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国画课堂 >>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意”性简析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书画 >> 国画课堂 >>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意”性简析

中国写意画中的“写意”性简析

作者:佚名      国画课堂编辑:admin     

    写意画是中国传统中国画的精粹所在,是多种中国绘画形式中的一种,强调以书法入画,用抽象的形式来表现事物形象,讲究神似,体现了中国绘画的至高水准。因为它具有直抒胸臆,具有潇洒自然之美,所以一直被中国写意画家所推崇。中国画写意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写意”性。那么什么是“写意”呢?咱们单独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写意的“意”就是主要体现的是人类对自然景物的抽象而富有韵味的认知;写意之“写”则是人类在表现自然景物的审美认识上实施的具体技法。把这两层意思合起来看, “写意”这个美学范畴则是一个既涵括了方法论, 同时还凝集了世界观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

    可以说, “写意”并不是中国绘画所独有的美学特征。我们从广义上来理解, “写意”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应当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对自然客观事物的“意”的传达;第二是绘画语言具有挥洒自如、平淡率真特质。这两层含义应该是人类绘画创作领域共同追求的一个理想境界,更是写意画所追求的目标。

    相关阅读:

    中国写意画设色的情感因素浅谈

    论中国文学写意画的笔墨

    一、中西对“写意”概念的差异性理解

    从上面所讲述写意的广义内涵来理解,回顾绘画史,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在西方美术史里, “写意”达到极高水准的绘画大师同样有许许多多。19世纪末,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拉菲尔,他绘画曾经震惊世界画坛:拉菲尔绘画令人叹服,再现真实的艺术技能与疏率潇洒之笔意共存。又如梵高,他把印象派绘画推向了更高的层面。在西方美术史上,像拉斐尔和梵高这种写实与写意兼备的艺术家还有很多,如鲁本斯、德拉克洛瓦、戈雅、弗拉戈纳尔等。在他们的作品面前,我们会被其恣意挥洒的写意语言的艺术气质所感动。

    不同民族,不同国籍本身存在着差异性,因而中国画的“写意” 与西方绘画的“写意”在深层意义上可定存在明显区别。从绘画创作形式语言上来看,西方绘画作品所追求的“写意”,是一种感性上传神, 明显带有直接率真的状态。西方传统艺术家作品追求的“写意”与中国画家作品追求的“写意”相比,西方艺术家是建立在追求“形似”的表像来展现自然景物;西方艺术家所追求的“传神”也更是如此。倪瓒所说的: “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是指在作画时不求形似,而以“逸笔”在排遣胸中逸气,而用以自娱。而这在西方传统艺术作品中是没有的。所谓“不求形似”正是为了更好的追求“传神”或“神似”。唐代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曾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形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用笔”,这句话里的“骨气形似”,其实正是对自然万物的生命本源的追溯,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神似”之处。而在画家张彦远看来没有这种“神似”的形似,是毫无生动气韵可言的,也是毫无意义的。元阴家中倪瓒曾经所说的“自娱”和西方“游戏说”,其实并不相同,中国画并不是将作画当成游戏,也不是自我表现的含义。而是强调“写胸中之逸气耳”。而这种抒写胸中之“逸气” 的“白娱”境界,正是中国文人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舍弃一切非分之想、功利之心使内心精神达到极度自由的一种至高境界。充分实现了人与自然合为一体,就是绘画界常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意境,使“神似” 的境界得以顺利的实现,得以实现绘画的传神写照。诚然,中国绘画中的“天人合一”的“传神”境界,和西方传统艺术中的“传神”境界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的。这是因为中西艺术家在审美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异性。当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两者在追求“神似”的审美境界, 自然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审美状态追求。西方艺术家在表现艺术形象时,往往把物理属性为绘画的出发点,像物体的形状、构造、色相、透视等。西方绘画也追求“神似”,但是这“神似”是建立在表层形体结构、比例准确的基础上的;常把色彩的美丽和谐、空间的合理作为绘画前提。所以对景写生成为西方传统艺术创作常用的必备手段。在写生过程中西方艺术家对客观对物象的表面特征十分关注,所以西方艺术家对“神”的追求,只能停留在是“以形传神”状态当中。

    中国传统绘画的出发点并不是建立在对事物具体外观物性特征的表现上,而是在追求“神似”的同时要求“外师造化”,并且还需“中得心源”。中国绘画从自然中进入,到一种“无我”的至高境界。往往这种“无我” 的状态,则正是艺术家抛弃理性功利的枷锁,深入事物本质而达到心灵超越,已达到不受事物束缚, 实现极度自由的状态,这就是人与自然界合二为一的至高境界。“外师造化”是主观和客观的摩擦, “中得心源”则是一个主体和客体并发出的火花,主客溶为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追求的“自娱”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实现了画家自我性情的发挥,更体现了写意性在绘画当中的充分体现。

    二、“以书入画”是中国画“写意”性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语言体系中,“写意”有其独特的内涵所在,则是“以书入画” “书画同源”。中国传统绘画和中国书法的关系密切, 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T” 帛画上就有体现,正因如此, 中国绘画才得以傲立
于世界艺术之林,显现出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中国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提出“书画异名而体” 。在上段已充分说明中西绘画中的“写意” 内涵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就源于此。元代柯九思总结出“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用鲁公撇笔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等用书法笔法去绘画的方法。元代画家赵孟烦把绘画用笔与书法运笔的“永”字八法相联系,充分说明了书画同出-N的道理。“画到高处是书,书到高处是画”这是近代著名写意花鸟大师李苦禅先生揭示的书与画的内在联系高论。在中国绘画理论中,论述书法和绘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文章有许许多多。显然书法的运笔结体,成为中国绘画常规法则。如赵之谦以隶书入画;吴昌硕则是以篆法绘画。在笔墨的刚柔、浓淡、干湿、枯润、浊清、拙巧、方圆、疾徐、轻重等多样性艺术语言的交融变换中,中国绘画的语言形式多种多样,在矛盾对立着的因素中不断的丰富变幻,显现出了其审美的至高境界。加之中国画独特的笔、墨、纸、砚等绘画工具的不同,所形成的笔气、墨韵,就能表现出不同的特殊效果,用笔和用墨表现方法紧密结合、密不可分,也使得中国画的独特笔墨语言成为中国画的首要语言特征,而独具风韵。“以书入画”的中国画笔墨表现形式,逐渐成为了中国写意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形式,这也正是中国写意绘画的精髓所在,也形成了中国画的民族性特色的多元化因素之一。

    同时, “以书入画”的语言特色不仅体现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同时还体现了内在的语言形式是内在心灵的升华。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叙画》中曾云: “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笔,意在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的观点。清代沈宗骞说: “气到便是力到,下笔便若笔中有物,所谓下笔有神者此也。”意在笔先,笔墨是精神的载体,画家的本性都在每一笔中得到体现,同时每一笔也熔铸着艺术家的主体精神对客体精神得感悟。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画的笔墨艺术语言是洋溢着理性光辉的感性形象,这种理性体现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不仅仅是为了表现自然形象,而是在笔墨艺术语言中散发着精神世界的和美。这种充满理性的笔墨不是通过刻意筹划,它是艺术家心灵的感情自然而然的流露。

    总之,写意画注重“写意”性,是中国画几千年来的本质内涵。中国自古以来绘画与书法都有密切的联系,中国画中的写意性用笔,足容书法用笔方法,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加上画家心灵的“忘我”境界, 自然和心境互相交融,使绘画作品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和特色。这种魅力和特色正是画家独特价值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所在。

    推荐阅读:国画的创新浅议

    参考文献:

[1] 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2] 宗白华 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 李振纲.证人之境.人民出版社.2000.

[5] 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6] 林木.论文人画[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