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作为实业家的庞莱臣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作为实业家的庞莱臣

作为实业家的庞莱臣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庞莱臣投资的上海龙章造纸厂 庞莱臣投资的上海龙章造纸厂

  庞莱臣投资兴办这一系列企业的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时代。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乱世中,他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祸福无常的商业战场上奋力拼搏并取得成功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在那个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中,作为实业家的庞莱臣献给世人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的画卷。

  陆剑

  庞莱臣是庞云鏳的次子,光绪六年(1880)考中秀才,后屡试未中。光绪十五年(1889),其父以儿子的名义向清廷献银10万两作为赈捐豫直灾害,慈禧太后特赏举人,补博士弟子,并例授为刑部江西司郎中,特赏四品京堂。

  对于这件捐赈得赏的事情,南浔民间传说很多,据说庞莱臣曾拜李鸿章为师,庞家是通过李鸿章关系奏请朝廷的,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验证此说。经过努力,笔者终于在《李鸿章全集》中找到了《庞元济捐奖片》的全文:

  庞元济捐奖片

  光绪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再,据筹赈局司道详称:浙江乌程县绅士禀贡生候选郎中庞元济,因闻近畿水灾甚重,情愿报捐赈银三万两,并称现在应试上进,不愿仰邀别项奖叙等情。查庞元济早年入学,优等补禀,屡应乡试,敦品励学。今慨念时艰,乐捐巨款,实与寻常报效不同。从前捐例捐银一万两,蒙赏给举人。该绅此次所捐又增两倍,可否酌援旧案,破格奏乞恩施。在士林,则多一好善之人;在灾区,则多活数万之命,于赈务深有裨益……可否将该绅庞元济赏给举人,一体会试之处出自慈施特沛,嗣后如有捐及此数者,仍应随时酌量请旨,不得援以为例。是否有当,谨附片陈请,伏乞圣鉴,训示。谨奏。

  看来,庞家捐赈确有此事,只是款项并非10万而是3万。不仅如此,后来庞莱臣在上海办龙章造纸厂、在杭州办世经缫丝厂,都与李鸿章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庞家与李鸿章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加上左宗棠这座靠山,晚清两大重臣都与庞家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庞家的面子”一说看来并非是空穴来风,难怪南浔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庞家先斩后奏建九曲桥、溥仪向庞莱臣借钱等故事。

  众所周知,李鸿章和左宗棠是政治上的竞争者,庞家是如何打通“天路”,并同时保持与两者的良好关系,抑或是实现政治上的战略转移,这是庞家留给后人的一个谜。

  庞云鏳去世后,刚过25岁的庞莱臣便挑起家族事业的重担,继承祖业,在南浔经营庞滋德国药号、庞怡泰酱园和典当、钱庄。年轻的他不但能守业,更善于创业,他锐意经营,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使家族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光绪二十年(1894),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国人痛定思痛,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出洋考察学习,许多富绅阶级也陆续投资创办近代企业,中国的民族工业开始逐渐起步。

  就在这一时期,庞莱臣也曾带着弟弟庞青城去日本考察实业。当他获悉法国里昂丝绸市场畅销日本匀细厂丝,价格也高,辑里丝虽色白质韧,但粗细不匀,已降为杂用丝的情况,触动很大。他认为,家乡的辑里丝如能设厂改缫细丝,定可胜过日本丝。所以,回国后他便抓住有利时机(《马关条约》后,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拱宸桥被选为杭州海关关址,一时间,拱宸桥一带成为杭州对外贸易的大门),不遵父亲“莫再经营蚕丝”的遗训,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与姻亲丁丙合资在杭州创办了当时国人自办的最大缫丝厂、也是浙江民族资本产生阶段的著名企业之一——世经缫丝厂。

  世经缫丝厂位于杭州武林门外拱宸桥西如意里,资本总额30万两,次年7月建成投产,拥有上海摩宜笃公司制造的直缫式缫丝车208台。这种又叫意大利式直缫车的机器,是意大利在19世纪50年代试制成功的,杭州世经缫丝厂首用这种直缫车,与国际水平相差约50年,当时绝对是最先进的。原料以余杭仓前茧为主,出产“西冷牌”厂丝,日产1担,质地优良,大受欢迎。后因其内部经营管理不善和蚕茧受洋商垄断,亏耗日巨,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停工。三年后将厂房、机器以6万余元的低价盘给日本商人,拆迁上海重新办厂。

  世经缫丝厂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却开创了近代缫丝厂之先河。这成为庞莱臣创办实业的发端,此后他先后创办或投资了大纶缫丝厂、通益公纱厂、龙章造纸厂、南浔机械缫丝厂、浔震电灯公司、浙江兴业银行、浙江铁路公司、中国合众水火保险公司、中国银行、正广和汽水公司、苏州纱厂等一系列近代企业,为江浙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人做过统计,他投资于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资本总额超过300万两,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早期实业家。细数这些企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首先是缫丝业。世经缫丝厂之后,庞莱臣对丝仍旧没有忘怀,连续创办了几家颇有影响的企业。光绪二十二年(1896),他与丁丙再度合作,联合王震元等人共同集资40万两白银,在杭州拱宸桥西创办“杭州通益公纱”(杭州第一棉织厂前身),这是杭州近代纺织纱厂之始。该厂早在光绪十五年(1889)即有创议,但因集资困难未成,后以“官为商倡”为理由,通过李鸿章借国库银40.1万两,筹集商股8.33万两,才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式投产,厂基面积7191平方米,初期从英国购进纺织纱锭15040枚,产品商标为“麒麟牌”,有男女工人约1200人,首任经理王兰圃。与萧山“通惠公纱厂”、宁波“通元源纱厂”并称“三通”,是当时浙江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三家近代棉纺织工厂。后因经营不善,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停办。由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假手高懿丞投资改组纱厂,更名为通益公纱厂新公司,民国三年(1914)又由与李鸿章有远亲关系的安徽商人高懿丞办,改名鼎新纱厂。该纱厂后几经易手更名,于1956年改名杭州第一棉纺厂,保持原功能并沿用至今。

  光绪二十二年(1896),庞莱臣与丁丙三度联手,集银八万两,在仁和县塘栖镇(今属杭州市余杭区)东里新桥创建大纶丝厂。初购意大利缫丝车208台,后增至276台,有缫丝工200余人。民国十年(1921)缫丝车增至468台,年产厂丝约600市担,为当时浙江省三大机械缫丝厂之一。原料专收太湖地区蚕丝纤度细匀的莲心种三眠蚕茧,并以“金、银、红、兰”四种颜色的商标来区别厂丝的等级,缫9/11条份的“金银鹤”牌细丝,畅销欧美,获利甚厚。该厂所产“仙鹤牌”细丝还在民国十八年(1929)“西湖博览会”上获优等奖。抗日战争时,工厂被日本侵略者占为军营,所有机械设备掠劫一空,无力恢复,其厂房遗址至今仍存,已被列为工业遗产保护对象。

  为发展家乡的缫丝工业,庞莱臣与同乡周庆云、庄骥千等人集资12万两,于民国十五年(1926)在南浔镇西的方丈港开办南浔汽机改良丝厂(今湖州梅月针织集团有限公司前身)。该厂占地18亩,置意大利式坐缫车208部,生产“南浔牌”、“湖山牌”、“分水墩牌”改良丝,色白光亮,均洁柔韧,外观整齐,在质量上保持和发展了辑里湖丝的传统特色。该厂生产的改良丝在民国十八年(1929)的首届西湖博览会上被评为特等奖。

  其次是造纸业。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庞莱臣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的上海龙章造纸厂,它是中国最早的官商合办的造纸企业。光绪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有意在北京开设一家机械造纸厂,但因“造纸一事,洵系目前应辟之利源,帷精造坚致纸样需用机器成本较钜,约需集股银数十万两方能兴办”,便“当经转饬臣部右参议杨士琦传知上海商董招徕认办”, 杨士琦推荐庞莱臣来承办这项工程。商部认为可行,就此事专门请示慈禧云:“有浙江在籍丁尤候补四品京堂庞元济,久寓沪滨,熟谙商务,当以造纸公司商令承办。旋据该京堂函称,此系开辟风气要务,原效奔走,力任招股设厂事宜。拟先采择中西办法,殚力经营,务求货精价廉,官商便于行用。庶销路广而钜本不致虚糜,倘蒙允准,即当赴京拟订章程,再行呈请开办。又据称别项公司届时如有端倪,亦可就近商榷各等语。臣等查候补四品京堂庞元济,家道素称殷实,曾在杭州设立缫丝纺织等厂。经浙江巡抚咨明有案,现在承办设厂造纸事宜,臣等公同商酌,拟即派令总理机器造纸公司以专责成。嗣后果能设立别项公司卓有成效,再当奏请奖励。如蒙(谕)俞允,即由臣等饬令该京堂迅速来京拟订试办章程。一面令其招商集股并酌购机器择地开办。”正处于财政困难时期的清政府很快批准庞莱臣集股试办,厂址最终确定在上海,并拨出6万两,作为官股,以示支持,还同意该厂享有免税的优惠政策。

  有了政府的支持,庞莱臣就可以大显身手了。他特意赶往日本考察造纸业,回国后随即会同宁波商人严子均,并拉拢姻亲张家(张静江家族)和同乡刘家(刘承干)等巨商招得商股38万两,共计44万两(包括6万官股),在上海龙华高昌庙日晖桥建厂,严子均任总经理,庞莱臣自任董事长(后来日常工作交由堂弟庞赞臣负责)。该厂设计监造都由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崛越寿助担任,厂区占地60亩。主要设备有:美制100英寸多烘缸长网造纸机2台、直径96英寸缸1只、直径48英寸烘缸13只;其他设备有1200磅打浆机14只及14英尺蒸球2只,并有1000千伏安发电机1座,自行发电。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月开车出纸,主要生产连史纸和毛边纸,每日产量为10吨。据说,该厂生产的纸张质量还是很不错的,原料以破布为主,兼用部分木浆和稻草,按照纸张的品质以字号分等级,销售地区以北方为主,全厂职工达400余人,堪称中国近代造纸工业的鼻祖。

  由于龙章厂在建厂期间支出股息和借款利息共计亏损13万数千两,开业后又值洋纸大量进口,业务困难,继续亏折5万余两,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已积亏高达近19万两。因此,不得不通过老股折半弥补积亏,增加新股以资周转,才得以渡过危机。由于当时从日本进口的洋连史纸的倾销,该厂一度仅能维持而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情况才逐渐好转,开始大幅盈利。抗战爆发后,龙章造纸厂被迫内迁重庆,损失惨重。

  第三是金融业。金融业历来就是商人重点投资的行业之一,庞莱臣除投资于钱庄、典当等传统的旧式金融业外,还投资了不少新兴金融实体,比如保险和银行。保险业起源于国外,是地道的舶来品,自鸦片战争后,外国保险公司才大量涌入中国,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庞莱臣与刘学询等人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合众水火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这个公司的总部设在香港,经营水火险业务,是著名的保险公司之一。庞莱臣等人创办的上海分公司成立两年后改称华侨合众水火保险公司,参与发起筹组上海华商火险公会,民国三年退出公会,改组为华侨合资保险公司,是当时上海十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之一。民国六年(1917)9月改组为中华保险公司后不久即宣告停业。

  成立于1907年浙江兴业银行系为保证浙江铁路的顺利自办,由刘锦藻等浙商发起成立的我国最早的商办银行之一,共集资一百万股,庞莱臣是董事之一。这个银行与南浔有着很深的渊源,不仅是庞家,南浔的刘家、张家、顾家、邢家、周家、邱家、蒋家等几大富户都是该行的大股东。该行以“振兴实业”为宗旨,业务很广,主要经营存、放、汇款业务,兼营储蓄、信托和仓库等业务,在1918年到1927年间五度位居全国各大银行之榜首。1915 年,浙江兴业银行进行大改组,把全行的行政和业务中心移到上海,改上海分行为“本行”(后又称总行,改杭州总行为分行),与浙江实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合称“南四行”。

  庞家还是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大股东。中国银行民国元年(1912)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同年2月5日正式开业,由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起改称大清银行)改组而来,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民国时期,该行向社会募集资金充实资本,庞莱臣、庞青城兄弟曾重金入股。

  第四是新兴产业。庞莱臣也投资过不少新兴产业,浔震电灯公司、浙江铁路公司等关系到民生的基础设施就是重点之一。

  庞莱臣投资兴办这一系列企业的年代,正是中国近代史上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时代。很难想象,在这样的乱世中,他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祸福无常的商业战场上奋力拼搏并取得成功的。但毫无疑问的是,在那个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中,作为实业家的庞莱臣献给世人的是一幅万紫千红的画卷。■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文体局研究人员)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