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徐璋及其人物肖像画作品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徐璋及其人物肖像画作品

徐璋及其人物肖像画作品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松江《邦彦画像》中的陈子龙 松江《邦彦画像》中的陈子龙 松江邦彦图石刻 松江邦彦图石刻

  

  聂崇正

  《历代画史汇传》记:“(徐璋)摹云间往哲像,始于大学士全公思诚,终于陈黄门子龙,共一百十人,凡胜国二百七十年中,忠孝、廉节、文章、理学,悉登于册”,册页最后所画的均为晚明的抗清人物,如陈子龙、夏允彝父子等,他们都是抗清时战死或自杀的节烈之士。在文网极严的时候,徐璋画了这些人物的画像,那是要有些勇气和胆量的。

  画家徐璋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位肖像画能手。而徐璋的老师沈韶,则是晚明著名肖像画家曾鲸的高足,故而徐璋是曾鲸的再传弟子,应当属于“波臣派”的一个重要成员。

  徐璋,字瑶圃,娄县(今上海松江)人,曾“游都门,名甚重”、“写真不独神肖,而笔墨烘染之痕俱化,补图亦色色可观,不愧沈韶高弟”。徐璋在家乡学画时,十分刻苦努力,“遍觅缙绅家先代画像,酷意临摹,遂成传神名手”。徐璋对于肖像画的技法还有所创新,“写真用生纸自璋起”,生纸着墨很容易湮化,拿来画肖像,难度很大,非常不好掌握,且不易修改,如无高超的技艺,是不敢一试的。徐璋在成名后曾被推荐到京师宫廷作画,张庚《国朝画徵录》一书中说“康熙中祗候内廷”,而廖景文《书画纪略》一书中说“乾隆初荐入画院,期年假归”,二者在时间上有较大的出入。

  笔者曾经查阅到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清内务府造办处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的资料若干,其中有数条关于画家徐璋进宫供职的内容,列如后:乾隆十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司库白世秀达子将奴才图拉跪进画喜容徐璋,系松江府娄县所属之民,年五十六岁。缮写折片一件持进,交太监胡世杰转奏。奉旨:著伊画一张,钦此。”“于本月二十七日司库白世秀达子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要徐璋试手画呈览,钦此。”“于本日,随将徐璋未画完水墨山水小绢画一张,持进交太监胡世杰呈览。奉旨:徐璋著交‘春雨舒和’行走,钦此。”乾隆十四年“七月初四日,司库白世秀来说,太监胡世杰传旨:著新来画画人徐璋回去罢!钦此。”

  根据以上档案的记载,可以知道,画家徐璋是由当时任苏州织造府织造的图拉推荐进京的,确切的时间是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五月。据此,张庚在《国朝画徵录》中所记徐璋于“康熙中祗候内廷”的说法则是不对的。档案中所记画家徐璋是作为“画喜容”(即为皇帝画健在时的肖像)的人才被推荐入宫的,而徐璋“试手”所画的却是“水墨山水小绢画一张”,非其特长,不知何故?

  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写明乾隆十四年徐璋“年五十六岁”,以此推之,他应当生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这是过去画史和其他资料中从未提到的。至于徐璋的卒年仍然不详,尚需再考。

  徐璋以画肖像谋生,其作品应当为数不少,但是目前从各个博物馆的收藏来看,存世画幅并不很多,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现象。目前南京博物院收藏有徐璋画的一件扇面,名为《张绍祖像》,画幅右上角署款“丁未九秋,振老长兄嘱画,徐璋”,画中的人物张绍祖字筱田,号振园,与徐璋是同乡,此丁未应当是雍正五年(1727年),徐璋时年三十四岁,尚在家乡,还未北上京师,这件《张绍祖像》属于徐璋早年的作品。徐璋在北上赴京师之前的画作还有现藏山东省博物馆的《高凤翰披褐图》卷,此图作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高凤翰(1683-1749年)字西园,号南村、南阜山人等,乾隆二年(1737年)右臂病废,又号丁巳残人,胶州(今山东胶县)人。擅长绘画书法,在扬州时与“八怪”中的许多画家友善,晚年回到家乡。此图作于高凤翰去世前两年,应是画家徐璋北上京师途经山东时为高氏所画的。

  《李锴独树图》卷,是画家徐璋所画的一幅人物肖像画,此图为纸本设色,纵33.7厘米、横56.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幅中的人物身穿袍服,独坐于大树下,白须秃发,精神奕奕,李锴在其身后的树干上自题“独树图”三字,下署“豸青山人李锴自题,时年六十有五”;在画幅的左下角画家书款:“乾隆十五年春正月廿又一日,松江徐璋画”,下钤白连珠文印“瑶甫”一方。乾隆十五年为公元1750年。徐璋为李锴画像时的乾隆十五年应是五十七岁,正是其精力旺盛,技艺成熟之际。这件《李锴独树图》卷是徐璋的肖像画代表作之一。徐璋为李锴画像时,李锴为六十五岁,已属晚年。从画上也可以看出他满脸皱纹的年老之相。

  徐璋画中的这个人物李锴,在清朝中期也算得上是个知名人士了。李锴生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卒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终年七十岁。李锴为汉军正黄旗人,字铁君,号眉山、梅山,又号豸青山人,焦明子、后髯生。他的父亲李辉祖,康熙时由佐领累官至湖广总督、刑部侍郎,官职不低。但是如果再提起他的岳父来,就可以知道李锴有着不同一般的背景。李锴的岳父是康熙朝赫赫有名的权臣索额图,索额图的父亲则是清初的开国功臣索尼,故在当时这是个煊赫一时的家族。不过为时不久,这个家族就败落了。索尼本人一生虽然有起有伏,还算善终;而到了第二代索额图时,起初还位居高官,颇受重用,可是后来因为索额图居官贪黩,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被捕,最终死于狱中。所以到徐璋为李锴六十五岁画像时,索家在政治上已然失势多时了。

  索额图死于狱中时,李锴年已十八岁,当时在这个年纪,想必已然与索额图的女儿成婚,故索家当初的荣华富贵,以及后来的转而衰败,他应当曾亲身经历、亲眼看到。李锴自己是个读书人,由笔帖式,举博学鸿词,复举经学。经过岳父家庭的变故之后,李锴晚年与妻子隐居于京东的盘山(今河北蓟县境内),买田豸峰下,筑斗室曰“睫巢”,专注于学问,通四声,辨小篆,勤读书,工诗文,书学王羲之,草书尤精,生性倜傥。与浙江余姚的陈梓并称为“南陈北李”。著有《睫巢集》、《江南社诗》、《雅菊谱》、《含中集》、《南史稿》等。

  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与李锴亦曾相识,曾有诗赠李锴:“落魄王孙号豸青,文章无命命无灵;西风吹冷平津阁,何处重寻孔雀屏?”诗前特地加了个小注:李锴“字梅山,又号豸青山人,索相子婿也,极博工诗,辽东世胄”。也提到了他是“落魄王孙”、“索相子婿”。郑板桥与李锴相识交往,应是他在京师的期间,约在雍正三年(1725年)以后、乾隆十一年(1746年)之前这段时间里,也即徐璋为李锴画像之前。

  徐璋画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还有《潘是稷卷纶图》卷,此图作于该年“夏四月”,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潘是稷字南田,号墨痴,又号剑门山人,常熟(今属江苏)人,擅长画花卉,乾隆十一年(公元一七四六年)由张若霭推荐奉敕作画。根据徐璋的经历和活动,这一年潘是稷应仍在京师。

  此外,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徐璋的另一件肖像画《石星源像》卷,图为纸本,设色画,纵42厘米、横58.5厘米。图中的石星源,名海,“满洲镶白旗人,擅山水、花卉,笔致清秀,长于临摹。与僧介庵最契,每作图必请其代为落款。年七十余犹能作工致工细笔墨”。徐璋将石星源画成独坐于大槐树下,身穿便服,足登朱履,身后放置一琴囊,背景中有树木坡岸云水。人物的面部画得非常细致,鼻翼和面颊两侧多有渲染,使之富有立体效果,衣服则简单线条勾勒。

  此画卷后有沉德潜、李锴、李世倬、释介庵、史深义五家题记。题记大小不一,分隔装裱,看来不一定是同时题写的。仲介庵所题书于“乙亥夏四月”,此乙亥应为乾隆二十年(1755年),此年是“为石星源老友六旬大寿”,那么石海的生年也可据此推知,即生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比画家徐璋还小一岁。一般来说,古人请画家为其画像,就是为祝寿用,也即此图应作于乾隆二十年。该年徐璋为六十一岁。从石海生活的地方亦应是在京师来看,那就是至迟到这年的春夏之交,画家徐璋仍然还在京师,并没有回到南方家乡。

  文献资料中未见李锴和石星源二人的足迹到过南方,徐璋为他们画像只可能是在北京。那么,从徐璋为李锴和石星源画肖像的事情中,我们可以知道徐璋当时并没有马上就回到南方去,而是在京畿一带逗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起码他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时仍然还在北京。这两件作品还可以说明画家徐璋,在京师宫廷之外,也曾从事过很多的艺术活动。

  从内务府造办处档案的记载来看,画家徐璋在宫中仅仅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所以很难说这位画家曾经供奉过内廷。至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乾隆皇帝叫“徐璋回去罢”,目前还并不清楚。现在南京博物院收藏有徐璋的一套册页,名《松江邦彦图》,目前尚存九十九帧。据彭蕴璨《历代画史汇传》所记:“摹云间往哲像,始于大学士全公思诚,终于陈黄门子龙,共一百十人,凡胜国二百七十年中,忠孝、廉节、文章、理学,悉登于册”,就是指的这套册页。有关这件作品曾见张启亚有专文研究,叙述甚为详尽。这套册页最后所画的均为晚明的抗清人物,如陈子龙、夏允彝父子、乔一琦、沉犹龙、吴嘉允等,他们都是抗清时战死或自杀的节烈之士。在文网极严的时候,徐璋画了这些人物的画像,那是要有些勇气和胆量的。而且这样的事情,乾隆皇帝未必就不知道,没有追究徐璋就已经算是宽宏大量了,难道还会将他召进宫廷中加以重用吗?■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