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海黄家具的王者地位无人能撼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海黄家具的王者地位无人能撼

海黄家具的王者地位无人能撼

作者:佚名      收藏知识编辑:admin     
明 黄花梨木大方杌,现藏于郑州明韵清风斋。 明 黄花梨木大方杌,现藏于郑州明韵清风斋。 明末清初 黄花梨炕几,成交价65万元。 明末清初 黄花梨炕几,成交价65万元。 明式海南黄花梨素牙头独板平头案,成交 明式海南黄花梨素牙头独板平头案,成交

  文、图/特约撰稿 张世科

  人物名片>>>

  张世科,郑州明韵清风斋主持人。多年倾心于明清家具、碑帖拓片、高古玉器的收藏及研究,已出版著作《放弃与抉择同样重要》、《明清家具诱惑世界》、《收藏妙处与君说》、《收藏怎忍细说》等。

  核心提示: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休养生息,到了乾隆年间,清帝国已臻于极盛。国力达到“康乾盛世”的顶峰。这一时期的清式硬木家具,也几乎走向了极致。

  核心提示2:黄花梨的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美艳,纹理清晰而有香味。黄花梨的这些特点,被明代的匠师们加以利用和发挥,大多采用光素手法,不加雕饰,从而突出了木质纹理的自然美。

  核心提示3: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家具以其简洁、质朴的造型,不加漆饰,不事雕琢,着意体现天然材质的情趣,奠定了其在中国古家具史上无比崇高的艺术地位。

  明贵“黄”清贵“黑”的原因分析

  明中期以后,上层社会使用硬木家具已成时尚。明代文人崇尚自然,贵黄不贵黑,黄花梨木自然受到明代文人雅士的大力推崇。他们依托木材的自然特征,设计制作家具多以实用为主,线条简洁流畅,从而给明式家具融入了浓浓的文化气息。因此,黄花梨家具多见于明晚期至清早期。

  依据现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家具实物,我们发现,明式家具基本以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这三大著名硬木为主要用材。这些珍贵木材,材质坚硬,色泽与纹理自然华美。尤其是黄花梨木,纹理细密,橙黄色如琥珀,玉质感极强,其纹如行云流水,飘逸动人,为硬木家具用材首选。而清人喜豪华富丽,贵黑不贵黄。紫檀木色沉静,为清皇室所宠爱,因此成为清式家具的用材首选。可见,区分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是有规律可循的。

  按照时下较为一致的观点,黄花梨、鸡翅木、铁力木等在明末清初已被大量用于硬木家具制作。由于它们的存世量有限,加之生长周期长,故到了清中期几乎用罄。因而,清中期以后,尤其是自乾隆时期开始,除紫檀木外,酸枝木被大量进口,担当起了清式硬木家具主要用材的重任。由此可见,“明贵黄、清贵黑”,不仅仅取决于统治者的主观意愿,也取决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以紫檀为首的清式硬木家具风格的形成过程。

  1644年,清帝国定都北京。在清初战乱不止、百废待兴的社会环境中,根本不可能存在艺术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直至康熙皇帝继位后,国力日趋强盛,家具制造和其他艺术品生产一样,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面对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艺术渊源的汉民族,清朝统治者一方面为几千年辉煌的汉文化所倾倒,另一方面,对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审美情趣又难以割舍。在这种心态下,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将两者最大限度地调和起来。清代工艺品风格,包括清式家具特有风格的形成,不能不说与此有关。例如,故宫[微博]博物院现存的一些鹿角椅、弓箭箱等家具,虽是按明式家具的结构和造型制作的,但它们却无不体现着满族的游牧民族生活习性。

  清式家具在康熙时期,基本保留着明代风格特点。随着社会的进步,清式家具至乾隆时期,才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形成了造型庄重、雕饰繁复、体量宽大、气度宏伟的清式风格。清式家具作坊以扬州、冀州、惠州为主,形成全国三大制作中心,出现了“苏作”、“京作”、“广作”等不同的艺术风格。从家具的工艺技术和造型艺术上来看,至少在乾隆中期,清式家具制作便达到了顶峰。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片面追求华丽的装饰和精细的雕琢,以雕饰的繁多求胜。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雍正一朝虽然只有短短十三年,却如同它在历史上对清王朝的发展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一样,在清式家具,至少是以紫檀为首的清式宫廷家具的形成与发展上,也是一个承上启下、新品迭出的重要历史时期。目前,一些传世的清式硬木家具,虽无年款,但从结构考究、用料精选、属清式风格且无繁琐之蔽上可断定,当属雍正时期的作品。这些家具,当属清式硬木家具中的佼佼者。

  经过康熙、雍正两代的休养生息,到了乾隆年间,清帝国已臻于极盛。版图辽阔,四海臣服,经济繁荣,国库充实,国力达到“康乾盛世”的顶峰。这一时期的清式硬木家具,也几乎走向了极致。

  乾隆时期的家具,尤其是宫廷家具,具有下两个显著特征:

  其一、用料贵重,制作不惜成本,工艺精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时期家具品种之多,式样变化之广,工艺水平之高,均超出清朝其他历史时期,是清式硬木家具的鼎盛年代,也是清式硬木家具制作数量最多、工艺最精湛、品种最丰富的一个时期。因此,有理由认为,和其他工艺美术品一样,乾隆时期的硬木家具,最富有“清式”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清式硬木家具的代表。

  其二、装饰力求华丽,注重与其它工艺相结合。这一时期的硬木家具大量使用了金、银、玉石、宝石、珊瑚、象牙、珐琅器、百宝嵌等不同质地的装饰材料,追求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      

  当然,物极必反。就某些乾隆年间的硬木家具而言,过多的非功能性装饰使其显得繁复累赘,过犹不及,破坏了家具的整体艺术效果。而就品种式样的变化而言,为了追求奇巧,一些器物做得越来越不实用。以丧失使用功能为代价,去追求所谓的标新立异,从而使这些家具成为一种摆设,乃至纯粹用于炫耀的奢侈品。

  这一时期宫廷家具制作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固然有其社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乾隆皇帝本人的好恶密不可分。通查乾隆年间《造办处活计档》不难发现,乾隆皇帝像对其他工艺品一样,对家具制作兴趣极高,不仅直接干涉造办处的家具设计、制作和修复,而且往往具体到式样如何、尺寸大小、怎样更改。作为帝王,他的审美观对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制成的家具上面,自然而然地也会留下他的思想和情趣的“烙印”。可以不夸张地说,乾隆时期随着过度求奢之风的日益滋长,终开清式硬木家具衰败之先河。乾隆一代六十年,从某种意义上讲,既是清帝国极盛的一代,又是由盛而衰的转折期。清式硬木家具亦不例外。

  清中期以后,由于国力衰败,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内战争频繁,各种民族手工业均遭到严重的破坏,家具艺术每况愈下,从而进入衰退期。比如说在嘉庆道光时期,硬木家具的生产就出现了长时间的停滞。宫中造办处活计日渐减少,主要工作便是修修补补、拆拆改改,几近停工。从当时皇家造办处的文件档案中可以看出,随着工作量的减少,硬木家具生产规模日益缩小。民间家具多以仿宫廷风格为主,只是愈加简陋和粗糙,毫无艺术性可言。现在文物界把凡是制作近似乾隆、工料却又不够精良的清式硬木家具,定为“嘉道”时期的制品,不无道理。这一时期宫中制作的家具很少,大量流行的家具多是民间制作的仿宫廷家具。其特点是偷工减料,装饰艺术变繁琐为拼凑。盛时清式硬木家具的躯壳虽在,内在的精华已丧失殆尽。

  自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接踵而至,中国已处在被外国列强任意宰割的阶段。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家具业随之结束了它曾经的辉煌。从全国范围看,清式家具不仅用料做工日益粗陋,形式也更为拙劣。其中,尤以光绪皇帝大婚、亲政时置办的一批硬木家具最为典型。这批家具有的出自北京几家木器场,有的则是从香港和东南亚采办来的。总体而言,造型粗俗,雕饰繁滥,与鼎盛时期的清式宫廷家具判若云泥。至此,不论以苏作家具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还是以广作、京作、苏作为代表的“清式”硬木家具,已如昨日黄花,完全走向了没落。

  当然,截至目前,收藏界围绕黄花梨家具的争议仍然存在。比如,晚清时黄花梨家具是否被历史淘汰这一话题就是其中之一。对此,业界的专家们各有各的说法和解释。但从晚清那段历史来看,至少在皇宫里,黄花梨家具已经几乎完全被紫檀家具所替代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在当时的皇宫里,也不是没有残留一件黄花梨家具!只是由于皇家当时急于想让紫檀家具替代黄花梨家具,便在有些黄花梨家具表面染上紫檀色的漆,从而使一定数量的黄花梨家具得以保留了下来。现在北京故宫和颐和园里,就有不少清代制作的黄花梨家具存在。

  再比如,我们过去一直以为现存的明式黄花梨宫廷家具大都是明朝生产的。而事实上恰恰相反,黄花梨家具,尤其是黄花梨宫廷家具生产的黄金时代是清初至乾隆执政早期。据历史资料记载,明嘉隆万历时期,宫廷家具均以漆器为主,华丽的漆制家具占据着统治地位。黄花梨家具显然不是,也不可能是宫廷家具的主流。

  至清中期乾隆执政时,清式家具已逐渐取代明式家具占据统治地位,浅色的黄花梨家具自然让位于深色的紫檀家具。

  由此可知,清初至乾隆执政早期,自然是黄花梨家具,尤其是黄花梨宫廷家具生产的黄金时期。

  “海黄”家具的王者地位无人能撼

  家具作为社会物质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其经济、文化、科技综合发展水平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中国古代广泛地使用和制作家具,虽说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就开始了,但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代硬木家具作为中国古家具的代表,从选料、工艺、功能到装饰艺术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则是不争的事实。正是明王朝中后期,由于宫苑、园林的大量兴建,指导木作书籍的大量出现,以及生产工具本身的革命,尤其是一大批有着较高审美品位和情趣文人的参与,从而奠定了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代硬木家具快速发展的基础。可以不夸张地说,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就是明代审美趣味的结晶。

  如前所述,作为明式硬木家具主要载体的黄花梨,是世界名贵木种之一,生长于我国的海南岛及南洋诸岛。作为著名的中药材,可起到降压、压惊的作用,故又有“降香木”和“降压木”之称。黄花梨的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美艳,纹理清晰而有香味。黄花梨的这些特点,被明代的匠师们加以利用和发挥。在制作家具时,他们大多采用光素手法,不加雕饰,从而突出了木质纹理的自然美,给人以文静、柔和、素雅的感觉。

  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是我国明代的匠师,在总结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加以发明创造,在传统艺术方面取得的一项辉煌成果。它除了在结构上使用了复杂的榫卯外,造型工艺上也充分满足了人们的需要,是集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身的传统艺术品。由于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故有“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

  关于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代硬木家具的艺术特征,以中国明式家具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多有高论。如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胡德生先生就曾用“精、巧、雅”三字概括之。精,即指严格选材,制作精湛。明式家具在工艺上采用榫卯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十分和谐。人们坐在上面感到舒适,躺在上面感到安逸。即使陈列在厅堂里,还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雅”,在明式家具上体现为造型简练、装饰朴素、色泽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由于明代文人、画家直接参与了家具的设计制作,工匠们也极力迎合文人的雅趣,所以便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

  具体而言,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的艺术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其一、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由于受到当时审美时尚的影响,在制作过程中,化繁为简,以简朴为最高审美境界,使绚丽归于平淡。因此,“简朴素雕,端庄秀丽”是其重要特征。

  其二、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精心设计,追求造型的完美。明代及其清前期的匠师们面对所要制作的家具,往往千审百度,积极调动起积淀在头脑中的传统文化意念和经验,以其高超的技艺,一斧一凿,精心研制,为后世创作出许多惊世之作。可以说注入感情,追求造型的完美,是明式硬木家具的又一传统。

  其三、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充分显露木材的自然美。明代及其清前期的工匠出于对木材材性的尊重,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掘材料本身的自然美。从现存的明式家具来看,除去大漆家具,很少有滥施雕琢的,多是顺应木性,充分显示木材的天然色泽和自然纹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独有的烫蜡饰材工艺,就是在这种美学观念下发掘和创造出来的。木材经过烘烤,熔化的蜡液趁热侵入木材棕眼,经过擦抹之后,木材衍射出一种含蓄柔和的光泽。疤节仍在,棕眼任显。木材纹理天然,或如重峦叠嶂,或如行云流水,或如蝌蚪云簇,变化无穷,十分可人。

  其四、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注重功能,刚柔相济。明式家具的制造,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使用要求,因而十分注意家具的尺度和曲度的合理性。追求舒适性,是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硬木家具的又一大特色。

  总而言之,以黄花梨为代表的明式家具以其简洁、质朴的造型,不加漆饰,不事雕琢,着意体现天然材质的情趣,奠定了其在中国古家具史上无比崇高的艺术地位。正是这种珍贵木材的色泽、纹理、质地的天然特性被视觉感知后的理性表现,在构成视觉形象的过程中,引发出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创造性。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