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邮票 >> 邮票的故事 >> 谈古书画鉴定法(一)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邮票 >> 邮票的故事 >> 谈古书画鉴定法(一)

谈古书画鉴定法(一)

作者:佚名      邮票的故事编辑:admin     

这里对古书画鉴定法的探讨,是通过从历史的角度、宏观的角度来看待书画鉴定法的发展的,通过我国近现代三代鉴定家的成长说明我国传统鉴定法的重要性;通过对识真和鉴伪这两个具体的鉴定入手方法,说明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证实了现代的书画鉴定理论是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前人的鉴定理论是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要想具体掌握书画鉴定的方法,就必须自身去实践,亲自在实践中提炼;离开了实践,古代理论和现代理论都是空谈。对传统鉴定法与现代鉴定法进行的比较,其主要目的是弘扬传统鉴定法的精华。

  一、我国书画鉴定学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由于没有公共的博物馆,名家书画大多收藏于皇家内府和官宦大户,在民间,有专门的市场进行流通。故鉴赏家多产生于大收藏家之中,有的本身就收藏了许多书画名迹,属收藏大家;有的是往来于大收藏家之间的有一定的身份者;如唐代的张彦远,宋代的米芾、郭若虚、赵佶,元代的赵孟頫、柯九思,明代的詹景凤、顾复、汪砢玉、董其昌,清代的安岐、高士奇、吴其贞,近代的庞元济等都属于这样的鉴定家。还有一种是专门从事书画行当的商人和掌眼者,这些掌眼者,有的活动于书画市间,有的被官宦们所请,专门为之整理、拣选、鉴定书画。总的来看,他们一生中与古书画打交道,潜心于书画鉴定的研究。
在民国以前,书画真迹除了藏于皇宫以外,大多在私人手上流通,故这些鉴赏家们多能见到真迹,但真正能全面见到的,毕竟是少数人。多数的鉴定家没有机会全面地见到真迹,历代的书画大家们的作品的大致面貌多不能完全目睹。历代的书画大家们画过些什么画,只能根据著录书得知,只能凭着长年累月在各个藏家那里得见部分真迹的经验,加上当时真迹流通频繁的客观优势,再加上他们举一反三的睿智而取得一定成就。
随着社会收藏结构的变化,鉴定家状况也有所变化,从民国到全国解放,书画真迹陆续地往国家博物馆集中。这时在书画鉴定家中存在有两种人才,一种仍然是在书画行当中讨生活的书画商人,由于社会的变革,书画鉴定在民间处于低潮阶段,他们的书画收集、鉴定活动在解放后的一段时期内几乎停止了,有的后来改了行,自行收集书画的,有的变成了地下的投机倒把活动,什么都搞,而不是专门搞书画鉴定了,但是凭着他们识别书画真迹的功夫,只要一有机会和财力便继续从事着书画的收集鉴定。如山西平遥的石生泉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一生从事书画交易与鉴赏,对于古代书画,一目即知其真伪,卒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种遗留在民间的书画鉴定人才,在全国来说是少数的,从各大城市来说,总共也只有十数人而已。另一种则是解放后进入国家文物部门,为文博机构整理、拣选古书画的人才。如我国现今老一辈的书画鉴定家张珩、启功、徐邦达、谢稚柳、刘九庵等先生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为数极少的人才,还有我的老师高寿田、梁俊先生,二先生在全国解放后都陆续就任过山西博物馆的业务馆长,据我所知,他们把一生的精力都花费在识别古代书画上。他们多是学历不高,但其经历却都是在民国时期与古代书画打了三十几年的交道,在民间接触到大量的书画,在认识真迹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厉练了他们识别真书画的能力;又赶上了在全国解放后,民间的古书画大量地集中到国家博物馆来,需要拣选真迹入藏的这个时期,鉴审了大量的书画真迹,积累了大量的鉴别仿制书画的经验。当他看到伪造的书画时,便能一目可知其不对,这就是在鉴定书画中投入了一生精力的结晶。他们构成了新中国的第一代书画鉴定专家队伍,这支队伍最多也就是十人左右。
第二代鉴定人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自学为主出来的古书画鉴定专家,有的是自少年起就投入古代书画史的研究,后来又业余从事鉴定工作并取得相当成就者,如傅熹年先生;有的是从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故宫、上博等收藏机构工作的人员,如杨新、单国强、单国霖等先生,他们开始是给这些老先生们打下手做鉴定、拣选工作,日子久了,由于耳濡目染,将老先生们的研究方法和现成经验慢慢接受了过来。他们重视了鉴定方法上的升华,更重视了鉴定理论上的完善,在鉴定书画鉴定中更注重了研究文献史料,他们有着坚实的书画史的基础,同时也建立起书画鉴定所需要的微观标准系列和宏观综合概念。在鉴定中能通过书画的时代风格、画派、画家三个层次的研究建立了自已的标准系列。在这一代鉴定人才当中还有一些人是在五、六十年代跟随第一代老先生们学习书画鉴定,他们的实践基础也是相当雄厚的,但是由于没有进入国家收藏机构,没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官方的鉴定活动,也不一定有文物鉴定的专业名衔,但他们一直是活动在民间书画鉴定的第一线,眼光之高并不亚于出了名的数位专家。这一代人才在全国来说也只是不超过十人的少数人的专家队伍。
第三代鉴定书画的人才是上世纪八十年末兴起的一批新人,他们有的是在全国的收藏机构中的业务人员,开始跟着向老一代鉴定家学习;有的是文物部门委托个别大专院校招收的文物鉴定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高等学历,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理论水平,他们对古代书画的研究更为系统,理论基础更为扎实,认识更具科学性,能写出较高质量的理论文章。但是,他们还缺乏实践鉴定的经验和窍门,他们的实践,多是对博物馆藏品的模拟式的鉴考,是前人鉴定好的书画,对这些书画,他们最多是进一步认识,而不是实际上的鉴定。犹如和平时期的军事演习与真枪实弹打仗的关系,缺乏跟随老先生对每幅生书画鉴别过程的见习,而只是对鉴定结果的认识。这样,使本来很简单的问题,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鉴别出来,搁到他们身上即会复杂化。如同有人患了感冒小病,一个乡间医生用很简单的方法很快即可治愈,患者只花几元钱甚至几角钱即可;但到了正规的医院,却要经过一番详细的检查,排除其它疾病后方可确认。竟然使患者花去了千余元方治好一个感冒病。当然,后者也许更具科学性,但受害者却是患者,劳民伤财。在书画鉴定中,有时鉴定书画用望气法只须观察一眼即可知晓真伪,如果说是要把望气法解剖开来,用足够的证据来说明原委,将是非常难的,甚至要放置许多年;从方法来说,那样做固然是科学了,但却误了事。这就是说明操作的越正规,离事物的本质越远的道理。从研究的角度看是可行的,从实用的角度说却是不可行的。因此,笔者认为,用这种方法培养理论家是可能的,但要培养出一个完全的书画鉴定家,还有待证实。
  我国近现代的书画鉴定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理论,然而可以称之为书画鉴定之学,是自西方的博物馆学引进我国后,在材料整理工作方法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也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考古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中西结合的,试图以科学的方法分析、辨别古代书画的真伪及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的方法。依整理博物馆藏品为主要目的,以书、画发展史和各代的主要书画家的书画风格为主轴线,以宏观上的把握来带动微观上的比较,分出依时代风格和个人笔墨特征为主要鉴定依据;以印章、题跋、材料、著录等为辅助鉴定依据,并借鉴西方考古成果和炭十四等仪器鉴定的新的科学方法。20世纪90年代的高校凡有文物鉴定专业者、短期培训的博物馆专业工作人员皆在该方法的指导下鉴定书画。近20年来,由于鉴定工作上的需要,一些有一定基础的老书画鉴定人专家为了使鉴定工作有依据、科学化,也采取该方法的理论解释自已的鉴定,其优点自不待言,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认为,该法受西方分门别类,务为专家的学术影响,分科特别仔细,具体鉴定实施即凡进行步骤必有据可依,每一论点必有论据印证方能结论,若无证据,即须存疑待考。如同西方国家的警方破案,如无证据,明知是某人在作案也无能为力而不能拘捕是同一道理。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