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同异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油雕 >> 油画雕塑 >> 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同异

当代艺术与古典艺术的同异

作者:佚名      油画雕塑编辑:admin     

  本期话题

  羊城晚报记者 朱绍杰 

  实习生 杨  眉

  1月12日,本报刊登陈彦青《那些艺术记忆里的真实梦境》一文引起读者反响。    

  文中以年轻艺术家林于思作品《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上图)为例,介绍当代艺术绘画中的一种常见表现方式。

  画作绘述画家童年时期对唐诗“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误读和想象。在画家的童年记忆中,“班马”即斑马。被一些读者批评与诗文原意不符。更有调侃称,“十分期待画家来表现‘宝马雕车香满路’、‘臣欲奉诏奔驰’”。

  就此,广州53美术馆副馆长胡震认为,如今艺术家绘画的真正目的已不在于像与不像,无论艺术家还是观众,在对待当代艺术时都需要想象力。

  羊城晚报:有评论认为画作所画与诗句不符,您怎么看?    

  胡震:我觉得,可能大家误读了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即把文学诗歌与绘画混为一谈,以同一个标准去评文论画了。文字和绘画是有差别的,观看和评价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不一样的标准。    

  最初的艺术家在表现对象时,首先要求的是要像,强调模仿自然。但到了宋代,文人画出现以后,这个理论开始变化。苏轼曾有诗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也就是说,如果观看一个艺术家所呈现出来的形象时,以像与不像为标准的话,那么你的见识可能是跟小孩子是一样的。这就告诉我们,艺术家绘画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像与不像。    

  那么,看林于思的画也是一样的。他在借用李白诗句的时候,并不是要把诗句中的形象完完整整地呈现给观者。所以不能以对文学的要求评判他画中的马不是诗中的马。

  羊城晚报:在当代艺术中,这样的现象也很常见?    

  胡震:其实当代艺术是相对传统艺术、古典艺术、现代艺术而来的,有它自己的语境关系和逻辑。虽然,当代艺术本身就有很多解读,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角度。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当代艺术是不同的艺术家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尽量深化对人自身、对世界的认识。

  就以林于思的作品为例,画家可以以传统的方式画一匹马,一匹离群之马,也可以按照诗的本意去画离别的感伤。但是如果所有的艺术家,他们都这样去画的话,还有意思吗?还能给我们提供什么新的东西呢?当代艺术应该是能够在思维、在想象力上造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来的。    

  过去,我们一直在讨论所谓的当代水墨的当代性和变革,但总是掉到一个专业性的圈子,在意艺术家的笔墨和观念如何。事实上,当有画作很纯粹地表现了艺术家的想象力,才更令人激动。我认为,想象力是把艺术家和一般人区别出来的很重要的一点。虽然所有的人都有想象力,但是艺术家有更多的条件去调动去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形成自己笔下的作品。当我们回顾艺术史,就会发现能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艺术家,多半都跟他自身的想象力是有关系的。所以不管传统抑或当代艺术家,充分的想象力这一点都是非常难能可得的。    

  羊城晚报:所以说不仅是艺术家需要想象力,观众也需要想象力。    

  胡震:对!对于欣赏者来说,艺术创作者的作品是跟个人修养和对自身的艺术境界是对等的。如果不具备这种能力,就没有办法去体会艺术品的好处和妙处。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理解,甚至在它的基础上丰富它的内涵。所以,遇到这样的观众,对于艺术家来讲,是遇到知音。    

  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活动。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可能缺乏艺术的知识储备:艺术家本身的了解很有限;美术专业知识储备也不够。他们不太懂在专业的上下文里看待这些作品。比如,当代艺术作品与古典艺术作品、当代艺术作品的不同与贡献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不具备这种专业的知识和背景的话,就可能很难去领会到艺术家作品中的内涵。    

  所以,我认为,知识储备达到何种高度,你对作品的欣赏就在何种层面上。不能强求所有观众都异口同声地对一件作品有同样的评价。就好像同样是看齐白石的画,一个农村妇女会赞叹说好像,原因是她的生活经验告诉她这虾跟她在生活中看到的是一样的;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讲,他可能就不满足于一个“像”,他也不会用“像”来评价齐白石的虾。他可能会说齐白石画虾的笔墨,是怎样把民间的绘画特点和传统文人的绘画特点融合一起。他们注意的是它不仅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题材,不再像传统文人般只画梅兰竹菊,更丰富了很多其他层面的东西。    

  另一方面,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创作出来以后,解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是艺术家所能控制的,也不是某个批评家说了算。但正因为多样的解读,才使得这件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很多人说,林于思的这幅作品里面的马不是诗中的马。对吗?对。但类似的情况在宋徽宗的时候就有了。当时,宫廷招画家,就是给以诗作为试题。有一次,他给了一个题叫“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最后得了第一名的画家画了翠楼上,站着一名红衣少女。如果按照一般的画法,可能就是画一片荷塘绿叶,里面有一支荷花。可大家都这样画有什么意思呢?而这个艺术家,他把诗拟人化了,通过站在翠楼上倚栏眺望的红衣少女,让我们产生了更多的联想。    

  这样的画带给人们的审美感受就大大丰富了,所带来的理解层面也更为复杂。所以,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大众的想法。不要去强求大众都要有一个想法,更不要说找一位专家出来去说服大众。这永远都没可能办到的。因为每个人的经验、知识的储备都不一样,他们对作品的解读也就会自然而然的不同。我们允许不同的解读存在。    

  羊城晚报:每个人的背景、经验、知识储备等都会影响他对作品的解读。在您看来,一般观众如何能进入当代艺术?

  胡震:我们要进入对当代艺术的理解,甚至是到了真正能够欣赏的程度。我觉得,第一是个人经验的累积。比如经常去看不同的作品,不同的展览,这是很重要的,可以累积个人的经验。

  另一个是知识储备,也是我刚才谈到的。这种知识储备是对艺术家、艺术史的认识。要了解为什么这个创作要用水墨而不用其他,要用画作而不用装置或者行为。艺术家为什么要选择这种媒介?这些媒介的质别在哪种地方?这些知识都是跟艺术史的了解和储备是有关系的。并不是一个人学了美术史就会欣赏美术作品,而是你怎么把看到的作品和了解到的艺术史相互融通。这也是另外一种欣赏的境界。    

  所以,艺术的门槛,你说高,它也不高。只要你多读点书,多看点作品,可能慢慢就能进入了。

  羊城晚报:与传统艺术相比,当代艺术往往更注重观念性。作品对观众的启发,是这两者的一大区别吗?    

  胡震:其实,自古以来,好的艺术作品,本身就能够给人很多解读的空间。如果一幅画,只能给你一种解读,这不是一幅好的艺术作品。我是不能认同的。至于当代艺术,它在表达手法和寓意上已经非常多种多样,所以相对传统,会有更多更丰富的解读。比如在哲学、科学、人文、社会层面上,它可能都有包容。有一些作品,它可能只是某些方面的局部的实验和尝试。    

  想象力就是艺术家的创造力。在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作品里,人们能从中得到的力量和刺激是非常大的。当这个时代和社会对一些东西不认同,或者很多人都没发现这个问题所在时,往往有些艺术家能意识到,并用形象的方式把这些问题表达出来了。他们用更易让人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艺术家不同于常人、哲学家、文学家的地方。正因为好的艺术家与常人看得不一样、表现得不一样,才让人们看到更前沿的东西。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