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白雪石自述:六十年的艺术生活(附生平年谱)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白雪石自述:六十年的艺术生活(附生平年谱)

白雪石自述:六十年的艺术生活(附生平年谱)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三友图 三友图

  文/白雪石

  我从七、八岁时就很喜欢美术,有时拿香烟盒内的小画片照着临摹,还真有点像。亲友们看到了都认为我将来可以学美术,同时也介绍芥子园画谱给我,让我临摹。

  小学毕业后升到中学,美术课是由著名花鸟画家赵梦朱担任。赵老师很热心,对偏爱国画的学生,课余给予耐心的教导。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习工笔没骨花鸟画。

  当我二十岁的时候,正是30年代中期,那时已有很多美术院校成立,但拜师学艺也是一个传统学习的重要途径。我经友人介绍拜梁树年先生为师学习山水画。梁先生的山水画当时就很有名气,画法宋元,与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祟尚四王,都在学习王石谷的画派来比较,是有独特见解的。梁先生还兼工书、诗、印,堪称四绝。在梁先生的授业下,我受到很深的影响,有了很大进步。以后我到故宫临摹过不少古人作品:如宋代范宽,李唐、马远、夏珪,郭熙,元代王蒙,明代周臣、唐寅,清代石涛等历代名家山水画。这些大家的山水画都是对生活中的山石树木形象刻画的生动多彩,笔墨技法精湛,是后人学习的榜样。今天我在写生过程中运用不少传统技法,应该说受这些大家的影响很多。我认为多研究一些古人不同的风格技法是学习传统的必要手段,不理解古的,就不知道什么叫出新,不临摹就无从谈继承,也就更谈不上发展。古代山水画家通过对山石的观察和感受创造出丰富的皴法,技法,这是中国画最突出的表现手法,独立于世界画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经过学习、研究和体会有了心得,就可以搞些模拟的作品,画面题上拟某家笔意,能够达到这种水平很不容易,这种模拟作品可以算是创作雏形,也可参加展览。至于学习传统能够深入进去,又能跳出来者,那当然就是高手了。

  当然学习国画如果只是在家临摹古人、名家作品是不够的,这只是对构图和技法的理解。除了临摹我也经常阅读美术刊物,名家画集以及有关国画的理论和技法的书刊。进入50年代后,北京成立了“中国画研究会”我也随着很多的画家参加了进去。“中国画研究会”定期组织会员到北京远郊山区进行写生,这是中国画从模仿古人到深入生活面对现实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在写生过程中,我抛弃了一些传统技法的规律而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山石树木的结构形象特征,试探着用传统的笔墨来表现,逐步积累经验。我曾尝试创作了《东单公园》,《颐和园之秋》等反应现实生活的作品。还创作了一幅具有新面目新内容的中国山水画——《卖余粮》,此幅作品曾出版为“年画”,在当年广为流传。

  6 0年代曾赴山西大同,江西景德镇、井冈山、庐山等地参观写生,更加开阔了眼界,画了很多速写和多幅比较完整的写生作品,这些作品有的被美术馆收藏。

  用毛笔在宣纸上写生,特别要注意用笔与用墨。笔墨技法虽然是传统的特点,但面对不同的山形纹理不能套用传统的程式,而是通过观察、分析、概括运用自家的笔法去表现,避开古人和现代名家的画法,发挥独立思考的精神,不断的探索,才能逐步提高创新的水平。

  70年代国务院管理局集中一些画家为国家宾馆饭店创作一批国画,组织画家到黄山、漓江等地写生,在这期间我完成了很有生活感受的创新作品多幅,进一步提高了创新的能力,通过这次写生我感觉进了一大步。七二年我初到这“甲天下”的桂林时,就把那仙境般的美景深深的印在心中。由于第一次在桂林写生时间不长,未能满足自己的愿望,所以我在七七年又到了桂林,一下子就待了三个月,画了百幅完整的写生作品。我对桂林山水情有独钟,面对青峰倒影,翠竹芭蕉,特别考虑到如何用中国画笔墨技法把桂林山水搬到宣纸上,把它升华为一幅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山水画。首先,桂林到处都生长着丛竹(也叫大头竹),是桂林一大特点,如何把它们生动的表现出来呢?经过多次研究,我总结出画竹子时我不画竹竿,而是只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竹叶,这种效果符合我的画面需要,当时有的老画家颇不以为然,对我提出意见说:传统没有这种画法。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了我的意见。传统画“水”的方法有独到之处,但我感觉到如果用极简炼的笔法在画面中画出山的倒影能更直观的感到水面的平静。有的老中国画家说:这样的处理有点“洋’’,我并没有管这些,有效果我就坚持。另外,我画桂林的山石都着了绿色,也算是色彩夸张的手法吧。古人的青绿山石用厚重的矿物质的石绿渲染。我把厚重的石绿变成汁绿色(本绿色),并把水彩中的翠绿和广告色中的各种绿,也运用到其中,意图表现中国南方许多地方满山树木绿油油的景色,但漓江的山峰上也有的岩石上没有树或很少树木,为了突出表现南方山石的特点,不管山上有树没树山峰都着了绿色,收到了色彩的装饰性效果。上述探索也曾遭到非难。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创作了几十幅大画和小品,我终于以自己的独特风格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用中国画的笔墨技法搬上了宣纸。

  “搜尽奇峰打草稿”是我的座右铭,几十年中我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画黄山、太行山、燕山等方面也实现了自己的风格。

  由于我年轻时候广泛临摹古人名画,有坚实的传统技法基础,又能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认真的观察、思考、归纳总结,所以我做到了能够打入传统,又能打出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们称我的画为“白派山水”。人民美术出版社和“荣宝斋”都出版了《白雪石山水画谱》和《技法书》及画册多本。北京美协和北京电视台联合录制了“白雪石山水画录像带”。

  我虽已年过八旬,但仍抱着探索和创新的雄心壮志;艺无止境,我愿为中国画的发展继续做出贡献。

  作者写于九十年代

  附:白雪石年谱

  1915年  乙卯  1岁

  白雪石,原名白增锐。1915年6月12日生于古都北平一个平民家庭。祖父白世泽,祖母贾氏。父亲白焕章,商店店员,时年39岁,母亲董氏,时年38岁。

  1923年  癸亥  8岁

  入私塾读书。

  1925年  乙丑  10岁

  进北平第一小学读书,少年时即极喜爱美术,常收集“洋烟”盒内的小画片,对照临摹。

  1931年 辛未  16岁

  毕业于北平第一小学。在学校所设各科教学科目中,尤为喜欢图画课。

  1932年 壬申 17岁

  就读于北平第五中学。师事花鸟画家赵梦朱先生,研习没骨花鸟画。

  1933年 癸酉  18岁

  经画友介绍和推荐,加入当年北平著名绘画社团“湖社”。

  1934年 甲戌  19岁

  为生计所迫开始工作,任教于北平上堂子胡同小学,从事美术教学。

  1935年 乙亥  20岁

  师从梁树年先生研习山水画。梁树年先生山水画主宗宋、元各大家。雪石先生为学习前人,常节衣缩食,积攒余资,凑够高额的故宫门票所需,去故宫临习范宽等宋、元各大家真迹。是年,与谢琳女士结婚。长子启哲生。

  1936年 丙子  21岁

  春月  作工笔《花鸟扇面》,并题署:“丙子岁首雪石白增锐制。”

  夏月  作工笔山水人物扇面《松下高土》,赠小学同事刘鑫泉先生,并题署:“丙子夏日写为鑫泉先生雅署雪石白增锐。”

  是年始以雪石为号。

  秋月  又作工笔花鸟条幅《雀戏图》轴,并题有“丙子秋仿宋人大意雪石白增锐”。另作意笔花鸟《雀石图》轴。

  是年,同梁树年先生及画友郭北峦,在中山公园举办山水、花鸟作品联展。艺术才华初露,受到当年北平画界注目。

  1937年 丁丑  22岁

  春月  作工笔花鸟扇面《黄鹂荔枝》和工笔人物山水扇面《松荫纳凉》。

  7月7日,日帝挑起的“卢沟桥事变”发生,世道动乱。

  1938年 戊寅  23岁

  日军侵占北平,为生活计,在此后的许多年中,常以低廉画价售画。次子启刚生。

  1939年 己卯  24岁

  常做扇面寄售于杨梅竹街各扇店。

  是年母亲董氏去世,享年63岁。

  1940年 庚辰  25岁

  致力于传统花鸟、山水画的研究。并为展出准备作品。

  1941年 辛巳  26岁

  加入北平“中国画学研究会”。

  1942年 壬午  27岁

  参加北平“中国画研究会”活动。

  同年,于中山公园再次举办个人山水、花鸟作品展。

  是年父亲去世,享年66岁。

  1943年 癸未  28岁

  辞去教职,以卖画为生。多作仿古山水。

  秋月  作仿古山水《剑阁凌云》图轴,题“癸未秋日拟范华原笔意”。又作《秋江泛舟》山水图,并题“癸未秋日  抚李晞古笔”。

  冬月  作《夏麓晴云》山水图。

  长女玉华生。

  1944年 甲申  29岁

  绘制题有“甲申春月仿宋人本”的工笔山水人物《荷亭消夏》轴等。

  是年,与画友郭北峦一起专门从事古代花鸟、山水等绘画艺术的研究和制作。

  1945年 乙酉  30岁

  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民族重光。准备个人画展。

  绘制题有“乙酉冬月抚吴小仙笔意”的工笔山水人物《松荫垂钓》图轴等。

  1946年 丙戌  31岁

  为北平画店时兴之需,常作三尺山水条幅。

  次女玉英生。

  1947年 丁亥  32岁

  绘制并题有“拟燕文贵大意”的工笔山水人物《秋山行旅》图轴等等。

  是年,集历年绘制的工笔山水作品,于中山公园举办“白雪石山水作品展”。

  1949年  己丑  34岁

  北京和平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于北京琉璃寺小学重任教职。教学之余,继续精研绘画艺术。

  三女白玉生。

  1950年  庚寅  35岁

  同画家陈缘督、马晋等,参加北京文艺界组织的绘画小组活动,开始重视绘画写生。

  作工笔花鸟《八哥枫叶》入选中国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展,并为《中国画》杂志刊发。

  1951年  辛卯  36岁

  学习新文艺理论,加深对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理解。

  同画友定期去门头沟等郊区写生。此时常作人物写生。

  1952年  壬辰  37岁

  开始在写生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实践,同时在作品中注重反映现实生活。

  创作现代彩墨人物《少年水电站》,被杂志选用。

  1953年 癸巳  38岁

  任北京四十八中学美术教师。

  重新加入北京“中国画研究会”。

  1954年 甲午  39岁

  6月  创绘现代人物作品《争卖鱼粮》,入选《北京市美术作品展》,并为国家收藏。《美术》杂志予以选刊。该作品被人民美术出版社选作新年画出版并大批量发行。

  1955年 乙未  40岁

  为四十八中礼堂专门绘制巨幅油画毛泽东主席彩色肖像,并用自制的独轮车步行20余里送至学校。

  为研究传统绘画艺术之变革,适应新的美术教育和创作的需要,同教育界画友,同去教师进修学院研习素描、水彩等西方绘画。

  5月  创绘工作花鸟作品《蒿菊双鸽》,入选全国第二届美展。是年该作品为《旅行家》杂志(第5期)选刊发表。

  11月  绘制的《北京东单公园》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彩印刊发。

  1956年 丙申  41岁

  应聘到女四中做兼职美术教师。

  创绘现代人物画《把棉花捡净卖给国家》,为是年《连环画报》选刊发表。

  1957年 丁酉  42岁

  坚持山水画创作,并作为人物画。

  创绘现代山水画《昆明湖的秋天》,入选北京中国画研究会第二届展览会。之后,该作品为《北京日报》选刊发表。

  创绘现代意笔人物画《喂鱼》,《中国画》杂志选刊发表。

  1958年 戊戌  43岁

  春月  调入由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美术系1956年合建的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是年秋被评聘为山水画导师。

  6月  和阿老先生等一起,带国画专业学生到正在扩建的石景山钢铁厂,创作了大幅作品《石钢在扩建》。同年,又创作了《师生帮助农业社打场》,该两幅作品当年分别由《中国画》杂志第3期和《人民日报》先后选刊发表。

  1959年 己亥  44岁

  创作现代人物画《牧羊女》和风景写生《北海公园一角》。

  8月  《人民中国》(英文版),以彩色版刊发其现代意笔人物画创作《牧羊女》。

  任美术系国画专业教研室山水画科导师。积极支持“西洋绘画民族化,民族绘画现代化”的美术教育改革,并在教学和创作中身体力行。

  1960年 庚子  45岁

  8月  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增设导演系、表演系,改为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分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个专业;国画专业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个学科,是年秋被聘任为山水科第一位专职讲师。

  10月  同张安治、吴静波先生同去京郊香山等地写生,并合作大型中国画《香山十月庆丰收》参加北京美术展览。该作品发表于《北京文艺》(10月号)杂志。

  1961年 辛丑  46岁

  创作现代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作品《蓖麻丰收》,当年《北京文艺》杂志选为封面彩印刊发。并作风景写生《北海公园》等。

  秋月  同吴镜汀、秦仲文、吴光宇、赵枫川等老画家赴山西黄土高原访问和旅行写生。作《封山书院》、《黄土高原》、《燕山之秋》、《兰村》等。回京后进行了联合观摩展出。

  带山水班学生到京西古刹戒台寺学院绿化基地写生,作《漓江小品》等作品三幅。

  11月  作品《兰村》由《山西日报》11月25日刊发。

  1962年 壬寅  47岁

  作白描花卉扇面《菊花》;又作没骨花卉《杜鹃八哥》,并题“豆村道兄雅正”。赠梁树年先生。

  春月  率国画专业山水科学生孙书山、刘宝泉、沈重、王龙宝、李莉、程锡瀛六人赴京郊雁翅、燕家台写生,进行传统山水技法和现实生活结合的专业教学和艺术实践。

  7月  作《龙门涧》,并题:“京郊燕家台后山两侧,有东西二龙门涧,涧长数十里,峻岩怪石四立,涧水冲击石块,声如万马奔腾,石隙中百草丛生,山鸟飞鸣其间,此为最狭处,俗名一线天。一九六二年七月白雪石画并记。”

  秋月  与梁树年先生率山水科学生刘炳森、杜铁宝、张雪茹、沈重、程锡瀛、孙书山、刘宝泉、王龙宝、李莉等十多人赴怀柔云梦山,枣林村写生。

  作意笔山水《云山图》等。

  1963年 癸卯  48岁

  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秋月  由中国美协组团,同张安治先生和南京的陈大羽、宋文治先生赴井冈山、庐山、长沙、韶山等地写生。作《井冈山》、《五老峰》、《沙洲坝毛主席故居》和《双剑峰》,并在《双剑峰》题记:“一九六三年秋与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诸兄赴庐山、井冈山参观访问,写双剑峰,雪石。”

  1964年 甲辰  49岁

  夏月  中国美术家协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张安治、陈大羽、宋文治、白雪石四人联展”。其中展出了《双剑峰》、《沙洲坝毛主席故居》、《井冈山土岭风光》、《五老峰》、《庐山新貌》、《井冈山》作品等。《五老峰》、《井冈山》、《沙洲坝毛主席故居》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北京艺术学院因国家院系调整,改为中国音乐学院。

  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先后任该院讲师、副教授、名誉教授。

  秋月  参加“四清”工作队去邢台、任县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作人物画《有空就学》等三幅作品。

  1965年 乙巳  50岁

  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学生,去江西景德镇参观访问、实习写生。

  作《景德镇》和工笔花卉《一品红》、《芍药》以及《江南菜花香》、《初春杨柳》和江边写生等。

  1966年 丙午  51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此后数年正常的教学活动以及艺术创作等受到极大冲击。

  1970年 庚戌  55岁

  下放到河北石家庄的李庄劳动。

  回京探家期间创作《黄山松云》。

  1971年 辛亥  56岁

  在农村劳动。劳动之余及晚上,坚持在炕头油灯下作画。

  作人物画《织席人家》。

  1972年 壬子  57岁

  奉国务院调令,同吴作人、李苦禅、梁树年等画家回京作画。

  为钓鱼台国宾馆作大幅山水作品《漓江山》和以长城为题材的雪景山水《北国风光》。

  又作《红旗渠》、《漓江春色》、《漓江烟雨》等。其中《漓江烟雨》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美术丛书》首期选刊。《漓江春色》刊发于《人民中国》(日文版)。

  作《黄岳之秋》、《月牙山》、《太行夕照》、《叠翠》等,作品《叠翠》以挂历形式刊发。

  《红旗渠》为《红旗》杂志刊发。

  赴京郊十三陵、沟崖写生,有作品多幅。

  1973年 癸丑  58岁

  春月  应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邀请,赴广西桂林,沿漓江两岸徒步旅行写生。深感“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誉名不虚传;艺术创作热情受到极大的鼓舞,从而开始了“漓江山水系列”作品的创作,并深入研究探索有关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与新的审美情趣和意境相结合的有关问题。

  为东交民巷西哈努克亲王居住的国务院国宾馆作大幅山水《漓江》(143×280cm)成功运用以大笔淡墨作漓江两岸桂山倒影,耳目一新,广受好评。

  应有关方面要求,作《漓江小景》等漓江山水小品30余幅,在政协礼堂作观摩展出。

  作《湘江老屋》和《爱晚亭》于长沙。

  以少数民族地区题材内容为全国政协作大幅山水《侗寨春光》。

  又作《荒山变成大寨田》、《春之晨》和《南口沟崖》等。

  1974年 甲寅  59岁

  为深入进行传统山水现代化的研究和探索,先后去昌平山村、西山戒台寺、香山、天坛、故宫等地,以传统笔墨对各地松、柏、杂树以及山石结构仔细描写推敲,在笔墨、构图、表现手法等方面,经过反复的提炼,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创作素材和白描小品。后来呗编入香港商务印书馆、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技法书中,用作技法范图。

  作《长城脚下幸福渠》初稿,为北京饭店收藏。

  坐《白杨人家》、《春树图》、《农村小学》和有关山区写生等。

  新作《长城脚下幸福渠》(95×320cm)参加北京市美术展览会,受到广泛好评。该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应邀为北京火车站贵宾室作丈六山水一件;车站前厅作长三米巨幅山水一件;又作六尺山水一件。

  1975年 乙卯  60岁

  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开山水课,并去太行山写生。同时,开始撰写有关山水课教案和教学讲义。率工艺美术学院学生赴江苏等地“开门办学”一年。作江南水乡写生作品多幅。

  去山西大寨参加劳动和体验生活。

  赴西山戒台寺写生。作《戒台寺古松》等作品多幅。

  1976年 丙辰  61岁

  “开门办学”结束后返京。

  创作《太湖风光》、《秋林》、《太湖春》、《秋林渔归》、《园林》、《太行夕照》、《山居图》、《秋瀑》、《秋林溪凫》、《春江渔歌》、《无锡惠山》等。在现代山水创作方面,积累了许多新的经验。

  又作《漓江烟雨》,以淡墨写远山雨雾,朦胧中见雅逸灵秀。

  1977年 丁巳  62岁

  元旦,作意笔花鸟《白梅八哥》并题:丁巳元旦雪石试笔。

  再次赴桂林,对漓江山水作进一步观察、研究、探索,搜集创作素材。同时,根据生活感受深入研究在写生基础上,以集中概括和夸张的表现手法,艺术地再现漓江山水“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式的神韵,并深入发掘其美学内涵。先后创作出一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清新明丽、秀逸劲拔,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和蕴涵时代精神的山水作品,达到神形兼备,我有我法的境界。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喜爱。应邀为桂林火车站,榕湖饭店作漓江山水多幅。

  创作笔墨、彩墨写生数十幅。如《漓江山村》、《桂林老人山》、《榕荫》、《叠彩山》、《雨后》、《江边竹林》、《漓江小景》、《秋林》、《碧莲叠翠》、《普陀岩》、《泊舟奇峰下》、《奇峰镇里画奇峰》、《阳朔渡口》、《泊舟阳朔》、《江边翠色》和《幽谷泉声》、《金秋》等。

  应特别邀请,在桂林进行漓江山水专题观摩展览,展出获极大成功。桂林电台、报刊作隆重报道。论者以“巧裁桂林千峰秀,妙剪漓江一段春”盛赞之。

  应涉外单位邀请,为北京饭店作大幅山水《漓江新颜》(230cm×185cm)、《漓江》(160cm×330cm)和《侗寨之晨》(152cm×280cm)等作品多幅。

  夫人谢琳因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享年61岁。是时雪石先生正在桂林火车站作巨幅桂林山水,匆匆返京。夫人葬礼后即返桂林榕湖饭店继续创作。

  是年,又作《颐和园后湖》、《幽谷泉声》、《古樟树》、《幽林》、《太行之春》、《叠彩山风亭》、《七星岩公园》、《春林》等。

  1978年 戊午  63岁

  作巨幅山水画《一湾江水碧  万点桂山青》(69cm×276cm)(中国画研究院收藏),大面积作青山倒影、天光水色,使人耳目一新。

  又作《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新绿》、《塔山夕照》、《漓江春深》、《渔舟静泊》、《漓江晨雾》、《古柏》、《阳朔公园》、《山泉》、《漓江清碧》、《秋林》、《漓江行舟》、《燕山春早》、《故宫古柏》、《桃花江畔》、《幽谷泉水声》、《十渡秋牧》等。

  春月  作《喜雨》,以淡墨粗笔写雨中远山,别具神韵。

  8月  《幽谷泉声》、《漓江晨雾》、《漓江清碧》参加文化部艺术局举办的中国画创作组汇报展,《幽谷泉声》(128cm×96cm)为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万点桂山青》由《延安画刊》第11期刊发。

  以墨笔写《漓江行舟》(68cm×136cm)笔墨淋漓酣畅别有风味。

  《十渡风光》(合作)参加“文革”后北京首届“山水、花鸟画展”。

  又作《月牙山》、《钓台》、《古柏》、《仙鹤洞》、《溪流》、《漓江春深》、《阳朔飞瀑》、《漓江之春》、《渔舟静泊》、《阳朔之渡》、《归舟》、《漓江帆影》、《漓江春》等。

  1979年 己未  64岁

  作《杏林春暖》、《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渔归》、《雨后云山》、《疑是银河》、《卧龙松》、《江村新绿》、《杏花春雨》、《春溪野凫》等。

  《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先后发表作品《喜雨》、《江山揽胜》。

  《长青》选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现代中国画选》(二辑)。

  作品《漓江之晨》参加赴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美展”。

  5月  《延安画刊》发表其国画作品《风景道》、《秋林》、《叠彩山》三幅,张安治先生在评论文章中说:“作者画老树繁枝,笔笔有力,或苍老或挺秀,繁而不乱,加强了画境的深邃感,而不芜杂。山石的皴笔或繁或简,坚挺朴质,不泥古,有深厚的传统技巧,更重视‘师造化’,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又作《漓江奇峰》、《雨后云山》和《漓江渔歌》、《清漓竹蕉》、《群峰静泊》、《漓江春早》、《杏花春雨》等山水小品。

  夏月  巨幅作品《长城》(144cm×292cm)为人民大会堂收藏。

  被选为全国文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迁入和平门新居。新居可远望西山,其画室故名“望山楼”。后楼前新楼又起,遮蔽远山,遂取《陋室铭》意,易画室名为“何须大斋”,著名老山水画家董寿平先生造访新居,建议去“大”字,因而易名为“何须斋”董寿平先生即题“何须斋”匾额以赠。之后,雪石先生以其斋命题山水作品20多年。

  1980年 庚申  65岁

  三赴丽江,带学生做写生实习。进一步搜集素材,并对桂林山石结构和传统皴法作深入研究。

  作大幅墨笔写生作品《阳朔过龙镇风光》(48cm×183cm)笔墨严谨,可谓神形兼备之写生佳构。又作墨笔写生《楠溪山晨雾》、《风景如画在漓江》、《独秀山和西郎山南眺》、《金钩穿岩》等。应邀请,为桂林蓉湖宾馆总统套间作大幅山水作品《兴坪佳胜》。

  首赴黄山写生,途径苏州、富阳、歙县。以焦墨、钢笔作速写稿十幅。

  5月  作《黄山松》、《漓江春雨》。又作《黄山松韵》并题:“黄山松以天然造型称奇于世,矫枝如龙盘如虬,昂首如鹤,挺立如人,偃如雨盖,卧如扶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庚申雪石。”

  夏月  作《奇峰耸翠》、《漓江春早》、《江畔农舍》等。

  应邀创作《漓江之晨》,参加中国对外贸易促进会举办的赴日本、美国、加拿大展览。

  作《西泠印社》、《杭州西湖》、《漓江春早》、《奇峰耸翠》、《漓江春雨》、《象山春晓》、《太行春早》、《牧归》、《太湖人家》、《江边人家》、《太湖渔汛前》、《盛夏江边起白云》、《南溪山晨雾》、《风景如画在漓江》、《泡桐树》、《千年古榕》、《丛林古亭》、《阳朔读书岩》、《早春》、《归舟》、《大圩》、《汉柏》等作品。

  10月  应邀首访日本。在东京举办“现代中国画家白雪石作品展”展出以桂林、黄山太行、太湖为题材的创作和写生作品65幅。日方出版《白雪石画集》(其中彩图22件,黑白图43件)。并刊中央美院张安治教授《白雪石作品简介》短文。

  《人民教育》第3期刊发其漓江山水作品《春之晨》。

  冬月  应邀请,为广电部作大幅山水《一湾江水碧  万点桂山青》(99cm×353cm)(广电部收藏)。

  北京山水画研究会成立,被推选为该会会长。

  80年代  为毛主席纪念堂作《北国风光》。

  1981年 辛酉  66岁

  春月  以黄山松石为题,作《云壑松声》(180cm×65cm)。

  3月  应邀请为宋庆龄副委员长作《漓江山水》。之后宋庆龄副委员长官邸办公室来,致谢,内容为:“白雪石教授:承您为我处作画布置客厅,非常感谢,现尊宋副委员长嘱,向您致谢,赠茶叶两听,请哂纳。此致敬礼

  1981年3月31日(印)”

  7月  《饮马太行》(68cm×68cm)入选“中国共产党成立十六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并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夏月  应钓鱼台国宾馆邀请,作巨幅山水作品《太行春晓》(143cm×369cm)。

  《人民日报》、《吉林日报》等报刊先后刊发《饮马太行》、《太行春晓》、《漓江山水》、《梅花》、《江山如画》、《唐人诗意》、《墨梅》、《春之晨》、《古树金秋》、《漓江春》、《黄山松韵》、《忆写黄山笔架峰》、《长青》(67cm×136cm)为全国政协收藏。

  8月  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李福顺教授撰文《自学成才的白雪石》,并配发漓江山水作品多幅刊于香港《收藏天地》杂志。

  冬月  作大幅山水《水碧山青》。又作《漓江春》为私人收藏。

  1982年 壬戌  67岁

  应邀为中南海接见厅作巨幅山水《千峰竞秀》(250cm×600cm)。从1982年—1995年陈列于接见厅13年之久。

  常作山水画《漓江梦境》、《丽江一曲千峰秀》、《漓江山水》等。

  《云壑松声》(180cm×65cm)获北京市美展二等奖,并为市美协收藏。

  《人民海军》、《体育报》等刊发《漓江山水》、《漓江风光》等。

  10月  作意笔山水《雨后》。

  11月  以粗笔泼墨作《漓江春》。

  又作《千峰竞秀》被黑龙江画院收藏。

  11月23日,《北京晚报》发表黄平、赵润庭合写的评论文章《迈创新之路画漓江之美——访国画家白雪石》。

  1983年 癸亥  68岁

  春月  于中山公园作写生作品《古柏》

  应邀为国务院紫光阁作巨幅山水《万壑松风》(200cm×750cm)、《千峰竞秀》(300cm×370cm)。《千峰竞秀》长期陈列于国务院会议大厅20年。

  应香港商务印书馆邀约,作《山水画技法》。是年与黄均(人物部分)、孙其峰(花鸟不分)合著的《国画技法》一书发稿。

  北京电视台《大观园》专栏,摄制介绍白雪石山水的专题片《心在桂林山水中》,并于11月12日晚8时公开播放。

  创作山水画《燕山雨后》、《渔村》、《渔归》等。

  5月  应邀为燕京书画社作巨幅山水《源远流长》(150cm×500cm);又作《烟雨漓江》等。

  对外经贸部领导人出访邀请,作桂林山水赠日本领导人。

  7月  为《北京体育》创刊5周年作山水作品《渔村》。

  秋月  作《秋山红树》、《深秋拒马河》、《秋日山居》、《金秋放牧》等。

  《人民日报》、《北京日报》、香港《大公报》先后刊发《云壑松声》、《千峰竞秀》、《桂林风光》、《山色空漾雨亦奇》。

  香港英文版orientations杂志刊发“白雪石山水专题”,向英文读者介绍白派山水,并刊发作品十多幅。

  作品《雨后》为北京市美协收藏。

  香港《文汇报》之《中国书画》专刊,全版刊发白雪石山水作品多幅,同时看在人民日报美术记者马克所撰评论文章:《白雪石笔下的漓江》。

  10月  应邀为中联部作巨幅山水《千峰竞秀》(192cm×500cm)

  11月  又作《城长春不尽》(143cm×370cm),为中联部收藏。

  12月  应人美社《中国书画》杂志之邀,撰《我怎样画桂林山水》,系列介绍个人桂林山水创作体会和经验。

  1984年 甲子  69岁

  元月  大幅山水作品《烟雨漓江》(94cm×180cm)参加北京地区中国画作品展出,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被聘为“第六届全国美展”北京地区中国画平稳。

  春月  作《归帆》、《春》、《漓江春早》和《象山春晓》并题:“雪石写于漓江之滨。”

  应邀为《光明日报》创刊35周年作《雨后漓江》(95cm×180cm)。并题:“雨后漓江两岸奇峰出没于烟云变幻之间,翠竹芭蕉相映成趣。碧波荡漾,渔船晚归景色之美胜过世外桃园多矣……”

  为人民教育辛勤工作30年,受北京市高等教育局表彰。并颁发证书。

  春月  赴泰山写生,作《泰山松》、《幽涧飞泉》等。

  又作《漓江云起》、《幽谷飞泉》、《翠竹青峰》、《白梅图》、《墨梅》、《云起牧归》、《群峰滴翠》、《清漓图》、《金秋放牧》、《金秋》、《拒马河之晨》、《岱庙汉柏》等。

  作《漓江》长卷(34cm×277cm)、《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和《城长春不尽》等。

  作品《烟雨漓江》应邀参加赴苏联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展出。

  为民盟北京市委举办的“为抢救大熊猫书画义卖展”和“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书画义卖展”以及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筹款义卖活动,分别捐赠作品。

  6月  《光明日报》于6月23日刊登李希德撰《妙剪漓江一段春——访国画家白雪石》

  文,并刊发相关漓江山水作品。

  《工人日报》于6月24日刊发赵润庭、欧阳铨评介文章《“漓江画家”之路》。

  又作《水碧山青》、《云起牧归》、《山高水长》、《金秋牧歌》、《寿松》、《群峰滴翠入画图》等。

  香港商务印书馆、人民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由孙其峰、白雪石、黄均合著的《国画技法》(港版)出版,并分别向海内外发行。

  夏月  作《群峰滴翠入画图》。又作《漓江云起》并题:“昔游漓江船泊阳朔,忽见东山脚下白云冉冉升起,瞬间东山尽被白云遮住,真奇观也,此写白云初生之景……”

  9月  作《金秋放牧》并题“甲子九月燕山归来”。

  秋月  作《金秋》和《日光瀑布》并题:“1980年秋余在东京举行个人画展期间,曾赴日光一带风景区观光,时值金秋季节,沿途枫林如海蔚为壮丽,日光瀑布尤为吸引观众,回旅寓后留此草图。1984年完成雪石并记。”

  1985年 乙丑  70岁

  应邀请,为民族饭店绘制巨幅山水《漓江一曲千秀峰》(143cm×489cm)。该作品随后被选印成国家领导人外事专用贺年卡。

  从事教育工作30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部表彰,并颁发证书。

  春月  作《漓江帆影》、《云山图》、《象山一角》、《归渔》等。

  台湾《艺术家》杂志3月号,刊刘奇俊发自新加坡的评论文章《白雪石的山水画艺术》。同时刊发《放筏图》、《黄山松云》、《家家都在画屏中》、《漓江之春》、《奇峰耸翠》五幅作品。

  作品《奇峰耸翠》应邀参加赴保加利亚展览。

  五赴漓江旅行写生,搜集创作素材。作《雨亦奇》,以泼墨法写之,别具风采。又作《山村渔家》、《晨曲》、《月牙山》等。

  5月  作《漓江之春》、《春江渔歌》、《春酣》、《雨亦奇》。

  日本福山市立福山城博物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现代绘画名作展”,展出白雪石《奇峰耸翠》等作品四幅。

  6月  《光明日报》6月11日刊发白雪石山水《漓江渔歌》、《漓江春》、《清漓修竹》、《兴坪佳胜》。

  夏月  应民族饭店邀请作巨幅山水作品《丽江一曲千峰秀》(143cm×489cm)。

  又作《春山图》,并题“渴笔云头皴亦颇具韵致雪石”。

  9月  应人民美术出版社之邀,编著《中国技法》山水分册,并以严谨精炼的文字和配发相应之画稿来阐释和讲解画理画法。该书出版后受社会各界好评,并多次再版。现已发行近二十万册。

  赴长江三峡写生。先后创作《风雨归舟》、《春山》、《春》、《三峡图》、《桂林叠翠山》,以及《雪图》和《山村渔家》等巨幅山水《桂山青》、《千峰竞秀》、《十渡金秋》等。

  秋月  于厂肆得40年前拟古作品《秋江泛舟图》轴。

  《光明日报》、《北京日报》、《中国旅游报》、《工人日报》等先后刊登其山水画作品十多幅。

  应日本三洋公司邀请创绘中国山水画作品多幅。

  又作《御花园连理枝》并题:“故宫御花园内有连理一株,每当深秋季节树上挂满萝叶,颜色金黄,秋意更浓……。”以及《入山千万曲》、《秋山红叶》等。

  1986年 丙寅  71岁

  春月  作《清漓江畔半山亭》和《青峦春早》、《秋泉》等。

  应邀请为北京饭店绘制巨幅山水《黄山松》(142cm×364cm)。

  应邀与袁晓岑、陈子毅、亚明、宋文治、范增、米景场、崔森茂、袁熙坤、刘炳森等画家赴美国举办联合画展,并参加观光活动。作品《漓江山水》为美国堪萨斯博物馆收藏。

  应邀参加“中央文史馆35周年书画观摩展览”。

  应邀请绘巨幅山水作品《城长春不尽》。经海协会赠台湾“海基会”收藏。

  作《奇峰耸翠》、《晴峦春早》、《松风飞瀑》、《长青》等作品。

  夏月  作山水《无数奇峰落眼前》并题句云:“白云招我上层巅,无数青峰落眼前,满目林岚共画本,万家灯火映山川。”又作《漓江山水》并题清李守仁诗:“淋漓大笔出天宫,万古丹青一洗空;我泛扁舟山下过,也应添在图画中。”诗画相映成趣。

  8月  荣宝斋出版白雪石绘《荣宝斋画谱(十三)山水部分》。刊李行百撰序言。该画谱从1986年8月至2002年先后五次印刷发行67000册。

  应邀请,首次赴香港举办个展。共同出作品38幅。全部作品由邀展单位刊印港版图录画册发行。

  创作巨幅山水《十渡秋光》(70cm×370cm)和《无数奇峰落眼前》、《漓江飞瀑》等。

  应邀为《国家安全》杂志作桂林山水。

  《空军报》刊发白雪石为空军司令部绘制的巨幅山水《万点桂山青》。同时发表子央的评介文章《一湾漓江碧,万点桂山青》。

  10月  作山水长卷《拒马河畔》并题:“峰林丹柿相映红,拒马河畔秋已深。丙寅十月房山写生归来作。”

  1987年 丁卯  72岁

  春月  作《擎岚秀丽》山水图,并题句:“山岚秀丽如画本,江水无波可照人。”又作《秋泉》、《竹林幽居》、《雀戏春林》、《归舟》、《漓江渔歌》等。

  应邀请,第二次赴香港举办个人山水作品展。

  创作山水长卷《青峦秀丽》。

  作《晨曲》,以笔墨写桂林夹竹桃,参差错落俏丽别致,极富笔情墨趣,未见前人有此题材。

  作《一湾江水碧》(284cm×850cm)(燕京饭店藏)、《江中行船》、《江边竹林》、《湘西群峰插碧天》、《红树清泉》、《秋涧鸣泉》、《深山春早》、《太行秋色》、《秋泉》、《江边泊舟》、《渔筏》等多幅。

  《黄山松》、《三山秀色》被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选印作中央领导1988年对外赠送贺年卡。

  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捐赠山水作品一件。

  为江西画院成立捐赠山水作品一件。

  香港《文汇报》以整版发表白雪石作品多幅,同时刊发冯文评论文章。

  3月  《中国画》杂志发表白雪石作品八幅。同期刊发著名美术评论家李行百与著名画家秦岭云的评论文章。

  夏月  应北京饭店邀请,作《一湾江水碧  万点桂山青青》(144cm×364cm),又作《风雨欲来》并题:“丁卯长夏大雨竟日偶忆江边所见作此遣兴。”

  又作《溹溪云气》、《半山亭》、《渔筏》、《松瀑图》等。

  9月  重九作《深山春早》、《红树清泉》。

  又作《青峰云锁》、《疑是银河落九天》等。

  秋月  展观1985年厂肆购回之1944年绘制的《秋江泛舟图》。高兴之余,对是图作补题曰:“此于四十年前仿古之作,乙丑年得之于厂肆,因志数语为念,丁卯深秋雪石。”

  作《人间仙境》、《无数青山浮水出》、《云横翠岭》等。

  1988年 戊辰  73岁

  任第七届全国政协。

  作《拒马深秋图》(100cm×337cm)。又作《红柿枫林映深秋》(101cm×338cm)。

  春月  作《梅林舟影》、《穿岩之春》等。

  第三次去日本举办个人画展。日方出版白雪石山水作品图录。日中友协理事长宫川寅雄为作品图录作前言。

  作《奇峰独秀》、《村舍》等。

  作《漓江秋晨》、《驼峰秋色》。又作朱砂《梅花》并题:“白石老人曾以朱砂写梅,余极喜之,因作此图。”

  台湾黎明文化活动中心展出大陆画家李可染、林风眠、傅抱石、吴作人、关山月、李苦禅、黄胄、黄永玉和白雪石等人的作品。

  又作《奇峰叠翠》并题:“奇峰耸翠层云起,漓江青碧水一湾。”

  香港《大公报》连载慕才的文章:《妙剪漓江一段春——记著名画家白雪石》并刊发其中漓江山水多幅。

  12月  第三次去香港,参加国家新闻出版署、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市文化局和北京美术公司所属汲古阁主办大型“中国书画展”开幕式。同行者有邵宇、董寿平、刘炳森等。

  1989年 己巳  74岁

  2月  应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之邀,编著《写意山水技法》一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刊作品图版109图,第一次因栓25000册发行一空。

  7月  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制作《著名画家白雪石》——白雪石专访节目。8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中央广播电台《空中服务台》预告该节目于8月25日播出。

  仲夏  又作长卷《桃花溪》,题唐张旭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进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8月  应邀请赴新加坡举办“白雪石近作展”,展出作品40件。所展出作品,全部收录于《白雪石近作》图录册。图录刊有刘奇俊的评论文章《白雪石的山水艺术》。新加坡《联合晚报》以《画境与词境》为题,刊黄叔麟文,评介其作品。

  荣宝斋出版《荣宝斋画谱(三十四)——白雪石山水范画部分》,中央美院教授张安治先生撰《序言》。该画谱从1989年8月至2003年已七次印刷发行了70000册。

  9月  国内《参考消息》于9月5日,以“他的画充满诗意——新加坡报纸载文称赞老画家白雪石”为题,转载该报评介文章。

  应邀赴日本大阪举办“梁树年、白雪石、田世光联展”。

  创作《漓江春》、《雨后》、《春江渔歌》、《雨后青山水墨成》、《湘西奇观》、《春江水暖》、《漓江青碧》等。

  秋月  应全国政协邀请,为庆祝建国40周年作《山高水长》(128cm×146cm)由全国政协收藏。

  应邀为上海《经济日报》作山水作品。

  作《春风细雨》、《春林嬉寝》、《桂林山居》、《八哥嬉春》等。

  又应荣宝斋邀请,赴香港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作品《雨后漓江》、《归舟》、《秋涧清泉》、《秋牧》、《三峡云起》及长卷《千峰叠翠》和《雨后云山》等新作40件。香港报刊以“艺林评赏”和“专访”发专栏介绍。

  1990年 庚午  75岁

  3月  香港荣宝斋出版《白雪石画集》,新加坡刘奇俊为画集撰文。

  夏月  应邀请为新华社作巨幅山水《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177cm×651cm)。

  作《漓江云起》、《翠竹摇曳》、《黄山松涛》、《湘西山水》、《漓江雨霁》等。

  7月  应邀为京丰宾馆作巨幅山水《象山春早》(90cm×350cm)为接待厅室作陈列用。

  8月  又作《湘西山水》,题:“湘西山水独具特色,雄奇与秀丽兼而有之,群峰之间轻云飘动,树木丛散,景色宜人。庚午雪石于何须斋。”该作品《美术杂志》是年第8期选刊。

  1991年 辛未  76岁

  1月  应《瞭望》周刊之邀请作《江边小景》。该作品在《瞭望》周刊创刊10周年海外版创刊5周年纪念册刊发。

  作《山色空漾雨亦奇》、《漓江春色》、《漓江晨雾》、《漓江细雨》、《漓江仙境》、《春风又绿江南岸》、《十渡秋光》、《颐和园扇面殿》等。

  于“何须斋”作《阳朔奇峰》,并有感而发题诗于上曰:“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第一家,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

  作品《梅花欢喜满天雪》入选北京市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70周年美展。

  9月  《人民日报》海外版9月14日以《白雪石的山水画》为题,刊发《千峰竞秀》等多幅作品,汪竞秋撰文,对其漓江山水创作之探索、创新过程,有较详论述。

  香港《收藏天地》刊登李福顺《自学成才的画家白雪石》一文,评介白雪石艺术,同期刊登《源远流长》、《太行金秋》等作品十余幅。

  作品《江边村庄》、《百里漓江处处奇山秀水》、《秋深霜叶红》入选“中国现代中国画代表作家展”在韩国展出,并在其画集中刊印。

  1992年 壬申  77岁

  春月  作《云涌玉屏》并题:“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著称于世,被誉为人间仙境,庚申年余游黄山得此稿,壬申春雪石写于何须斋。”

  又作《太行牧歌》(100cm×100cm),赠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收藏。

  应邀为中南海瀛台接见厅绘制巨幅山水《千峰竞秀万树争春》(200cm×500cm),受到美术界和中央领导高度评价。

  作《青峰脚下渔村》、《拒马河之夏》、《秋山幽谷见羊群》、《漓江渔家》、《秋》、《渔村晨雾》、《山泉》、《笔墨山水》等。

  以传统皴法作《笔墨上水》,并题:“偶用云头与批麻,浓淡于湿随意加;学习探索平生愿,愧对宋元两大家。”诗中流露出对传统笔墨之深情和留恋。

  夏月  作大幅山水《长城内外春意浓》(98cm×365cm),钓鱼台国宾馆收藏。

  9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白雪石画选》,收录其作品264件,常用印18方。王靖宪撰评论文章《润物细无声》。

  《迎春花》杂志发表山水作品十余幅,并刊发金舫《艺术生命之源》评介文章。

  《瞭望》杂志海外版,刊发朱继功撰《好山好水看不尽》评介文章和漓江山水作品。

  为中国新闻社创建40周年纪念创作《江边渔家》并在其纪念册中刊发。

  秋月  作巨幅山水《漓江一曲千峰秀》、《叠翠》等。

  10月  从本年10月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11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现代名家画谱——白雪石》出版。邵宇作序,白雪石撰写《尊重传统,勇于出新》论文及技法说明、作品分析等万余言。计有山、水、树、石等范画、写生作品及创作百余件。并刊发李行百评介文章《默契自然,增辉山水——关于白雪石的艺术》。

  《中国消费者报》刊发于允科《何须斋里访白老》文。

  作品《拒马河之夏》(180cm×140cm)入选“美哉北京”书画展,并由炎黄艺术馆收藏。

  受聘为《毛主席纪念堂书画集》编委会顾问。

  1993年 癸酉  78岁

  春月  作泼墨山水《家在奇峰下》、《阳朔风光》以及巨型扇面《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钓鱼台国宾馆收藏)和雪景山水《雪江行舟》(68cm×136cm)。

  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作《千峰竞秀》(68cm×143cm)。

  又作《千峰耸翠》(68cm×136cm)和《漓江渔家》、《红叶秋瀑》、《桂山云起》等。

  作品《太行放牧》入选“中国现代书画精品展”。

  为北京市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捐赠山水作品。

  秋月  作《群峰叠翠》(68cm×136cm)和《青峰白云》等。

  应邀为美国前总统布什作《千峰竞秀》(68cm×138cm)并补题“布什总统巴巴拉夫人惠存”。

  《北京日报》以整版刊发白雪石新作多幅,方伦撰文对画家的独创精神予以高度评价。

  《人民政协报》以《求止于至善》为题,刊发其近作3幅和《艺无止境》短文。

  受聘任“齐白石研究会”顾问。

  冬月  作《千峰竞秀万壑争流》(68cm×138cm)由首都博物馆收藏。

  又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和《渔村晓雾》、《秋山飞流》等。

  获《中国艺术博物馆荣誉证书》。

  1994年 甲戌  79岁

  接受美国前总统布什1994年1月24日亲笔签名致谢函。全文为:“亲爱的白雪石先生:首先表示我的歉意,那次我们在钓鱼台的会面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和我的夫人都非常喜爱您的杰作,我们将把它视为我们的珍宝,永远珍惜保藏。有时间的话我们也要学习研究您的画风!另外,我们非常高兴与您的女儿见面,可惜也是时间太短,希望下次我们可以长时间交谈!最后再次向您表示我们的感谢!乔治·布什(签名)”。

  《颐和园扇面殿》入选“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40周年书画展”。应全国政协邀请作山水画《漓江之秋》(95cm×177cm),题:“每当金秋季节,漓江山明水秀,枫林丹柿遍布奇峰和山坡间,清晨傍晚山水为朝霞余晖所映,漓江又呈现一种万紫千红胜似春光的景象。一九九四年秋,为庆祝全国政协成立四十五周年而作。雪石于何须斋。”

  以行书写唐宋诗两幅。其一为唐诗杜甫《春夜喜雨》;其一为宋人朱熹《春日》。

  10月  受聘为中央办公厅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

  创作《烟雨新绿》、《疑是银河落九天》、《鹊戏秋林》、《苍山舞龙》、《细雨空漾》等。

  天津《今晚报》刊发董振涛《以情驱笔妙造自然》文,评述白雪石的山水画创作。

  1995年 乙亥  80岁

  春月  作《春江泊舟》并题:“乙亥元旦雪石试笔。”

  又作《桃花江畔》并题:“桂林桃花江畔夹竹桃盛开季节,万紫千红极富诗情画意,雅静的漓江美更加锦上添花。乙亥新春雪石作于何须斋。”

  又作扇面山水《始信峰上卧龙松》和《幽谷梅香》、《象山渔歌》等。

  作自画像并题:“搜尽奇峰打草稿,锦绣江山如画图。乙亥夏六月雪石自画像时年八十。”

  应全国政协邀请,作《深谷奇松》,由政协主席李瑞环赠古巴卡斯特罗主席收藏。

  作《歙县渔梁镇》、《白梅八哥》、《春雨山泉》、《白云红树图》、《四喜图》、《红树白云》、《春江泊舟》、《象山渔歌》、《月夜松涛》、《疑是银河落九天》、《始信峰上卧龙松》、《秋山白云》等。

  作书法作品《行书杜甫诗》、《行书自撰联》。联句为“耄耋体健犹未老,兴来磨墨写青山”,笔力劲健隽逸,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6月  《中国画》杂志(总第13期),以《白雪石作品选》为题,刊登山水作品17幅,同载《白雪石简历》和肖像。同期刊登全国美协常务书记雷正民《质而有趣灵——漫说白雪石的山水艺术》。

  应邀为全国政协作巨幅山水画《云海松涛》(144cm×562cm)。

  应邀为中南海接见厅作巨幅山水《古塞春晖》,写长城内外明丽雄伟风光。该作品高5米长9米,为中国山水画坛个人创作中罕见之巨制,并长年陈列于中南海接见厅。

  应董玉龙先生邀请,同去玉泉山庄赏花。并为北师院美术系毕业的山水画家陈克永为中南海所作丈二山水作品题:“秋清泉气香  乙亥夏日  克永画  雪石题。”以鼓励该青年画家。

  《美术》杂志是年第12期,以《白雪是中国画作品》为题,刊发作者1980—1995年以来作品11件和作者近照,并同刊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学术秘书孙克撰写的《漫说白雪石的山水艺术》评介文章,对白雪石艺术作了系统的评价。

  应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之邀,由北京市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摄制的《白雪石山水画》录像带出版发行,记录画家创作的部分山水画作品和具体山水画制作全过程。

  秋月  作《秋谷羊群》、《红树白云》、《青峰飞瀑》等。

  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白雪石》卷出版筹备工作开始实施。山水画名家、中央美院国画系教授梁树年为该画集题签,特邀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前研究保管部主任董玉龙先生为该画册作序。著名学者、书画大家启功先生和书法大家、诗人萧劳先生皆书赠诗篇扬誉画家画艺,祝贺艺友的成就。

  全国美协副主席蔡若虹先生为画集题词:“作画山河美,为人品格高。”

  1996年 丙子  81岁

  作《秋山白云》等。

  应全国政协之邀,为瑞士微电子和钟表集团总裁海耶克作山水画《漓江》相赠。

  别后50余年的《荷亭消夏图》轴,又重现于作者面前,兴奋之余,把笔补以长题:“此画系与五十年前作,当时我最爱刘李马夏四家,这幅《荷亭消夏图》,是仿李松年本,全面用湿笔中锋淡设色,画法工细今已不能为之,特志数语以示怀念之情。丙子夏雪石年八十二。”

  中国图片社山西分社编辑、新华出版社出版由赵朴初题签的线装宣纸本大型画册《当代中国画大师选集·白雪石画集》问世。白雪石先生以行书撰《到大自然中去写生》。主编王茂森社长撰文《为中国山水言志的人物》一并刊出。

  1997年 丁丑  82岁

  作《秋山图》(69cm×107cm)、《秋山牧马》、《春到漓江》等。

  应全国政协外事局之请,作国礼《山水》作品赠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收藏。

  6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名家画集·白雪石》卷。画集共收集各期重要作品200件,常用印15方,书法作品3件。由董玉龙先生撰《白雪石及其山水画艺术——代序言》,孙克先生撰《江山本如画  裁剪青出蓝——试谈白雪石山水艺术》同时刊出。

  1998年 戊寅  83岁

  春月  作大幅山水《峰青云白》等。

  作《家在奇峰下》、《千峰竞秀》等。

  又作《梅林》并题:“江苏太湖有古梅成林,每年初春花开似雪,香气袭人,故名香雪海。雪石于苏州。”

  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白雪石作品》。

  作大幅山水《千峰竞秀》(145cm×145cm)等。

  1999年 己卯  84岁

  春月  于新居作巨幅山水《清溪饮马》。

  作桂林山水多幅,其四尺立轴《江边新绿如画图》为全国政协选印为新千年贺卡。

  夏月  作大幅山水《漓江春早》(143cm×350cm)并题:“己卯夏日雪石绘何须斋。”

  应《人民日报》之邀,为迎接新千年的到来,于12月8日书写题词。《人民日报》于12月24日刊出。题词全文如下:“全球同庆千禧日,正是中华腾飞时,千载难逢好时机,港澳人民庆回归,台海同胞盼统一,千秋大业逢佳期。炎黄子孙齐奋力,民族复兴在吾侪,再接再厉新世纪。”题词文句为董玉龙先生撰写。

  2000年 庚辰  85岁

  4月  赴苏州、上海,在苏州园林及上海植物园写生。

  6月  12日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政协礼堂为白雪石85岁生日举行宴会,祝贺其艺术成就,并赠送花篮,上题字:“贺  白雪石先生八十五岁华诞。”

  北艺部分老学生赴“何须斋”为老师贺寿。

  2001年 辛巳  86岁

  元月  13日江泽民主席接见并宴请白雪石先生,并合影留念。

  春月  作《黄山松云》并题:“辛巳春雪石写于何须斋时年八十六岁。”又作《漓江春早》等。

  10月  再赴桂林写生。

  12月  北京文联、北京美协、北京画院组织“白雪石艺术研讨会”,与会者有文化部艺术局、市文化局有关领导人,以及中央美院、北京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美术》杂志、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编审等近三十人,对白雪石先生人品、画品作高度评价。

  2002年 壬午  87岁

  2月  北京美协《美术家通讯》,刊发“白雪石艺术研讨会”发言纪要。

  6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大8开选本《中国近现代名家作品选萃——白雪石》,并选刊董玉龙先生《白雪石及其山水画艺术——代序言》评介文章。

  7月  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对开大型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丛书·白雪石现代山水画》。

  8月  《白雪石百幅书法集》由北京墨宝斋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出版,黄苗子先生题签。

  11月  《美术》杂志封面刊登白雪石先生肖像,选刊作品十多件,并全文刊载北京美协、北京画院和北京市文联共同主办的“白雪石艺术研讨会”各家发言纪要。

  天津人美出版的《中国画》杂志发表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傅家宝撰《白雪石艺术研讨会纪要》文章。

  2003年 癸未  88岁

  当选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有关师生访问“何须斋”并留影。

  1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美术家作品丛书——白雪石》,并选刊孙克先生评介文章。

  4月  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出版32开本《白雪石写意山水画艺术》,并选刊董玉龙先生评介文章。

  为庆祝白雪石先生90华诞,北京艺术学院原山水班老学生和先后以不同形式受教的学生们,在平谷中国山水画院组建了以刘炳森为主任,王心昌、陈克永为副主任、刘宝泉为秘书长的“筹委会”,并决定以集体艺术劳动的“打工”形式筹集资金,举办“白雪石师生山水作品展”,出版“白雪石师生山水画集”为白雪石先生贺寿。

  第1期《画廊》刊登“白雪石先生专集”,同时选刊董玉龙先生撰写的文章《白雪石及其山水画艺术》。

  7月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大红袍”大型画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白雪石》第2次印刷。

  11月  荣宝斋画谱《白雪石绘——山水范画部分》再次重印发行。

  应邀作巨幅山水《云海松涛》(144cm×550cm)并题:“应友人之邀重绘收藏于政协礼堂之作品癸未雪石十年八十八。”以如此高龄尚能绘制如此巨幅山水作品,实属画坛罕见。

  以四尺纸书清袁枚咏桂林诗作《出桂林溯漓江至兴安》等。

  2004年 甲申  89岁

  元月  17日至22日,同家人赴香港观光旅游。

  “白雪石师生山水作品展”筹展会在全国政协书画室举行。并就展览事宜决定:全国政协、钓鱼台国宾馆、北京饭店等单位大幅作品,有政协书画室田风立先生负责借展。展出地点最后定在中国美术馆圆厅和侧厅举行。展览的主办单位为: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国美术家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四单位联合主办。具体工作由“庆祝白雪石先生九十华诞师生山水作品展筹委会”承办。

  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为《白雪石师生山水画集》题签。该画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董玉龙先生为该画集作序。

  3月  以四尺宣书写个人旧作题画诗三首:“白云招我上层巅,无数青峰落眼前。满目林岚共画本,万家灯火映山川。”“喜用云头与批麻,浓淡干湿随意加。学习探索毕生愿,吾师宋元诸大家。”“桂林山水世争夸,阳朔奇峰第一家。我坐扁舟随意看,果然千朵绿莲花。”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4月  应邀于“何须斋”接受《中国书画》杂志总编辑专访,采访实录于5月份在该杂志刊发。

  5月  22日为庆祝白雪石先生90华诞而举办的“白雪石师生山水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同时,《白雪石师生山水画集》出版。

  全国政协前主席李瑞环、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及美术界同仁,前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师生,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有关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和亲朋好友逾千人参加开幕式。李瑞环主席、白雪石先生为开幕式剪彩。刘炳森以朱红撒金宣书写两巨幅长联以贺。两贺联气势恢宏,为展览会增色。两联文句:第一联上联为“情系漓江山与水”,下联为“寿同黄岳柏与松”,并题董玉龙先生撰句,刘炳森书。第二联上联为“巧裁阳朔千峰秀”,下联为“妙剪漓江一段春”,并题董玉龙先生集句,刘炳森书。

  6月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白雪石写意山水画集》。同时摘要刊发董玉龙先生评介文章。

  4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礼堂设宴为白雪石先生庆寿。

  11日在北京饭店最高层宴会厅举办祝寿宴会,历年各界学生、同事、亲朋好友和中南海、全国政协书画室、中央电视台、各大报刊、出版社代表等百余人参加祝寿。

  2005年 乙酉  90岁

  重新绘制巨幅山水画《黄山松云》。

  2006年 丙戌  91岁

  2月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山水卷》收入山水画作品10幅。

  6月  天津杨柳青书画社出版《白雪石山水画新作选》,印数5000册。

  2007年 丁亥  92岁

  6月  29日参见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和谐颂·庆祝香港回归10周年中国著名画家作品展”,参加作品1幅。

  9月  参加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的“正当代·盛世中国画展览”,参加作品1幅。

  2008年 戊子  93岁

  2月  《荣宝斋画谱·山水画范部分——白雪石绘》再版。

  3月  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0月  11日至14日在桂林花桥展览馆举办个人“情系桂林山水画展”,李瑞环同志题词“白雪石桂林山水画展”。

  12月  8日,《太行之秋》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19日《漓江一曲千峰秀》参加全国政协书画室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作品展(全国政协礼堂。并被收入《春华秋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书画作品集》。

  2009年 己丑  94岁

  1月  21日全国政协常务副主席王刚同志到寓所探望。

  《画界》2009年第1期(总第21期)刊登甲申年重绘丈二巨幅《漓江一曲千峰秀》。

  2010年 辛卯  96岁

  筹建白雪石艺术慈善基金,同年病逝。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