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文港毛笔抒写毫尖新传奇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文港毛笔抒写毫尖新传奇

文港毛笔抒写毫尖新传奇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提起北宋词坛“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晏殊,人们自然会想起“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千古名句。但说起这位北宋宰相、著名词人的故里——位于江西省进贤县的“华夏笔都”文港,恐知者甚少。

  中华民族推崇“道德传家”“诗书传家”,文港人将其具化为“笔翰传家”。自秦代以来,文港人便家家户户以制作毛笔为生,“出门一担笔,进门一担皮”成为千百年来文港人经营毛笔的真实写照。一支毛笔,记载着文港历史,也为文港人的生活撑起一片天。

  见证毛笔辉煌

  据《赣东史迹》记载,文港制笔的历史已有1700余年,今天文港毛笔的制笔技艺在秦末由咸阳人郭解与朱兴传入江西。现存的清代和民国时期文港毛笔作坊周坊、前塘两个传统毛笔文化古村落。当地文物专家文先国表示,周坊、前塘分别是“周虎臣笔庄”创始人周虎臣的出生地和“邹紫光阁”所在地。晚清、民国期间,“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北京李福寿”和“湖州王一品”并称中国四大名笔。而周虎臣与邹紫光均为文港镇人,文港毛笔占据了中国传统制笔业的“半壁江山”。

  文港毛笔名扬天下从周氏一族开始。周氏一族来自中原汝南,现存周坊村清代建筑“汝州后裔”“岐山耸翠”“汝南世家”的匾额,佐证了周氏家族最早的祖籍地;而“泽承丰镐”的屋宇昭示了周氏家族制笔学艺陕西的一脉传承。“汝南望重”与“光映玉堂”彰显了周氏家族当年毛笔制作技艺的辉煌。

  《周氏族谱》记录了周虎臣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在苏州传承毛笔技艺并开设笔庄、繁衍后代的史实,表明周坊村至少从清代早中期就把毛笔制作技艺传授并经营到富庶的长江下游平原。清乾隆年间,朝廷大臣向乾隆推荐“万寿贡笔”,乾隆用后赞誉有加,敕其制作御笔“清爱堂”“天香深处”等,并御题“周虎臣”三字。当年,乾隆的御笔成了周虎臣笔庄的金字招牌。一时间,大小文武官员路过苏州周虎臣笔庄时,文官落轿、武官下马,周虎臣的“湖水名笔”驰名九州。周虎臣是有史可考的中国毛笔文化传承中贡献最大的毛笔大师之一。清同治元年(1862年),周虎臣笔庄进入上海开设分店,成为中国毛笔文化史上有注册商标记录的第一支名笔。

  文港镇前塘村因“邹紫光阁”的毛笔名扬国内。“邹紫光阁”的主人邹发荣也是文港人,与周坊相似,前塘古屋中名为“东鲁名家”“德逸传家”的匾额和屋宇,见证了前塘邹家由山东邹县而来的历史。“邹紫光阁”毛笔真正成名是在清代咸丰年后,在新中国成立前的150年间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邹紫光阁”毛笔走的是与周虎臣毛笔不同的经营路线,即逐渐形成以武汉为销售中心,以前塘为制作基地,利用长江水运路线,发挥民国时期武汉、南京、重庆这些政治中心作用进而辐射全国的格局,并且打通了我国西南地区至东南亚毛笔的销售通道,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文港笔青睐有加。1601年,周坊村重修族谱,毗邻而居的李渡镇汤显祖不仅为周氏家族撰写谱序,还为该村进士周献臣书写“科甲第”石匾,其序其匾至今犹在。1850年,晚清知名书法家、翰林李瑞清为前塘邹氏精心题写“邹紫光阁”匾额。1928年,著名书法家曾熙慕名前来,探访周虎臣与“邹紫光阁”毛笔作坊,为周氏家族书写“汝南世家”“太极呈图”门匾,为邹氏家族题下“紫气盈庭”门匾。

  改革开放后,文港毛笔生产出现了空前繁荣。文港毛笔已列为与“宣纸、端砚、徽墨”并称的“文房四宝”,有“笔不到文港不齐”的美誉。文港毛笔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更新,涌现出周鹏程、邹农耕、周岗山、周才军、周玉飞等一大批毛笔制作技师。

  走在文港的集市上,大大小小的笔庄随处可见。几乎每家都能根据顾客需要定制成笔,无论是屏笔、联笔、植笔,还是书写蝇头小楷之笔。据了解,如今文港毛笔作坊有2378家,从业人员1.4万余人,毛笔生产已成为文港经济的支柱产业。

  现在的文港毛笔,大如扫帚小如针,品种繁多,有狼毫、羊毫、紫毫等八大类1000多个品种。适应当代书写文化发展需要,在品种齐全的基础上,文港毛笔也衍生出许多新的笔种,如婴儿胎发笔、高级礼品笔、工艺陈列笔和专门为书画大家量身定制的专用笔等。

  2003年12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制笔协会、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共同命名文港镇为“华夏笔都”。2004年7月,周坊与前塘两个建筑群被进贤县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文港毛笔制作技艺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11月1日,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在文港镇开建。2008年11月,周虎臣后人周鹏程、“邹紫光阁”家族后人邹农耕成为江西省级非遗项目文港毛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文港毛笔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各类油画笔、水粉画笔、水彩画笔、化妆笔、S笔、T笔、勾线笔、养壶笔、陶瓷笔、指甲笔、绘彩笔等的生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字画收藏经营队伍也渐渐兴起,从事字画经营产业的有1000多人。他们最初采取以毛笔换字画的方式,与书画家建立直接销售网络,后来逐渐发展到收藏销售经营字画。

  引领毛笔风骚

  在1700余年的制笔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文港人积累了独特精湛的制笔工艺,独创的128道制笔工序已成为国内公认的毛笔制笔工序。

  在文港众多制笔人中,8岁开始学艺、从事毛笔制作50多年,被称为“笔王”的周鹏程说:“文港毛笔制作,历史上主要有散桌法、披柱法、铺叠法三种工艺。以披柱法做雏形,再用散桌法修成形,但也有专门用散桌法或披柱法中的一种工艺制作的。”

  “文港毛笔一般有压材、配料、取毛、梳麻、湿理、齐梢、剔锋、整尖、截管、雕字、挂签等过程。毛笔注重尖、齐、圆、健‘四德’,即笔头尖、笔锋齐、笔身圆、毛体健,集软、硬、柔于一体,刚中有柔,可硬可软,吸水性强,书写流利。使用时,锋如一根线,下笔铁画银钩,收得拢,撒得开,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拿着刚制作好的一支毛笔、脸上泛着自豪和自信的周鹏程说,更重要的是制作毛笔的人一定要懂笔毛,要了解制作什么样的笔用什么样的笔毛。如果用错了笔毛,就很难写出好的作品,能够实现万毫齐力才能称得上一支好笔。

  上世纪80年代,文港毛笔的名气、品牌都无法与素有“湖笔之乡”之称的浙江善琏镇相比。一次,周鹏程只身一人来到河北省兴隆县卖笔,走街串巷到访众多画馆、书院、艺术馆,但许多工艺美术大师并不接受、不认可江西毛笔。“有一天,我来到内蒙古赤峰市,发现笔店有一款北京‘李福寿’的毛笔,卖到27元一支。”周鹏程说,按照当时的收入水平,27元买一支笔相当奢侈,而自己所卖的毛笔当时只有7毛钱,“27∶0.7,价格相差之大,深深刺痛了我。”从那个时候开始,周鹏程下定决心,一定要制作出书画大师喜欢用的毛笔来。

  此后,周鹏程每拜访一位书画大师,都想方设法看看大师手中的毛笔。他还花大价钱买来名笔,把笔“解剖”来研究其中的奥妙。他尝试着将制作的毛笔送给大师试用,然后根据使用者的意见不断改进。就这样,周鹏程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制笔技艺,直接带动了文港制笔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其他制笔作坊纷纷仿制周鹏程的新产品,周鹏程的制笔工艺也成为文港制笔的行业标准。

  一些书画家用过文港毛笔后认为,用时蘸墨在纸上快速书写,平动,提按、绞转,笔头不会开叉,不扭毛,弹性很好。用文港毛笔技师制作的不同类型的毛笔,临写古代书法家怀素的狂草、米芾的行书和王铎的行草,笔划十分接近原作,其浓墨线条有“屋漏痕”的苍劲感,而淡墨线条则有“折钗股”的力度美。

  周鹏程在毛笔传统工艺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邹农耕、李小平等一大批毛笔制作技师则在传统毛笔制作经营基础上尝试新的发展之路。邹农耕更是全力打造中国的笔文化,他投入1600万元在文港建造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就是打造笔文化很具魄力的一次尝试。

  走进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带有水墨风情的几栋徽派园林式建筑格外显眼,展厅内的毛笔制作技艺展示,向人们述说着文港历史与毛笔发展史。该博物馆分为文化陈列馆、毛笔实物陈列馆、书画艺术陈列馆、图片艺术陈列馆和毛笔工艺制作作坊5个陈列馆。邹农耕对古代毛笔做了大量实物考察,馆中展示他所收藏的自元代以来的毛笔和1970年以来全国各地“文房四宝”生产厂家制作的毛笔实物,另外还有19世纪40年代前后的学者、艺术家的手稿等宝贵文物。

  作为“邹紫光阁”家族的后代,邹农耕凭借自身的文化修为经营毛笔。多年来,他奔走大江南北,将读书积淀的学养融入毛笔,让文港毛笔以一种文雅、大气、丰富的面貌,呈现于“文房四宝”市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毛笔经营之路。

  邹农耕26岁时,就已经有了邹氏农耕笔庄的毛笔品牌和注册商标。他整合文港毛笔几十个类别的36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命名都出自经典古籍,或是诗经、楚辞、汉赋,或是唐诗宋词,抑或明清小说。这些中华传统中的文化瑰宝,使邹农耕制作的毛笔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邹农耕关于毛笔的兴趣话题,与其他笔商迥异,他更愿意谈书画艺术史尤其是书画用笔史。“明代董其昌用的是兼毫,傅山、王铎用的是羊毫;清代王文治、查士标用的是兼毫。”在邹农耕看来,一个好的笔师,应该像一个既会听琴又懂弹琴的琴师,既懂制笔,又懂书法。邹农耕说,“经营毛笔,没有文化不行,没有相应的道德修养更不行。你如果庸俗不堪,即便合作利润丰厚,我也会怕你有辱斯文而不干。”由于把毛笔当作自己的事业,邹氏毛笔与周氏毛笔一样受人喜爱。邹农耕笔庄采取连锁经营方式,现在全国设有200多家分店。邹农耕这位在文港制笔业颇有影响力的人物,除了研制毛笔,还编撰了《文笔》和《农耕笔庄鱼素》两本刊物。《文笔》杂志为季刊,已创刊6个年头,每年由邹农耕投入10万元,每期印刷由最初的7000份增长到现在的8000份。

  历史上,文港毛笔与湖笔相比,主要是满足平民阶层需要,十分注重实用性。“淳安堂”的李小平认为,文港毛笔应该在当下走出一条与工艺美术嫁接的新路,将文港毛笔制作成具有艺术性的新笔。李小平综合文港与湖州制笔工艺各自的优点,研制成自有的“淳安堂”品牌。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先后在国内开设四五十家连锁店,李小平注重打通毛笔制作与其他“文房四宝”的联姻,如用王献之《十三行》式的小楷,在毛笔杆上刻字,制成毛笔“行囊”,提升毛笔艺术化水平;利用周坊与湖州毛笔文献资料,写成题为《千万毛中拣一毫》的文章,从实践和理论层面解决毛笔制作工艺的关键一步——“择毫”。李小平还积极与安徽泾县宣纸工艺、徽州歙砚工艺合作,尝试用毛笔带动中国文房四宝走向更高的艺术境界。

  期待毛笔振兴

  “文港毛笔的产业链完整了,但缺品牌。”谈到文港毛笔的未来,许多制笔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了文港毛笔品牌创立。

  目前,文港毛笔基本上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绝大部分为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规模虽已可观,但众多笔庄和商家散乱无序,缺乏体现专业性和品位的毛笔制作规范。在文港,名牌毛笔不多,一些售笔人倾向于通过“东家买笔头、西家买笔杆”的方式组装毛笔。他们虽然从不同的买家购货,但到他们手里卖出去时贴的都是同样的牌子。这正是由于文港毛笔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所致,与文港作为笔都的名头和文港毛笔的市场份额都极不相称。

  “小牌子虽然多,但是质量都得不到保证。”文先国指着文港镇大街两旁鳞次栉比的小笔庄说,在这种状况下,大小笔庄定位趋同、缺乏创新、千笔一样、“品牌”过滥,在营销上,各商家难免对外各自为战、对内互挖墙脚,从而导致无序竞争。这些弊端的逐渐暴露,也给文港制笔行业提出了新挑战。

  对打造文港毛笔品牌,周鹏程有着自己的看法:“文港应该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制笔大赛,促进毛笔制作行业标准的出台,检验出真正能代表文港水平的品牌毛笔。”

  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帮助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截至目前,文港已有68家毛笔企业注册商标,其中江西省级著名商标2件、市级著名商标5件。邹氏农耕笔庄的“励牛堂”毛笔,还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国之宝”中国十大名笔称号。

  为了丰富毛笔历史文化遗存内涵,拓宽毛笔文化的研究领域,2003年秋,文港镇在江西省体育馆举办了中国毛笔文化艺术节;2004年10月“华夏笔都·文港”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笔都的名号日益叫响;2008年春,江西文港笔文化研究会在文港镇正式成立;2010年8月,华夏笔都毛笔研究所正式挂牌,这是国内首家毛笔研究机构,填补了毛笔历史研究的空白。

  文先国说,笔文化研究会与毛笔研究所成立后,通过组织人员以各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并开展工艺大师评定工作,提升了毛笔制作人才的社会地位。

  目前,文港正在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重点打造“五个一”,即“第一村”——中国毛笔制作第一村周坊村、“第一庄”——天下第一笔庄、 “第一市”——毛笔交易市场、“第一园”——文化产业创意园和“第一馆”——晏殊纪念馆、中国毛笔文化博物馆、钢笔展示馆。文先国说:“文港文化产业园将集毛笔制作、文化用品交易、字画拍卖、休闲旅游于一体,努力打响‘观笔村、赏笔联、逛笔市、品字画、吟婉约词’这一以笔会友的独特区域品牌。”

  在手执毛笔写意丹青之时,很少有人能料想,一支小小的毛笔也能形成一个产业。但文港人做到了,毛笔实实在在地为他们书写了富甲一方的传奇。然而,从传统走向现代道阻且长,文港人要将毛笔产业做大做强,把从业者拧成创业的一股绳,还需要付出许多努力。但令人期待的是,从前一支支承载文港人期待的毛笔能抒写奇迹,如今被赋予文港人智慧的毛笔定会抒写新的传奇。

  (本版由程竹撰文,文先国对本文亦有贡献。)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