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可一画家村诞生记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可一画家村诞生记

可一画家村诞生记

作者:佚名      收藏趣事编辑:admin     
可一画家村艺术家领取入住通知 可一画家村艺术家领取入住通知 可一画家村艺术家开会商讨画家村基础建设事宜可一画家村艺术家开会商讨画家村基础建设事宜 可一画家村的艺术家们在讨论画家村建设图纸 可一画家村的艺术家们在讨论画家村建设图纸

  “这里可以拉一道围墙。”11月15日下午,可一美术馆一楼的会议室里,一位画家在桌上画着草图,他的建议被另一个画家反驳:“这样设计不好看,也影响另一人家入户。”

  似乎习惯了这样的讨论场景,坐在角落的钱晓征一边认真倾听,一边记下画家们的意见。

  宝华山麓这一片在建的名叫“可园”的住宅区,就是钱晓征规划中的“画家村”,这位跟艺术打交道多年的女子首次“盖房子”,就大气地放开手脚,让艺术家业主们自行设计自己的家园。

可一美术馆 可一美术馆

  另一个画家村的诞生

  严格意义上说,尚在建设中的可一画家村,是承接了南京第一个较大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画家村:幕府山艺术区,即将入住可园的业主,大多也曾是幕府艺术区的居民。

  2006年,几十位当代艺术家来到南京幕府山脚下的“幕府三○工园”,租下这里废弃的厂房,将高大宽敞的车间,改造成松节油香气弥漫的工作室。最多时,幕府聚集了三十多位画家,成了江南地区最大的艺术家村落。

  然而,2010年6月,一纸通知送达工作室,告知画家们,这一地块将作为幕燕滨江风貌区幕南景区的一部分,必须拆迁。此后近一年里,工作室被断水断电,画家们收拾行囊,纷纷离开。

  2011年,现代快报星期柒新闻周刊曾以《消失的幕府山画家村》一文告别这个“南京的宋庄”。钱晓征也正是因为这篇文章,注意到画家们的困境。作为可一画廊创办人的钱晓征跟艺术圈很熟,她在这群熟悉的画家朋友的眼中看到了窘迫,“幕府艺术村聚集了江南最优秀的艺术家,他们中很多人都经历了工作室不断搬迁的窘困。”钱晓征萌生了建一个画家村的想法,她给徐弘、陈辉打电话:“我在句容有块地,拿出来给你们建工作室吧。”这个简单的提议,得到徐弘、陈辉、赵勤等一群艺术家的呼应,更是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支持。于是,最初简单的盖几间工作室的想法,发展成今天的可园。

  “画家村,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建设,其实不简单。”画家刘国夫说。他曾是幕府山画家村的居民,现在是可一画家村业主,“幕府画家村拆迁后,大家就各奔东西了,很多人因找不到合适地方,只好离开南京了。”刘国夫说,画家需要的工作室,首先要足够大,尤其是油画家,作品都特别大,这就需要大空间,如果是版画,还需要能放下笨重机器的空间。

  版画家刘波决定加入可一画家村的时间比较晚,“我一直听说可一在建画家村,但最初我得到一个错误信息,说一开始工作室就被订光了。”后来听说可一是量身定制,预留足够的工作室,刘波毫不犹豫选择了可一。刘波的工作室多次迁徙,版画是特殊画种,使用的材料、机器,就像一个小型工厂,每次搬迁,不光损失装修费,搬迁机器的费用更是可观。这些年,刘波为工作室伤透脑筋,也损失巨大。如今进驻了可园,刘波有了如愿以偿的轻松。

可一艺术园区可一艺术园区

  狭路相逢,理想胜

  从南京市区到可一画家村,大概有30多公里的路程。一路向东,过了南京与句容的界线,差不多就到了。

  因为房地产界“仙林东”概念的提出,这条道路的两边全是房地产广告与尘土飞扬的工地,快到目的地时,路边的景象依然是狰狞的脚手架与泥水横流的工地。不过,当车子转过角,景象全变了。郁郁葱葱的宝华山脚下,有一个不大的人工湖,临湖,是建成使用的可一美术馆,这个正在举办“江南叙事”画展的美术馆,是画家村的配套设施。画家村的主体依然在建,宏大的格局已初步可见。百余座工作室已建成,园区中央的人工湖蓄满山泉,几只白鹅在水中嬉戏,业主们尚未入住,这里依然野趣盎然,时有鸟鸣划过天空,惊起飞雀一片。

  钱晓征说,这块地原规划是可一集团的物流基地,现在建成的是一个综合文化艺术区。可园建设的过程,也是钱晓征学习研究艺术区的过程。几年里,钱晓征前后考察了纽约的苏荷、洛杉矶酿酒厂、伯格芒、巴黎左岸、伦敦泰晤士河南岸及北京798、宋庄、草场地、上海的M50等艺术区。“这些艺术区都已成为都市文化的新地标,但都不是三年五年内形成的。做艺术区,怕急功近利,也怕最终真正的艺术撤离。像苏荷和798,都经历了商业进入艺术撤离的过程。我希望可一艺术区避免这个结果。政府提倡发展文化产业,有诸多扶持政策,但如果文化只被产业利用,发展了产业,边缘化了文化,其本质还是伤害文化。”做了十几年文化产业的钱晓征,对文化有深刻理解和情感,她的理想是打造真正的文化艺术区,“给他们产权,让他们设计。”

  这样的理念和50年产权的工作室果然让艺术家趋之若鹜,他们也正如预想的那样,真心把这里当成家。从设计到施工,充满想象力的艺术家们全程参与。画家孙俊,近半年来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可一的工地上,问他原因,孙俊认真地说:“我准备下半辈子就跟可园相依为命了。”

可一画家村设计规划图可一画家村设计规划图 可一画家村设计规划图可一画家村设计规划图

  给江南艺术一个未来

  “显然,这里不仅是艺术家聚居地。”这个南京与句容交界的画家村,未来会成为江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这是钱晓征的理想,“句容自古是江南的中心地带,这也正是我把可一美术馆展览命名为江南叙事的原因。”

  作为文化艺术区,入住可园的业主要跟文化艺术有关,不是一般地产商的建房卖房,但也不局限于画家。一期已建成100多个工作室,业主以油画家为主,也有版画、国画、书法、雕塑、摄影、设计、批评家、策展人、作家、学者等。“还会继续引入艺术机构和藏家等。”钱晓征说,在艺术区里又有功能划分,有大空间的工厂式的工作室,适合于油画和雕塑艺术家。有叠加联排像大学宿舍式的工作室,适用于刚毕业的年轻艺术家。也有居家式的工作室,适用于水墨画家、书法家、批评家、学者、收藏家、艺术机构从业人员等,其宗旨是汇聚文化艺术类人才。就像巴黎左岸,每一杯咖啡里,都浸泡了文学,艺术,音乐。

在建中的可一画家村在建中的可一画家村

  “可园的住户,不止是挑房子,还要挑邻居。这是一个全新的社区概念。以文化艺术的名义,聚集为村。”钱晓征说。为践行这一目标,一期的画家村就成立了村委会,刘国夫、孙俊、赵勤、徐弘、陈辉是村委会成员,他们也是画家村建设的参与者和决策者,包括对入住居民的筛选。“先民主,后集中。这么大的村子,当然不能没有组织。否则,就可能是一个乌托邦。”这个村委会的建立,也是创新。村长徐弘说:“可一艺术区跟艺术家的合作模式,是以保证画家村的稳定性、纯粹性为前提,而稳定、纯粹,是保证艺术家聚集区有丰沛生产力的前提条件。”

  在钱晓征的规划中,可园会有画家的画室、有音乐家的琴房、雕塑家的工作间、摄影家的暗房、设计师的创作空间、以及作家学者的书房等,有展示作品的美术馆,也有可以交流感情、碰撞灵感的酒吧、茶室,当然不能缺少餐厅、书店、画廊。“已经有艺术家业主呼吁,要建一个足球场呢。”钱晓征笑着告诉记者。

  “艺术区业主之间的交流,会产生新的灵感,新的创作。一个设计师可能因此去画画,比如世界最美的图书设计师朱赢椿,就画出了让人意外的水墨作品。如此,每个人都充满了可能性。可园的未来也就充满了各种可能。”钱晓征说。

  这种理想主义的想法让钱晓征做得很辛苦,但也很快乐。“可一艺术区的未来,更需要年轻人加入,所以,我们有一系列针对年轻艺术家的优惠政策。”钱晓征鼓励暂时买不起房子的优秀艺术家:相信自己,几年之内,你的作品定能把工作室的钱挣回来。

  钱晓征的规划里,可一美术馆会定期举办艺术节,会整合园区的综合资源,借助展览、收藏、出版等平台,全方位持续性地开展艺术活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江南艺术一个未来。

  现代快报记者 贾磊  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