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紫砂收藏 >> 紫砂常识 >> 改革开放后紫砂的发展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紫砂收藏 >> 紫砂常识 >> 改革开放后紫砂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紫砂的发展

作者:佚名      紫砂常识编辑:admin     

    1979年10月29日至11月1日,港商罗桂祥先生首次到宜兴鼎蜀镇访问。罗桂祥先生钟爱紫砂,在周游世界各地行商办公之余,广搜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紫砂名壶,并于1981年10月将自己珍藏的476件各类陶瓷茶具捐献给香港市政局,在原香港海陆空三军司令部建立了“香港茶具文物馆”。据贺东强、贺盘发先生的《罗桂祥先生访宜兴》一文,罗桂祥先生在宜兴期间,除了与紫砂工艺厂的工艺师们座谈外,还订购了一批紫砂壶,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自的一批外销紫砂器。这批高档紫砂工艺壶订单,计26个品种,约580多件套,金额约5万余元。此后不久,罗先生又再度访问宜兴,为在1981年香港亚洲艺术节上举办宜兴紫砂展览做准备。

    《宜兴陶艺》,大力弘扬紫砂文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港台及东南亚地区出现一股争购宜兴紫砂的热潮,对促进紫砂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罗先生起了推波助澜的积极作用,功不可没。

    1981年江苏省陶瓷代表团一行四人(顾景舟、徐秀棠、高海庚、宋伯胤)应香港市政局邀请参加香港亚洲艺术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举办宜兴紫砂展览、紫砂讲座香港茶具博物馆开馆仪式等。

    继罗桂祥的双鱼公司之后,香港赵小蝶女士的锦锋公司、连梅英的英泰公司、郑修文的海洋公司相继来宜兴订货。根据港商的需要,紫砂工艺厂开始生产200毫升的小型茶壶,如集玉壶、龙团壶、松鼠葡萄壶等。

    香港客商所经营的紫砂器大多是转道输往台湾的,1986年秋天,参加秋季“广交会”的台湾客商拿到订单后来到宜兴,开始了台湾商人与宜兴紫砂艺人的接触和收购紫砂壶的风潮。台湾商人前后约有百余人来宜兴炒作紫砂,定购名人茶壶,搜求古茶壶,也有少数台湾壶商找人做古壶、名壶的仿品,这股风潮在1991、1992两年达到最高峰。港台客商在宜兴形成巨大的市场购买力的同时,经营和发行了有关茶和紫砂壶的杂志,从而促进了茶文化和紫砂文化的普及和发展,《茶与壶》、《紫玉金砂》、《天地方圆》、《壶中天地》等,就是当时比较有影响的杂志。

    这场持续10年左右的由台湾市场主导的紫砂陶商业潮流,将宜兴紫砂陶业带进了市场化时代,紫砂也因此发生了持续不断的文化嬗变。

    从1959年起,紫砂工艺合作社更名为宜兴紫砂工艺厂,生产品种和数量与日俱增;工厂领导人也几经变化。先后有周荣贵、陈中选、李新安、王春生、薛如友、江中、吴开禄、吴柏松、吴德安、邵六松、周群、张焕明、杨嘉明、朱洪亮等。



    高海庚从1982年至1985年12月任厂长,李昌鸿为副书记;1986年至1992年上半年为唐伯年;1992年下半年至1996年下半年为张国伟;1 996年下半年至2001年为李志平;2001年起为徐建荣。2002年9月份紫砂工艺厂改制后,挂方圆公司,董事长为王俊华,总经理为徐建荣。

    从1955年到1979年的24年间,紫砂陶器是宜兴紫砂工艺厂(前身是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蜀山生产工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紫砂生产工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陶业生产工场、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宜兴紫砂陶业生产合作社)独家生产的,在农村则有大量的分散的副业加工户生产普通紫砂陶坯件。紫砂泥原料,由宜兴陶瓷公司原料总厂采矿供给,再经紫砂工1):艺厂原料车间粉碎加工练泥,提供给厂内及农村生产。紫砂工艺厂独家拥有烧造窑炉。

    上述计划经济的生产模式,随着中国共产党第11届3中全会确定的市场经济目标而结束。1980年,原在紫砂工艺厂学过徒,1960-1961年被下放在蜀山附近(周墅公社)制坯、练泥、烧成的技艺人员,在公社领导组织下,利用当时的政策条件,创办了紫砂工艺二厂。初创时,工厂设在东坡书院隔壁的潘家祠堂内,后与紫砂工艺厂比邻,在蠡河丁蜀大桥桥堍。

    1986年,由家传紫砂做坯为副业的技术人员组合,在川埠乡党委的支持下,建立了宜兴紫砂三厂,厂址在川埠。

    1987年,在紫砂工艺厂的北邻又先后建立了紫砂四厂,在大浦乡又建立了紫砂工艺五厂。还有江南紫砂工艺陶瓷厂、荆溪紫砂工艺厂、中外合资的锦达公司和昌海手工艺品仿古陶公司等。

    上述乡镇企业的兴起,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对计划经济的反冲击,是解放生产力,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的有力证明。乡镇企业的纷纷现,在改革开放期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冲破紫砂生产被垄断的单一生产局面和模式,紫砂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

    从属性上来说说,紫砂乡镇企业仍I囀旧是个手工业者的结合体,与手工产品的个性化生产依然有着本质的不同。党中央和政府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成果,实现社会转型、经济转轨的方针政策,原来的乡镇企业模式,也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不断完善的社会实践中,一批家庭作坊式企业应运而生,从而形成了“家家捶泥,户户业陶”的兴旺景象。

    近来中国企业制度改革推动了家庭作坊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加上茶文化的升温,紫砂艺术的受众越来越多,喜好紫砂壶、紫砂雕塑和其他门类产品(如花盆、文房雅玩)的队伍日渐扩大,目前中国紫砂陶生产主体几乎全部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的民营公司和企业。开公司挂牌的有昌华陶艺公司(原鸿成公司)、长乐弘陶艺公司、阳羡茗陶苑、范家壶庄等,而家庭作坊,主要集中在紫砂村、双桥村、洋渚村、尹家市场、汤渡陶瓷市场、中国陶都陶瓷城,以及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师的家庭作坊,据不完全统计约有千家之多。



    乡镇企业日渐式微,古老的手工业行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最早诞生的宜兴紫砂工艺厂,2002年改制以,后,挂牌宜兴方圓紫砂有限公司。宜兴紫砂二厂也改名为江苏艺兴紫砂陶股份公司。

    据宜兴市陶瓷协会会长史俊棠介绍,宜兴制陶业从业人员从1985年以来增长了5倍以上,近5年来,陶业销售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2年达到20多亿元,其中紫砂工艺品约占十分之一,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