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出土佛像见证小范镇悠久历史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出土佛像见证小范镇悠久历史

出土佛像见证小范镇悠久历史

作者:佚名      铜器佛像编辑:admin     

  武强县2011年在整修滏阳河县城段时,从老桥处河道内挖出三尊无头的佛像,被移到武强年画博物馆内保存了起来。

  这三尊出土的无头佛像,底部均刻有文字。一尊佛像写有“真定府神武衣卫中所百户杨政下军余见人在武强县小范店居住,发心造罗汉一尊……正德十一年七月造。”一尊佛像写有“真定府曲阳县王钺、孟氏合家喜舍资财造石弥佛一尊……正德十一年初一日。”一尊佛像写有“真定府冀州武邑县官庄社见在小范店居住……女善人鲍氏、男乔名,赵氏、乔月……发心造罗汉一尊……正德十一年十月。”三尊佛像都是造于明代正德十一年(公元1517年),距今496年,从捐资造像的人员、年代、背景来看,对小范镇的古今历史考证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民间传说,小范在元代有人安居,但不叫小范,沿滏阳河两岸而居的饭店和客户形成的村落雏形分为贾场、梨行、孔家庄等。县志等有关史料记载,清代有“小范集”“小范镇”的称谓。小范店的名字在武强县众多的文史资料中还是第一次发现,而且是近500年前的明代。

  在这次发现的无头佛像中有“真定府神武衣卫中所百户杨政下军余见人在武强县小范店居住”字样,笔者对此进行了考证。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全国过程中,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官号,推行了“卫所”建制,实际上是一场军事制度的改革。自京师至地方皆设卫所,大的“卫”有天津卫、威海卫等,武强当时隶属“真定府神武衣卫”。下分所部五千人为指挥,千人为千户,百人为百户,五十人为总旗,十人为小旗。洪武元年还依托卫所,分屯设兵,控扼要害,一郡(府)者设所,连郡(府)者设卫,七年更定制度,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指挥佥事四人,正四品;镇抚司镇抚两人,从五品。千户所设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两人,从五品;镇抚两人,从六品。百户为正六品,无定员。征伐统于诸将,无事散归原地。二十三年又设卫军民指挥使司及军民千户所于未设府州县的边地,兼理民政事。明洪武元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北扫元军,把元朝残余势力赶到长城以北后,洪武三年(1370)下令军垦屯田,在河北一带建军屯254个。《武强县新志》记:“神武卫中所百户杨刚屯田在县治东三十里沿河之东,宣德五年(1430)其地一百四十余顷,籽粒第项钱粮俱由本卫分派,该屯人役收纳与本县无关。”1831年,《重修武强县志》又记“神武卫归并本县,各则原额人丁一百八十四丁,节次编审加增乾隆二十年(1755)新旧共一百八十七丁”“神武卫下地一百三十六顷一十三亩”。看来,滏阳河东的河南屯(东牌)、杨家屯(杨家头)、李家屯、黄家屯、吉家屯、侯家屯等名称的由来,是明代推行“卫所”与“军屯”所产生的。由于滏阳河的交通方便,管理“卫所”与“军屯”的机构就设在当时的“小范店”。由此推断,小范店的名字由来已久,至少有600年以上的历史。

  出土佛像中有“真定府曲阳县王钺、孟氏合家喜舍资财”“真定府冀州武邑县官庄社见在小范店居住”等字样,这也证明,小范店是以旅店、饭店的兴旺而叫起来的。尤其是明清时代,滏阳河南北走向穿越小范,两岸因水势、地形而形成了水陆码头,北达京津,南通邢台、邯郸,水运十分方便,由此客户来来往往,为给客户提供吃住方便而在两岸应运而生了许多饭店、旅店。

  从考证来看,明清时代佛教在小范一带盛行,尤其是在当地驻扎的卫所人员和与水运打交道的客商,大都有祈求神佛保佑的心理,于是便慷慨解囊捐造佛像。当时,小范有地处滏阳河两岸的“观音庙”、“观音阁”两座,都是供奉观音菩萨和罗汉。民间传说“观音庙”和“观音阁”不仅都特别灵验,而且两个庙里的罗汉还经常跨河去互相聚会,一次,河东的一个罗汉到河西去玩,傍明没赶回来,造成了“观音庙”19罗汉,“观音阁”17罗汉。

  小范地面上的“观音庙”和“观音阁”,均毁于上世纪40年代,从滏阳河中挖掘出来的这三尊佛像,可能就是当时毁庙后把罗汉石像扔到河里的。这三尊佛像的出土和考证,可以说,它不仅见证了小范镇的历史变迁,而且也见证了小范镇的民间文化和武强县明清时代水运的发达。

  新中国成立后,武强县政府出于滏阳河的水运方便,于1951年6月搬迁到当时的小范镇。1986年,又在县城名称上进行了更改,把老县城武强镇改名为街关镇,把新县城小范镇改名为武强镇。但无论名称如何改变,作为县城治所,它的深厚文化底蕴却仍然深深地铭刻在世人的记忆之中。

  历史上的小范镇,由于被滏阳河分为河东、河西两部分,因此从明清时代就出现过志士仁人多次修建广济桥、永固桥的故事,历史上并有观音阁、玉皇庙等名胜,近千年来,一直是武强县东部的经济重镇和活动中心。滏阳河从邯郸市磁县发源,中途汇集了沁水、渚水等支流,穿越邯郸、邢台、衡水、沧州的17个市县,全程403公里,汇入海河后从天津入海。由于该河水宽漕深,货船可以从天津直达邯郸。小范镇作为从天津到衡水境内的第一大码头,不仅催生了商贸各业的繁荣,也催生了独特的民俗文化。

  小范镇从20世纪80年代改为武强镇后,依托县城优势,不仅形成了南有石黄高速公路、北有德保公路的交通网络,而且工业、商业、教育、文化等各业都有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自从1992年坐落在该镇的武强年画博物馆正式开馆以来,国内外游客云集揽胜,小范镇步入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说起小范镇的来历,民间相传,有一个皇帝坐船路过此处,腹中饥饿,抬头看见岸上有一个饭店,便弃舟登岸饱餐一顿。饭店虽小,但很有风味和特色,于是这个皇帝在酒足饭饱高兴之余把这个地方赐名“小饭”,后演化成今天的“小范”。

  明清时代,武强县小范镇已发展成滏阳河下游的重要水运码头。来自天津的洋货和来自邯郸的山货在码头上集散,从这里运往深州、武邑、饶阳、安平诸县以及井径、辛集和山西等地,武强的部分年画也从这里走水路运往天津地区和东北,由于码头附近店铺林立,使小范镇成为武强县东半部商贸活动最繁华的地区。

  水运还促进了小范与外地的交流,许多外地的民间艺术传入这里,同当地的民间艺术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俗文化。单就春节的民间艺术而言,这里流传着踩高跷、狮子舞、散路灯、牛逗虎、十八罗汉、秧歌、鼓乐、旱船多种花会形式。

  正月里,最吸引人的当属小范镇北牌村的踩高跷。北牌村的高跷腿子长、绝活多、内容丰富,别的村子高跷都不是它的对手。表演时,十几个高跷队员在“打头棒”的带领下,踩着1米来长的木腿,化装成成双成对的青蛇、白蛇、渔翁、樵夫、傻小子、俊媳妇等形象,在两个腰鼓、一个小锣、一个小镲乐点的配合下,或是唱戏,或是扑蝶,或是砍柴捕鱼,或是劈叉跳跃,绝活不断。结束时,十几个人互相踩着肩头搭错组合成一个大象做的形状,“打头棒”在最上方,“傻小子”做象鼻子,精湛的表演引来观众的阵阵喝彩。

  小范镇的狮子舞更是堪称一绝。表演时,几个人分成两队,一队3只狮子,一只狮子由两个人组成。引狮子的多是聪明伶俐、身手敏捷的少年,他手提一根红绳,两头拴着红绣球,不停地把绣球甩出带回,引逗狮子龇牙咧嘴,张牙舞爪,忽而蹿上桌子,忽而又跳下来打滚,忽而摇头晃脑……欢腾的场面充满无穷的乐趣。

  通达的水运涵养了小范人豁达的性格,孕育了诙谐幽默极具生活气息的民间语言。“锣对锣来鼓对鼓,小范街上牛逗虎。推小车的是煎饼脆,拉小车的是二百五。”这首打油诗说的是春节期间小范街上演出的民间艺术“牛逗虎”的场面。两个年轻人头戴牛头和虎头的面具互相嬉戏,百无聊赖的“猛虎”发现了悠闲静卧的“黄牛”,猛扑上去想把它吃掉,黄牛敏捷地钻到“猛虎”的肚皮下,“猛虎”气急生怒,却奈何不了“黄牛”,“猛虎”和“黄牛”模拟出相逗相嬉的各种情态,栩栩如生,逗得人们前后俯仰。

  过去,正月十四至十六小范街上还流传着独特的“散路灯”的习俗。“路灯”是把棉籽用绵纸包裹,沾上油,点燃后放在大街上和胡同口。“散路灯”的人后面是个倒骑牛头的“牛倌”,在牛背上不停地讲笑话、扮鬼相,逗得跟着的人们不停地欢笑,闪闪烁烁的路灯寄托了人们的美好心愿,让漆黑的寒夜变得既欢快又暖融融。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小范镇(武强镇)变得空前繁华起来。滏阳河县城段综合改造,并建起了吉祥文化公园和经济开发区,武强年画博物馆升为4A旅游景点…… 刘金英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