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维也纳分离派的两位代表艺术家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知识 >> 维也纳分离派的两位代表艺术家

维也纳分离派的两位代表艺术家

作者:佚名      收藏知识编辑:admin     
克里姆特的《吻》 克里姆特的《吻》 席勒的自画像 席勒的自画像

  分离派是指19世纪9O年代开始活跃在德国和奥地利的一些先锋派组织。分离派与当时欧洲的“新艺术运动”同时并行,成为这场席卷欧洲的世纪末艺术家审美潮流的一部分。

  19世纪末的20年以及20世纪初的10年间,一种以长而有致的曲折线条为特色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欧洲盛行,体现在绘画、建筑、工艺设计、招贴画、插图艺术等各方面。这个潮流的共同特征是反对传统的古典风格,从工艺美术方面说,就是反对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等一系列宫廷装饰风格,以一种清闲的、简朴的、大众化的形式来体现时代特征。新艺术的各个团体也从中世纪以及中国、日本和中东的艺术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尤其是日本的浮世绘和陶瓷艺术,给法国、奥地利的一些团体和美国的一部分画家很深的影响。印象派之后的画家中高更、图鲁兹、劳特累克,纳比派画家马约尔、博纳尔,象征派画家思索尔等,也都参与新艺术运动的各项设计和制作,更促进了新艺术风格的风靡。

  “新艺术”(Art Nouveu)一词却是源于1895年德国商人萨姆尔·宾效仿威廉莫里斯商行在巴黎开设的“新艺术画廊”(theGaleries de l'artNouveu)。这个经销美术和工艺品的商店出售经过精心挑选的、反映世纪末艺术家审美情趣的新产品和新作品。比利时设计师几·德·维尔德设计的一套全套室内陈设和家具便得到当时巴黎人的热烈反响。1900年巴黎博览会上,新艺术画廊陈列的作品受到来自世界各地观众瞩目。当时欧洲大陆上有很多参与这个运动的组织,在法国有新艺术画廊、现代六人集团,在比利时有二十人小组、自由美学社,在德国有青年风格,在西班牙有建筑师高迪、蒙塔尼,而在奥地利则有以画家克里姆特、埃贡·席勒、柯克西卡和建筑师瓦格纳、霍夫曼等人为代表的维也纳分离派。

  19世纪末,以奥匈帝国称雄北欧的历史虽已结束,但在艺术上,奥地利维也纳却为欧洲开拓了新的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表现领域。比如奥地利音乐泰斗居斯塔夫·卫勒尔与阿诺尔德·会思贝格,他们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欧洲20世纪的乐坛。而在美术上首先要提到的居斯塔夫·克里姆特、埃贡·席勒和奥斯卡·柯克西卡三位巨匠。

  居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姆特是七个孩子中的长子。由于父亲的影响,克里姆特与其二弟后来都成为油画家和壁画家。1888年,克里姆特为维也纳城堡剧院和艺术史博物馆楼道所作戏剧史壁画获得皇帝颁发的十字奖章。第二年又完成了美术史博物馆的壁画装饰,名声大震。1891年克里姆特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克里姆特川岁之前的风格既有古典学院主义,也有自然写实主义的特色,这与其长达门年的学院式基础绘画训练有关。如他的壁画作品《阿波罗神坛入《罗密欧与朱丽叶》、《雅典娜女神》、《埃及少女》等都极富古典艺术趣味。当时有人推测克里姆特将来一定是学院派画家。然而,1897年开始,克里姆特的画风开始转变。克里姆特及其同道联合反对维也纳美协的保守思想。其时,英国和法国的反传统运动也蓬勃发展。英国的拉斐尔前派和法国的象征主义绘画都有很大的影响。1897年4月克里姆特等人退出奥地利美协另组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5月这个组织内部却发生了分歧。克里姆特退出协会,与科洛曼、莫瑟、约瑟夫、霍夫曼等人组成了维也纳分离派,克里姆特是该会第一届主席。翌年1月,出版了会刊《神圣之春》,3月又举办了第一届分离派画展。他们在宣言中表示:“我们不懂什么是伟大的艺术,什么是渺小的艺术;不懂什么艺术是供富人欣赏,什么艺术是为穷人所喜爱的。我们只知道艺术是为人们共同享受的一种财富。”

  克里姆特的画风被称为“装饰象征主义”,带有浓郁的伤感情调,反映着画家在探索人生种种难以遏止的欲望中的苦闷。克里姆特的艺术深受荷兰象征主义画家图罗普,瑞士象征主义画家霍德勒和英国拉斐尔前派的比亚兹莱等人的艺术影响,同时吸收了亚述、希腊和拜占庭镶嵌画以及东欧民族的装饰艺术和营养,致使他的画具有镶嵌风格,使作品的工艺性和绘画性达到完美的统一。克里姆特热衷于收藏东方艺术品,其中包括大量的中国、日本、朝鲜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藏品包括屏风、花瓶、绘画、雕塑都成为作品中的背景,这种东方艺术风格的造型和图案纹样的运用使其作品具有华丽的装饰效果。他的作品构图严谨,除人物面部和裸露的身体外,其余包括服饰和背景都充满抽象的几何图案,在绚烂豪华的外表里边都蕴含着人类的苦痛与死亡的悲剧氛围。

  《吻》作于1907年一1908年,是一幅抽象主题的寓意画,在画中表现的却是人类的共性之一:对异性的爱。在浓郁的东方装饰风味和伤感情调中画面中的两个人的裸体在装饰得璀璨的斗篷下紧紧拥抱,可画面中流露出的却不是兴奋与欢乐,而是哀伤和颓丧。对于这幅画评论界表现出的是不同的意见,有的人甚至认为他表现的是色情内容,并说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研究被画家用可视的方法表现出来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幅画所反映出的苦涩和伤感给人以青春短暂、爱情虚幻的启示。但不管怎样,一致的观点是克里姆特画面上强烈的装饰和东方情调以及由镶嵌、金箔等形成的绚烂而光怪陆离的美感,却是前无古人的。这对西方艺术家学习和措鉴东方艺术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克里姆特1918年2月6日死于中风和肺炎,终年55岁。

  克里姆特是西方最先触及人类性爱生活的画家,其画面中反映出的颓废及性的隐喻也是19世纪末欧洲艺术思潮在艺术上的反映。

  分离派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埃贡·席勒。

  这是一个充满反叛与强烈的生命意识的名字,他那争取打破~切常规和束缚的自我解剖式的画面,甚至使其作品成为探讨精神孤立的原始文献。

  埃贡·利奥·阿道夫·席勒(Egon Leo AdolfSchlele)1890年6月门日出生在图尔恩,是一位铁路工人的儿子,从小便酷爱绘画。席勒在偏僻的小镇读完小学和初中后考入了克洛斯特新堡的中等文科学校。从那时起,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地作画。从其早期作品中还可以找到克洛斯特新堡的风景。年轻时的席勒就是敏感而反叛的,他眼中的世界充满了跳动的生命。他经常在春天里幻想并在秋天里悲天烟人。1905年,席勒的父亲去世,叔父收养了他并希望他完成父亲的遗愿进维也纳工业大学学习工科。但此时的席勒已立志成为一名艺术家。1906年,席勒如愿考入艺术学院,然而与生俱来的反叛却使他与老师的教育合不来,甚至可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糟糕,这时的席勒开始寻求与维也纳分离派的结合。

  1907年,17岁的席勒终于拜见了仰慕已久的克里姆特,请他评介自己的素描。克里姆特对他的作品相当赞许,甚至约定了相互交换素描,可以看出克里姆特对他的认可程度。这次见面对席勒很重要,他成了克里姆特的学生和挚友,而且当时身为维也纳前卫艺术家团体领袖的克里姆特为席勒提供了参加第二次综合艺术展等很多机会。

  1908年,席勒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并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1909年,他与安东·费斯托尔、法让兹·威格勒等青年画家组成了“新艺术团体”,并结识了艺术评论家阿瑟·罗斯尔。这个后来成为席勒的传记作家的人对席勒的评价是:“仿佛席勒来自一个不可知的大陆,如同是从冥府带着一项神秘的使命来到人间,同时又充满了痛苦和恐惧,完全不知道谁来解救他。他那善于雄辩的脸上总是充满了令人讨厌的严肃感,流露出一种悲哀的表情……”就是这个席勒却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惊人的爆发力与感染力,充满激情和个性。克里姆特就承认席勒的素描超过他,是世间少有的天才,并从经济上给席勒以帮助。

  同克里姆特~样,席勒也对人体的描绘上充满激情。从1909年以后,席勒画了大量的人体习作,包括许多裸体的自画像。席勒的房间里常挂着一面母亲送给他的大镜子,席勒就在这面镜子前摆出各种姿势反复描绘自己。在他短短的28年的岁月里,留下了100多幅自画像。他的自画像具有自我讽喻的意义,把自己描绘成受苦受刑的姿态,充满自发的解剖和结构表现,神经质的线条,精炼的造型完全抛去了虚浮的表面,仿佛直接刻画筋骨。在《死亡与少女》这幅画中所描绘的男子是席勒本人,少女则是他的恋人瓦莉。少女紧紧搂住席勒,而他却仿佛是双眼空洞的死神。这一年席勒抛弃了瓦莉,并在离别之后深深地感到她的存在。但在这幅画中,席勒却把自己描绘成受伤害的样子。这种风格贯穿其一生。

  1915年席勒结婚了。婚后的席勒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对艺术和生活充满了信心。《家》这幅画强烈地表达出他的愿望。画上描绘了席勒和妻子爱迪特和他们尚未存在的孩子,三个人物融合在一起,在黑暗的背景中闪烁着一种原始的激情。他的画不仅仅是形象艺术,还含有某种难以琢磨的理性,但无论如何,婚前席勒画面中那种孤独的呐喊渐渐消失了。

  1918年是席勒艺术事业的高峰。席勒在分离派展览中展出了19幅油画和大量的素描和水彩,席勒终于在维也纳获得辉煌成功。

  然而处于战争状态的欧洲并不能给艺术家以更多的庇护,1918年2月,克里姆特去世,音乐家瓦格纳也于4月去世。10月,西班牙流感席卷欧洲,席勒在其妻子爱迪特死后三天的10月31日也去世,终年28岁。

  席勒的作品晦涩、粗旷。克里姆特将性与死的主题隐匿在华丽的装饰之下,而席勒则是直接描绘这一主题,甚至剥开自己的血与肉,用一种悲怆的气氛来表达这一行为野蛮但内心细腻脆弱的世界。

  分离派运动是维也纳的骄傲,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艺术的高潮之一,在分离派运动中所引发的现代思潮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对于100年后我们这个时代仍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文章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