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聚焦 >> 广州最早消防局今日成活古董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收藏聚焦 >> 广州最早消防局今日成活古董

广州最早消防局今日成活古董

作者:佚名      收藏聚焦编辑:admin     
民国时期的消防队。资料图片 民国时期的消防队。资料图片

  如果匆匆走过广州市文明路47号,像路过所有的消防中队一样和广州市消防支队越秀消防中队擦肩,也许你错过的不只是帅气的消防官兵,而是一部民国活历史。

  民国初期广州首设消防队,文明路上一座竹楼即是羊城最早的消防队旧址。1924年,英国留学归来后上任广州消防总署署长的陈墨香,在越秀中队现在所在的位置,筑起一栋高达29米的消防总署大楼。站在这栋当时城内最高的建筑物顶层的瞭望岗,可以清楚掌握广州的火情。哪里冒烟、哪里有灾祸,瞭望员一经发现立即拉铃示警,用竹筒向楼下通报火情,而消防员则拿上工具、跳上当时国内少见的泵水消防车,绕出骑楼,直奔现场。

  上世纪20年代羊城最高建筑购首批“奔驰”灭火车 首艘消防船

  繁华的北京路旁、广州市文明路47号的越秀消防中队大院里,有一栋29米高的瞭望塔,颇有欧陆建筑风格的塔身,与周边的骑楼迥异。

  这座被列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瞭望塔见证了广州消防80多年的历史,而更有意思的是,这座在闹市高楼中显得不甚起眼的塔楼,竟然是上世纪20年代广州最高的建筑物之一。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消防战士还24小时站在上面鸟瞰羊城大地,监控随时可能出现的火情。

  塔楼的历史还得从上世纪20年代说起。

  民国初期,政府成立警察处,下设消防队,在文明路上搭起一座竹楼,还建了一个10多米高的瞭望台,从那里可以监视全广州的火情。

  1924年,英国归来的留学生、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在文明路47号建起一栋高达29米的消防总署大楼,成为当时广州最高的建筑物。

  总署大楼参照当时英国消防楼设计筹建,为西方古典柱式构造建筑,下层为泵水房,停放泵水消防车,旁边建有马房,后院还特别挖有一个用来灌水的鱼塘。

  大楼的顶层是一个阁楼式瞭望岗。瞭望员站在瞭望岗,可以清楚地鸟瞰广州全景,一旦观察到火情,就会拉铃示警,并通过竹筒向下面的人通报火灾地点。

  据资料记载,陈墨香还以国外先进的消防思想为依据,为广州添置了大量先进消防装备,广州的消防实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陈墨香的倡导下,广州从德国购进首批“奔驰”灭火车,广州第一艘消防船“景华舰”也出现在这一时期,舰上配有45支水炮,停靠在海珠桥脚的珠江河畔。

  截至1949年,广州消防建有7个消防队,总人数达到99人,消防车保有量为3台。除了在装备上的发展,当时广州制定的《救护火警规则》和《消防警察服务守则》较详细地规定了火灾时消防警察的责任和扑救火灾时应遵守的事项。

  一副望远镜、一个闹钟、一台电话机9名战士昼夜轮值成“活雷达”

  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消防体系随之建立。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公安组接管广州市警察局消防大队,成立“广州市公安局消防大队”。当时,广州有消防队员121人,消防车10辆,拖拉泵2台,手抬泵3台。

  据广州市消防局的老消防员蔡益华回忆,当年的瞭望塔需要24小时值班,瞭望班有9名战士昼夜轮流值班。

  黑夜值岗是十分辛苦的,尤其到了寒冬,塔顶四面通风,狂风劲吹,值班战士身裹大衣,睁大眼睛,脚蹬棉鞋还是冻得直跳;到了夏天,这里又变成了天然桑拿场。在茫茫的黑夜里,只有一个望远镜,一个小闹钟,一部电话机陪伴战士。

  “战士们有时候寂寞得受不了了,就自个跟自个说话,然后看一看正在慢慢长高的城市。”蔡益华说。

  1978年10月,“广消1号”大型灭火船下水,引起高度关注。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30年间,专业的广州消防部队渐成规模,市民义务消防队群策群力,而以越秀消防中队为主战力量的广州消防为新中国的建设保驾护航。

  49年瞭望制退休 119上线GPS卫星定位接棒望远镜

  改革开放30多年,广州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高楼拔地而起,瞭望塔视线受阻,一年也观察不到几宗火情。1982年,消防瞭望塔结束使命,沿用了40多年的消防局瞭望制被取消,瞭望班战士下岗,瞭望塔也成了一座见证广州消防历史的“老古董”。

  随后,广州的消防力量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7个区队增长到21个消防中队,义务消防队增加到4000余支。

  1983年,广州市公安消防局在瞭望塔东侧新建一栋高14层办公大楼,设立广州市消防通信调度指挥中心,取代瞭望岗,配置有火警观望台、调度室、119报警台,装备有线和无线两套通信指挥设备,可在半径56公里内联络和指挥灭火战斗。

  1995年,原来只能同时接通两个报警电话的广州119,被改造成可以同时接通30路火警的系统,智能报警系统还能详细记录报警电话号码等资料。

  2006年7月26日,广州市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成功地从旧系统切换至新系统,新系统配备了GIS地理信息技术、GPS卫星定位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决策技术,能即时了解消防车辆行进位置,实现接处警、事故跟踪、业务资料管理、信息收集、统计查询等多种业务工作的智能化,能即时合理调配警力,提高部队扑救火灾及处置其他灾害事故的处置能力……

  “活古董”的新时期转型之路每月向市民开放 打造消防培训基地

  据统计,目前广州已有消防站63个(多个消防站在建)、1600多名消防人员、160多支企业专职队伍、10万名义务消防队员。

  现在,这部从民国开始写就的消防“活历史”每月都会开放消防站,并已成为广州市民心中走进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的宣传培训阵地。据统计,越秀中队平均每年开放消防站20余次,接待参观人员6000余人。目前,越秀消防中队宣传培训阵地正在打造,未来,阵地将开辟专门场地设置固定的展览、演示、体验、演练等区域。

  ■史海钩沉

  数次停顿终建成消防总所

  前为礼堂车场,后为浴室厨房

  据《民国十七年广州市政报告条刊》记载,查消防事业,原为市民筹备火险之保障,亦为地方维持秩序之安全,故凡都市愈冲繁,则消防之设置愈完备,诚以事势所关,为容忍置也,本市地面辽阔,户口毗连,为筹防火险事宜,前经开办消防队警,以资救护,惟以消防总所,久未建成,徒使训练瞭望诸端,未能彻底改善。

  民国十三年(1924年)间,孙前市长哲生,吴前局长铁成,顾念及斯,并建消防总所,籍资建树,于是聘任伯捷工程师绘其图则,呈由市厅拨款招商建造,讵工程为半,公帑不敷,即又停顿,逮拟开征消防年捐。拨为专款,籍作支销,惟以频年政变,市库益空,又将专款移作别用,十六年(1927年)春大局敛平,李前局长南溟为继续前功,即则令承商克日兴工,以完初愿,只以工程浩大,复由钱前局长慕伊,邓前局长铸雄,朱前局长步云,先后协力筹成,卒至十六年冬,始终工程完全告竣,是役也。

  计工期四年有几,耗款八万余元,其建设规模,前为礼堂车场,后为浴室厨房,左为储藏处,右为队警所,楼上与地下之间格略同,所有公厅,会客室,长官室等项,咸配适宜位置,且中建望台以为瞭望之用,东辟操场以应训练之需,庀工既成,风声斯树,消防改善,实肇于兹,世增不才,爱记其始末,以为十六年度。

  1939年清平东街救夜火纪

  消防所长“驾救火机驰至,开水喉喷射”

  据《广州民国日报》报道,1939年8月29日晚上10时,广州九区正署辖区内清平东街十三号东昌火水店,突出火警。该处未辟马路,街道狭隘,故瞬息之间,焚去铺户二十余所,至深夜一时五十分,火势始灭。

  后来根据《广州民国日报》对起火原因的报道,系“该街东昌火水店,代理火油,年内存有火油、火酒、电油等燃料甚多。是晚该店伙伴,将原罐之火油凿开小孔,汲取火水,另图厚利。然于每罐已开穿之小孔上,须焚锡钎以塞之。因此火油为滚锡所灼,火势起,全罐爆裂。”

  报道还对消防救火情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是晚10时起火,段警闻状,即用电话分报公安局消防所及长堤慈善救火会,消防总所所长陈墨香,及慈善救火会队长江培,即行驾驶救火机驰至,分头开水喉喷射。消防总所之救火机,则在沙基中马路路口,亦开水喉两条,分搭于菜栏街,同生泰店及信和店之间,喷射蓑衣街、菜栏街之火区。此时火势非常猛烈,盖因火水烧着,迂水散开。分射各方,又因该处店户建筑坚固,消防队不能用疏通之法,以绝火路,幸黄沙河南之消防分所,慈善救火会黄沙分会消防第二分所,黄沙七约救火队等均将救火机驶至,分在菜栏巷、菜栏尾街、后西街等处,分头喷射。各喉将火区四面包围,适时晚天气晴和,无风以助火势。不然,或罹更大之损失。

  上世纪40年代羊城成泽国

  消防派艇施救安置灾民

  除了灭火,越秀消防中队从创建以来就承担了救灾的任务。

  根据《消防指南》记载1942年7月,广州发生了一起大风雨,多处水浸、塌屋。当时的记录是这样写的:“本市竟夕暴雨,未曾积停,以致低下街道竟成泽国,电线为水所湿,随处拽火。各铺年久失修者更多倾塌,因而塌屋伤人拽电呼救之声充塞市内,诚为空前未有之风雨巨灾也。”

  当时的灾情甚为严重:“本市各警局以辖内街道多有被浸及塌屋伤毙人命事情多。督率长警会同消防队暨救火会分别派艇施救灾民。查大东分局辖内钱路头惠老院有老人千余名留居,以水势过急,瞬即将门封闭。欲逃不得,纷纷攀登瓦面,奈年老力衰,未及登上即坠下,遂被溺毙。经消防队及救火会驱艇彻夜施救。”

  截至第二天下午,被救的人只有300、400人,一律送往大东分局安置,分局集警察还把旧衣交给各老人穿上,同时派人煮粥及将御寒物品送给老人。

  《消防指南》还对整个水灾进行了总结记载:“最深之处首以东北郊外之钱路头,及大东门之北横街、越秀坊、小东门、芒果树街、徐家巷、惠福路等处。当暴雨最剧时,钱路头马路水深竟达丈余。其余各街五六尺不等。居民临时以床板浮于水面。其凄惨之状,令人目不忍睹。”

  在《消防指南》中,又再次提到了陈墨香——“消防队长陈墨香暨本会各委员彻夜施救,竟夕未眠休息。而各大善堂以灾情奇重,煮粥及携带药品纷往施救。同时在各院内拨出地方收容灾民,极为忙碌。”

  南方日报记者 赵琦玉 李春江 通讯员 黄东强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