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文玩 >> 文玩杂项 >> 黄杨木梳工匠:祖上六代均为木梳手艺人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文玩 >> 文玩杂项 >> 黄杨木梳工匠:祖上六代均为木梳手艺人

黄杨木梳工匠:祖上六代均为木梳手艺人

作者:佚名      文玩杂项编辑:admin     
木梳手艺人陈师傅、小鱼、Lulu的工作室 木梳手艺人陈师傅、小鱼、Lulu的工作室

  策划:林 波

  撰稿:孙安东

  美术:张汉松

  绘图:王云涛

  我们做黄杨木梳,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做,但也会提供定制服务,你可以画一张草图交给我们去做,但我们不接受刻字这样的要求,因为我们希望尽可能地保留黄杨木原来的样子,刻字行为与这一原则不符。”

  ——木梳设计师 小鱼

  一把木梳究竟可以做到多么细致?做了23年木梳的陈师傅至今仍在琢磨这个问题。

  黄杨木梳在很多朝代被奉为贡品

  在海珠区昌岗的一个老式小区里,陈师傅和他的搭档小鱼、Lulu租了一套带花园的小房子作为工作室,名唤“欢喜作物”。工作室只有两个小房间,一间摆放了一张榻榻米和一个茶几,用于会客喝茶,另一间陈设了各种木雕作品,花园则摆放着一些木雕工作用具。

  在会客室里,陈师傅和我们坐在榻榻米上,聊起了他的木梳传奇。陈师傅来自四川,今年41岁,从18岁开始做木梳,到今年已经有23个年头了,他的木梳全部使用黄杨木为材料,不使用其他任何材料。这个原则,陈师傅一直恪守不渝,因为他祖上六代都是黄杨木梳手艺人,“清朝时期,有位先祖做的梳子还入过皇宫。”

  几把微黄而温润,有着象牙质感的木梳放在茶几上,看上去并无特别之处,但陈师傅告诉我这些木梳来之不易,因为它们是货真价实的黄杨木梳,普通商店里基本买不到,一些号称“黄杨木梳”的品牌店其实很多用的是“水黄杨”,而不是真黄杨。

  在陈师傅的描述里,黄杨木是一种略带传奇色彩的木材,它们一般生长在悬崖峭壁,生长极为缓慢,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成材,有着“千年不大是黄杨”的说法,但其木质细腻、结构致密,适合雕刻。苏轼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民间亦有“黄杨不怕火烧”、“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等说法。不过,有人认为黄杨“岁长一寸”的说法不夸张,但“遇闰退三寸”可能欠缺科学依据。

  另一个被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黄杨木散发清淡香气,有驱蚊、杀菌和消炎作用,并含有黄杨素,可以抑制头皮真菌的生长减少头屑的生成。因为这些物理特性和民间传说,黄杨木很早便被当作制作木梳的上等材料,黄杨木梳在很多朝代都被奉为贡品,据称慈禧太后就用它梳头。

  黄杨木梳用料多,价格在千元左右

  不过,要想获得黄杨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陈师傅介绍,真正的黄杨木多生长在深山老林里的悬崖峭壁,数量稀缺,采集成本也很高。要想买到真正的黄杨木,少不了300多元一斤,做一把梳子的用料虽然不多,但因为材料珍贵稀少,市场价格也很高,一般按照厘米计算,12厘米150元,每增一厘米加10元,18厘米以上价格另外算。一些加柄的黄杨木梳因为用料较多,价格多在千元左右,甚至两千元以上。

  为了采集到最优质的黄杨木,陈师傅曾经多次亲赴四川龙门山脉,那是一片没有开发过的山区,很容易迷路,去要冒一点险,“经常走好几天山路才找到一棵合适的黄杨木”。从那里采集到合适的木材后,然后通过快递公司寄回广州。

  有一次上山找黄杨树,陈师傅准备了许多干粮,并找了一个当地的男孩带路。上山的第一天一无所获。第二天的时候发现了一大片黄杨,可惜没有一棵过得了陈师傅挑剔的眼睛,“没有成材的黄杨树做不了上等木梳”。直到第三天,他们才在一处悬崖边看到一颗大小粗细正合适的黄杨树,他用一根绳子绑住自己,然后让男孩拉着,自己爬在悬崖边用斧子把那棵树砍了下来。

  采到木材后,他们却迷路了,兜兜转转到了四天晚上,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听到了几声狗叫,这才找到了回家的路。谈起那次有惊无险的经历,陈师傅至今激动不已。“要找最优质的黄杨木,这样的旅途是值得的。”如今,随着年龄渐长,陈师傅已经很少亲自回四川采集木材了,通常是委托一些山民采集然后购买。

  “工厂代工做不出想要的感觉”

  采到木材后,还需要大量的手工劳动。要做一把纯手工的黄杨木梳,至少需要30多道工序。大致流程可以简化如下:先要在木材上画弧线,这是对木梳的定型,需要设计层面的创意;然后固定木材,根据弧线用锯子割锯出木梳整体和梳齿的雏形,这需要纯熟的技法;接着用砂纸对梳齿的边缝打磨,这需要十足的耐心;打磨完毕后再用锉子加工,进一步完善木梳的外观和手感;最后上蜡,作用是保护木梳。

  在整个过程中,每一根梳齿、每一个棱角、每一条花纹,都完全由手工完成,误差要在毫米以内,一个技术纯熟的师傅需要四到五个小时不间断的工作才能制作出一把合格的木梳,一个月最多也就做50把左右。

  手工制作的效率当然低下,陈师傅也曾经尝试过让工厂代工,生产出模型之后再自己手工打磨,“但每次都做不出自己想要的感觉,流水线的生产方式跟手工制作差别很大。头发能不能顺滑地穿过梳齿是手工和机器生产的梳子最大的差别。”

  “设计美学”不可或缺

  黄杨木梳是一门古老的手艺,但如果要把木梳卖给追求时尚的年轻人,陈师傅知道,仅靠“手工艺”这个卖点还不够,“设计美学”是必不可或缺的,而这正是小鱼和璐璐的擅长,他们两个以前都在广州的文艺地标——方所书店做过植物设计师,了解年轻一代的审美习惯。

  小鱼和Lulu在一个偶然的情况下,去木材市场找木材时结识了陈师傅。从此便对木梳着了迷,并跟陈师傅拜了师学了艺,三人还一起创办了“欢喜作物”工作室。在工作室里,陈师傅负责技术层面的把关,小鱼和Lulu则在设计和营销方面倾注精力,经过半年多的摸索,他们敲定了五个经典款式,并确定了自己的Logo,即在每个木梳上面打出两个小圆孔,并注入黄铜。除了这五个款之外,他们也提高订制服务,你可以画个图案交给他们去制作,但他们不提供刻字服务,“希望尽可能保留黄杨木原来的样子,刻字行为与这一原则不符。”

  在小鱼和Lulu的加盟之后,陈师傅制作的黄杨木梳,售价可达数百乃至上千元,其中木料成本占据约三成,剩下七成可以归结为手工成本和设计成本。“能有如此之高的附加值,不是传统手工艺品可以做到的。我们做的木梳,除了木材珍贵和手工成本高企,还倾注了大量的设计成本,这已经是生活艺术品的概念了。”小鱼这样说道。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