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8旬老人收藏丧礼簿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8旬老人收藏丧礼簿

8旬老人收藏丧礼簿

作者:佚名      其他藏品编辑:admin     
</p>

<p> <strong> 礼簿中包含四种货币 </strong></p>

<p>  昨天下午,记者在和平区张贻治老人的家中见到了保存完好的丧礼簿。泛黄的方形纸张中用黑色毛笔从上到下纵向记录着随礼人的姓名、住址和礼金数额。最早的一本记录于民国五年(1916年)腊月,是张老祖父去世时候的丧礼簿。记者看到,亲戚张某某随的礼金标注为“二五”,另一亲属李某某礼金为“二百”。张老告诉记者,“二五”指的是当时民国发行的一种货币,老百姓称其为“铜子儿”,“二五”说明礼金为25个铜子儿。“二百”是民国时期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按照当时来说是“二百元”。</p>

<p>  1954年张老母亲的丧礼簿上,随礼金额一下“猛涨”,“五千元”“一万元”。“这是第一套人民币发行时候的数额,别看数额挺大,到了第二套人民币发行时,新旧换算率是一比一万,其实折合起来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五毛钱、一块钱。”张老说。到了1987年,张老父亲的葬礼上,礼金数额最少的只有一元,最多的二十元,“这就是现在说的一块钱、二十块钱了。”张老说。</p>

<p>  <strong>26年前丧礼簿出现女性名字</strong></p>

<p>  记者在1916年和1934年两本丧礼簿中看到,亲朋、宾客的名字都是名在上方,姓在下方,而且姓的后面有个“爷”字。张老告诉记者,按照旧社会的传统,孝子最小,亲朋为大,因此称呼亲朋好友为“爷”。到了新中国成立后就有了变化,1954年和1987年的两本丧礼簿中,称呼亲朋好友为“先生”。</p>

<p>  记者发现,1954年以前的丧礼簿中除了称呼“爷”的就是称呼“先生”,亲朋好友的名字都是男性的,没有女性名字出现。在1987年的丧礼簿中有了侄女、外甥女的名字出现,张老告诉记者,过去传统习俗中都是父、夫为大,随礼的都是家族男性,女性一般不会出席丧礼。</p>

<p>  <strong>专家:</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  民国初期</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  农村曾现</strong></p>

<p><strong> </strong></p>

<p><strong>  粮食随礼</strong></p>

<p>  天津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何志华表示,从张老的丧礼簿可以看出近百年来白事随礼的变化和人们生活的变迁。</p>

<p>  改革开放以前津城农村和城市的随礼不同,民国初期城市随礼一般以钱为主,铜子儿、民国纸币等都有,农村有以白面、大米等粮食随礼的。解放初期城市随礼一般还是以钱为主,农村有用绸缎、水壶等随礼的。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和农村的随礼基本相同,大部分以钱作为礼金。数额也从五元、十元到如今的成百上千元不等。丧礼簿不仅反映生活水平的变化,更是丧礼文化的传承,应该保存下去。记者 王曾 摄影 齐琦</p>

<p> </p>
<!-- publish_helper_end -->
                 

					<div class=
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