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聚焦 >> 2012年武汉艺术集聚区调查报告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聚焦 >> 2012年武汉艺术集聚区调查报告

2012年武汉艺术集聚区调查报告

作者:佚名      收藏聚焦编辑:admin     
武汉艺术集聚区 武汉艺术集聚区 武汉艺术集聚区 武汉艺术集聚区 武汉艺术集聚区 武汉艺术集聚区

  城市中的艺术名片

  2012年武汉艺术集聚区调查报告

  此次专题的策划,试图从各方角度窥探武汉艺术集聚区的建立及发展情况,通过对艺术机构、艺术家的访谈调查及大众心里分析,探析武汉地区艺术区的发展前景及对艺术市场的影响。调查内容涉及艺术区负责人、艺术区画廊、艺术家、艺术区游客等诸多角色的采访与分析,并结合武汉地区艺术生态,尝试在艺术市场多元化的今天,准确定位艺术区的市场地位及市场影响力。 

  本期专题不强调客观数据的准确分析,也不泛泛谈论艺术区概况,只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思考和讨论问题的平台。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区是不可缺席的角色,而我们仅仅只是建立一个艺术的聚集地吗?还是我们想将艺术进行有限的产业化?亦或是打着艺术传播的旗号,去寻找新的商业契机?这种种的疑问都不是一篇调查报告所可以解答的,我们仅仅也只是提供一种新的观察方式或角度,希望能让不同的人在这里都能尽量地构建起对武汉艺术集聚区的初步印象,这也是本期专题策划的原始动力与最终目的。

  艺术中的小资情调——昙华林艺术村

  昙华林位于武昌花园山北麓,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公里。如今,昙华林方圆1.02平方公里区域内建有各类艺术展览、艺术创作、艺术培训机构40余家,并催生艺术用品专卖、艺术沙龙会所50余家。目前,昙华林艺术村已吸引了李三汉、刘政德、徐世鸣、白露洋等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在此设立工作室,半亩园等规模较大的综合性艺术空间也进驻于此,成为武昌区政府倾力打造的艺术聚集区。

  昙华林素有“活的武汉近代史书”的美誉,这条古街里,隐没着西方传教士在汉设立的最早的文华书院、石瑛的故居、钱锺书家的老宅、瑞典领事馆……走在昙华林的青石小路上,两边是仿古的建筑,青灰色的砖瓦流露出古朴淡雅的气息。迂回的小路两旁开设了各类具有艺术特色的小店,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艺术爱好者和都市精英驻足观光。

  走进昙华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画廊——半亩园,我们采访了半亩园园主马宏。此时的半亩园正在展出仿宋代小品精品画和部分生活陶艺作品。穿过展厅,是一片露天的小花园,摆放着稀疏的长椅,幽雅宁静,适合在欣赏完展览后小憩。走进马宏的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他收藏的作品,桌上摆放着各式茶具,件件出自艺术家手工烧制,设计精巧,浑然天成。马宏为人和善,喜欢艺术和茶艺,在谈到半亩园的发展历程和对昙华林艺术区的发展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艺术+(以下简称“艺”):您最初为什么会选择在昙华林这边开办艺术空间?

  马宏(以下简称“马”):其实画廊最早是建在湖北省美术学院,后来有领导提到想把昙华林建成一个特色艺术区。也就是因为领导对这个地区艺术发展的重视,我才决定把空间搬到昙华林。

  艺:您觉得在这边发展机会多吗?这边整个环境怎么样?   

  马:环境发展比较慢,因为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我觉得艺术产业的发展在湖北地区本身是缓慢的,不可以急功近利,所以昙华林这一块发展得慢是很正常的。它本身是一个慢节奏的东西。 

  艺:您现在一直坚持做艺术,也一直在投入,是因为喜欢这些事情,还是期待它有回报?   

  马:我觉得首先是自己喜欢,因为我本身是学艺术的。毕业以后,我做过十六年的生意,期间一直没有再搞创作了。2007年,我突然觉得这种生活状态很没意思,就开始周游全国。艺术圈有位朋友跟我说,2007年当代艺术还是比较重套路的时候,我没有找到一个好的时机走进来,以至于后来遭遇了很多困境。但经历很多挫折以后,我还是选择了坚持,就是因为对艺术的喜爱。坚持下去以后我才觉得它必须要有回报,因为只有足够的回报,才能继续壮大。那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完全抛弃现实和回报。做一个品牌,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才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市场开发上。我计划着建一个中国最大的美术馆,目前正在筹划。我相信这个美术馆能在时光中被保留下来。    

  艺:您是想留下服务于大众的东西吗?   

  马:不。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其实是很单纯想留下一些重要的东西。这也是我经常说的,人的价值和价格的问题,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追求价值的。我做的事情有没有价值,你是否认可不重要,我自认为我有价值,那我就去做。关于盈利,其实在四年前我就不需要考虑了,就生活而言足够了。回过头来看,需要盈利的话,我没必要走这一遭。

  艺:你们的空间策展一般是偏学术性质还是偏商业性质?   

  马:学术性的,我更多是对于这种样式的一个探讨,商业只是一个附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就目前来说,湖北的现状挺不可思议的,你把房地产公司全部拉进来,也很难谈商业,艺术界光靠卖几幅画无法把这样一个行业支撑起来。但我们却也不能因此不去卖画,因为这样可以支持艺术家。同时我们在卖画的时候会讲究一个基本标准,就是你不买没关系,但是我要告诉你这个是好东西,就是这样子的。    

  艺:您对现在有一些艺术机构,包括像这种艺术区,武汉现在有很多家,您有什么自己的一些意见或者看法?   

  马:我觉得艺术机构都很难做的。凡是能够建立这样艺术机构的人,我深知他们的苦恼。如果方方面面不支持,不配套,或者政府,或者企业界,一时还提升不到一个层次的时候,艺术机构很难去做一个战略性的合作。艺术机构永远是孤单的。我们湖北的艺术结构我也接触了好多,大家可能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些可能是玩,有些可能是做行业的配套,有些可能是想做事情,但还没找到方法。艺术家是否配合,也无从知晓,就是做得很热闹,艺术结构此消彼长。而且这种消亡,是不可抗拒地无奈。所以我觉得作为艺术结构的老总,首先对美术本身(这里不说艺术本身,因为艺术太宽泛了),它有一种执着,一种很热爱的执着,否则真的很难坚持。因为它无法盈利,无法用我现在的经营模式,获得更好的生活。

  在结束了对马宏先生的采访,小编深刻感受到在武汉地区能够像马宏先生一样作为艺术机构的经营者一定是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人。他们凭着那份执着,推动者武汉地区艺术的发展。为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而在昙华林艺术村,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政府对于文化艺术的支持与鼓励。在昙华林这个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地方,建立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艺术空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就像马宏先生所说,昙华林在这种缓慢的发展节奏中最终会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成为湖北乃至中部地区的特色城中村。

  设计产业的聚集地——汉阳造广告创意产业园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位于汉阳区龟北路的一个艺术园区,通过“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汉阳区政府引进上海致盛集团进行运营,联手将原824厂改造成一座集广告艺术、创意设计、商务休闲为一体的专业化管理、规范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广告创意产业园。既保留汉阳老工业基地的原味,又注入新鲜的文化创意特色,使其重新焕发青春和活力。对汉阳造的推广与运营情况,我们特地采访了汉阳造运营商上海至盛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策划师黄安县女士。

  艺术+(以下简称“艺”):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总体规划是怎样的,目前发展到哪一阶段?

  黄安县(以下简称“黄”):我们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园区已经发展成为武汉地区新的“时尚艺术集散地”和文化创意产业的新标杆。目前一期建造和招商已经基本结束,接下来的二期建设将在汉一期的基础上进行扩容和升级。我们仍旧坚持以“创意文化”为核心,继续打造武汉市中心区的创意产业标杆示范园区,以此来推动区域创意产业的发展。

  艺: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筑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选择这种风格?

  黄: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可能还依稀记得老工业厂房的样子,但是我们的下一代就未必了。我们有这样的一种责任,让这样一种珍贵的历史遗迹留存下来,所以我们在园区建设时基本保留了建筑原有的面貌,只是进行了外立面的修饰和复原。在“汉阳造”,任何一栋旧厂房都严禁破坏它的原貌,我们坚持的就是“整旧如旧,差异发展”。这里所有的建筑都是由业主自行装修设计的,每一栋楼,都代表着它现在主人对艺术和创意的理解,与那些将创意关进一栋栋大楼的创意产业园相比,这里的创意既内敛又张扬。

  艺:目前艺术区整体的概况及发展情况,进驻的艺术机构的规模及发展情况?

  黄:在园区招商中,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为主,时尚休闲为辅。在入驻企业中,设计类企业占入驻企业数的40%℅,以装饰设计企业居多,也包括三维动画、建筑模型、景观设计、摄影工作室等一系列文化创意公司。也有一些艺术家工作室和画廊进驻,例如雷汉林的“田雨舍”就是一间较为成功的艺术空间。

  艺:我们了解到园区内有一个大的艺术展厅“汉阳会”,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他的建筑特点和功能吗?是专用于艺术展览的吗?

  黄:我们在建造汉阳会时,参考了在这个地方原址上的汉阳铁厂的照片。我们觉得这样一个珍贵的历史遗址我们应当给予保留,于是按照了1:1的比例进行重建。同时也结合了其他城市现存的洋务运动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特征,力图提炼出当时的工业建筑特色。汉阳会的基本定位是武汉时尚潮流地标。各大艺术展和国际品牌举办顶级活动都可以在这里举办。我们目前已成功举办了“武汉广场15周年庆·夏季时装周”、“2011武汉设计双年展”、“步步高2012新品发布会”、“武汉文化创意协会会长会议”等10余场大型高端时尚活动。艺术类的展览我们也会涉及,但并不会局限于此。

  汉阳造文化创意产业园是对汉阳这座工业老城区的一次新的改造,却也保留了传统老工厂的建筑概貌,进行文化与艺术上的再创造。园区内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建筑特色鲜明,吸引了大批设计公司,艺术工作室,艺术空间的入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园区内偏重对艺术设计公司的引进,而传统的画廊,艺术工作室则较少分布。但园区内优雅的环境还是吸引了大批艺术爱好者的观光驻足。所以,汉阳造可利用自身优势适当关注当代艺术发展,成为武汉乃至中部地区的当代艺术聚集地,打造自我的文化艺术品牌。

  中小型画廊的聚集地——汉口中山大道兰陵路、黎黄陂路画廊市场

  中山大道兰陵路段和黎黄陂路的画廊市场分布在武汉美术馆周边地区,是自发形成的艺术市场。大致可分两块,中山大道兰陵路口的一段临街画廊,是以行画和装饰画为主的书画市场,市场价格较低,多以居家装饰、商业空间美术装饰工程为主销售渠道,销售量大,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不高。中山大道黎黄陂路上临街画廊,销售本省的书画名家的画作。该市场以油画经营为主。

  位于汉口黎黄陂路一幢老式洋房内的“美莲社”,是武汉为数不多真正意义上的画廊之一。该画廊展览面积有200多平方米,荟萃了张广慧、侯云汉、王志新、张炼、查赛、易阳、李琪、胡新桥、陈曦等人的版画、油画和现代水墨画。还有陕西社火的脸谱、凤翔彩绘泥塑、河南布老虎、湖北民间皮影、汉绣传人任本秀的作品……有关人士向我们透露,“美莲社”所签约艺术家基本固定,其中也有一些艺术院校的老师,这里所藏作品当然也少不了我院老师(湖北美院)的佳作。艺术家定期或不定期向画廊投放作品,而画廊则为艺术家提供展览场地或策划展出活动。应该说“美莲社”在打出武汉画廊品牌及其所创造艺术价值层面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莲社里有许多画家在武汉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只有少量的新人新作。它定期为画家举办小型展览以推广宣传,并结合社会需要组织艺术家联展,以扩大画廊的知名度。

  我们选择采访一位刚从画廊走出的顾客,让她谈一下对这一带艺术区的感受与看法:

  艺术+(以下简称“艺”):请问您是第几次到此艺术区参观?

  杨女士(以下简称“杨”):我经常会到这边来,主要是吸取一些现在市场流行的元素。我本身是搞艺术创作的,努力了解和贴近市场会启发我的灵感,也会给我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艺:请问您及身边的朋友对艺术区了解吗?平时有关注艺术区及艺术展览,购买艺术品的习惯吗?

  杨:比较少,身边的朋友比较喜欢来艺术区和艺术市场欣赏一些作品。也会有一些朋友需要居家装修和新店开业时需要购买几幅画起到室内装饰的作用。对于学术展览和名家作品则是以欣赏居多。如果不是艺术圈内的朋友对艺术可能不太了解,觉得自己看不懂一些当代艺术。其实还是看得太少,没有建立自己的审美意识。

  艺:据您的观察觉得,这片艺术市场的经营状况如何呢?

  杨:这边主要是分布的一些中小型画廊吧,以卖行画为主。店面都比较小,所经营的作品也比较便宜。据我最近逛艺术市场来看,这两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买画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居家的艺术装饰性,一些社会精英阶级也开始关注艺术作品。

  落寞的淘宝地——徐东古玩市场

  提到古玩市场,不得不让人想到类似《盗墓笔记》里那些倒卖墓中宝物的地方,仿佛看到了老板等待着识货的买主进店选走镇店的宝贝。踏进徐东古玩市场,显得有些冷清,各家古玩店的老板也是舒服的躺在躺椅上,双眼微闭似乎在冥想什么。走进一家古玩店,店主一口回绝了我们的采访。店主说生意每况愈下,无心接受采访,我们只得转战采访进店选购的一位藏家。

  他告诉我们,他喜爱收藏古玩,但是古玩市场次货太多,一不小心就会被忽悠。但收藏就是一种心境,有时只是爱,即使知道是赝品也愿意入手作为装饰用。

  位于武昌徐东欧亚达家具背后,宏昌路北边的徐东古玩市场除了经营古玩以外,也有一些优秀画廊经营传统字画。“精英画廊”是汤文选的儿媳妇创立经营的画廊,其经营的字画几乎涵盖了湖北现代最有名气、最有影响的名家作品,。

  由张金林的经纪人江华经营的“名家精品馆”主要经营张金林、邵声朗、省美术学院老师的画作,其经营的策略是只做精品、主办展览、出画册,并在外省,通过参加各种美术活动,推广其经纪或代理的画家。

  “楚龙画廊”是徐东古玩城经营面积最大的画廊,古玩三馆有间近五百平方米的展厅,经常主办拍卖和展销的活动,其经营的品种较多,主要经营省内画家的画。

  在徐东古玩市场考察时,总有一种冷清与落寞的感觉。橱窗内的传统精品书画,古钱玉器,瓷器等物件确实十分吸引人,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但也让人怀疑它的真伪。或许这片传统的艺术市场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引进现代化的运营元素,才能真正吸引好的作品在市场内交易,也能吸引到藏家到此来淘宝。

  艺术区拿什么推动当代艺术

  ——写在调查之后的话

  在对武汉三镇大大小小的艺术区进行了多次调查与采访后,编者看到的大多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有观光的游客组团来前来参观,亦有无数摄影师到艺术区拍摄作品,不少小资情调的年轻人和学生族也会来这里小憩。他们大多不了解艺术,认为几座有年代特色的古老建筑,搭配上富有艺术特色的艺术品商店和艺术主题咖啡厅,那就是艺术区的全部,画廊和艺术工作室仿佛是依附这些商业体而存在的。

  当代艺术有时就是一种偏执的存在,大众不懂它,它就关起来做自己的精英艺术。偶尔出一两个明星式的艺术家,或是哪幅画又创下了天价,而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如果艺术区不和商业搭边,一味地发展着精英艺术显然是不可能的。但艺术区的建立也必须从长远的发展考虑,必须扶正当代艺术和纯艺术的正统性和核心地位。艺术区作为城市中的艺术名片,理应为艺术家们创造有利于他们创作与传播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平台。

  当然我们也看到有一批类似美莲社,半亩园这样的优秀画廊,他们关注“学术”,致力于优秀艺术的传播,他们有自己的艺术坚持,不靠艺术发财。我们会佩服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于此敬仰他们作为艺术发展的开拓者。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存在着许多角色的缺失,例如画廊多被外国大型艺术机构垄断市场,导致国内画廊举步维艰,难以掌握真正的话语权来发展自己的艺术。这些优秀画廊的存在与坚持似乎欲弥补当代艺术市场中的不足与缺憾,以此推动艺术真正的发展。也许今天的学术也是为了将来的商业,但一个城市如果光靠美术馆推动艺术发展,显然势单力薄。于此时代,我们需要优秀的画廊坚持筹办学术展览来传播真正的艺术,刺激这个城市里艺术的发展。

  在撰写这个调查报告时,编者发现艺术与艺术现象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概念和分类去概括它,它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在调查报告的最后,似乎我们也没有得到什么经纬分明的结论,反而给了我们更多关于艺术与艺术区发展方向的思考。对待艺术你只能用感官的抽象思维去理解它,就像轻解罗裳却又欲拒还迎的少女,你无法用言语描述那种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美。究竟艺术区拿什么推动当代艺术,也许只是一份坚持。我们从不否定商业化,但必须把握艺术区的真正核心与实质。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