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中国书法主编李刚田访谈记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中国书画 >> 中国书法主编李刚田访谈记

中国书法主编李刚田访谈记

作者:佚名      中国书画编辑:admin     

  编者按:最近,就如何进一步办好《中国书法》,本报记者对该刊主编李刚田先生进行了采访。从李先生对一系列问题的回答中,清晰地体现出《中国书法》的办刊思路。对于专业报刊,广大读者并不陌生,站在读者立场给报刊提出种种褒扬与批评,但读者很少站在办刊人立场想问题,这篇采访,可以使读者了解办刊人的种种思考。

  记者:李先生,您好,您出任“中国书法”的主编,广大读者乃至书法界都很关注,现在想请您谈一谈,对于进一步办好《中国书法》您有什么想法。首先请问,您在2008年刊物的定位上有什么思考?

  李:非常感谢广大读者以及书法界对《中国书法》乃至我本人的关注、支持。当然,这种关注是一种期待,期待《中国书法》越办越好,这种期待对杂志的发展来说,是一种促进的动力,对我来说,则是一种压力,使我感到这个担子的份量。严格说来刊物的定位并不是主编的主观设计,而是主编对客观的正确认识与主动把握,是因势利导而不应是想当然地闭门造车,是冷静地分析刊物自身特点与生存环境后的选择。

  首先,《中国书法》是由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书法专业月刊。这个定位就决定了两点:一是刊物要认真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要唱响时代的主旋律,要体现正大气象,要奏出黄钟大吕之声,要走厚重、饱满、包容、经典的办刊路子,要站在学术高端与创作前沿,通过专业的权威性来赢得读者、占领市场。刊物不必刻意去设计一种所谓的个性或刻意去追求所谓的时尚,应用心把《中国书法》打造成一个精品刊物。二是《中国书法》要传达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声音,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对社会的一个窗口,成为联系广大会员乃至整个书法界的一个平台;要为数万读者服务,为协会会员和广大书法作者服务,及时、准确地报导中国书协的重大活动和书法界的最新动态信息。上述两点是刊物的客观定位决定了它的风格与内容。在这个基础上,刊物要努力在主旋律中体现多样化,在厚重和经典之中具有与读者的亲和力。既要遵从刊物的客观定位,把刊物办成书法专业的高端期刊,又不能让刊物板着面孔说话,要办得有朝气、有活力,这是刊物的客观定位给办刊人提出的课题。

  《中国书法》的第二个客观定位是其内容的专业性。但其专业不应是封闭的,而是在保持其专业高度之中,体现出其社会性和时代性。书法篆刻创作和理论研究当然是其主要内容,刊物在保持这个主题指向的基调上,一方面向这个主题的内核深入,即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诠释书法,另一方面向外沿延伸,向与书法相关的学科与艺术门类拓展,使刊物的内容主题鲜明、外延丰富。书法专业包括很广,有书法篆刻创作和技法研究、书法篆刻美学、书法史学、书法教育等,还要有活动报导、动态信息传递、人物推介、开展学术争鸣等,其中有历史上的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又有当代创作的种种流派、思潮、现象、探索。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书法专业期刊应持这样的立场:用当代人的眼光、从艺术创作的视角去重新认识历史遗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审视当代的书法现象,其着眼点应是对未来的关注。以这样的学术理念办刊,才能使《中国书法》既丰富包容,又有理论的深刻性。

  《中国书法》的第三个客观定位是月刊。从新闻时效上讲,期刊永远不是网络和报纸的对手,一些重要的新闻稿、领导人重要讲话等,网络和报纸马上就能全文发出,而等到月刊再去重复报导,读者已不再有阅读兴趣。网络和报纸是快餐,读者读后一般不予保存,而期刊则常常被作为资料保存下来,所以《中国书法》不应在“时效”上与网络和报纸争锋,而应在“长效”上保持优势。对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重要讲话的报导,一般用记者综述的方式来表现,把活动和事件的报导做深做透,做出本刊的特点风格,在客观报导中体现本刊对新闻事件的解读立场。一方面不失资料的历史存档作用,另一方面对读者仍具有阅读价值和新鲜感。所有栏目内容刊物都应从“长效”着眼,使刊物历时更显现其价值。再一点是期刊的形式给我们了规定性,面对不同阅读取向的读者群和多层面的书法内容,古与今、创作与学术、专业与社会、人物与作品等都要兼顾到,所以栏目设置需要涉及广泛,容纳多元。但这样的设置又容易使内容流于“面”的宽泛而缺乏“点”的深刻,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强《中国书法》的策划性,使每一期学术重点突出,每一个栏目内容重点突出,把每一个重点的内容做深做细,使刊物内容兼具广度与深度的两重性。

  《中国书法》的第四个客观定位,也是最基本、最根本的定位是数万读者对办刊的规定性。要把《中国书法》办成广大读者喜欢的刊物,办刊人始终要心有读者,贴近读者,服务读者。要作“我是读者”的换位思考,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读者需要什么,爱读什么,来作为办刊的依据,才能使刊物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刊物才具有生命力。根据对《中国书法》数万读者作的抽样调查,根据不同的读者群作出的整体判断,《中国书法》的办刊定位应在行业类期刊与特殊文化消费类期刊之间,这两种类型的期刊内容有其共同处,但又有明显区别。我们努力加强刊物内容的兼容性,以最大限度适应不同需求的读者群体。行业类刊物要求我们及时报导书法界的重大事件、优秀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书法篆刻家最新的创作成果,占领专业的制高点;特殊文化消费类刊物又要求我们把刊物办活泼,办出趣味,办出生气,使读者在阅读中得到知识学习、信息获取和文化享受与精神愉悦。我们将以“兼容性”为指导思想,重新设置《中国书法》的栏目内容,重新塑造刊物的风格,在内容的经典性之中增加亲和力,在学术高端和创作前沿中增加可读性。例如对专业学术论文的选用,一是对最新的和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本刊一定要用;二是对每期学术论文的数量要控制,兼容性的特点不允许把《中国书法》办成纯理论的刊物,要兼顾到不同需要的读者群体;三是论文不宜过长,每篇把握宜在六千字以内,最长不超过一万字;四是提倡文风朴实,注意选取多数读者能接受的文风。

  记者:在当代各种不同载体传媒的激烈竞争中,如何塑造《中国书法》与其他专业报刊不同的个性特色?如何去争取更多的读者,取得更大的专业影响?

  李:《中国书法》是由中国文联主管、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大型专业性月刊,是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科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这个刊物既要体现出专业权威性,争取国内一流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本刊首发,优秀书家具有原创性的创作成果在本刊有最新表现,刊物要关注当代学术与创作中表现出的核心问题、前沿意识和焦点问题。另一方面刊物要具有广泛的包容性,我们追求稳重中的清新活泼,使神秘的学术变得可读可解,使我们的笔墨变得充满智慧与激情,使刊物与读者息息相通,可亲可近,通过专业的厚度来赢得社会的广度。我们想这个刊物不必去刻意追求或刻意设计一种所谓的风格,我们无意把《中国书法》办成一个性化的刊物,却有心把《中国书法》锻铸成一个精品刊物,这种无意于个性,也许正是其个性所在。用心的把各个栏目做深做精,以塑造刊物的厚重、包容、经典来赢得读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记者:2008年《中国书法》的栏目设置、内容指向有什么新的变化?

  李: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原有栏目设置的基础上,根据办刊的整体思路、当代书法篆刻创作状态的需求以及读者的反响对版块设计、栏目设置作调整与充实。首先是办好原有的栏目:关注、经典、人物、学术、创作、论坛等,以保持刊物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在这个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栏目。所增加的栏目,是针对刊物的实际需要、或者说针对刊物目前的薄弱处而设制的,如为使刊物具有更大的包容性,我们强化“海外”这个栏目,聘请现在日本任教的邹涛先生作刊物的特邀海外编辑,把海外最新的书法篆刻艺事动态、具有代表性的书法篆刻家、流散到海外的书法篆刻经典作品等推荐、编辑入本刊,使刊物的内容更饱满,视野更广阔。根据当代书法队伍的需要和广大读者的要求,我们增设“书法讲堂”栏目,开设书法文化、诗词格律、古文字学等讲座,引导读者从单纯的书法篆刻技法锻炼到提高文化素养和增加思想深度的转变。为改变刊物由于追求专业高度而带来的沉闷,增加可读性和人文色彩,将增设“文采”栏目,这个栏目将刊载书家散文、诗词,或文学作品中描写的书法篆刻家;以及其它与书法篆刻有关的文学、美术、摄影作品,也可以刊出书坛忆旧、书家趣闻轶事、旧照片等等,如果说其它的栏目内容重要表现“作品”及其创作理念,那么这个栏目则重要表现“人”及其生存状态,以扩大刊物的“音域”,使内容向其它门类延伸,刊物要办得人性化,体现人文精神,这也是构建和谐书法理念的具体化。

上一页12下一页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