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读吴静山的中国画:苍劲雄奇灵性语言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读吴静山的中国画:苍劲雄奇灵性语言

读吴静山的中国画:苍劲雄奇灵性语言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林泉高致》)道出了士大夫讴咏自然,寄情山水的林泉之志。山水画,经过了长久的历史变迁,为什么在当代国人的精神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究其原因,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深受道家影响,有在山水中陶冶性情、借山水抒情言志,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传统;而传统山水画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和深邃的博爱情怀,具有永恒的精神价值,为后人永远向往而不倦。同时,复杂的社会矛盾,常使人们想逃避现实、隐居山林,以求宁静,或用山水图景慰藉自己的心灵。在现代社会,自然环境的恶化,气候的污染,城市生活的喧闹,快速的生活节奏和生存的压力,更使得人们需要寄情于有舒缓节奏的艺术形式,暂别世俗的纷争,获得内心的宁静。如此种种,有着象征意义和内在精神的山水画,成为现代人们心灵抚慰的重要手段,就是很自然的了。

  山水,大物也,杰出画家吴静山的山水画给我们最直接的印象就是“大”。大山水,大气势,大境界。观者可暂时忘却身处何处,徜徉其中,可望、可行、可居、可游,如沐清风。他的山水画师承陆俨少,上追“清四僧”、“元四家”,集诸家之长。将元人的冲淡古雅和四僧的洒脱乖张融为一体,深沉静穆、气势磅礴、浑厚华滋。在师古人的同时,吴静山不忘师造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几十年来,他探访各地名山大川,收集创作题材和培养灵感。1978年、l979年先后创作30米长卷《长江万里图》、《黄山大观》这些长卷不仅尺幅大,其扎实深厚的传统功底,鲜明的时代气息,也让人们为之惊叹。其中《长江万里图》,李可染、陆俨少、钱松岩、谢稚柳、黄胄、林散之等先生皆为之作诗及题辞,一时传为美谈。《黄山大观》中的名胜古迹,奇峰秀景被他收入囊中,黄山之雄、之奇、之秀、之幽,刻画得淋漓尽致,赖少其先生为之题辞“黄山大观”为卷首,黄胄、邓白等先生为之作诗题跋。

  太行山横跨河北、河南、山西,幅员广大,千峰剑利,态势如奔,林木茂丰,泉石之奇,云雾往来,气象万千,令人目不暇接。近年来,吴静山多次前往登山涉水,深入观察、体验。正如刘勰所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吴静山以饱满的激情,先后创作三卷《巍巍太行》,共约120米宽,高约50公分。他还创作了太行山中的云台山、王屋山等两个巨卷,畅写太行山脉的雄浑、苍茫和神奇。这些长幅画卷的构图、章法和笔墨,都有新的探索结果,在雄浑博大中见精微,于豪迈挥洒中见严谨。作者的创作激情与艺术功力,令人叹服。

  中国画从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的创新中完善。创新,才能使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五四”以来,随着西方艺术的引进,负笈留洋的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等人,将西方绘画的创作理念和中国绘画的意象笔墨结合,改革和创新中国画,为之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焕发出勃勃生机。高剑父等岭南画家提出折中中外,融会古今,大胆地在写意水墨中吸收西画写实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发展了撞水法、撞彩法和墨骨法等一套新技法。身为岭南人的吴静山,没有直接师承岭南画派,他更钟情古代文人画传统,兼取南北画派之长,在讲究笔墨基础上创新,但其探索和创造精神却是与岭南画派一致的。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断琢磨的问题是如何用中国画语言表达客观自然的美和抒发自己真切的感受,以及如何赋予画面以时代气息,不受古人古法束缚,不落俗套。正因为如此,当他于上世纪60-70年代在画坛崭露头角时,便得到潘天寿、陆俨少、李苦禅、徐邦连等前辈大师的器重,写信予以鼓励与赞扬。潘天寿称赞他“天资超迈,笔力豪放”,说他的作品“神情格趣,均臻神化之境”(1967年8月15日)。吴静山不负众望,奋力进取,背倚传统,面对自然、探求新径。如他创作的《美国大峡谷朝阳》,融中西技法,用金粉表现光线和云彩,霞光万丈,瑰丽多彩,画面少了传统山水画清冷避世的气氛,多了富丽堂皇的气派。中国文人画历来以水墨为上品,水墨常表达文人墨客的精神诉求。而吴静山这样的山水画,却反映了普通大众的审美情怀和趣味,又不失高雅的品格,实为难得。

  吴静山对传统中国画师造化的理论有正确的理解,而不是把师造化与写生简单地等同起来。他重视对自然山水的观察与体验,也辅以适当的写生手段。他善于把从写生中积累的素材加以提炼和升华,他的作品既具有来自山水的生动性,又有主观创造性的品格;既避免了直接写生容易造成过分接近自然、过分真实的缺陷,又克服了闭门造车产生的概念化毛病。

  吴静山不仅擅长山水,亦精于花鸟写意。花鸟最重笔墨情趣,他的花鸟画受徐渭、八大、潘天寿等人的影响,笔走龙蛇,雄浑苍古。通过线条的抑扬顿挫,干湿浓淡,在交错中形成节奏。巧妙的布局,灵动的线条和泼洒的墨色以及点染的浅绛,相互辉映,情趣横生,显示出深厚的书法功力。《唱晚》、《丹顶鹤》、《雨遇荷香》等作品,均意随笔到,气势不凡,行笔间仿佛听到毛笔与宣纸摩擦的沙沙声。在细微之处,又有精妙的刻画,壮阔中觅到南方温润雅致的气息。

  综观吴静山的作品,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巨幅还是小品,都可以看出他非常注重诗文书法的修养。中国文人艺术,一直强调诗、书、画三位一体,其中书与画的关系更为密切,所谓“书画同源”,“书画用笔同法”,几乎是自古以来的定论。吴静山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浙美的教学历来注重书法的学习,也有很多功力深厚的书法老师执教。他学晋唐宋帖,也学汉魏北碑,篆、隶、行、楷、草无不深研,奠定了深厚的书法功底。吴静山在绘画作品中,将文学修养融入书法、绘画的笔墨中,在运笔、用墨、结构、章法方面有独到的理解,并善于灵活运用。在他那里,行草的大刀阔斧与其大写意的随性挥洒,实质殊途同归。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今的中国画表现语言也显示出丰富多彩的趋势,各种新的探索层出不穷,给古老的中国画注入了新的活力。书法入画、中锋用笔这些理论现在常常受到人们的质疑,引起强烈的争论。在这种情况下,吴静山仍“我行我素”,遵循师古人、师造化的原则,在变化无穷的笔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力。他深信,中国画尊崇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诗性化的表达方式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吴静山正在以沉潜的心情,辛勤地创作,为中国画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邵大箴: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家,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邵大箴

  ◉吴静山小传

  吴九如,字静山,以字行,1943年生于广东顺德县水藤乡。幼而夙慧,性情温厚,酷嗜丹青。1962年秋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为院长潘天寿、陆俨少、沙孟海等先生所赏识。常徘徊于西湖及环湖诸峰,饱领湖山秀色,又常下乡体验生活,先后居富春江严陵濑及诸暨山阴月余,深入山区,山川风雨晦朝暮之变,峰峦林木掩映揖让之概一一罗列胸中,画法大进。及长游国内名山大川,如黄山、华山、泰山、恒山、嵩山、衡山、桂林、峨眉、三峡、巴山蜀水、雁岩、丹霞、罗浮等诸胜,有得于元代诸大家及石涛、石溪、渐江、八大山人元气磅礴、冲和静穆、雄浑古朴之神,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者非耶!

  六九年九月由寂园翁(陈寂,中山大学著名诗文家)之介来见,观其所作,为之眼明。余尝从从仲叔学画,东夷肆虐,故都沦陷,余客居无聊,辄墨摹古画以自遣,得三数十卷轴,嘱为补色,深惬余怀,往来日密,尽出所藏字画,供其临仿。陈庸为王逊之缩摹所藏名画,董香光以《小中现大》题之,王石谷、吴渔山均有摹本。原本藏古物陈列所,为之影印流传。静山为余临一本逼真。自范宽、李成、王诜、董源、巨然、赵孟頫、高克恭、倪云林、王蒙、黄公望、吴镇,凡十余家二十二幅,足可知其造诣矣。余所藏画,以戴进《江山一揽》长卷为巨观,高一尺五寸,长六丈二尺五寸,纸凡十六接,李恩庆旧藏,谓奇横绝伦,蕴蓄无尽。书画相影著录,罕以示人,惟于静山临摹无所吝耳。寂园翁题其画云:“沱水岷山到北堂,杜陵诗话实张皇,而今一见吴郎笔,万壑千岩出粉墙。”“晏坐西轩砚水濡,突然纵笔不踟蹰,今人未识黄公望,请读天池石壁园。”“村居长见翠山环,莫遣山灵笑客孱,好市鱼虾供薄醉,同来携笔扣松关。”称许甚至。闻水藤乡山水清幽,鱼米之乡。亦欲舆寂园翁山阴访戴,共谋一醉。

  静山好读书,手不释卷,又擅长书法,诗书画融会贯通,至为难得。静山小于余五十岁,后生可畏,前途无量也!

  容庚写于中山大学

  一九七一年九月

  (容庚:曾任广东中山大学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广东省书法篆刻研究会主任等职)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