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王少伦:艺术创作不可随大流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王少伦:艺术创作不可随大流

王少伦:艺术创作不可随大流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仲夏夜语 仲夏夜语 中原厚土 中原厚土

  深受中原和岭南文化影响,王少伦畅谈心得:

  艺术创作不可随大流,要保持理智与沉静

  “广东暖和多了。”王少伦一边沏茶一边说,尽管这两天广东正受到新一轮冷空气的侵袭,气温骤降到8摄氏度,但相比王少伦刚刚写生归来的零下18摄氏度的陕北地区,显然是另一个温暖世界。作为河南人,来广东近30年的王少伦已经习惯了广东的气候,然而,其笔下浓厚的家乡情怀,却越来越烈。不管是早年的“中原厚土”系列还是近年的“河洛逸风”系列,无不体现其浓厚的家乡情怀。王少伦直言:我的生活习惯与家乡情结在我离开家乡之前,就已经刻下烙印了。包括小时候那种熟悉的乡土味道,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简介

  王少伦 1965年出生于河南,现为广东省美协理事,广州市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副主任,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对话

  根据自然规律表达心中山水是一个修炼过程

  收藏周刊:在美院求学期间,哪位老师对您的影响最深?

  王少伦:在美院几乎每一位教导过我的老师,都对我有深刻的影响,其中尚涛老师在教书法课的时候,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他说“中国的每个文字都有独到的形象,像人一样,都有不一样的精神和仪态。”我感觉他一下子就把文字艺术说得活了,就不仅仅是一个符号了,这让我后来对书法的理解有了很大不同。另外,林风俗老师也强调过,“在处理画面的时候,有些道理在现实讲不通的,就要避开,尊重自己的情感即可。”而刘书民老师的教导则是“凡是在画面中有所勉强的,干脆不要。”三位老师的言行始终贯穿着我的创作生涯。

  收藏周刊:有人重视写生,却缺乏创作的意味,有人重视了心中山水,却失去了生活气息,您如何看待这二者的平衡?

  王少伦:既要符合自然规律,也要符合艺术规律。我每年都会到大山里面体味山水,就是师古人不如师造化,师造化不如师我心。但是最后,如何根据自然规律表达心中的山水,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无论是“中原厚土”系列,还是“河洛逸风”系列,我注重情感表达、生活反映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如何用一种比较恰当的笔墨语言来表达。

  收藏周刊:郭熙在《林泉高致》里面提到“可望、可游、可居”是中国山水画另一追求境界,您怎么看?

  王少伦:郭熙是站在当时的社会情形来提出的观点。他企图创造山水画的创作模式。可以看出,他也非常重生活,重笔墨。也体现出中国文人画的一种情怀,这是一种高士,文人墨客的一种避世的情结。企图回避喧闹的现实,回到一个很清静的地方,这是我们很向往的地方,而且前提是青山绿水。这种设想的情景却并非是我所追求的。因为我喜欢的是荒芜人烟,原生态,并非理想中的那种青山绿水。正如大漠孤烟直这种苍茫,也正是我所追求的。

  我始终在思考如何用传统笔墨表达现代审美

  在王少伦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分四大系列,包括“师法古人”,“师法自然”,“中原厚土”和“河洛逸风”等,前二者是取法传统与自然,打下深厚的基础,而后二者则是其多年来探索个人面目的重要成果。

  王少伦的艺术灵感和风格启蒙于家乡的厚土。其家乡洛阳,恰处黄土高原与黄淮平原的断层带上,既有苍茫浑厚的塬上风光,又有着潜藏万物生灵的土壤。

  “厚土既是一种地貌形象的概括,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厚重的体现,一直以来,我始终在思考如何在传统笔墨中表达现代审美,在我面对家乡的山沟壑土时,不禁感叹,每个山头不就是独立的作品吗?” 在王少伦看来,家乡地貌在题材上为其所思考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注解。

  在谈及“河洛逸风”系列时,王少伦解释道,“其实我对佛教文化及佛教题材的艺术喜爱已久。记忆里,龙门石窟曾是儿时捉迷藏玩耍的最佳场所,龙门二十品可随手触摸,在王少伦童稚的心里,印象深刻的不仅仅是大佛的庄严和慈悲,更让他迷恋的是背后蕴含的无限神秘。”

  王少伦还强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他便创作过一批佛教题材系列作品,时隔20年后,再次创作,他说“我不是新开发了题材,而是回归了。”

  没有传统根基,谈前卫是苍白的

  回顾王少伦的求学经历,虽然本科与研究生均在广州美院度过,但由于其本科入读时正值“八五美术思潮”运动的兴起,作为国画系的学生,王少伦表示,大学期间好奇与迷惘并存。“1985年,我正式入读广州美院,当时也正值轰轰烈烈的艺术新潮,这对我的思想有很大的冲击。加上中国画穷途末路的言论,这对我们学生来说是震撼的也是失望。”

  在前卫与传统中,大学期间的王少伦倾向新思想多一些,实验水墨成为了他一段时间主要表达的艺术形式,然而,慢慢地,王少伦发现,“在没有传统根基的情况下谈前卫是苍白的。”他发现自己越做实验水墨越缺乏底气。

  “毕业后经过长时间对创作的实践和理解,我开始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不再是盲从与相对偏激。2003年,我考取了广美第一届在职研究生,在这几年中我选择了对传统和自然的回归,包括深入对古画的临摹,对古代画理的学习等。经过这些年的学习与创作实践,我逐渐明白艺术创作不可以随大流,要使自己保持理智与沉静。”王少伦说。

  名家点评

  少伦画石窟题材,他不是用块面的、素描的关系来画,而是选择了以线条为主的表现手段,画面中用线条组成一个整体的旋律美,观后给人一种崭新的感觉,这就是他成功的一面。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姜宝林

  我看他的画中有表现山村小景的,亲切有趣;有表现大山迎面而立的,威严可敬;也有画得水墨流畅,看起来心情愉快。这都是因为他能够精神贯注而传达出个人情感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就使得画面气韵生动。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尚涛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