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文玩 >> 文玩杂项 >> 牙雕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文玩 >> 文玩杂项 >> 牙雕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牙雕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作者:佚名      文玩杂项编辑:admin     
 ■清朝牙雕作品,那时的船身还比较简单。 ■清朝牙雕作品,那时的船身还比较简单。  ■清朝牙雕作品,那时的船身还比较简单。 ■清朝牙雕作品,那时的船身还比较简单。 潘楚钜,生于1936年,广东省南海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0年在广州市泗盛隆象牙店当店员时,培养了对象牙雕刻工艺的兴趣,1960年进入大新象牙厂,至退休。他善于创作象牙画舫,被业界誉为“牙雕船王”。   潘楚钜,生于1936年,广东省南海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50年在广州市泗盛隆象牙店当店员时,培养了对象牙雕刻工艺的兴趣,1960年进入大新象牙厂,至退休。他善于创作象牙画舫,被业界誉为“牙雕船王”。

  “最鼎盛时期已过去”,“国大师”潘楚钜接受专访坦言困扰:

  对于近80岁的国家级牙雕大师潘楚钜来说,他倾注了一辈子心血的牙雕创作也就是广州60多年来的牙雕历史,从14岁当牙雕学徒开始,他见证了广州牙雕工艺的兴衰,想起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鼎盛期,他满是怀念。

  ■收藏周刊记者 陈福香

  发展历程

  鼎盛时期来工厂参观要排队

  潘楚钜14岁当学徒,见证了大新象牙工艺厂的兴衰起伏。据他回忆,大新象牙工艺厂的历史,可上溯到1955年组建的第一生产合作社。广州象牙雕刻是著名的传统工艺,在国内外素有很高的声誉。建国初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频繁来华参观工艺品生产,为了接待外宾参观,需要将分散生产的艺人集中起来。为此,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在合作化大潮中,以象牙雕刻业为突破口,率先搞合作社。

  1956年4月,在合作化高潮中,全行业一百名外工都加入了第一象牙雕刻生产合作社。同年6月,由恒昌、福源等12家私营象牙商号组成公私合营福源象牙工艺美术联合厂,1958年1月,福源象牙厂又吸收了广兴祥、正隆、福兴等3户加入。同年9月,在“转厂过渡”的浪潮中,第一象牙雕刻生产合作社升级为地方国营工厂。1960年底,福源象牙厂并入大新象牙厂(下简称“大新厂”),合并后职工人数共450人,成为全市独家生产象牙雕刻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并被指定为省市旅游单位,接待国际旅游团体参观。

  就这样,潘楚钜成为了大新象牙工艺厂的一名工人,一直到退休。在1989年象牙贸易禁止之前,广州牙雕曾经历过一段辉煌的时期,据潘楚钜介绍,最鼎盛的时期要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原料充足,销售兴旺,政府重视,工人干劲足大搞创新,技术也得到很大提升。

  “几乎每天都有人到工厂参观,有的时候招待室坐不下,还要排队。”潘楚锯回忆当时繁荣景象。

  “那时的象牙雕刻工属于‘特种工艺’,工资比机械工还高。”潘楚钜介绍,当时的象牙雕刻大师如郭康、翁荣标等的工资达到175元/月,最高级的机械工不过100元/月,潘楚钜的103.5元/月的工资也被笑称是“处级干部待遇”。

  辉煌过去

  广州牙雕曾获得过很多荣

  20世纪60年代,是建国以来广州牙雕创作和生产的平稳发展繁荣时期。随着艺人的荣誉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961年,郭康用一根长1.5米、重35公斤的象牙雕镂成一座气势磅礴的大型牙雕《广州起义》,被选入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卓通花老手伍蛟,将祖传的牙球内层卓花精细技艺应用于屏风小件上,创作了通花四屏《鹤舞升平》。

  为了扩大牙雕生产队伍,从1964年开始,大新厂还派出吴荣昌等技艺人员到艺光木刻工艺社当师傅,传授象牙雕刻技法,促进该社向牙雕生产方向转轨。当年,翁荣标、冯近、郭康等合作的29层牙球《金鱼戏水》被选送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陈列;潘楚钜独创的一件特别精致的六层象牙画舫,被选送到在日本东京开幕的中国经济贸易展览会。

  同一时期,北方有北京象牙厂,南方有大新象牙厂,形成南北两个最重要的象牙厂。潘楚钜介绍,南北两派的侧重点不同,由于象牙最怕北风,北风会把象牙吹裂,所以北方很少有象牙船和象牙球,多半是人物类的,而象牙船和象牙球则是大新厂的拳头产品。

  潘楚钜拿出朋友发过来的象牙船老照片向记者介绍,在清朝期间,象牙船不过是单层,最多两三层,船上的图案单调,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创新大潮中,他一边做一边思考,利用象牙的原料造型,以龙凤鸟兽做载体,创作出以麒麟、孔雀等造型的象牙船,其中,他记得最早的一艘象牙船长达1.5米,取名《双龙出海》,参加完全国展览后即被一个新加坡地产商相中并购买。

  由于潘楚钜精于象牙船的创作,在业界也被誉为“船王”,他创作的作品《双凤朝阳象牙画舫》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孔雀象牙画舫》则被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收藏。

  技艺传承

  牙雕行业人才流失非常严重

  还有两年,潘楚钜就80岁了,在数十年的象牙雕刻生涯中,潘楚钜与牙雕有着深厚的感情,即使现在身为大新象牙厂的高级工艺美术顾问,潘楚钜仍忧心牙雕的传承发展。

  据了解,目前大新厂,包括行政人员在内,不到100人(具体数字未能核实),牙雕工人更是仅剩二三十人,与鼎盛时期的五六百人相比,相去甚远,而这与象牙原料的稀缺有重要关系。

  记者在大新厂位于沙太路的展销厅看到,前来购买的顾客并不多,店员也告诉记者,看的多,买的少,甚至有些客人看几次才会买。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透露,价格在象牙原料禁止进出口后上调过一轮,近期没有调价计划。

  但是,作为以象牙为主要原料的大新厂,原料困扰只是其中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有技艺的传承。“现在工人少,用料也就少了,还是能维持的。”令潘楚钜担忧的是,现在牙雕学徒收入低,加上成才率仅10%,导致牙雕的技艺传承陷入困境。

  “以前跟我一起做船的有二三十人,后来由于工厂的起伏,大部分人都转行了,现在真正还在做的就剩我一个人了,还有一个也就在家把牙雕当成业余兴趣爱好。”潘楚钜表示。

  据文史资料显示,1989年6月,欧美、日本等象牙消费大国自行停止象牙制品进口,牙雕生产成为一个最敏感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大新象牙厂领导认为生路已绝,越早转产越好,于是在当年8月1日起就自行停产整顿。当时全厂生产人员放大假,领七五折工资作生活费;各部门的科室干部则在厂留守,处理日常事务。

  潘楚钜回忆,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大新厂最艰难的时期,很多技术工人流失,原料依靠原有库存。直到2008年,国家才配过一次几吨的原料,不过,政府逐步重视牙雕技艺,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大新厂持续生产。

  停产半年后,大新厂领导看到国家对国际“禁牙”仍有保留意见,未正式执行公约,于是陆续召回一些待工的技艺人员,继续完成手头上的半制品及利用库存的牙料进行生产。目前,大新厂也是全国同行中唯一保持国营独资身份的厂家。

  链接

  南派牙雕以精镂细刻见长

  广州派牙雕又称南派牙雕,制作着重雕工,并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作品多以牙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玲珑精巧,华丽美观。牙雕制品主要有人物、饰品、山水盆景、花鸟虫鱼和文房四宝等。其传统的名品有:牙球、牙舫、花瓶等,而以牙球最为著名,如一个直径18厘米的象牙球,竟能雕成几十层,且层层都能转动自如,每层还都雕有各种人物或花草,令人叹为观止。

  从雕刻手法上分,广州牙雕主要分为圆雕和通雕两大类:圆雕用以制作实心、立体工艺品,如人物、动物、山石风景等;通雕用以制作花舫、花瓶、花塔、蟹笼、牙球等通透玲珑的品种。按工艺技法,广州牙雕有雕刻、镶嵌和编织三大类。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