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邮票 >> 中国邮票 >> 中国生肖邮票设计研究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邮票 >> 中国邮票 >> 中国生肖邮票设计研究

中国生肖邮票设计研究

作者:佚名      中国邮票编辑:admin     

    素有”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的信息载体。邮票上附载着邮票设计者对事物的理解和情感。邮票设计,是艺术美的创造活动。邮票设计家根据邮票的主题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塑造出完美、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的十二生肖,既有许多生动传奇的神话传说,又有广涉各个领域的艺术形象,还有纪年数岁的实用功能。历经2000多年,流传至今,长盛不衰。
    生肖邮票,以新年生肖属相或生肖文字为主图的邮票。本文通过对设计师邵柏林、曹鸿年、陈绍华的三套猴票设计实例的研究,在生肖邮票设计学术领域进行一些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生肖文化--生肖邮票设计的源泉
    优秀的邮票设计是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对于生肖邮票这一特殊的文化艺术载体,首先需要探索它的文化内涵。十二生肖,通称为十二属相,简称属。由两千多年前我国先民创造,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应用动物纪年促进生产领域推广应用农历时的辅产品。中国人从出生的第一天起,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为人的十二生肖属相,是从我国古老而独特的干支纪年发展而来。这就是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列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列为十二地支。从天干“甲”与地支“子”起,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顺序互配,至天干“癸”与地支“亥”止,共得数60,称为一个“甲子”,如此60年为一周期,周而复始,循环不已。从我国出土的殷商甲骨文中已有60组干支来看,干支纪日,远在古人龟甲刻字的时代就有了。至于纪年,则兴于秦。据说,由于劳动人民识字不多,用“干支”记住所生年份比较困难,于是就出现了用人们熟知的12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配,来推算年龄和出生年份,每12年循环一次。此法通俗明白,便于记忆,得以广泛流传,沿用至今。人们遇到与自己属相相同的年份,称之为“本命年”。
    我国母系社会时期,各民族都认定自己的祖先是由某一种动物转化而来的,而将其当作本氏族的标志--图腾,加以崇拜。作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古代就已广泛应用于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和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许多领域,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形象、美好吉祥的象征。
    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十二生肖,历经2000多年,流传至今,足见生命力强盛。不仅如此,她还有广泛的影响力。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十二生肖也在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在东北亚、东南亚一带国家广为流传。世界各地的华侨、外籍华人也都一直沿用中国的十二生肖属相,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生肖邮票鉴赏参考:生肖邮票趣谈
    生肖起源后的发展,孕育了一系列文化现象,成为一道亮丽的民俗文化风景线。现就生肖文化的基本特性试析如下:
    生肖文化的民俗特性。生肖是人民大众创造的,是民间的产物。生肖文化来自民间,是在民问生活的沃土上发育成长起来的。生肖在中国不论阶级、信仰、职业、地位,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有,一定终身,无法更改。这种广泛的群众性一方面是由于人民大众创造了生肖,生肖动物原型来自于人们身边熟悉的环境。一方面是由于动物纪年方便了人们出生年份的记忆、年龄的计算和动物纪年广泛应用于农历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度高,有较强的实用性。二十四节气农谚歌、太阳出没歌等许多农谚使其与生产的结合更趋密切。人们生活婚丧嫁娶、宗教祭祀等重大事件与其结合,形成了一系列传统习俗。还有一方面是随着生肖文化的发展,其精神内涵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使其内涵不断扩大、更新,使其更加得到人们的喜爱,其群众基础不断强化,更趋牢固、扎实。
    生肖文化的民族特性。生肖植根于民族文化。“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64页)。生肖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产生,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农耕区的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我国农耕文化的明显特征。农历干支纪年,“天人感应”认识论及“动物崇拜”是生肖的基础,它们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组成之一,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与我国生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西方“生肖”黄道十二宫,其命名既有动物,又有器物,还有人(神)。而我国生肖则重在图腾崇拜中的“动物崇拜”,一律采用动物。尤其是自然界并没有龙,龙进入十二生肖之列,更是中华民族心理特质的典型体现。所以生肖诞生“落地”时就带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生肖文化与我国其它传统文化类型相交、相融,交相辉映,使其民族烙印更加深刻。
    儒、道、释(佛)三大文化体系横向切人。“(轩辕)黄帝说”、“玉帝说”、“佛祖说”等一系列与生肖相关的神话、传说,丰富了三大文化体系的内容,扩大了它们的影响。由于它们的横向切入,生肖文化在起源、文化氛围、有关习俗和活动中受其很多影响。如过春节,我国则重在合家团圆,突出家庭观念,贯穿了儒教“礼义”、“孝道”等诸多思想。
    易经八卦、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与生肖文化纵向交叉。它们与生肖文化同根,都与干支纪年发生密切的关系。生肖起源后,它们中常引人生肖替代干支,形成纵向交叉,其相交部分衍生出婚嫁的送庚贴、择吉日等多种多样的习俗。传统民族艺术与生肖文化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如中国画、书法、文学、建筑、工艺品、饰物,以及一些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常以生肖动物、生肖文化为表现题材,使之融为一体、有机结合。如民间活动中的赛龙舟、跑马灯;民族建筑中的装饰,官服服饰,民问儿童服饰;民间绣、剪、刻、捏、塑、缝制的工艺品等等,多见生肖之形和神。这样不仅带来生肖文化的绚丽多彩,而且使生肖文化的民族气息更为浓郁。
    生肖文化丰富的象征性。原始的生肖描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定条件的人与一定条件(该年地支年号对应)的动物之间的关系。对其认真研究可知,人与动物是生肖中的两个主角,人们把自己对真善美的追求赋予了动物,使生肖原型动物得到美化,形成具有象征意义的生肖动物。
    生肖原型动物中鼠的偷窃、虎的凶暴、蛇的丑陋、猪的懒惰?使人难以忘怀,但生肖中则突出了鼠的机警、虎的威严、蛇的灵性、猪的富贵?龙本虚无,但被赋予腾云驾雾、上天下海、兴云布雨的天威神力。这一方面表达了古人的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带有动物崇拜的痕迹。
    随着历史的推移,生肖动物的象征性中被人们融入愈来愈多的美好愿望、精神的向往和心理的平衡。这是生肖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如果把“天人感应”认识论作用下的生肖起源作为生肖文化发展的第一阶段,那么生肖被赋予愈来愈丰富的精神寓意、象征,则是生肖文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十二生肖被美化为十二个精神偶像。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天人感应论”已完全被扬弃,现代人再也不会认为自己与生肖动物之间具有“相似”的关系,生肖动物纪年、记忆出生年份、记忆年龄和应用农历指导生产的功能正在淡化,但生肖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美仍在吸引着人们,把人们带人生肖文化的第三个发展阶段。生肖动物的寓意性、象征性在现代精神范畴锻炼和升华,推动生肖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总之,中国生肖植根于我国古老的中华文化、民俗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国十二生肖经过长期流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说,幻化为生动可爱的形象,每个生肖都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寄托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对真善美的追求。其内涵不断扩大、更新,形成了丰富深厚的生肖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生肖邮票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通过生肖邮票的发行而产生的独具魅力的审美心理、价值取向、道德情操是人们追寻的目标。突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形象更加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生肖邮票选题的意义所在,更是生肖邮票设计的灵魂所在。
    二、中国三轮生肖邮票设计特点
    我国的生肖邮票是从“猴票”开始的。被誉为“集邮史上的神话”的中国首枚生肖“猴票”《庚申年》是资深邮票设计专家邵柏林根据画家黄永玉的作品设计的,1980年2月15日,邮电部首次发行了《庚申年》猴票(图1)。无论造型还是工艺都堪称精品。邮票上的猴子眼睛炯炯有神,毛发根根可见。中国传统的大红衬底烘托着喜庆的节日气氛。首张“猴票”只发行300多万张。和中国GDP一样,首张“猴票”的价值二十多年里也扶摇直上,原本8分钱的价格的现在足足涨了2万倍。
    庚申猴票行情:8分钱庚申猴票冲破万元 相当于面值12.5万倍

庚申猴票

庚申猴票

    从我国首轮生肖邮票可以看出,全套邮票的主图表现手法是多样化的:首枚猴票设计风格虽属装饰性,但造型非常的传神。可以用一个词“栩栩如生”来形容。其余票中,鸡票与牛票比较写实,手法上稍“现代”一点;鼠票则近乎动画造型。除这三枚以外,其余都是传统的、民间的装饰风格,如狗票仿装饰瓷砖;猪、龙、蛇是吸收了民间泥塑造型和着色手法的装饰画;虎、兔、马是(或近似)剪纸,羊则似布玩具。其中的鸡、狗、鼠、猪、牛、羊等纪年,巧妙地运用了我国传统的篆刻艺术形式,随形的篆章印在票面上与主图相映成趣,既有民族特色,又平添几分美感。我国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票幅均为26×31mm,整版都是8X10=80枚,其面值,前11张(猴票至马票)均为8分,唯有最后一枚羊票因国内信件邮资调整,面值相应增为20分。
    《庚申年》生肖邮票的色彩之美。在邮票设计中,主题是邮票的灵魂,而一枚邮票的形式上的美感,主要是由点线面和色彩来决定的。色彩是一枚邮票产生的第一印象,构成了邮票审美的重要因素。邮票上的色彩,会对邮票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新中国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即大名鼎鼎的T46《庚申年》猴票),就是以大红色作为底色象征新年的喜庆与欢乐,符合中国人的民族欣赏习惯与文化心理。再加上黑色的搭配和金色的点缀,洋溢着中国民族特色。首枚猴票除了其不菲的市价外,其色彩上的美感也是赢得青睐的原因之一。
    《庚申年》生肖邮票的工艺之美。生肖猴票“庚申年”的设计原稿已经非常成熟和完整了。在一个好的画稿变成一枚好邮票的过程中,有一点很重要,这就是印刷工艺的配合。这套邮票是用雕刻版印刷的,雕刻版做好后,印在红色的底色上,红色从线条里头往外返渗。红的不红,黑的不黑,猴毛的光泽也出不来,画了一个黑影写版稿,衬在雕刻版的下面,一,弥补雕刻版的不足,二,就是把红底色盖住,不使雕刻版上再往上返红,两个套印以后,这枚猴票每根毛好像都是栩栩如生,摸着质感也明显,效果非常好。
    首轮生肖邮票的时代风格。邮票艺术作为文化艺术的一种形态,不同时代会赋予邮票艺术不同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手法。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在选题内容、艺术风格、印制特点上都会有明显的差异,铭刻着时代的烙印。邮票设计是时代风格的见证。在首枚“猴票”面市的十二年间,邮票在人们心中不仅具有实用的邮政功能,更成为一种生活乐趣,甚至是回报丰厚的投资。而方寸邮票也成了多种风格美术流派展示的舞台,邮票设计观念由封闭转向开放。第一轮生肖邮票的发行,开辟了中国邮票选题的新领域,具有其特殊的时代性:名家的绘画和设计,精湛的影雕套印技术。


    第二轮生肖邮票于1992年开始发行。选题原则:每套出两枚,一枚为生肖图案,一枚为生肖文字;生肖图案以中国民间艺术品为原型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尽量保持艺术品的“原汁原味”;生肖文字要采用中国书法,后衬中国民间艺术图案;票幅不变,印刷仍采用影雕套印工艺等。第二轮生肖邮票的首套票“猴票”名称为《壬申年》(图2,图3)。全套邮票为2枚,第一枚“猴桃瑞寿”图案,是寿桃中有一只彩色剪纸猴头;第二枚“喜鹊登梅”图案,喜鹊与梅花剪纸中间为一篆书“猴”字。与首张“猴票”的写实风格不同,《壬申年》“猴票”民俗特色很强。代表了第二轮生肖邮票的整体设计风格。

壬申猴票

壬申猴票(图2、图3)

    第二轮生肖邮票的两枚,一枚为生肖图,一枚为生肖文字。保持统一的设计风格,即:“一明一暗”,两枚邮票一枚有底色,一枚无底色;“两平两立”,生肖形象一图,两年采用平面造型,两年采用立体造型;“三年一换”生肖文字一图,真草隶篆四种字体,每三年换一种字体。持续发行的第二轮12套生肖邮票,系列特征明显,生肖文化意味深厚,虽形式统一,但也各有变化,各具风韵。
    形式主题的统一美。从《壬申年》“猴票”开始,第二轮生肖邮票一律采用两枚一套,一枚为生肖形象,一枚为生肖文字的展现。票幅规格均为26 X 3lmm,都采用影雕套印版别印刷,都是32枚一个全张。生肖邮票是系列邮票,一轮生肖邮票,要历经12年才能发行完,每套邮票也要有自己的艺术特点和个性,作为系列邮票,也应有完整的统一性。第二轮生肖邮票每套出自不同的设计者之手,艺术原型出自不同的地区,每套邮票有其浓郁的地方特色,12套邮票是一个整体,它在形式上是统一的,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内涵,自始至终贯穿着一条展现中国民间艺术特色的主题。因此,这轮生肖邮票,既有鲜明的个性,又有完整的统一性。应该说,这是第二轮生肖邮票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
    民俗文化的艺术美。第二轮生肖邮票设计的主导思想,就是表现中国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艺术特点。生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流传不变的民族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如何在体现平朴纯真、大众化、通俗化的生肖形象同时,升华民间文化,突出方寸艺术性是邮票规划者和设计者们努力执着的追求。从第二轮生肖邮票的整体安排来看,这一追求得到了较好的实现。首先,一图一文,一通俗一艺术,一直观一诠释的设计构图风格,既充分体现了生肖源于民间、传于民间,升华于民间的民族文化性,又较好地体现了方寸艺术对生肖民族文化的完美再现。其次,设计构图上通过民间气息较浓厚的绘画、剪纸、泥塑、布艺等形式反映主题,烘托气氛,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效果。再者邮票主题文字均是民俗文学性突出的吉祥词语,规范一致而又朗朗上口,使民族文化、生肖文化与方寸艺术得到了有机结合,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第二轮生肖邮票向人们展示了五彩缤纷的中国民间艺术,凝聚着中国生肖文化的深厚底蕴,洋溢着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选题原则与印制设备的局限性。第二轮生肖邮票不是完美无瑕的,有许多不足:第二轮生肖邮票的设计受到普遍关注和议论,从第二轮生肖邮票开始,经专家论证,总结了一套详尽、规范但又过于苛刻的生肖邮票设计指导思想,包括所选用的民间作品一定是原汁原味,讲究浓郁的乡土气息;从设计手法上,还对邮票上表现的民间工艺品是平面还是立体,对邮票的第二枚上的汉字字体以及图案是否要底色都有严格的规定,即所谓的“两平两立、一明一暗、真楷隶篆、三年一换”等等,使形式大于内容,削弱了其艺术感染力。虽然设计规则的产生,有利于第二轮生肖邮票的整体统一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缚住了设计者的手脚,使邮票的设计不够大胆,表现形式上变化不多,创新意识明显不足;书法一枚的底图雷同,采用的手法单一;因民间艺术品著作权问题引起的争议难以解决,限制了设计者在更广泛的空间寻找设计素材,从而影响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品通过邮票进行广泛的宣传;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印制,虽然仍然采用影雕套印工艺,但与第一轮相比,却不能相提并论。以生肖“猴”为例,第一轮猴票印制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它的成功。而第二轮猴票印制时,印制第一轮猴票时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和生产辅料,已没有厂家再生产,有的生产厂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不可能印制出第一枚猴的效果(当然,设计也不同)。第二轮猴票的设计本来有丰富的生肖文化的内涵,所以设计图稿才能在33个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对这个设计方案,采用多色雕刻版印刷,会产生非常好的效果,但没有这种设备,这就是生产技术上的局限性。由于技术和设备的局限性,第二轮生肖邮票的印制质量尚不够精美。第二轮生肖票的总体设计风格不如第一轮生肖邮票(如票幅太小),发行量太大。
    第三轮生肖邮票设计既传统又现代,既本土又世界。设计原则:一是不用民间的玩具或者民间剪纸,完全全新创作;二是票形更改,前两轮是长方形的,从第三轮改成方形的,12年都是白底色,因为白底色上可以画出最绚丽的色彩。生肖邮票侧重反映生肖文化,而非生肖形象,即神似而非形似。对邮票而言,生肖是一个传统的题材,但生肖邮票的设计却要融人现代设计潮流和市场观念。这是一个关于生肖邮票具有创新性的设计理念。
    《甲申年》生肖邮票的设计独具创新。2004年的第三枚“猴票”(图4)的设计师陈绍华,正是北京2008年申奥标志的设计者。第三轮生肖邮票仅一枚,邮票规格为边长36毫为的方形。这枚新世纪“猴票”图案是一只手捧寿桃的花脸黑猴,左手挠头,右手抱桃,憨态可掬,灵气毕现。视觉层次分明,简约又好看。“猴三世”简洁的笔画、夸张艳丽的色彩,使之与第二轮生肖票产生了明显的“代沟”。这正是设计师的创新设计意识。第三枚生肖“猴票”的设计突出新颖性和现代感,以现代手法诠释传统精髓。设计风格和前两枚‘猴票’拉开距离,在强调时代感的同时又不失中国民族传统风格。

甲申猴票

甲申猴票(图4)

    第三轮生肖邮票为影雕套印,增强了邮票的防伪性能;根据邮票以色块为主,线条为辅的设计特点,“猴三世”邮票没有采用雕刻版印制,因为没有雕刻版印刷,就要增加其他的防伪手段,经过研究,邮票印制局特意到国外订制了六角形的APS打孔器。此套邮票采用了双重防伪措施,除使用了红色荧光油墨外,还在邮票上、下、左、右四个直边的中央采用了六角形的异形齿孔,这是六角形齿孔在我国邮票上首次使用。
    如果仍按前两轮生肖邮票的风格设计,无论从它的艺术价值、表现形式以及传奇性,都无法与第一轮邮票媲美。设计者在设计之前进行充分思考,主要是考虑如何能与第一轮及第二轮非常明显地拉大距离:前两轮生肖票主要是以传统的民间艺术为内容,传统艺术非常精彩,也很经典,但很难超越,再好的东西,看得多了就会审美疲劳了,所以应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变换角度、思路去设计。
    虽然在形式上缺少了束缚,但造型风格的统一是一轮生肖邮票设计必不可少的形式规律,陈绍华最初创造的“猴、鸡、狗”三个草图通过运用抽象几何图案来表现动物肖像的方式设计,可以明显地与前两轮区别,但因十二生肖全部以肖像表现难度太大丽否定,现在通过的生肖猴票方案是在肖像猴脸的基础上加了身子而形成的。
    我们知道前两轮生肖邮票的票型及表现手法较相似。因此为了让第三轮生肖票在公众面前多些变化,换个形象,在形式上,第三轮生肖邮票的枚数由第二轮的两枚改为一枚。票型也由长方形改为正方形;从内容上,邮票图稿由设计者独立创作,不像前两轮还需要设计者对原作者的民间艺术作品进行加工。这样,此轮生肖邮票就能和前两轮的风格迥异,以一种全新的、现代的面貌出现。当然不是否定民问艺术,在设计中仍可汲取民间艺术的营养,最终突破前两轮以传统民间艺术为基调的风格,给民族文化以新的诠释,以时尚的现代造型适应时代审美要求,创造~套现代版本的十二生肖图案。第三轮生肖邮票,个性张扬、时尚洋溢而又返朴归真。


    三、生肖邮票设计的发展
    在探讨生肖邮票设计发展与生肖文化的关系时,可以用“深”“人”“浅”“出”一词来形容。
    生肖文化有其“深”厚底蕴。尤其是在辞旧岁、迎新年、庆丰稔、谢神灵、除凶禳、保平安、婚嫁迎娶和生朝满月等民俗活动中,产生了许多富有民族特色的风俗、礼仪,创造了许多文学艺术品类和琳琅满目的精神产品。前两轮生肖邮票全是运用民间美术方法描绘的生肖图像,取材于剪纸、年画、玩具等民间艺术,用红、黄、绿等鲜艳的本色,将一只只五彩斑斓的生肖属相刻画得栩栩如生。边饰上绘桃、梅、荷、牡丹等表示吉祥的花纹,韵致淡雅,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纵观中国生肖邮票,无论瑞猴献桃、肥猪拱门、雄鸡啼春、猛虎镇宅,还是月精玉兔、丰登健牛、平安义犬、当先骏马;无论口含牡丹象征富贵团圆的盘蛇,还是四季吉祥与充满希望的回头羊,无不来自民俗文化的深厚底蕴。民俗文化的精华,还埋藏在古代的诗歌文献、文字成语、神话传说、地方戏剧、工艺美术、风土民情,衣食住行、生活用具、建筑园林中。所以说,对传统文化只有“人”方有“出”,积累是邮票设计的必修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生肖邮票设计灵感也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所谓“人”便是要积累、要吸纳,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实丰富自己。
    所谓“浅”,是形容表现形式的简练。邮票是缩小、印刷复制的方寸艺术品,而不是把绘画原作呈现于公众,因而在设计邮票图稿时必须考虑到它的缩小效果。著名艺术家张仃先生有一句名言“大画要当小画去画,小画要当大画去画”。邮票设计是典型的小画,其创作难度并不亚于任何大画。从绘画到邮票设计,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由画大画到小小方寸,是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矛盾统一的过程。在设计中应遵循着这特有的艺术规律,邮票设计家邵柏林先生曾把邮票设计比喻为写诗,而且是五言、七言一类的短诗。邮票设计具有最大限度的概括性,是对内容、结构、色彩及造型等方面的浓缩、提炼,并带给人们美的感受和心灵的震撼,是一件非常不容易而又很有意思的事情。
    所谓“出”,一是在吸纳丰富的基础上,达到融会贯通。正如宋代绘画理论家郭若虚所说“灵心妙悟,感而遂通”(《图画见闻志》),触物兴怀,情来神会。思绪纵横驰骋,形象纷至沓来,自然而然就在笔端了。二是指形式表现的创新。邮票作为邮资凭证有一定的格式,在邮票画面上必须把国名、面值及其他有关文字安排得当,图文和谐。邮票设计除单枚邮票以外还有连票、方联票、小型张、小全张、版票、小本票等多种组合形式,通过齿孔的分割或连接可形成多枚连续或独立的画面。在设计时充分利用其形式特点,表现主题时大胆创新,运用独特的设计语言创造出一个严谨而富有个性的整体,产生独特的视觉感受和艺术魅力。
    生肖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一方璞玉瑰宝。随着时代的进步,生肖的内涵不断被丰富,生肖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在生肖邮票的设计中,努力开拓创新,弘扬民族文化,体现时代精神。
    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邮票设计与印刷工艺的关系也应如此。邮票的艺术和技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形象地说明,一枚好邮票是好设计和好印刷的结合。除了基本的设计知识外,还要对新的印刷材料、工艺有所了解。
    滞后的印制工艺限制了设计者的想像空间和表达方式,从前两套猴票印制工艺的对比中不难发现,如果设计的图稿在印制中实现不了,那么永远只能是图稿,而变不成好邮票。设计与工艺的关系是辨证的,好设计向印制工艺不断提出挑战,刺激邮票印制工艺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好的印制工艺为设计提供了更新、更大的想象空间,使设计者摆脱定势思维的束缚,将过去不敢想的变为现实。邮票设计者也要转变设计观念,一个好的邮票设计师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根据邮票选题巧妙地充分利用现代的印刷工艺使邮票的终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用什么样的工艺才能使邮票达到满意的艺术效果。
    对生肖邮票而言,设计者的艺术造诣、其对邮票和生肖的独到理解、邮票的总体印制水平、发行部门给设计者的创作自由度以及邮票编辑对生肖文化的深层挖掘、约稿范围的拓宽程度和大众及图稿评委的审美能力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生肖邮票对弘扬中华传统的生肖文化、提高邮票设计印制的总体水平也有着重要意义。生肖邮票的设计任重道远。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