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策展机构与策展人的区别是什么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策展机构与策展人的区别是什么

策展机构与策展人的区别是什么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遭遇真实界:忻海洲》2013年 《遭遇真实界:忻海洲》2013年

  策划_本刊编辑部   记者_海浪

  机构策展:立足长线

  与独立策展人相对应的是机构策展人。有人认为机构策展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为展览想破脑袋,在一定时期内的展览也有一定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策展人“一锤子”买卖的状况。

  但同时,他们的灵活性、综合能力以及自由度不及独立策展人。在杏坛美术馆吴晓龙的引荐下,记者采访了“青年艺术100”艺术机构的策展总监宋继瑞,他解答了“青年艺术100”的定位宗旨及机构策展与独立策展人的运营方法区别。

  运营模式:团队做展,各自分工

  策展机构与策展人的区别:一个是团体行为,一个是个人行为,但是两者皆可交融。

  宋继瑞说,“青年艺术100”正在做的名泰空间项目,是由8到10人的联展,在联展的同时,又分成他们自己的个展,此时就需要独立策展人为青年艺术家做自己的个性展览。独立策展人在学术、理论见识这一面更占优势,这是策展机构欠缺的。策展机构有很多的青年艺术家资源,能接触到最一线的最广泛的青年艺术家,有大量的活动经验,但目前在学识背景方面还有待加强。

  其优势在于策展机构做活动的费用都由公司承担,资金上的压力相对较小。

  宋继瑞介绍,另一方面,机构策展提前一年做好下一年的策展计划,在下一年做好执行工作,以机构的形式与艺术家合作。策展机构做一场展览更多的是整个团队协作做展,而策展人的工作相对单纯。一个展览由几个部门共同合作,首先要制定策展的方向和主题,选定符合主题的艺术家,而后与艺术家商定需要展出的作品,并签订展览协议,保证展览的正常进行。展览部在艺术家把作品寄来后,将作品送入库房,并验收,保证作品的质量。拓展部作为媒体的推广,要把作品的主题、理念和要参加的艺术家通知到位。同时贵宾部会将艺术家的作品推广给藏家。而展览部将展览的主题、理念、作品完美地呈现在会场中。

  一个展览中,与艺术家合作会遇到一些问题,提前沟通也十分必要,防止影响到整个展览的完整性。

  宋继瑞表示,现在策展人比较泛滥,个别展览会存在学术性不够、江湖气有余等问题从而引起争议。策展机构在做策展时更注重学术性,但也会跟着市场的导向走,更具有前瞻性。策展人在未来的艺术生态链中十分重要,他们对艺术家的研究和创作起到很重要的指引作用。艺术家在创作中遇到瓶颈或者迷茫时,策展人的指引往往能够成就一个艺术家。

  策展人要有最基本的艺术史修养,接触当代艺术家和艺术现象,知道过去,了解现在,用敏锐的眼光在众多的现象中找到艺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这是一位策展人最基本的要素。他的综合能力越高,那么对艺术家的影响就越大,在艺术家的创作上往往能给出更多的指引和帮助。

  当然,“青年艺术100”也与独立策展人进行合作从而形成互补:“处于艺术核心并且自身修养学识很高的策展人在艺术界十分重要,他们为机构提供学术支持,补充策展机构的不足之处,为青年艺术家指引方向。无论是策展机构还是策展人,目标和方向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推动艺术的发展而努力。”

  宋继瑞表示,如今“青年艺术100”也着力于对策展人的培养,使得机构的策展人能够更加专业,在学术专业上与艺术家配合,以期走得更远。

  未来将更加注重国际路线

  宋继瑞介绍,在过去,不论哪种形式的活动,“青年艺术100”在最初就选择以培育的方式来帮助青年艺术家,因为“青年艺术100”本身就是一个包容性更大的艺术平台,抽象、写实、版画等都包含在里面,给予青年艺术家多种选择的展示平台,这是他们的项目策展的优势:多元、包容。在这一培育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小的机构或者画廊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这样的承受力,所以他们只能跟着当下市场热点走。因为策展机构更注重于未来的发展,他们直接与学术性机构或个人进行交流合作,不与市场交涉,对于当下的市场行情关注度小,更注重的是以学术的眼光评判青年艺术家是否能走得长远。

  如今,“青年艺术100”更注重的是国际间的艺术交流。这种交流是促进各民族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刺激,本土文化就会消沉下去。“青年艺术100”未来将更加注重做一些具有国际性视野的展览,目前无论是策展人还是艺术家,都需要对世界各国的艺术状况有所了解,结合自己创作的需求,并和本土丰富的艺术资源相结合,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在艺术中,前瞻性的视野不可或缺。如同前几年流行写实,今年流行新水墨及装置艺术,但并不是流行了才去关注,而是必须提前有一个预知和判断,才能掌握未来的方向。

  “作为策展机构,‘青年艺术100’定位于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同时积极与独立策展人合作,取长补短,关注国际艺术状态,这也像年轻艺术家一样,为整个艺术生态注入新鲜的血液。” 宋继瑞说。

  链接:

  “青年艺术100”展览定位及宗旨

  “青年艺术100”从2011年到2015年一直在关注青年艺术家,以艺术家的年龄为限,在 2014年之前关注的年龄界限在1975年之后,而现在关注1980年后出生,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艺术家,而媒介不受限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田野式的考察,呈现年度性的青年艺家的一个链。因为青年艺术家具有年轻性、原生态性和整体性,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加入一些海外的青年艺术家,比如韩国、日本、意大利和港澳台的青年艺术家,在推出他们的时候,定性选择青年艺术家当年的作品,而非他们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展示。

  对于青年艺术家的评选,不只是看中他们的艺术,还有他们的为人处世风格、品行、潜力等多方面综合因素,为刚刚起步的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展示平台。在几年前,青年艺术家还很少被人关注,人们更多的关注点在艺术界比较知名的老艺术家身上。自从“青年100”成立,渐渐有很多机构或者个人开始关注青年艺术家,比如美术馆、画廊、拍卖公司、收藏公司等,也有很多类似“青年100”做的这种项目。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在这种平台上得以展示,从而走进人们的视线,开始与画廊签约,或者作品被拍卖并收藏等,而青年艺术家的起步很大程度上需要靠这种平台的支持。“青年艺术100”项目参展艺术家大多为专业美术院校出身,创作媒介多样,涵盖油画、雕塑、国画、版画、影像、装置等等,希望真实地呈现目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现状。

  海外做展:方向与未来

  被闹得风生水起的“巴塞尔艺术展”刚刚结束,艺术家、策展人、艺术爱好者对此都津津乐道。近年来,威尼斯双年展、巴塞尔艺术展等都广受关注,中国的艺术有机构、策展人也蠢蠢欲动,想要去这个国际大舞台一显身手。

  策展人王春辰认为现在国际上交流越来越频繁,原因主要是西方国家看到了中国艺术家的价值。“(展览)无论是在美术馆、画廊、学校或者空间都一样,有的属于交流,有的属于商业性质的,有的做得轻松,也有的比较严肃。营利与非营利没必要过分讨论,总方向上都是一个好现象。”

  策展人夏彦国认为从本质上来看,在海外与在国内做展览其实都是一样的,“展览创意跟搞创作本质上一样,策展人需要权衡所有,最终决定你是否愿意去策划某个展览,而且这个展览必须有新意,有针对性、有意义。”

  当然,中西方策展也有着许多细节上的区别。国际艺术家交流联盟的创始人、富邦国际艺术机构创始人策展人杨莅女士为我们讲述了在美国策展的相关问题。富邦国际艺术经纪人机构,主要着力于帮助艺术家们在全球各个角落展示他们的作品。

  《艺术品鉴》:请介绍一下你们机构的义务。

  杨莅: 我们主要做三部分,第一部分如巴塞尔,这一类的大型的艺博会。第二部分是给画家做个展,在博物馆或者指定的场地,主要是提升画家的知名度。还有一部分就是投资一些画家,做学术交流、组织写生团等,以及给收藏家寻找艺术品、古董等。我们做巴塞尔是希望帮助更多的艺术家走进国际的市场,进行文化交流。目前主攻方向是巴塞尔,在巴塞尔艺术展上做一些招商的努力。

  《艺术品鉴》:海外策展要跟哪些机构打交道?

  杨莅:在海外策展第一件事情要看是做哪种类型的展,如果是参加艺博会,那就需要跟参展方打交道,比如巴塞尔这次军械库的展览,我们申请的三个中国画家都没有被批准。另外,我们要跟媒体打交道,必须在媒体的宣传下才能做好工作,才会有更好的互动。

  《艺术品鉴》:与国内做展有什么样的区别?

  杨莅:国内的展我参加了蛮多的,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针对的市场不一样,针对的客户群不一样。其次,在国外做展的费用成本特别高,因为国外的展览会的租金价格非常高,如巴塞尔主会场大概是差不多四万、五万美金,那外面找得最便宜也是一万到三万美金之间,所以费用成本特别高。个展的运作成本也较高,中国艺术家过去做展的费用开销会比较大。另外,国外的销售主要是来自VIP客户,在VIP网上,展览一开始时就卖出去了,之后都是参观性的。国内就不太一样,相对来讲都是展览最后一天卖出。

  《艺术品鉴》:在海外策展也需要找赞助吗?国内赞助是较难的一块。

  杨莅:国外公共博物馆的策展人,一般不会参与商业化策展;画家出钱可以租到的地方也只能是画廊,而不会是公共博物馆;公众看待这两种展览的眼光也是不同的。在美国,策展人大多是为博物馆全职工作,其具体职责取决于所在博物馆的政策。总的来说,策展人负责确立展览要呈现的概念,对展出的艺术品目录、种类、教育内容等有最终决定权,对一场展览的成功举办负有统筹指挥的责任。

  对于西方策展人来说,有稳定的基金会、丰厚的私人赞助、机构的专项资金还有各种形式的赞助模式,然而对于中国尚未完善的策展体制而言,资金问题大多是机构找上门来或者更多的是自己的私人关系。中国基本上没有专门的艺术赞助机构,策展人在中国的确是非常难生存,很难做到始终坚持一个学术立场,必须得靠一些商业的利益来维持你的专业。

  但我们这些机构在海外基本没有赞助,也是靠参展方或者艺术家提供费用。

  《艺术品鉴》:在展览中遇到些什么样的问题?

  杨莅:展览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中国的艺术家不懂国外的市场需求,他的产品的销售市场很难被国外的收藏家所认可,中国艺术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把画的定位太过高,他们认为在中国假如一万块钱的画,在美国就应该卖一万或者十万美金,过分高估他们的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即便他们在中国有小有名气,或者很有名气,但在国外市场根本没有人懂没有人认可,在这个方面其实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经纪人就刚好起到这个作用,我们非常了解国外的市场,选择艺术家和选择作品方面,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在不断做展的过程中增加经验,国内的艺术家想打入国际的市场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要从头开始,必须在市场上有一个很准确的定位。

  《艺术品鉴》:策展人在展览中的角色地位是什么样的?

  杨莅:策展人在这个位置上的作用蛮大的,展览整体的构思,根据画家的作品特点来选择什么样的展出地点,选择什么样的主题,以及整体的广告的宣传策划,后期的销售等等。所以是非常全方位的,但是策展人一个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一定要与众不同,以及媒体各方面宣传力度到位,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在国外办展与国内不同,国内可以用不同的展览公司来做一些杂事,国外这方面比较难一点,所以从头到尾都得把控。策展人扮演的位置不仅仅是帮画家把艺术品展现给更多人,更重要的是在收藏家和艺术家之间起到一个很好的沟通作用。艺术家几乎都不会英文,我们就需要去翻译,让艺术家跟藏家进行更好的互动,让双方更懂对方的需求,把艺术作品展现给藏家。

  《艺术品鉴》:针对美国来说,藏家都喜欢哪类作品?

  杨莅:我们主要做的是油画,美国人更喜欢当代的抽象的艺术品。比如有的收藏家说:“画确实很好,可是我家里蛮多这样的东西了,我就想找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像阿丁的西藏人物系列就挺受欢迎。美国的市场,区域性也很强,比如迈阿密和纽约喜欢的色调和颜色都不同的。纽约的房子很大,大部分很古朴,他们更喜欢小幅的比较暗色调的,而迈阿密的房子都很大,大家喜欢特别大幅的,而且是那种颜色比较艳丽,具有拉丁风情的艺术作品。

  《艺术品鉴》:整个美国看重策展人这个角色吗?

  杨莅:美国的策展人相对比较少,大部分是画廊的老板在充当这个角色,但他的英文名字叫“Curator”,所以相对来讲中国做得非常棒的策展人,大都是大型艺博会的策展人。

  艺术家一般不找策展人,而是找经纪人,也不像中国经纪人只做一个人的经纪人,他们在国外可以做不同人的经纪人。

  《艺术品鉴》:对于中国人去美国策展您觉得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把握哪些因素?

  杨莅:中国策展人在海外做展首先要清楚自己要什么?如果要是走市场路线,就要针对自己的作品和市场需要的时间做规划,其次是每个展览有特定类型的主题,必须把自己对的产品放在对的地方,这是一个最好的方式。

  《艺术品鉴》:中国策展人在美国前景怎么样?

  杨莅:中国的策展人在美国非常少,优秀的策展人也非常少,而是很多艺术家参与策展。去年军械库中国馆就是用的中国策展人,相对来讲还是OK的,但是未来难度会挺大,是蛮艰难的一条路。但是我们会很有信心,因为我们实体与策展相结合,未来会在纽约做一个大型的画廊,然后用中国和美国的优势来做一些东西,所以比较有信心做得更好。我的理想是希望把这些艺术家带出去,不仅在美国做展,还能去全世界各个地方做展,在这个过程中帮艺术家把他们的作品推广出去。

  《艺术品鉴》:美国在信息化、前瞻性等方面是不是更具优势?

  杨莅:信息化和前瞻性是美国非常强的优势,因为美国除了第五大道受全世界瞩目之外,隔壁的麦迪森大道就是金融艺术街,所以说纽约是世界文化经济艺术的中心,也是全世界对艺术最为痴狂的国家,犹太人最喜欢收藏,也是最富有的人群,这都是优势所在。所以策展人在这里能接收到最前沿的信息,从而具有国际化视野。

  编后语

  我们做这个专题,侧重于中国策展人生存状态,诸如:策展人怎么定位、怎么工作、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另外,策展机构与独立策展人,它们的运营方式、现状、问题、误区;一个策展人一路过来经历的变化、心路历程,以点带面,以窥探整个情况及中西方策展人异同,策展人的未来之路等等,但在操作的过程中,会与计划有所出入,但收获总是会超出计划。

  在此专题中,策展人杨卫先生不遗余力地引荐其他策展人,如叶永青,那是一个很精彩的访谈,从中可以看到整个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以及与贾方舟先生短短的交流。遗憾的是已经联系好的策展人吴鸿、田军、盛葳等,都因为时间的原因而未能采访到,本想按照杨卫先生提出的从老、中、青三代策展人的想法来看当代艺术这样的计划也没能实现。同时,在此过程中,也遇上自称策展人的人,我们甚至约时间准备面谈,却在一个艺术圈里偶然得知他以“策展人”的身份骗取画家的画,以及各种丧失原则的行为,不禁唏嘘,每个行业中总会出现些乱象。当然,这个选题并非做一次就结束,杂志还将持续关注策展人、批评家的动态、发展和未来。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