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纤维艺术:作为一种眼光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纤维艺术:作为一种眼光

纤维艺术:作为一种眼光

作者:佚名      其他藏品编辑:admin     

  上月开幕的首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正在浙江美术馆举行。依靠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这一中国第一个现代壁挂研究中心的研创力量,三年展必将成为这个金秋纤维艺术界的一大盛事。本届三年展的主题是“纤维,作为一种眼光”,总策展人、万曼壁挂研究所及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的主持人施慧教授对此进行了她的解读。

  施慧

  织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造物。织物的编织从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上升到艺术门类走过了漫长的历程。今天,纤维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表现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眼光,在它的开拓之中,始终维系着人们对今日文化及生活状态的新思考。第一届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为主题,邀约全球的纤维艺术家聚集杭城,以多彩的创造,彰显“纤维”在今日生活中的多重意义,呼唤社会尤其是丝绸之路的家园对纤维文化的重视。

  新世纪以来,织物在全球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浪潮中,在身份与他者、认同与差异的文化内涵的纠葛中,被视为文化冲突和身份追溯的重要载体,以新的主角的方式,进入实验艺术的主流。近十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有越来越多以纤维艺术形态呈现的作品。以纤维艺术作为一个切入点,我们不但能看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还能很大程度上厘清和重建传统文化与今日生活的交织互动的关系。纤维艺术也成为一种与人类文明的交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等建国兴业大略有着直接关联的艺术形式。所以,“纤维,作为一种眼光”的主题,可以使我们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审视社会,既可以切近社会历史、生态保护、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命题,为城市的进程提供活跃的文化建构的因素,又可以从社会变革的母体中来激活纤维艺术的创新与变革,梳理我们的创作思考,由此建构纤维艺术在新世纪的蓝图与发展。

  纤维的五种眼光

  纤维,作为一种文化的眼光。纤维的文化眼光不仅存在于技艺的范畴,更存在于普遍的人类生存与文化交流之中。从远古的结绳记事开始,纤维作为文字最早的表现形式,便与人类文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英文中“文字”(text)和“织物”(textile)两词都出于拉丁语中的textus,均有“织造”的意思。文字如若织物,是在反复使用反复拆解重织中编织成形,这是文明如织物般的隐喻。与此同时,纤维的织物从一开始便与人类有着肌肤之亲。在人类离自然越来越远的今天,艺术家们用纤维语言所表现和探讨的,不仅仅是对文化史和自然传统形态的呼唤,更是对未来生活追求和谐共处的叩问与追寻,促使我们重拾一种日渐丧失的天人合一的生存意义。

  纤维,作为一种交流的眼光。纤维的交流眼光,不仅指向不同的文化交流,而且指向不同时代的交流。它连接着不同世代、不同群落的同时在场。艺术进入20世纪后,潮流日新月异,其最大特点就是全球化。一方面,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人们之间的情感认同越来越淡漠。而纤维艺术,作为最突出的兼具着文化独特性和文化交互性的艺术,它的同时在场,无疑能唤起人们对自身文化归属感的谨思,也同时激活了文化生活的自觉,从而开拓起一种更为宽广的文化心态。当不同世代、不同群落的纤维艺术相碰撞时,它们可以是对过往、对多元不同的缅怀与尊敬;可以是对自我的反思与批判;也可以是对不同文化相交织的开拓与尝试。在很多纤维艺术形式的创作中,我们能感受到地缘文化之间的丰富性、差异性及新时代身份认同的包容和建构,也感受到这种文化之间的交锋、交融及具有深度文化内涵的创新。

  纤维,作为一种批判的眼光。纤维的批判眼光不仅指向造型与材料的更新,尤其指向现代社会生活中织物所包含的身份方式与消费倾向。在物质需求空前高涨的今天,消费主义横流。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既有生活的必需,更有欲念的增长与奢靡,这为消费品的生产敲上了双重的印记。它的天然胎衣中原就充满了“祖母”的细密针痕,现在,随着全球化生产的穿越,又交织着金融帝国无远弗届的操纵与控制,交织着对文化身份的浸没与剥夺。消费品的闹市既是全球化生产与交流的狂欢,又是当代人性物化的华丽陷阱。纤维艺术以它对城市和社会发展的独特审视,对物化的思考及都市消费现象的切肤反思,形成最富于针对性和软实力的艺术形式和表现语言。纤维艺术在用日常材料揭露消费主义的同时,也在暗示这些产物对于历史学、生态学和社会考古的不同涵义。我们可以看到用布缝制的食物、用衣服建构的图书馆、用丝带缠绕的工具、用制服暗示的人群组织与关系。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东西,在这里成为最富有挑战性的艺术表达。其多触角的纤维形态,触碰到社会历史的某些硬核,让我们开始质疑这些天经地义的消费活动,是否真的如表面般光鲜,让我们慎思消费的华服中包裹着的文化世界的火热身躯。

  纤维,作为一种创新的眼光。纤维的创新眼光正在一个崭新的时代“织布机”上编织新的世界,演奏多元空间的混响。诺贝尔获奖科学家查尔斯·谢林顿曾把思维形容为“一个神奇的织布机。它正以数百万计的闪烁的织机梭子,编织着一个消融的模式”。纤维艺术的线性隐射了虚拟世界的线性,在互联网上,人们互相看不见,却由一根根隐形的网线相连。在网上,我们足不出户便能拥有一切,这在前计算机时代不可想象,而今我们对这一模式早已习惯。人与物的交互如此,人与人的交往亦是如此。在虚拟的时空中“纤维”正不知不觉地改变着我们的感性方式,它最终会成为一个数字化、空纤化的现实,进而可能作为一种新的物质,以前所未有的形态和设计来塑造人类,重构世界。

  纤维,作为一种产业的眼光。纤维原就是一种传统的产业,在各民族与国家中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和民众根基。它们不只是单纯的生活消费品,同时承载了人的日常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悟。如何在今天重建一种新的本土关怀,以艺术的原创精神引领纺织品、产业、商业、时尚的发展,带来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生存空间的创新,是纤维介入文化与产业,再造本土高峰和国际凝聚力的重要方面。如何以艺术的创意来激活产业的创意,如何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时代的设计潮流相结合,如何以物化和身份的思考来回应人类生活世界的种种命题?尤其像杭州这样具有丰厚纤维文化传统的家园城市,如何以纤维艺术的品质营造东方之城的品质,这些都是创新驱动、富市强民、重建一个纺织优势产业与中心地位的重要命题与途径。

  纤维艺术反射当代文化境遇

  首届纤维艺术三年展构建了“经纬四方”、“手与心应”“反者之动”、“网络天下”四个框架。“经纬四方”的第一部分展出的是中国古代的缂毛与缂丝织物。中国的缂丝织物艺术曾在南宋时期呈现了鼎盛与辉煌的艺术品质,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编织艺术的瑰宝。第二部分展出6位艺术家的数码编织艺术作品。两个部分在跨越时空的两端,进行着隔空对话。“手与心应”借庄子“庖丁解牛”的故事来阐述“指与物化”、“技近乎道”的东方美学理想。这一部分的作品深掘编织的内涵,将技艺融为物化的沉吟,融为天人相合的诗意之作,来讲述技艺在艺术中的活化与提升,体现了一种“纺织机思维”方式。而在这部分中展示洛桑双年展的收藏作品,正是我们对洛桑时期现代纤维艺术的开拓者们所力行的“纺织机思维”方式的致敬。老子“反者道之动”的理论揭示了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力量,暗示了正面扶助与逆向批判都是推动历史进程的革新动力。另一方面,“反”者又为返回之返,返回事物的本源,汰去历史的粉尘,追溯事物的根本。这部分呈现的是具有当代批判精神的纤维艺术作品,它们对历史建构和身份考察,对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困境与挑战、城市化弊端、生态环境、社会关怀,以及当代消费现象进行了深层的反思。从远古的结绳结网,到今天的互联网络,再到地球村中的人际网,“网络”一词的概念在不断更新、拓展,用“网络天下”来阐述“天下观”正是时代之音。“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的共同信念。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心中便怀有天。中国的“天下观”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恰恰是今天面对全球化问题、跨种族问题甚至战争问题的最好解决方法之一。这部分展示了关于自然、环境、天下及大社会的纤维艺术作品,用有形的无形的、低技的高技的网编织对社会、对世界的关怀。这部分还指向艺术家们正进行着具有实验性的创新纤维艺术创作,他们将视觉、声音、时间、空间、生物、感应、光与环境、数字信息之中的纤维形态抽离出来,以前所未有的生动姿态创造实践。这些作品既是生动而充满锐意的展示,又是对纤维艺术跨媒体、跨文化的综合未来的热切期盼。

  它们重返作为纤维艺术起源的传统编织世界,追问指向物化的手艺与思想,凝聚创新驱动的犀利的批判眼光,关怀生态环境的未来建造,形成本届展览的主题链。

  纤维艺术从传统手工编织、机织、大型塑造、工业化生产到数码编织,新材料、新技术等运用日益多样,其具有的时代创意的实验性特质促就了它与时代文化、科技、产业多方面的关联,致使纤维艺术有深入社会的批判精神,成为当代文化境遇的反射镜;正是由于这种关联,使纤维艺术与科技、产业有着亲密接触,为我们展示了纤维艺术在未来城市和文化创意中广阔的前景。杭州纤维艺术三年展将成为跨越国界的当代艺术的实验舞台,也将成为杭州城市生活和文化品质建设的艺术与思想的发动机。■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