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镜 >> 宋代阳燧镜的鉴定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铜器 >> 铜镜 >> 宋代阳燧镜的鉴定

宋代阳燧镜的鉴定

作者:佚名      铜镜编辑:admin     

    18国道月潜段工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怀宁县文物管理所接报后,及时赶到现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
    此墓葬座落在良湖村胡家坦新石器遗址下面的生土层上,距地表约2米深。墓为砖室木棺结构。经考证为宋代墓葬,共清理出陶俑14件,陶罐2只,荷叶形陶盖2只,凹凸双面铜镜1件,人面脸谱2件(1件残)。回到单位对这批出土器物进行清理登记时,感觉这件凹凸双面镜制作别致,但未深究,只当普通宋镜入库。该凹凸双面镜,圆形凹凸双面,重104.6克,外径7.8厘米,正面成凹面状,凹面隆缘对径6.85厘米,镜缘部成斜坡状,坡面宽0.55厘米,表面光平,刻有平行双阴线三角状粗齿纹17个。隆脊处厚0.45厘米,凹心厚0.18厘米,隆脊平面至凹弧底垂弓深0.41厘米。通体绿色硬锈,背微凸,无钮无纹,凸面附着铁钙沉积锈斑,局部褐棕色斑块脱落,显浅绿色粉状锈。凹面绿红色锈并存。
    2004年初,为适应现代信息科学管理的需要,根据上级文物主管部门的要求,县文管所对所藏文物进行标准化建档。在建档工作中,这面凹凸双面镜深深地吸引着笔者,并引起笔者产生对其探考的兴趣:它是一面普通的铜镜?还是一面具有多功能的燧合体遗物?据宋朝沈括《梦溪笔谈》曰:”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也。”说明燧的形体为凹面镜,能在太阳光下聚焦取火。但阳燧实物一直未能见到,缺乏感性认识。经多方了解,获知陕西周原博物馆藏有西周阳燧,并得知此镜正面为弧形凹面,直径8.8厘米,背有钮,与西周桥形钮铜镜相同,形如镜,但不是镜,其半径曲率为18.9厘米{也就是聚焦点)。由此给笔者一个初步认识,阳燧凹面带有聚焦点。而怀宁出土这件凹凸双面镜,由于锈蚀严重,无法用阳光测其聚焦点,根据实测,该镜隆脊直径6。85厘米,垂弓深度0.41厘米,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测算,其凹面折射曲率为14.51厘米,即为聚焦取火点,它与陕西周原博物馆藏西周阳燧聚焦点相仿,说明其有阳燧功能。从而揭开了这件凹凸双面镜的神秘的面纱,原来它是一镜多用,凸面能照容,凹面能取火,集铜镜与阳燧为一体,是一面极为鲜见的宋代“阳燧镜”。
    阳燧是指凹面镜而言,”燧”即取火之器,阳燧是取火于太阳之镜。我国阳燧起源历史久远,《礼记·内则》篇中有”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记载,金燧即阳燧。春秋战国时期《考工记》载:“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说明当时及以前已有铜镜及阳燧制造,而其金属成份配比与铜镜相同。《周礼·秋官》中说:“司炬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取明水于月,以艾祭祀之”。《论衡·说日》中说:“验日阳燧,火从天来。”这些说明了阳燧取火用于礼祭。汉《陶斋古录》记载一洗上铸有铭文“大吉宜用富贵阳燧。”可见当时阳燧已涵丰富的民俗文化:长寿、光明、富贵、吉祥之意。而古人何时把铜镜和阳燧合二为一,制造出鉴燧,则无可考证。
    推荐阅读:一镜二用说阳燧


    怀宁这面宋代阳燧镜的出土,说明宋代还在使用阳燧,并由单一向多功能过渡,制造工艺也越来越精致;宋代取火已很方便,阳燧取火已失去本意,那它又是做何之用?笔者查阅了当年出土的原始记录和图片资料,并对出土的器物进行了再认识,感觉该墓虽是一座普通的宋代墓葬,但陪葬器物比较特别。笔者亲手发掘过墓葬几百座,历经各朝,一般陪葬物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品或明器,尤其是宋代墓葬大多为碗、壶、罐、钱币等日用器物。而此墓陪葬器物中没有一件日用器具,仅有的几件器物带有较强的特点:荷叶形盖陶罐,两眼圆瞪、凶神恶煞样的恶神脸谱。经对出土器物陶甬进行考证辨析,14件陶甬器物,有2件分别为金童、玉女,另12件从其造型、神态应为六丁六甲神甬,椐史料记载,六丁六甲与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七十二地煞等同为道教的护法神将。《重修搜神记》载:元始命玉皇上帝阵诏,喝玄武披发跣足,金甲玄袍。皂纛玄旗。统领丁甲。丁甲之名来源于天干地支,丁神六位: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甲神六位为:甲子、甲戍、甲申、申午、甲辰、甲寅。丁神六位支为阴,盖为女神,甲神六位支为阳,盖为男神。《续文献通考》:”丁卯等六丁,阴神玉女也。甲子等六甲,阳神玉男也”。六丁六甲神位虽小,但在道教中却非常重要,经常被道士所役使。《后汉书·梁节王传》记载,汉代方士已经有役使六丁六甲的方法,先行斋醮,然后召六丁神,“可使致远方物,乃知吉凶也”。唐韩愈《调张籍》诗曰:“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张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篆略说》:”阴阳翕辟,万二千物具而有神焉。主之者,六甲也……六甲者,一切之纲纪也。”南宋王契真编《上精灵宝大法》卷二:丁丑延我寿、丁亥拘我魂、丁酉制我魄、丁未却我灾、丁巳度我危、丁卯度我厄;甲子护我身、甲成保我形。甲申固我命.甲午守我魂、甲辰镇我灵、甲寅育我真。如今《道藏》中存有《灵宝六丁秘法》和《上清之甲祈祷秘法》,且《灵宝六丁秘法·后序》中称六丁”能长能短,能有能无”。道教还有一种六甲符篆,用来“驱恶驱耶”。《云笈七羲》卷十四称:”若辟除恶神者,书六甲六丁等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后来此就演变成六丁六甲神。道教所塑造信奉的神仙世界,彩云华宇,琼楼玉字,天上有神灵居住的帝乡天堂,地上有得道修仙之地的福地洞天。渴望死后得道成仙,拥戴金童玉女,六丁六甲;琼液金丹,凭虚御风,随欲所之。这些说明了墓主人生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道士,陪葬器物应为其在世时做法事的用具。
    为了进一步证实,笔者查阅了大量有关出土的历史资料。位居怀宁县西部隔皖水与潜山相邻的小市镇,虽皖水支流纵贯南北,但仍有多村为丘陵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历来受干旱少雨的威胁。据新编《怀宁县志》记载,怀宁县从宋淳熙七年(1180年)到1983年有记载的大旱达数10次,宋淳熙七年4月至9月无雨,善良的乡民建道观,设坛做法场,祭拜神灵,祈求降雨。至今小市镇还留有以求雨设坛墩为地名的良湖村求雨墩村民组和求雨墩村委会等,足以说明此处道教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根深源长,墓主人的身份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同时也证实了阳燧镜发展到宋代已演变为道士法器,道教借阳燧能取火与天,给人以神秘感,召神灵,借天火,降妖驱邪,给世间带来安康、吉祥。
    阳燧因其使用的特定性而极少作为陪葬品,出土量极少,难能有见,早期文物发掘报告误称盖器、镜饰物,阳燧镜更为鲜见。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早起西周,历经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的阳燧及阳燧镜,见诸报刊有记载的全国也只有10余处考古发掘,令人不识不足为怪。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