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清代扬州的竹刻艺术鉴赏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清代扬州的竹刻艺术鉴赏

清代扬州的竹刻艺术鉴赏

作者:佚名      收藏知识编辑:admin     
竹刻何绍基字对 竹刻何绍基字对

  明清时期,我国竹刻呈现两大流派:一是始于明代的嘉定派,以朱氏祖孙三代人为主,在制作风格上是以深刻和圆雕技法为主,以“高、深、透”为特色;一是金陵派,以濮澄为代表,在雕刻技法上以浅刻为主。扬州竹刻历来被认为是传承金陵一派雕刻风格,以浅刻著称于世。笔者认为:自嘉庆年后,由于著名书法家、画家、印家吴熙载“以刀代笔”参与竹刻艺术,以其为代表的扬州浅刻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因而扬州竹刻之浅刻不同于金陵竹刻之浅刻,形成了另一个流派。吴熙载是开创了这一浅刻风格的领袖人物,可以说他也是开创了我国竹刻史上真正的浅刻先河之人。

  A

  潘西凤、张镠代表清代扬州早、中期竹刻风格

  清代早、中期扬州竹刻艺术,曾受过金陵派的影响,其主要传承人为潘西凤,他酷爱刻竹,视竹如命,时人有诗赞之:“老桐与竹结知音,苦竹雕镂若费心。”郑板桥对潘西凤极为推崇,称之为“濮仲谦后一人”。在清代早、中期西凤之后,扬州还有金石名家张镠(1769-1821)擅长深刻竹(亦是浮雕风格)。扬州博物馆藏他所刻竹骨扇雕刻拓片。由此可见,两位著名竹刻艺人代表了扬州早、中期竹刻风格,有传承金陵派浅浮雕的遗风,因而此时扬州竹刻尚无地方风格可言,被称之为传承金陵派风格。

  清嘉庆后,吴熙载“以刀代笔”参与扬州竹刻艺术,形成独特地方特色

  到了清嘉庆后,扬州吴熙载参与竹刻,开创的竹刻之浅刻与濮仲谦的浅刻则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他开创的浅刻,创造了新刀具、新刻法,以刀代笔,将书画艺术浅刻于竹之表面,其法如在纸绢上书画。用笔的抑扬顿挫、徐急快慢、深浅浓淡、虚实主次,别有一番笔墨意趣。他的浅刻之法,影响和造就了扬州一大批师承者,持续了百数十年,形成了扬州独特的地方特色,使扬州竹刻有别于金陵竹刻,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扬州博物馆藏有他的竹刻扇一柄。扇骨画幅仅拇指宽,上宽2厘米,下宽0.8厘米,长20厘米,刻痕极浅,以手抚之,竟不觉有刻痕,但目视之,则形貌毕现,犹如两幅画意极简而极具文人疏秀气的写意画。

  C

  一批书画篆刻家的投入形成了扬州竹刻以刀代笔、以浅刻之法表现书画艺术的特色

  吴让之的率先开创,吸引了扬州一批与他同时期的画家、书法家、印家也投入到竹刻艺术中来,师承他的浅刻之法,形成了以刀代笔、以浅刻之法表现书画艺术的特色,他成了扬州竹刻中浅刻艺术的领袖人物。主要师承者有金爵山、穆半园、赵竹宾、

  朱震伯、耿西池、方镐、徐雅鸿等。由于他们均有着书、画、刻三方面的艺术才能,因而,刻刀一旦为他们所主宰,便呈现出另一番局面。其竹刻制品从构图到造型到用刀,都充满着书画家的笔墨意趣。扬州博物馆藏他们所刻的竹骨扇数把,小小扇骨,最宽处2-2.5厘米,最窄处0.8厘米,不仅画幅小,而且画幅不规则,可他们在这拇指阔的画幅上或写或画,尽显他们的才能,在山水、人物、花鸟等形象中,透溢着他们扎实的绘画功底和精湛的雕刻工艺。

  吴让之开创的扬州竹刻之浅刻艺术在国内的地位越来越凸现,扬州浅刻艺术代有传人,出现了一大批继承者,有耿焦麓、陈锡藩、周无方、于啸轩、何其愚、吴南愚、郑小西、黄汉侯、宫宜盦、吴南敏等。这批继承者,沿着吴让之开创的浅刻之路,有所继承、发展、提高,将在竹制品上的浅刻艺术拓展到象牙制品上,并新创出在象牙牌上微刻、缩临名人书画艺术,把扬州浅刻艺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沈惠兰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