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铜戈一出:谁与争锋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器佛像 >> 铜戈一出:谁与争锋

铜戈一出:谁与争锋

作者:佚名      铜器佛像编辑:admin     
春秋时期的铜错金鸟篆纹戈 春秋时期的铜错金鸟篆纹戈 战国中期的铜“平夜君成”戈 战国中期的铜“平夜君成”戈 商代后期的铜鸟纹戈 商代后期的铜鸟纹戈

  冷兵器系列

  诞生于3500年以前的青铜戈,是中国最早的青铜兵器,同时也是先秦最重要的兵器。它可啄、可推、可勾、可砍,在古代沙场上所向披靡,享有过漫长的“铜戈一出,谁与争锋”的荣耀岁月。直到今天,虽然冷兵器时代早已远去,由戈构成的文字和言辞,比如“武”、“战”、“反戈一击”、“化干戈为玉帛”等等,仍旧流传千古,提醒我们它曾经有过的辉煌。

  青铜戈为何在古老的战场上享有如此尊贵的地位?它经历了怎样复杂的流变过程?又为何发展至极致却迅速衰败?本期“大家”特邀孙机先生和杨萍女士为藏友指点迷津。

  文、图/记者 金叶

  大家简介

  孙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杨萍,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文物征集室主任。

  车战决定青铜戈是先秦最重要的武器

  孙机告诉记者,先秦时代,戈是沙场上当之无愧最重要的兵器。这并非出于偶然,而是由当时的作战方式决定的。“车战是商周时期最主要的作战方法,而戈的独特构造决定了它是最适合车战的兵器。戈的前部伸出的戈头为援,上下有刃,聚成尖锋;援的下部延长成胡,胡上也有刃,和援的下刃连接成弧形;后部为内,内上有孔,供装戈柄时系结之用。挥戈时,其尖锋啄击的力量比用矛直刺要大得多。而援、胡连线所经过的半圆形区域都进入杀伤范围。戈还可以往回勾拉,这个特性更是当时其他武器所没有的。特别是在车战中,敌我双方的战车只在互相错毂时才能交手,战机稍纵即逝,用戈勾啄更成为最有效的格斗方式。”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戈,距今有3500年。它不仅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青铜戈,同时也是我国最早的青铜兵器。

  因为无出其右的重要地位,戈在商周时期被看做是武器的代表。甲骨文中的武字,上面是“戈”,下面是“止”。孙机认为这个“止”是指足趾,用它表示一个人,故“人执戈即为武”。后来,《周礼·司兵》举出的五种制式兵器“五兵”中,头一种就是戈,其次才是殳、戟、酋矛和夷矛。《礼记·檀弓》提到拿起武器保卫国家时,就称之为“执干(指盾)、戈以卫社稷”。再比如我们所知道的“戎”字与“战”字,也均从戈会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对于古老的中华民族具有如此重要意义的兵器,在西方战场上却是闻所未闻。“西方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车战。虽然也有战车,但主要用于奔袭和追逐,接敌时还得跳下车来步战。西方人无从认识到戈的独特优势,戈因此成为我国古代特有的武器。”孙机表示。

  商晚期的条形短胡戈

  成青铜戈主导形制

  孙机和杨萍告诉记者,从二里头文化期到战国末期,戈的形制发生了复杂的变化。

  二里头文化期,青铜戈形制比较简单,有直内戈和曲内戈之分。直内戈像一把稍宽的剑,整体作长条形,援狭长,无上下阑,内的后部呈齿状形,便于用索固定在戈柲上。其外形很像是从刀演变而来,只不过这把“刀”被绑缚在柄上,增加了在战场上的杀伤力。曲内戈的基本形制如直内戈,援狭长,上侧略有弧度,只是内稍向下弯曲。

  商代早期的青铜戈承袭了二里头文化的风格,但直内戈有了便于绑缚的上下阑。援较前期更宽一些,尤其是援的下一侧近阑处宽侈而略下垂。

  商代晚期是戈发展的重要时期。青铜戈的样式更多,有直内、曲内、銎内、三角援、条形短胡戈等。其中,条形短胡戈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最富有创造性的戈。援体狭长,有胡,胡上有一穿或二穿,阑也比较长。这种形制的戈可以说是正宗的戈,在今后的一千多年中,它成为青铜戈的主导形制。

  西周早期,戈基本承袭商代晚期形制。条形短胡戈,比之商代晚期有所差异的是此时援更狭长些,锋部呈三角形,较尖锐。有的援中线起脊,中间拱起,内靠近栏处也有数条脊棱,使得戈更为坚固。

  西周晚期的圭援戈,在援与胡交界处向外突出而尖锐。这大约是为了钩杀时更有杀伤力。这种形制的戈在燕国很流行。

  春秋时期戈的形式较多,更富有杀伤性。一种是圭援戈,它与早期相比,援显得狭长。早期援上刃斜直即略有内凹感,而此时上刃较平直,甚至向外侧稍凸起,像绷紧的弓背,而下刃也向内一侧微凹,整个援部给人以中间鼓、两头稍低的紧绷感,更有杀伤力。此时胡也比早期长,而且有继续加长的趋势。

  战国中晚期,青铜戈的发展到了顶峰。狭援长胡戈的援,比春秋时更加狭长,上刃略拱起,中间有脊突起,而胡部锋刃处齿状的突起两处,显然在钩杀时更具威力。还有一种新型的内刃戈,援部如上式,只是整体更弯曲些,而与胡交界处内收得非常厉害,也是为了增加钩杀时的力量。胡部有突起的两齿甚至三齿。尤其特别的是内很长,三面皆有刃,有的上翘如刀。它们有的单独出土,也有的装在戟上。这样挥动戟柄,援部可以钩杀,反过来内也可以杀伤敌人。

  “复合金属制造术”彰显战国最高生产力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戈的铸造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首先,青铜戈上的纹饰较前代更精致,更工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此时青铜器铸造工艺中铜含量下降而铅含量大增。铅的特性增加了铜液的流动性,使得铸造出来的纹饰比商代西周要精细很多,而失蜡法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应用,相对于前代的陶范法,失蜡法可助青铜器在细节上的塑造更臻于完美。

  杨萍特别强调,这一阶段“细节上的完美”,并不以牺牲青铜戈的战斗力为代价。因为“复合金属制造术”诞生了——兵器的基体用一种青铜合金,上面的纹饰用另一种成分的青铜合金。通常基体所用青铜合金的成分与当时流行的其他青铜器成分接近,铜含量在70%~80%,锡含量在15%~20%,只有极少量的铅。而纹饰部分相反,锡含量超过铜含量,而铅的含量也在10%以上。这种技术保证了纹饰可以精雕细刻,同时青铜戈的战斗力并不衰弱。事实上,此时还有了铸铁与青铜合铸的技术。铸铁被应用在兵器刃部,大大增加了杀伤力。

  这种技术在浇铸上难度很高。要先铸兵器的基体,预先空出纹饰部分,形成凹槽,然后再将锡铅含量高的青铜液灌入槽内。如果掌握不当,纹饰部分或者变形,或者与基体的青铜液化合在一起,成了一把普通的兵器。“复合金属制造术”在秦汉时期已失传,所以可以作为断代的一项依据。

  东汉时,戈完全绝迹于战场上

  “从商代到战国,青铜戈变得越来越牢固、越来越富有攻击性,同时也越来越精美。”杨萍总结。

  尽管如此,青铜戈却在最绚烂时分走向衰败。战国之后,戈突然不再作为战场的主要兵器。孙机表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骑兵在全国各地都成为最具战斗力的兵种。“对于骑兵而言,环首刀是比青铜戈更适宜的武器。”而杨萍同时指出,即便小范围的战场上仍在使用车战,但青铜戈也被更有攻击性的青铜戟所取代。

  孙机告诉记者,到东汉时,戈作为实战兵器在战场上完全绝迹了,所以汉代文献《汉官仪》中说的“五兵”,则指弓弩、戟、盾、刀剑、甲铠而言,其中就没有戈了。

  杨萍表示,汉代之前,青铜戈是作为一种纯粹的兵器存在的。“有些青铜戈的身上会有一些铭文和装饰,比如著名的商代后期的铜鸟纹戈、春秋时期铜错金鸟篆纹戈、秦代铜‘吕不韦’铭文戈等。这些戈身上的铭文和装饰并未改变它们作为兵器的‘第一属性’。到了汉代情况则有所不同。汉墓中出土了不少装饰非常华丽的青铜戈,但这个时候的青铜戈仅仅作为礼仪兵器而存在。”

  青铜戈不适合民间收藏

  杨萍告诉记者,在目前收藏热的背景下,包括青铜戈在内的青铜兵器都存在造假问题。“我前些年在北京潘家园市场就经常看到假戈、假剑、假戟等兵器,这些东西制作粗糙,造型也不对。有些东西一眼看上去就是假的,因为做工太夸张、故意做上铭文,把纹饰做得很复杂,完全脱离了那个时期的风格。”

  杨萍表示,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青铜兵器,鉴定起来并不难,因为破绽较多。“青铜戈鉴伪可以从锈色、纹饰、款识、铜质、器型入手。先看器物的锈色与器体是否合一,深浅是否一致合度,是否坚实匀净,是否自然生成的锈色。拿手掂量一下,过轻过重都要注意。除此之外,花纹款识的辨识更加重要:一般来说,夏代青铜器(包括青铜戈)的装饰简朴,商代青铜器华丽繁缛,多遍体纹饰;西周早期与商相似,后期就趋向素朴;春秋战国纹饰清新活泼,富于气息;秦汉花纹少,并多不及商周精细。款识上,商周的字体规整,笔势遒劲大方,优美洒脱,后期多典雅秀丽的波桀体,周早期沿袭前代,后有坚笔如柱状的书体,春秋有肥体和瘦体,还有‘科斗文’和图案化的‘鸟虫体’。秦代则通用小篆。”

  不过杨萍也表示,相对于青铜剑来说,假青铜戈的数量并不太多,这可能是青铜戈的收藏群体比较小的缘故。“戈毕竟不像宝剑那样具有观赏性。做假青铜戈,工序和青铜剑没有区别,但却不如青铜剑好卖,所以造假者也会考虑利益最大化的问题。”

  杨萍表示,无论是早期作为兵器的青铜戈,还是后代作为礼器的青铜戈,因为距今时代过于久远,都已是难得一见。“无论是国家博物馆或是私人收藏,很好的古代兵器都是不容易碰到的。目前存世的青铜戈基本都是墓葬出土或随工程清理出土的。坦白说,我认为它们由民间收藏并不适合,最好还是由博物馆来收藏、保护,这对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都会有更大的帮助。”杨萍说。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