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印人传记 >> 罗福颐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印人传记 >> 罗福颐

罗福颐

作者:佚名      印人传记编辑:admin     

    罗福颐(1905—1982)
    罗福颐(1905—1982)字子期,别署梓溪、紫溪,晚年因背微伛而自戏称偻翁,斋称为●庵、待时轩。祖籍浙江上虞,生于上海,7岁随父侨寓日本京都,13岁还居天津。
    如果参照现代的教育与研究生制度,我可以这样认为:罗福颐从来没有任何学历(大、中、小学都没有),可是他实际上从少年时起就在超一流的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生的学习生涯了。在日本时,他即由父亲罗振玉亲自教读。只有在严父患胃病期间,才由其三兄福苌(居楚)代教。罗振玉共有五子,福颐最幼。一方面,他从《三字经》而后进阶《四书》《五经》;另一方面,他自幼即随父兄研究古器物学(包括古玺印)、古文字学。17岁辑梓《●庵印草》。在天津时,古文字学家容庚、商承祚等时来罗家求教于罗振玉,故也与罗福颐切磋。从20岁开始,就独立研究金文、玺印等。
    从24岁移家旅顺以后,罗福颐就已经进入学者生涯了。是年,他开始帮助罗振玉撰述《贞松堂集古遗文》。翌年,自纂《古玺文字徵》《汉印文字徵》各十四卷,附录一卷。26岁,编成《三代秦汉金文著录表》。29岁,佐罗振玉辑成《三代吉金文存》外,又自成《清大库史料目录》《辽文续拾》《西夏文存》《传世古尺图录》《满州金石志》等书。
    1939年,罗氏在沈阳博物馆工作。抗战胜利(1945)后迁居北京,任职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建国后,调任文物局。1957年,转故宫博物院为研究员,直至逝世。曾任国家文物局咨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考古学会、中国古文字学会、西泠印社等学术团体理事。
    一个人在虚龄17之时,也就是说尚未成年,就已经辑梓印谱出版了,这不能不认为是奇特的事。而更令人惊奇的是,竟有我国近代两位了不起的大师——罗振玉与王国维,为这位少年的印谱写序言。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罗振玉的幼子罗福颐。他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在1921年,即他才17岁就辑梓了《鄣庵印草》。
    罗振玉的序言甚简括,全录如下:“古印玺出于熔铸,其文字皆尔雅深厚,如对端人正士。逮汉末季,始有凿印,或军中急就,或出自拙工,虽天趣间存,而法度已失。近百年来作者每取法于此,心辄非之。儿子福颐,年十七矣,性爱雕篆。每闻余说,颇能了解。其平日摹仿古玺印数十,不失典型,爰命辑而存之。循是以求,自日进于古人,慎毋与时贤竟逐,以期诡遇。一艺之微,亦当端其趋向,汝曹其勉之。辛酉秋,雪翁书。”辛酉者,民国10年(1921)。
    王国维的序言摘录如下:“其家所蓄,有秦汉古玺印千百钮,近世所出玺印谱数十种。子期年甚幼,志甚锐,浑浑焉,浩浩焉,日摩挲耽玩于其中。其于世之所谓高名厚利,未尝知也。世人虚骄鄙倍之作,未尝见也。其泽于古也至深,而于今也若遗。故其所作,于古人之准绳规矩无毫发遗憾。”该书又名《待日轩仿古印草》,或系于19岁以后才改名。附带说一下,近20年来我国印坛百花竞秀,千奇百怪。在这种情况下,我反而常对来访的学生说起罗振玉的七个字:“慎毋与时贤竞逐”!另外,王国维是一代国学大师,他曾跟罗振玉学习过。所以,尽管王氏比罗福颐大28岁,却是师兄弟的关系。


     曾撰《偻翁七十自述》,篇末称:“我在1979年终,总结过去我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有123种。内书73种,文章50篇。”我认为:在西泠印社社员中,若论对金石学(包括古器物学、古文字学)的著作,自以罗福颐为最多。请注意,我不是说研究而是说著作。研究之深广度无有标尺,著作则有物可以计数。
    罗福颐的一生,所研究内容之深广均令人崇敬。其中,尤以印学,可以说是他自幼、及壮、至老都在努力耕耘的园地。他的第一本著作《●庵印草》,在17岁时已经完成。在1979年前后两三年中,年逾古稀的老人还不辞辛劳地走遍中华大地,在15个省市中访问了27个博物馆和文管部门,为藏品作研究,并详加记录,借以汇总补充所著的《秦汉南北朝官印汇存》等书。从理论上说,他经过反复论证提出了一些新的结论:秦汉魏晋官印大半是古人的殉葬品。即以震撼全球的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西汉利仓墓)出土的“长沙丞相”“软候之印”等印,其文草率,系因长沙酷暑急于下葬,所以急就凿成。又如,汉印中有一类上列官署、官职而下附姓名的印,也是当时中,下级官吏殉葬所用。而“日庚都萃车马”大玺,也由罗氏确定为烙马所用印。
    罗氏的印学著作,在他全部研究成果中占很大的比重。其主要者如:《汉印文字徵》《古玺文编》《印章概述》《古玺印概论》《故宫博物院存古玺印选》《战国汉魏玉印集》《印史新证举例》《隋唐宋官印集》《印谱考》《刻印私议》等。
    由于罗氏对古代玺印的深入研究,终日摩挲其中,所以他的篆刻艺术才真是“规秦摹汉”,以古玺和汉印为主,偶然有刻宋元的小篆细朱文。所作汉印浑厚端严,古玺则雅秀自然。真像王国维所说的那样,“于古人之准绳规矩,无毫发遗憾。”(见印例114—115)
    罗氏曾为马国权兄题其印谱,对刀法另有创见:“更读明清印人诸谱,见其刻款精雅,为汉魏所无。审其印文,虽称仿汉,而书体放纵无谨严者。于此始悟前人所作皆仿汉晋凿印,仿古铸印者百不二三,其重刀法固宜矣。窃以汉晋急就,乃出于军中便宜封拜,是非汉印之正宗可知。至清代中晚期,吴让之、赵悲庵、吴缶庐诸印人出,其作朱文有能突过前贤。而所作白文印,仿之汉魏不免逊色,皆由刀法之说有以贻误。”
    1979年,为纪念罗氏对印学的巨大贡献,文物出版社出版其印作《罗福颐印选》。该书选编了罗氏晚年所治印170余方,同时编人少年时所临摹的古玺、汉印137方。书前有罗氏自题,全文如下:“此予近年习作。志存仿古,心响往之而已是实类优孟衣冠,自不逮古人远甚,实不足存也。予友纪君宏章,帖册以示,更觉老年学业不能精。思及此,益增愧汗矣。时1979年夏,偻翁罗福颐识。”

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藏品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