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邮票 >> 邮票的故事 >> 中国集邮团体兴衰史(三十六)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邮票 >> 邮票的故事 >> 中国集邮团体兴衰史(三十六)

中国集邮团体兴衰史(三十六)

作者:佚名      邮票的故事编辑:admin     

1928年秋天,有一位与中国邮票史、集邮史关系密切、影响甚大,时年已68岁,当时资格最老的外籍华邮集邮家加入中华邮票会。该人在1928年9月中华邮票会编印的《第三年会员录》中记载如下;会员号,149;姓名,绵嘉义,Juan Monearlnl;通信处,菲律宾邮局第759号信箱。籍贯;大吕宋,Spanisli;集邮类别,中国及菲律宾;备考,集邮家。 为使诸位会员知道绵氏入会,中华邮票会特地在1928年12月15日出版的第二种会刊《邮学月刊》第一卷第二号上刊出“邮界新闻”: “西人绵嘉义氏,大吕宋人。昔任我国海关要职,於华邮历史颇多著作。会长周今觉君所著《华邮图鉴》,引证绵氏著作处亦不少。绵君曾著中国、菲律宾、香港、厦门等处邮票目录,曾任上海邮票会会长,现为名誉会员,兼菲律宾邮票会终身名誉会长。现寓居小吕宋,今已加入本会为会员。绵君研究菲律宾公务邮票,即邮票上加盖‘B.O’二字母者。以菲地未能觅得,特函本会征求,适本会第28号会员叶颂蕃君藏有此种票,已寄与绵氏以资参考。观此已足证本会会员互助之精神矣。” 绵嘉义又译作绵嘉礼义、绵嘉里尼、棉加义。1860年6月15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父为英国人,母为意大利人。自署西班牙籍。从小爱好集邮。1881年到中国,任职海关。1886年3月1日结婚。1894年8月23日,福州外侨组织道路信托会举行大会,决定自办邮政。9月11日,以福州公务委员会名义公开征求邮票图案,当时应征者十分踊跃,最后以绵嘉义设计的鼓山龙舟图中选。1895年1月,外侨团体设置的福州书信馆发行龙舟竞赛图邮票1套9枚。从这套绵氏设计的邮票图案看,可知当时绵氏已对中国民情习俗有较深了解,并有较高的美术设计水平。 1896年,绵嘉义用西班牙文编撰的《菲律宾岛邮票叙事目录》在马尼拉印刷发行。 1897年、1898年绵嘉义在厦门海关任职。 1897年11月15日,绵嘉义编撰的《厦门地方邮政邮票叙事目录》(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Postage Samps lssued by the AMOV LOCAL POST)由厦门福建印务局印刷出版。 1898年11月,绵嘉义又编撰《香港邮局邮票和明信片叙事目录》(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Postage Stamp and Cards lssued by the Hongkong Post Office)。 1905年,绵嘉义编撰《中国邮票叙事目录》(Deseripfive Catalogue of Chiese Postage Stamps)作为1905年邮务报告书的附录刊印。该书又译作(1878—1905年华邮纪要及附图详目)(Note on the Postage Stamps of China 1878—1905 with Descriptive Catalogue aud Plates)。这是中国第一份记录邮票的官方资料。周今觉在编著《华邮图鉴》时,曾多次参考该书,但也看出了其中不少谬误,周今觉在介绍此书时写道;“此书为绵嘉理义氏所著,附刊于1906年海关报告书之后,乃华邮之官书,其中记载,大半根据于邮局正式表册。绵氏又曾为邮政局长者,故其言多信而有证,今坊间所刊西人论华邮之著作,什九皆取材于此者也。但其中错误之处仍不能免。如正式邮局成立之时日;如万寿日本版、上海版之枚数;如上海版印刷之年月;如北海票发行之数日,皆完全错误(周氏之言也未必全对,笔者注),经余加以订正者,此或由于绵氏逞其一人之臆测,不暇研求,遽加武断,乃致有些疵累。然大体固自可据也。” 1905年,在上海海关造册处任职的绵嘉义正热心收集中国海关邮政时期发行的大龙邮票等有关史料。利用职务之便,绵氏在海关造册处的保管箱中,发现了大龙邮票铜版及小龙邮票、万寿纪念票等铜版,绵氏得到允许,利用这些铜模翻印了一些样票。这几套样票后来流入集邮界,被称为绵嘉义翻印票。不久,绵氏被调往牛庄海关任职。 1908年4月25日,绵嘉义从牛庄海关凋至厦门海关。据《厦门关历任税务司到离任一览表》载,绵氏在厦门关担任职务及时间如下:“1908.7.17—1908.9.16,暂代,署主管副税务司;1908.11.7—1908.11.30,代理,署主管副税务司;1909.3.20-1910.10.17,署理,主管署税务司。” 辛亥革命爆发前后,绵嘉义离职。1912年2月,绵氏与德铿、施开甲等人发起组织外侨集邮团体——上海邮票会。后来还被推选为会长。1913年,绵嘉义设计了一种中国邮票贴票册,由上海别发书店印刷发行。该册道林纸单面单色精印,计28页,自1878年海关大龙邮票起至1912年光复、共和纪念票止,这是最早的中国邮票专用贴册。 1922年2月22日,62岁的绵嘉义应邀在上海邮票会演讲《中国第一次票(大龙邮票)》,其讲稿为英文,40年代初,邵询美曾将其译成中文,刊于《国粹邮刊》,是研究大龙邮票的重要史料。 绵嘉义多年搜罗的邮集于1922年交由鲁意师摩洋行分批拍卖。随后于1923年赴菲律宾定居,安度晚年,直至1939年逝世,享年79岁。关于绵氏,陈复祥曾评价道:“海关邮政时代,客卿之集华邮者,以绵氏为第一,君为一真正集邮家,亦为邮学家。于1904年即编著邮学书籍(应为1896年起,笔者注),虽无深远之发明与特见,然有助于后学初集者颇多。惜亦犯主观太深,多猜测结论,致误记大龙票发行年月,及海关各次票之发行枚数,为后人所诟病。君之邮集,丰富美备,为当时客卿华邮集中之有名者,仅次于棣维拉,而高于德璀琳、赫德爵土者也。棣氏集华邮,完全为利,故获利甚巨。但绵氏之集,则于1923年返菲时,早一年在申拍卖售去。分作三期,第一期在四月举行,票亦最佳,第二期在十二月举行,有不少复品。” 1922年的上海邮市购买力甚弱,尽管绵氏邮集中有不少珍罕品,所得乃有限。陈葆藩在记述绵集首期拍卖时写道:“绵氏之中国邮集,珍品颇多。民国十一年付上海鲁意师摩洋行分批拍卖,每星期一次,赓续数星期之久。其时适为华邮价值衰弱时期,每次到场竟购者仅二十余人,拍卖因而不振。兹姑略志其梗概如下:红印花小一元新票单枚者二,皆微薄,李辉堂君为其友人购得其一,另一则由陈复祥君以银275两购去。又红印花原票未加盖者连大字二分粘贴于实寄封上,拍价约银300两,得者何人,未详。宝昌洋行建筑师布许(E.Busch) 以银70两拍得当五元实寄封一,陈复祥君与之竞,卒以5两银之差,归诸布许。又名律师(Lemlere)以银350两拍得两品,一为整张汇票上粘当五元倒盖一双连,一为南京戳临时中立五角票一枚,闻是票消南京戳者仅三枚,异常珍罕。其后不知因何纠纷,搁置拍卖行中,竟未领去,越二年归周今觉君所有,斥银亦不过500两耳。又有1898年大清邮政全套,皆双连中缝漏齿,惟纵横不一,略欠整齐。就中五元票一对,似为1902年无水印者,此票实属仅见,而拍价只在20两内。又有万寿大样票,票幅约当一分票之12倍,凡三枚,以黑色印极薄帘纹纸上(Rice. Paper),中有一枚为二分票,李辉堂君以每枚二三两之代价购去,后亦收入周今觉君邮集中,(是项大样票,王乃栋君于民国二十五年冬以18元购得一全套,集有全套者,未闻第二人,诚所谓可遇而不可求也)。此外有最为可惜者,绵氏集中有海关二次整张全套,全漏齿,皆有水印。当时恐价值太巨,不易售去,将整张逐一剖分为二,列为六号,每号一版,凡二十枚,尽为一西人拍去,每版拍价达120两以上,其人转售于美国排推尔公司(J.M.Bartel Co.)迄今消息杳然,不知藏诸谁家集中矣。” 绵氏邮集第二期拍卖于1922年12月在鲁意师摩洋行举行,其拍卖目录封面托名为江海关职员裘烈之票,计有拍品111号。关于此次拍卖,陈复祥撰有《念年前绵嘉理义之华邮第二次拍卖纪略》一文,长篇详载于《国粹邮刊》第五期至第七期,其拍卖效果是“得价更徽”。至于第三期拍卖,陈氏写道:“至于末次拍卖,则无甚紧要,且杂有他人之卖品,目录亦已遗失。” 绵嘉义数十年搜罗的中国邮票集就此草草拍卖后,悄然离沪赴菲律宾。绵氏晚年仍不忘集邮,仍思念中国集邮同好,遂有本文开头加入中华邮票会之举。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