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中国传统家书展全新亮相(图)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中国传统家书展全新亮相(图)

中国传统家书展全新亮相(图)

作者:佚名      其他藏品编辑:admin     
展馆现场图 展馆现场图

  荟萃上千封历代家书精品的“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日前在新落成的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新馆全新亮相,这是目前国内唯一的历代家书固定陈列。

  “尺翰之美—中国传统家书展”是抢救民间家书工程2005年启动以来的最新成果展示,展品均为海内外人士无偿捐赠。所选家书均为手写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明末,最晚的写于2011年,时间跨度达四五百年。展览按家书写作年代为序,以通信人为展览单元,共展示家书实物200组(件)1000封,相关老照片500帧,分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九个单元,勾勒出中国家书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多视角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家书文化和手写家书的多元魅力。

  作为国内唯一的家书历史文化陈列,本展览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名人家书与平民家书同台展出。

  本展览虽以平民家书为主,但也不乏难得一见的名人手迹。名人家书不单独陈列,而是与平民家书一起,把它们放在历史发展的序列中,去映照他们所活动的那个时代。有些名人家书堪称珍贵的历史文献,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凝结着极其丰富的情感,透露出名人生活和思想的若干侧面。

  清代家书中有何凌汉、栗毓美、冯誉骥、李瀚章、李鸿章、曾国荃、张之洞、王懿荣等,不仅笺纸精美,书法秀逸,而且透露出这些晚清重臣的家事点滴和心路历程。

  民国家书部分陈独秀、梁启超的信札格外引人关注。2009年5月,嘉德春拍中的陈独秀、梁启超致胡适等信札曾引起轰动,后由人大校友出资,通过国家文物局行使优先购买权,最终交付人大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此展首次公开展出了陈独秀、梁启超的部分信札。此外,通过黄兴、蔡锷、沈钧儒、曾毓隽、陈季略、庄曜孚、吴稚晖、任鸿隽、陈衡哲、黄少强、谢晋元等人的家书,我们可以从一个视角走进民国时期风云际会的社会生活。

  其他时期的名人家书,比如陶铸、邓子恢、滕代远、帅孟奇、项南、周扬、林默涵、李真、李范五、李锐、黄一然、牟宜之、吴运铎、荣毅仁等共产党人的家书,使人能够走进共产党人的内心世界;周先庚、陈翰笙、谢冰莹、方心芳、周明镇、胡华、何兹全、郑拾风、冯忠莲、朱龙湛、任彦芳等文化艺术界名人的家书手稿,则为我们走近这些名家打开了一扇窗口。

  二、家书内容是对各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家书交流更加普遍,收递家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时期现存的家书,一是数量多,二是内容丰富,不乏表露心迹和记载史事之作,史料价值较高。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新陈代谢。作为社会变迁的见证,家书也凝结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的情感。家书作者既有民国先驱、政府官员、议员、教授、地下党员、军校学员、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国民党抗战官兵,也有晋商、徽商、留学生、教师、商人、学生等,多阶层、多视角映照出民国时期五光十色、跌宕起伏的社会生活。

  五十年代的家书时代色彩较重,往往谈及当时的政治形势,如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统购统销、公私合营、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大跃进、一五计划、反右派等,人们建设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语言表述充满激情,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六七十年代的家书,在留下那些政治运动及历史事件印迹的同时,也透露出人性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受步步升级的“左”的思想的影响,家书内容也是大讲革命形势、内容空洞的比较多。短缺经济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家庭日用开支普遍捉襟见肘,有的家书用纸粗糙不堪。

  改革开放时期的家书,内容呈现出丰富多彩和落日余晖的特征。家书中关于恢复高考、平反冤假错案、农村改革、城市改革、裁军、出国潮、下海潮、反腐败、返乡探亲、两岸三通、炒股、金融危机、抗震救灾等内容记载较多,也较为详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展览中民国家书部分一块用毛笔小楷书写的丝绸家书格外引人注目,家书长达3500字,历经近70年岁月磨洗,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写信人符梅轩,收信人符镇宝即当代著名戏剧家阿甲。符梅轩写此信时全家正在上海生活,哥哥阿甲在延安。信中向哥哥倾诉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百姓逃难的悲惨景象,沦陷期间上海难民遍地、物价高涨的现实,以及家里生活的艰难。

  山东淄博的退休教师许达先生,保存了半个世纪以来家人之间的通信两千余封,历经6年编辑出版了90余万字的《效石家书》,家书作者有近二十位,多为连续性的互通家书,家书所涉及的地区有济南、曲阜、鱼台、烟台、济宁、淄博等,反映了当地社会风貌的若干断面,提供了大历史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活轨迹。此处展示了《效石家书》中的部分家书原件。

  三、家书形式的丰富多彩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自古以来,家书在承担传讯寄情等基本功能以外,也被作为一种艺术品看待。所以写信人在信纸和信封的选择上格外讲究。近代邮政舶来后,邮票又成为寄递家书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贴有邮票的家书实寄封是集邮家喜爱的收藏品种之一。本展中也有不少各个时期的家书实寄封,使您领略我国集邮文化的风采。

  展览中的家书绝大多数是写在纸上的,也有写在丝绸上的,做成折扇的。信纸大小不一,既有各类精美的笺纸,也有宣纸长卷;既有普通的标准信纸,也有随手撕下的便签,还有信纸和信封为同一张纸的航空邮简。信纸上的各种标志有的是写信人所作的特定印记,更多的则透露出特定时代的气息。

  展览中尺幅最大的家书是用一整张宣纸写成的,有8平方尺,带给人视觉的震撼。最长的家书长达2.5米,5000余字,是19世纪末从台湾写来的,饱经岁月沧桑。

  从某种意义上说,展览中的许多家书都是一幅幅独特的书法作品,书体有楷、行、草等。与专门创作的用于观赏的书法作品不同,家书是自然形成的内心情感流露于笔端的私人的书法作品,更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个性。家书中的文字绝大多数是汉文,也有藏文,还有用图画写成的信,英文、俄文书信也有展示。文字不同,亲情相通。

  展览中还有一百年前在老家的妻子写给远在新加坡丈夫的“迷宫家书”;七位兄弟姐妹之间循环传递长达10年的“连环家书”;家庭成员之间自办传阅的20期“家报”;连续100天每天寄一张明信片安慰病中姐姐的明信片家书;等等。

  四、家书展品背后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这里陈列的每封家书几乎都完成了从书写、封缄、寄递,到收拆、阅读的全过程,几乎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姚稚鲁是三十年代上海市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员,本来与妻子和两个女儿一家四口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打乱了他们一家平静的生活。第二年4月,姚稚鲁独自一人取道温州、丽水、金华,到南昌、长沙、武汉等地谋生,不久于武汉去世,年仅37岁。逃难期间,姚稚鲁给留在上海的家人寄回了十余封家书,成为他苦难经历的历史见证。

  魏淑敏是一位通过扫盲运动才学会写字的农村妇女,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她恨不能把心里所有的话都倾诉给儿子,以至于信纸的天头地角都写满了文字。她担心儿子看不明白,还把自己的住处周围画了一张示意图,一一标明香蕉林、柚子树、房间、食堂、水池、马路、小河等的位置。1951年5月18日,魏淑敏扔下一对儿女,牵肠挂肚地离开南京前往海南文昌。她与儿子约定,今后写信,署“母魏淑敏”是身受限制,话不由衷,署“母淑敏”才是真情。到海南仅仅半年之后,魏淑敏就溘然长逝。

  在“青春留痕——六七十年代家书”部分,第一组展品是古画临摹大师冯忠莲与长子陈长年互通的家书。1960年三八节前夕,在北京矿业学院读书的陈长年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一方面是向妈妈问候节日,另一方面主要是反思自己注重吃喝的行为,剖析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并决心改正这些缺点。冯忠莲收到儿子的信正是三八那天,她非常高兴,第二天回了一封信。这样陈长年才知道母亲当时正在临摹《清明上河图》,工作异常繁忙劳累。在随后的两封信中,母亲说他每天除了在故宫摹画,晚上还要参加单位组织的政治学习,常常头晕、头疼、血压升高。即使如此,她还要考虑他们兄妹四人的衣食冷暖,尽一个妈妈的责任。冯忠莲是很有才气的女画家,在辅仁大学美术系学习时,有“辅仁女状元”之称。师从国画大师陈少梅学画,后来两人结为伉俪。1954年到荣宝斋临摹古画,先后成功临摹《宋赵佶摹唐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卷》、宋代《洛神赋图卷》、清袁耀《万松叠翠图》、《长沙马王堆一号墓西汉帛画》等名作。1960年借调故宫古画临摹室,受命复制传世国宝《清明上河图》。这几封家书记录了她当时的工作状态,保留了一份珍贵史料。她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后来被故宫博物院列为一级文物。

  成菊生是湖南省湘乡县东郊公社(今龙洞镇)的农民,现场展示了1961年他去世之前写给在武汉读书儿子的三封家书。家书中透露,当时农村吃公共食堂,每人的粮食定量不断减少,男女劳力分别从每日11两和8两(旧制,半斤)降为8两和6两,并说自己的病就是干瘦,手足无力,“死命到了”,不久他就因饥饿离世。

  在“隔不断的亲情——两岸家书”部分,有一幅“探投之恩”的书法作品格外引人注目,它讲述了一个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寻亲故事。民国年间在天津等地经商的刘志清1949年去台,与家人失去了联系。1975年8月,他委托同乡刘仲培从美国给留在大陆的三个儿子写来了一封寻亲家书,因为寄信地址仍是1949年以前的,担心地址有变化,所以信封上附了一段话,说明情况,并恳请邮递员代为探投。这封家书到达北京后,三位收信人及其他刘氏后人均已不住在原址,经西城区邮政投递员杨绍英、杨彬向租户多方查问,多次探投,才把这封珍贵的海外来信投递到在西四新华书店工作的刘志清的侄孙刘万禄手中,刘万禄马上回了信。不幸的是,本来身体强健的刘志清老人却因患皮肤病第二年就在台北去世,双方从此又失去了联系。对此,远在大陆的亲人并不知道。9年之后,刘志清次子刘国龙投书香港,再次寻亲。该信因“地址欠详”退回。1985年,刘国龙听说父亲已于1976年去世,被安葬在台北市木栅山河北公墓。2009年5月4日,刘国龙夫妇终于来到台北,在河北同乡会的热情接待下,圆了为父亲扫墓的愿望。2011年5月9日,刘国龙和家人为了感谢两位邮递员的探投之恩,专程来到人大博物馆,在父亲的家书前,把自己手抄的四大名著送给了两位绿衣使者。

  抗战老兵张天保在大陆原有妻子,1949去台后没有再婚,以帮助邻居的孩子成长为乐。退休后致力于慈善捐助事业,从1983年至2011年,他通过各种慈善基金会累计捐赠新台币86.2万元,共认养了72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儿童,捐助大陆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的图书室66个。展览中有他写给在大陆生活的母亲的家书底稿,还有他与各国认养儿童互通的792封“家书”原件,以及捐助乡村学校图书室相关资料、慈善捐赠收据、1954年陆军军官学校廿五期同学录、证书等个人珍贵资料。

  展览中还有一封特殊的家书,是清末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一位陈姓妇女写给远在新加坡的丈夫的信。此信形似一幅手绢,用文字组成迷宫一般的图案,没有标点。据收藏者介绍,家书作者陈氏担心此信万一落到他人之手必将其夫耻笑,便别出心裁,以丈夫最熟悉的回文格式以绣代写。此信大小字相结合,小字之书迂回曲折,而大字之书则从上而下,由左而右,迂回入内。阅读时犹如走迷宫一般,让人一时难以读懂。此信全文共441字,110句,外加一语气助词“乎”,系仿照“东山歌册”体例撰写,以四言句式,四句成一组,语言浅白顺口,言简意赅。据了解,此信辗转到达新加坡后被其夫之妾接到,她百般研究终解其意,深为陈氏的才华和人品所感动,敬佩之余,暗中回信,请求理解,并将此手绢信一并寄回,后流落民间。

  本展览是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和抢救民间家书组委会在2009年开展的“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基础上策划推出的全新展览,是该馆最新推出的八个常设展览之一,免费向校内外观众开放。开放时间是每周一、三、五下午2:00-4:30。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