、附录、参考书目、索引等组成,是一部规范的学术著作。从前言中可知,此书是劳佛第三次远东探险活动学术成果之一,故书扉页上还印有“布来克斯通夫人考察队”英文字样,也是劳佛系列学术研究的计划之一,不仅要说明远东探险活动获取的玉器标本资料,更为重要的是要较系统地论述中国古代玉器的考古学、宗教学意义。全书分十二部分,主要目录如下:概述;一、玉器与其他石器;二、玉的皇权标志;三、玉璇玑;四、玉册;五、玉的宗教崇拜——宇宙神玉器;六、玉币与玉印;七、玉饰品;八、丧葬玉;九、殓尸玉;十、墓葬中的玉鱼、玉动物、玉人;十一、玉器具;十二、十八世纪玉器。还有两个附录,一是佛教艺术玉器,二是日本软玉的问题。可见,劳佛主要以中国古代玉器功能与时代为主线进行研究的,同时涉及玉器研究的几个专门问题。

  在第五部分“玉的宗教崇拜”中,他还将宇宙神玉器细分为玉地神、玉天神、玉西方神、玉龙神等,分节加以论述。玉地神主要论述了方形玉琮的源流以及中国古代与土地崇拜的关系;玉天神主要论述了玉璧的类型、纹样体现出的功能以及与天象崇拜的关系;同时还从玉璜、玉琥、玉珑等体现出的神秘现象,论述了这些玉器与中国古代宇宙崇拜的关系。

  在第七部分“玉饰品”中,他分别从玉佩饰、玉佩饰的发展、玉头饰与发饰、玉扣、玉带饰、玉剑饰、唐代宫廷玉带饰等七个方面加以论述,论述较为全面与深入。

  从《玉器——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研究》一书目录中可以看出,此书论述内容基本上涵盖了中国玉器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面,特别是围绕玉器反映出的考古学、宗教学内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学术大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因为当时在中国,宗教与文物的关系已有学者进行过探索,但玉器与考古学的关系研究确实是开创性的,因为近代考古学在当时中国还刚刚起步,处于初创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对玉器的研究还处于考据学、古董辨伪阶段,与现代考古学方法基本不沾边。

  《玉器——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研究》一书,虽然用了考古学术语及考古学器物类型学研究方法,但实际上玉器研究对象几乎没有一点田野考古学的依据,因为田野考古玉器当时在中国还没有获得真正的收获。书中玉器实物资料大体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吴大澂《古玉图考》的玉器资料,二是西方收藏并见于著录的玉器资料,三是劳佛在中国第三次探险获得的玉器实物。

  《玉器——中国考古学和宗教研究》一书,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著作,仅参考书就达上百种。但由于当时真正可供参考的中国国内考古出土玉器资料基本没有,加上他研究的部分玉器资料,或时代混淆,或真伪不辨,或牵强附会,影响了其学术价值。此书的研究方法,以文献记载为基础,以实物为依据,以阐释为手段,较好地显示出作者的学术功底与研究方法,也是劳佛中国研究代表作之一。特别是十八世纪玉器部分的内容,保存了较多的乾隆时期玉器,以及缅甸、云南硬玉的资料信息,更是难能可贵,因为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比较薄弱。

  劳佛中国玉器研究的另一代表作,是一篇论文,题为《两件中国皇帝玉器》(Two Chinese Imperial Jades,载The Fine Arts,Vol. XXXⅡ,Chicago, June, 1915年)。这篇文章国内不太好找,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部主任居蜜博士专门为笔者复印了此文,才得以一睹芳容。

  显耀与展示:誉满美国的博物之学

  劳佛热衷探险,注重调查,热心收集,对实物有极强的敏感性。同时他又长期在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除了科研外,还要举办文物展览,讲解文物知识,因此他的相当精力放在中国文物展览的展品整理上。大概由于中国玉器外观美丽,工艺精美,又能把玩,对此劳佛常引以为傲,经常向观众介绍这些中国玉器。由于他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常有中国玉器爱好者持玉慕名前往请教,他非常热心,乐于帮助,也借此一展他的学术才华与博学知识。可以说,美国上世纪初丰富而又精美的中国玉器购藏,与劳佛中国玉器研究与玉器知识传播有很大的关系。

  在菲尔德博物馆,有专门的中国玉器陈列,数量有数百件。通过博物馆玉器藏品编号,可以分出入藏时间的先后,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劳佛亲自购藏与研究过的中国玉器,并在书中作过介绍说明,有的还有图版;有一部分玉器没有在书中出现过,是劳佛在该书出版后陆续收集的;另有一部分中国玉器,是在劳佛去世后入藏的。

  菲尔德博物馆的中国玉器陈列方法非常讲究,很有特色,不同于美国其他博物馆单一橱窗式或博古式的展示方法,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劳佛的玉器成果在展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又根据馆藏特点,特别是近几十年中国大陆玉器考古发现成果而有所创新与提高。从陈列体例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分为中国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帝国时代玉器,在每个朝代下面又突出中国玉器的功能、形态、艺术特点、象征意义,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出中国玉器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陈列方法上,示意复原与博古式展示方法并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玉器尽量依墓葬位置、使用方法等示意复原展示,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古代中国玉器的象征意义;清代玉器采用博古式展示方法,既是宫廷玉器展示方法的运用,又尽情展示出清代玉器材质之美、工艺之美。

  下面就选择一些代表性的玉器加以介绍。

  菲尔德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玉器数量较多,有良渚文化玉琮、玉璧、玉镯、玉钺、玉锥形器,大汶口文化玉斧,齐家文化玉璧,龙山文化玉刀、玉牙璧等。一件新石器时代玉璧,青白玉质,边缘留皮壳,当系使用璞玉切剖琢磨而成。扁平圆形,一面钻孔,表面琢磨光滑,保存完整。还有一件新石器时代玉斧,玉质细腻,呈牙白色泽,扁平长条形,通体抛光,光洁明亮,钝端钻大小不一、位置不同的双孔,刃部有使用痕迹。这两件玉器于1910年入藏,与山西陶寺等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玉璧、玉斧接近,当为劳佛第三次远东探险时在山西一带获得。

  1923年入藏于菲尔德博物馆的一件新石器时代玉斧,青玉质,光洁细腻,表面带褐色沁斑,扁平长条形,束身宽刃,刃锋明显,系大汶口文化玉器精品。

  菲尔德博物馆入藏的殷商西周玉器,形体虽不大,数量较多,大多数于1926年入藏,当为劳佛经手之玉。这些商周玉器,从造型上看,有玉琮、玉璧、玉刀、玉璋、玉戈、玉柄形器等条形、方形、圆形玉器,更多的是玉龙、玉凤、玉鸟、玉禽、玉牛、玉龟、玉鱼、玉兔、玉人等动物、人物玉器。从用途上看,既有祭祀礼玉、佩挂礼玉,也有棺饰玉鱼等丧葬玉,还有武器、工具等,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一件商代玉戈,流线形态,锋刃毕现,优美精细,为同类玉器精品。另一件晚商玉琥,扁平雕刻,行走状,张口卷尾,神态凶猛,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玉琥相若。一件西周双龙人身白玉佩,下端虽有略损,仍不失优美,主体纹样为蹲状人像,头戴龙冠,怀抱卷龙,结构复杂。此款西周玉器在陕西、河南多有出土。值得一提的是,劳佛在书中论述的丧葬玉鱼,著名考古学家张长寿先生于上世纪80年代在陕西长安县张家坡墓地考古发掘中得到了验证。

  在西方,中国东周玉器特别受青睐,被认为是最具神秘的东方文化、艺术魅力的中国玉器,因而不遗余力地加以收集。菲尔德博物馆于1926年入藏的东周玉器,数量并不多,有三件春秋玉器值得注意,分别是卷龙纹玉环、蟠虺纹条形玉饰、兽面纹玉牌。卷龙纹玉环,青玉质地,光洁明亮,完好无损,环体两面通体饰纹,勾连卷曲,结构严谨,为春秋时期青铜器蟠虺纹的翻版,采用一面斜刀法琢磨,当为春秋晚期楚地玉器。蟠虺纹条形玉饰,白玉质地,滋润细腻,长条形,通体浅浮雕蟠虺纹,左右均衡,构图严谨,中间通穿直孔,可系绳佩挂。此类蟠虺纹条形玉饰,在江苏省苏州市郊严山春秋吴国王陵中曾出土,当为春秋晚期吴国玉器。菲尔德博物馆藏的一件兽面纹玉牌,方形体,正面雕刻兽面纹和卷曲龙纹,与河南出土的春秋兽面纹玉牌相似,当为这一地区的玉作。

  质精形美的汉代玉器,常是美国博物馆关注的重点,每个中国文物展览都不能没有其身影,菲尔德博物馆也不例外。该馆入藏的汉代玉器,有心形玉佩、玉蝉、玉握猪、玉剑饰。论数量,玉剑饰最多;论品质,心形玉佩最好。一件汉代心形玉佩,1926年入藏,是该馆汉玉重器,常见于导览手册,白玉质,通体受沁,一侧沁蚀较重,保存完整,非常难得。以镂空、阴线刻琢磨而成,主体呈心形(由扳指衍化而来),心形外侧镂空简化龙凤祥云纹,盘缠弯曲,器表阴刻细线纹,优美流畅。此类玉心形佩,考古发掘常见于西汉墓中,当为西汉玉器。

  宋元明时期玉器在考古、宗教方面的学术价值,虽无法与汉以前玉器相提并论,但其艺术价值、人文价值不能低估,美国学界常将这一时期玉器与中国古代的贵族生活、文人生活联系在一起,在博物馆展出中特别能引起观众的兴趣。菲尔德博物馆收藏的这一时期玉器,数量多,体量大,有的在劳佛的书中曾加以研究。该馆收藏的宋代玉马、宋代拟古玉圭璧、双龙玉璜,元代炉顶、明代玉杯等,都是造型、工艺、主题非常好的中国古玉。一件宋代白玉卧马,色泽典雅,玲珑可爱,仿佛看到了宋代社会抑武崇文的复杂心态。几件元代玉炉顶,或镂雕荷鹭,或镂空云龙,玲珑剔透,非常少见。几件明代玉杯,或拟古,或新潮,或素身,或浓妆,或浑厚,或清秀,反映出明代器皿类玉器形态、用途的多样性。

  劳佛的中国玉器研究专著,以中国古代宗教与考古学研究为重点,但“十八世纪玉器”一章,与专著的核心内容明显不符,但这不是劳佛的疏忽,而应是有意为之。因为劳佛获得了一批十八世纪的中国玉器,同时菲尔德博物馆也需要这样形体又大、形状又美的玉器作为展品。菲尔德博物馆收藏的这一时期的玉器,大部分是乾隆时期玉器,有玉炉、玉瓶、玉笔筒、玉如意、组玉佩、玉盆景等,还有部分晚清时期的玉器,有玉观音、玉琴、玉笛、玉砚、玉盘、翡翠带钩、翡翠炉、翡翠碗、翡翠盘,翡翠挂件、翡翠镯等。

  还有两件清代玉器引起了劳佛的极大重视,专门写成《两件中国皇帝玉器》一文加以研究,一件是清康熙时期的玉册,另一件是清代双龙钮玉宝。这两件清代玉器均在菲尔德博物馆展出。经仔细观察辨别,玉册作于康熙二十七年,五帧十面,新疆青玉质地,长方形,以黄丝绸、丝绳包裹、穿缀成册,为清代常见玉册形式。首尾两玉片阴刻云龙纹,图案布局左右呼应,纹间填金粉,金玉映射,精细无比。正文以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赞美大清王朝功勋。

  另一件清代双龙钮玉宝,劳佛在文中认为是清嘉庆时期玉器,同样为新疆青玉质地,色泽略深,方形体,上面圆雕双龙钮,印体四面素洁无纹,朱文。笔者以为,双龙钮玉宝为清代皇室玉宝,印文为民间伪刻,因字体粗劣不堪,布局不符合清玉宝行文章法。按清制,玉宝制造,一般先在宫内造办处或苏州等地加工好玉宝,根据需要,再在宫内加刻印文。此玉宝入宫时无印文,在宫时也没有使用过,流出宫后民间加刻印文,以致马脚尽露。北京圆明园遗址曾出土清代无印文玉宝,可为佐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