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中国石窟鼻祖的悲欢离合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趣事 >> 中国石窟鼻祖的悲欢离合

中国石窟鼻祖的悲欢离合

作者:佚名      收藏趣事编辑:admin     

  中新社兰州5月1日电 题:中国石窟鼻祖的“悲欢离合”

  作者 冯志军 高莹 崔琳

  位于丝绸之路重镇甘肃武威市城南约40多公里处,被历史文献考证为“中国石窟鼻祖”的天梯山石窟藏匿于山峦叠嶂、风光秀美的石壁之上。历经一千多年历史变迁的“悲欢离合”,这处古迹仍不失其巍峨壮观的震撼。

  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此处时,碧波荡漾的黄羊河水库簇拥的岩壁之上,交错分布着数百平方米的壁画,十余个佛龛和百余尊佛像,它们被陡壁上一条绵延弯曲的水泥小路串起来,零零散散的游客畅游穿行其间。

  “它之所以保存尚好,与藏在人烟稀少的‘深闺’不无关系”,年近六旬的天梯山石窟管理员赵旭峰已在此守护了十多年。

  天梯山是祁连山东线的一条支脉,因“登临之难,犹如上天梯”而得名。岩壁之上的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约有1600年历史。

  “天梯山石窟在北魏、隋、唐、西夏期间均有扩建,至明清时期渐成为喇嘛教寺院。”赵旭峰告诉记者,天梯山石窟是中国早期石窟艺术的代表,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北魏在大同开凿云岗石窟时,主持开凿僧人和所用能工巧匠都是在灭北凉时迁徙而去的。

  据史料记载,北魏灭北凉后,曾经盛极一时的凉州(现武威)佛教艺术受到重创,3000余名凉州僧人纷纷外流,除向东迁徙外,部分向西迁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进了敦煌佛教的兴盛。

  “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和天梯山大佛建筑和艺术风格相似,说明这里直接影响到敦煌及河西石窟。”在赵旭峰看来,尽管二者在艺术视觉上“如出一辙”,但与闻名遐迩的莫高窟完善的保护力度相比,藏在“深闺”的天梯山石窟显然无法与之比拟。

  “我刚来的时候,大佛周边的精美艳丽的壁画还很完整,这十多年时间不断脱落,大块大块往下掉。”赵旭峰在谈及石窟保护时忧心忡忡,“虽然不断有相应的保护经费,不过相比石窟亟需大规模修复,目前的保护力度显得力不从心”。

  记者顺着赵旭峰描述的尊高约十余米的大佛望去,只见四周岩壁上的壁画若隐若现,有些看上去色泽相对鲜艳的壁画已残缺不全。大佛下半身被一个用于防水的拱形堤坝护卫着,不过从墙缝中钻进来的水在地上汇成了小片积水。

  天梯山石窟和藏于此的文物曾有过近半个世纪的“分居”。上世纪50年代末,在天梯山下修建黄羊河水库时,文物部门对这里大量的塑像和壁画进行了抢救性保护。直至2006年,国家文物局要求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修复,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552件(壁画约120平方米,塑像22尊,佛头10个)文物被陆续运回。

  武威官方提供给中新社记者的一份关于天梯山石窟保护情况的材料显示,近10年来,天梯山石窟保护相继实施了赋存岩体及洞窟本体防护加固、搬迁壁画塑像修复、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等多个工程项目。还编制了规划期限21年的《天梯山石窟文物保护规划》,总投资逾1亿元人民币。(完)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