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孙建平:回忆恩师赵无极先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孙建平:回忆恩师赵无极先生

孙建平:回忆恩师赵无极先生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今年的早春三月,仿佛特别的漫长,也特别的寒冷,仿佛懦弱的春天总是无力将冬季赶跑一样。就在这难过的寒意里,惊悉赵无极先生突然离世,作为先生的学生,独自怅然,夜不能寐,心情比春寒更加料峭。

  回想起和赵无极先生学习的日子,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他的启蒙之恩、教导之情永结于心。

  一九八五年五月,我有幸参加了赵无极先生的讲习班,赵先生是海外艺坛最有成就的华裔大师,如今他要在母校——浙江美术学院举办讲习班,讲授他的艺术观念,他的绘画技巧,那是当年轰动一时的新闻。那一年,正是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时候,也是"85美术新潮"的最初几年,画坛千人一面的悲剧刚刚被意识到,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正待形成,被松绑的艺术家们情绪高昂,但自我尚未觉醒,画坛延续着历史的惯性,依然笼罩在沉寂的氛围之中。不甘依赖昔日模式的中青年画家们唯一感到迫切的是“更新我们的观念”。我作为当年在独木桥中拥挤的千军万马的一个,正面临“走投无路”的迷茫之际,突然有了这么个学习的机会,所以异常地珍惜。而当时的赵无极先生更是撒将一腔热血,只为报答祖国之恩,所以他在讲课的时候非常认真负责,他每天滔滔不绝地讲,上午、下午在课上讲,改画时讲,休息时大家围在一圈继续讲。仿佛要用他的激情占满课堂的每分每秒。

  这之前,也有许多外国专家来中国讲学办班,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人们学到的东西总是很有限。而赵先生的到来,不仅仅没有了语言的障碍,更是敞开了心扉和大家一起交流、互动。学生们带着不同的问题向赵先生求教,赵先生都会一一耐心解答。每当模特儿休息的间隙,教室里就会自然地出现一个圈子,学员们蹲坐在赵先生身旁。赵先生总是以一个中国文人的儒雅风度,以半个世纪艺术生涯的切身体会,认真而坦率地侃侃而谈。

  赵先生的教学方法不是光讲空洞的理论,而是以一个实践者、一个技艺高超的临床医生的方法“开刀”问诊,他发现的你的画有什么问题,就会用他手中的大刷子“开刀”,在你的画上动笔,然后再讲明如此处理之理由,让你心悦诚服。记得一次他来到我的画前,看到画面颜色总是灰突突的不亮堂,就在我画的女裸臀部最显要之处抹了一笔非常鲜亮的绿色。然后赵先生让我顺着这块新的色彩关系画下去,果然见效,画面一下子响亮起来。有一次,我在画一个站立的女裸,背景涂的是黄色,赵先生看后发现画面漂浮不稳,于是把我画的女裸的面部五官用刷子全涂虚。然后再在人体身上加了几笔有力的线条,并在身体的前部加了一大块的黑色,画面立刻沉稳下来。后来我反复回味,明白了画画之先必须先把画面构成经营好的道理。

  那个时候画家的一个最迫切的问题是如何确立自己的风格,展示自己的个性。有些急躁的学员为了速成,总是模仿一些已经成功的画家套路。针对这些问题,赵先生不止一次地说道:艺术家应该自己忠实自己。艺术家最重要的是真诚,绘画应该诚恳、忠厚,画家也必须有这样的品格。所以绘画的问题也是一个品格的问题。

  有人向赵先生请教绘画方向的问题。赵先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向民族的优秀传统学。向世界第一流的大师学,两方面结合起来。加上自己个性,这样自然而然地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风格不应该是地方性的,而应是国际性的,世界越来越小,东西方互相渗透,中国画和西画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不要找个套子将自己套住。应站得更高,站在世界艺术之上。

  赵无极先生在不断地灌输新的观念之时,也在不断地呼吁中国的画家应该从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他经常语重心长地强调: “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是非常丰富、非常美妙的,而你们为什么都拼命去模仿苏联的图画呢?每一幅中国画对空间和光线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为什么你们不在这方面探索呢?这方面正是西方人非常向往的东西,而你们却为什么不进行研究呢?

  在过去中国的画坛,也曾出现过关于油画民族化的讨论,但都不了了之,赵先生的这些关于要重视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话语是站在一个海外的成功的艺术家的角度和高度,提出来的深思熟虑的主张,赵先生当年是追寻西方艺术而去的,而在那里,他反而看到了东方艺术的优势,在西方,他发现了中国。他自己的成功也是把东西方文化形态的巧妙融合,这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

  其实赵先生教学中更令我们感动,感慨,感悟的是他的教学方法。赵先生说,我觉得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你把你的心交给他们,要诚恳。这种方法也成了我后来教学中的座右铭:把你的心交给学生。

  赵无极在讲习班上说:“我想,我自己还是画家,并不是教授。这次我到这里来,我想也是我一生中最后一次教书……”有幸获得赵无极一生中“最后一次教书”机会,我自己非常珍惜,因为先生有些话很深奥,我们一时理解不了,所以我要尽量一句不差地记下来,留待以后慢慢消化。我每天都认真地做着笔记,如饥似渴地将赵先生的讲课内容尽可能完整记录下来,生怕落掉一点,晚上回来,打开录音机一句一句地整理核对。

  就这样,在赵无极先生结束讲学的欢送会上,我把整理好的一套手抄复印的“赵无极讲学笔录”送给了赵先生,赵先生对我的学习诚意也非常感动。

  在朋友的帮助下,1987年,赵无极先生讲学笔录在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为此我给赵先生去信征求意见,赵先生来信说:“……谢谢你寄我笔记,承你如此诚恳的在我班上费这么多精神做这个工作,非常感动,谢谢你,在杭州的一段短短时间,同你们大家在一起研究,也给我很多启发,我也只能画我自己的力量,希望没有使你们失望。……你说要出版一事,我同意,我不需要稿费,可捐给你们做经费。……”

  1998年广西美术出版社[微博]的苏旅先生来到天津,发现我那本《赵无极先生讲学笔录》的小册子,觉得很好,就邀请我再增加一些内容重新出版。记得在讲习班结业那天,有人倡议几年以后搞一个学员联展,同学们对此大都充满热情,但由于人员分散,不好联络组织,要举办一次展览确是一件难事。这样一下就是十多年过去了,讲习班的许多学员都已经成绩斐然,很多已成为中国美术界活跃的精英。我借这次出书的机会搜集了十五位学员的作品,集中在一起,放在教学笔录后面,也算搞一个纸上联展,展示了一下讲习班的成果,也了却学员们的一份心愿,对身居海外的赵无极先生也是一种报答和慰藉。

  赵先生对于这次再版、增订也非常关心,写信支持我并寄来了画册资料。信中说:知道你们都是国内的代表画家,我也很高兴。……

  1996年赵先生在香港举办回顾展时,给我寄来了请柬,由于办理手续的耽搁,到达香港时刚刚晚了两天,非常遗憾。1999年元月赵先生在北京举办回顾展时,我又因为去哈尔滨讲课而耽误了时机。据尚扬、许江说,赵先生在开幕式上还在找我。

  我在2000年又到巴黎考察时,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见到赵先生,把广西美术出版社再版了的这本书亲手送给老人家。

  请在巴黎美院读博的朋友郑岱帮忙电话联系后,我们如约来到赵无极先生的住所。赵先生就住在十二区的一条街道上,离我们住的大学城很近。赵先生的房子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华丽气派,倒使我想起了老上海文化人的狭窄住房,紧凑,但却别有味道。我们穿过了一个不到十平米的种满植物的露天天井,到达一个不满三十平米的客厅,客厅里放满了中国的占董,也堆着一些随手翻看的书籍,渗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中间的墙壁上挂着他的一幅画,画幅不大但非常精彩。七十八岁的赵先生比起十五年前明显地见老,他的一头白发,已经白得发亮,但依然春风满面,笑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没有变化的是他对人仍然那么可亲可近。我把我新出版的《赵无极教学笔录》送给他,赵先生非常高兴,他翻阅着书中的图片,显然回忆起了当年在杭州教学的情况,他对郑岱揭我的老底说: “那时候他在班里提的问题很多啊。”的确,赵先生当时是很关心我的,在我记录的笔录中就有三段话谈到我在画画中的问题。他又关心地问我当系主任是否影响自己的画画。我说,当然要牺牲好多时间,但我还在努力地画,没有停笔。他看到画册中当年的学员的近作时说:“你们现在都没有苏联的影子了,你们进步我很高兴”。

  我问赵先生是否总在画画? 赵先生说:“我不画画还能干什么?我只会画画的。”后来郑岱把她的作品照片给他看。赵先生说:“我又不是理论家,我那时也是只给他们改画。”尽管如此,赵先生还是中肯地说了一些自己的意见。他说:“你还是要画自己的。”我明白时间对于一个七十八岁的老人是多么重要,知道赵先生还要去郊区的画室画画,就没有更多的打扰他,我们起身告辞。但是我们仍留恋地看着墙上的一幅幅赵先生的作品。赵先生耐心地给我们一一介绍着。他最后对我们说:“希望你们还要画得更好啊。”

  离讲习班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了,赵无极先生苦口婆心的教诲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尤其在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的许多油画家目睹一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盲目跟随西方大流的现象,都不约而同地生发一种要脱离西方当代艺术的评判体系的自觉,而要寻找走一条有中国本土文化精神的道路。我也一直在为实现赵先生对我的希望而努力着。

  记得当时作为学员的尚扬在讲习班时一次接待法国电视台采访时就说,……在精神上我应该追随赵先生,接受赵先生的教诲,但是我还必须走自己的路,表达我自己的具体的情感。讲习班结束的接近三十年来,那些作为教师又作为画家的学员们,反复咀嚼体会赵先生的博论宏旨,身体力行油画创新的实验,不少人开始涉足抽象领域;有些人探索将西方现代绘画与东方传统结合的“意象绘画”,有些人陶醉在表现性的绘画的创作中。有些人吸收了赵先生艺术观念中的一些营养,但仍坚持走自己原来的写实绘画的道路;还有的青年画家探索偏重“观念”的绘画、甚至行为艺术——这本来是赵先生本人不太喜欢的艺术领域。总之,这些赵无极先生的关门弟子们并没有一窝蜂地又挤到一条路上,这也是必然的。因为赵先生也不止一次地告诫学生们:不要硬变,艺术家应该自己忠于自己……艺术最重要的是真诚,不要骗人……应该发挥每个人的个性,创造出不同的风格来。

  我也一样,尽管也一直在绘画语言方面探索,但并没有走到抽象那一步。在九十年代后,许多油画家都产生一种共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他们在世界赖以生存和独立的根本。所以努力发展各民族文化使世界呈现多样的色彩是我们明智的选择。我在学校开的研究生课题就选择了“写意油画”,我发现,在当代诸多油画艺术家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写意”情结。写意油画,具有东方艺术精神内核和中国本土文化特征,以及艺术家个体的真实文化情性,在当代中国,写意油画已经成为中国架上油画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艺术力量。中国悠长深厚的传统文化精神必然会影响到每位成熟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活动。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当代中国油画艺术家的情操和心志深处,都具有东方艺术精神的滋养。这体现在油画艺术实践中,就是一种循道而弃器的精神吁求,是种随性由心、主观自由、神形兼具、不拘一格的表达。

  于是当去年一些油画家在苏州写生,讨论一个共同的展览时,大家推举我为展览的策划人,我也把展览的题目定为“再写生——共写意”,经过紧锣密鼓的准备,2013年的3月1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再写生——共写意”的中国油画名家写生邀请展。其中五十余位画家展示了不同的“写意”取向,画面丰富多彩,还举办了一个研讨会,在画坛产生了一定影响。

  现在想来,这个展览的举办,正好在赵先生离世之前,是否冥冥之中有种预感?作为赵先生的学生,策划这个展览,也算是对先生对中国油画的恳切希望的一个回报和答谢,并以此慰藉先生在的天之灵。

  赵无极先生安息!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