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艺术品凭什么天价:曾梵志作品曾不过几千元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艺术品凭什么天价:曾梵志作品曾不过几千元

艺术品凭什么天价:曾梵志作品曾不过几千元

作者:佚名      当代艺术编辑:admin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是广州文化新地标时代·国际单位与《南方都市报》携手打造的品牌活动。每个月定期举办两次,邀请艺术各界精英畅谈创作之旅。

  国庆期间,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 .8亿港元落槌,让人惊叹的同时不禁心生疑问:当代艺术品也“天价”,凭什么?昨日,叶永青做客“时代国际单位·南都艺术沙龙”。他说,“艺术的定价是项系统工程,并非一个标准,甚至不是可以相信的东西”。

  曾梵志的作品曾不过几千元

  55岁的叶永青,熟悉的人习惯喊他“叶帅”。“帅”除了指相貌,更多是成就的象征:他是著名画家、策划人、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当代艺术院艺术总监。

  上世纪90年代初,叶永青已经成名,但无论是其个展还是名气,均在国外。“那时的中国,几乎没有画廊、没有美术馆、没有基金会,没有艺术的气候”,叶永青说。1997年,由于身体原因,他结束游历,回到家乡昆明。

  尽管是回家,但叶永青却觉得无比孤独,“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十分闭塞”。直至1年后,他遇见昆明一栋古老荒废的房子,破败的景象和杂草丛生的气质一下子打动了他。叶永青于是盘下老屋,将其变成一个画廊,也是一家餐厅,取名“上河会馆”。如今,所谓的“艺术空间”在城市遍地开花,但是当年,那绝对是新鲜事。

  在上河会馆,叶永青帮助艺术家出售作品。“那个年代,许多从我手里买画的人,现在都发财了,因为价格翻了几十番”。曾梵志的作品也曾经挂在上河会馆,当时的售价只不过几千元人民币。

  有人说这比印钞机还厉害

  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末的几千元人民币,还是如今的上亿元,其实都是高昂的价格。有观众向叶永青提问,“艺术家完成一幅作品,可能只需要半个月,甚至几天。如何按时薪、月薪来算,艺术真值这么多钱吗?定价标准是什么?”

  这个问题显然触碰到叶永青的兴奋点。他说,如果论一张画的成本,其实很简单,画框、颜料,最多500元,除此以外的就是所谓“天价”。叶永青记得,上世纪80年代,著名画家李可染曾在巴黎举办画展并现场挥毫。不过8分钟就完成的作品,现场卖到10万元人民币。“有人说,这比印钞机还厉害”。

  叶永青认为,艺术的价值与这个时代和人群的认知有关。“艺术的定价是项系统工程”,他说,这是在创作其中没法判断的,“否则我当初必定一张画都不卖,到今天就成为特别有钱的人了”。

  所以,他不认为艺术品的价格是可以相信的东西。“即便它一文不值,我还是热爱;即便它价格不菲,我也不依赖”。

  脱离体验的艺术并不完满

  谈到广州的艺术氛围,叶永青说,虽然这座城市很繁华,但艺术仍然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他说,人们欣赏艺术,更多地可能是通过互联网,真正走进美术馆、博物馆的人依然不多。

  知道西方的孩子,是怎么样接触艺术的吗?他举例说,“比如大英博物馆,一群7、8岁的当地孩子在里面上课,不是艺术课,而是算术课。他们每人手持一份表格,要数出博物馆里有多少个天使石膏像,多少个断了手的女神石膏”。

  叶永青认为,最好的接触艺术方式是体验,而非观赏。“艺术是因人而异的,因为体验不同,感悟就不同。脱离了体验的艺术,并不完满”。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瑛 实习生王凤霞

(原标题:艺术品 凭什么“天价”?)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