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行为艺术身陷小众之困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行为艺术身陷小众之困

行为艺术身陷小众之困

作者:佚名      当代艺术编辑:admin     
云南艺术家首次尝试将行为艺术搬上舞台。 记者周密摄 云南艺术家首次尝试将行为艺术搬上舞台。 记者周密摄 用黑色纸板剪成喇叭对着呐喊 用黑色纸板剪成喇叭对着呐喊 拖着板凳行走。 供图 拖着板凳行走。 供图

  艺术家们身着黑色衣裤鞋子登场,一女孩用绳子把脚和椅子绑在一起,每一步的行走都拖着椅子;一男子用卷尺测量每个人发音的长度,用黑色纸板剪成喇叭对着呐喊;云南艺术家罗菲用画成眼球状的白色乒乓球蒙住眼睛,爬上桌子,单脚站立寻找平衡抬起一桶水;来自瑞典的艺术家赫尔马则表演声音色谱……最后一幕,大家在后脑勺上戴上面具,背对观众,朝后弯腰鞠躬,谢幕。

  这是“行为艺术”在云南第一次作为一门课程走进课堂,也是艺术家们第一次尝试把“行为艺术”搬上舞台,以表演的形式向大众展现。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作为一种先锋艺术形式的“行为艺术”似乎仍然是一种“奇怪的东西”,要么晦涩难懂,要么令人反感。面对不解或不懂,来自诺地卡的艺术家们希望让更多人认识“真正的行为艺术”。

  院校逐渐开设课程

  2014年3月15日,一场没有设定主题的行为艺术首次以舞台表演形式在创库诺地卡演出,观者们议论纷纷,有人看到一半就离开了,丢下一句:一群疯子。也有人看完后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双眼被乒乓球蒙住的罗菲,就像很多生活盲目的人,看起来好像是看得见,实际并非如此;而拖着板凳行走寓意每个人身后的牵绊;谢幕的情景,就像我们身处社会这个大舞台,许多时候看到的其实是他人在扮演‘社会角色’的那一面……”

  罗菲则这样阐述自己的表演初衷:“人的认识总是有盲区的,我表达的其实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处境。”在他看来,每一个人对表演都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且没有一种是错的。“那是你根据自己的阅历经验从中看到的。也许行为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可以开启你的想象力。”罗菲说。

  表演开始前三天,本次表演策划人罗菲、和丽斌以及来自挪威的著名行为艺术家赫尔马还走进云南艺术学院,给同学们上了一堂持续三天的行为艺术课,这也是“行为艺术”首次在云南作为一门课程走进课堂。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校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4所艺术院校开设了“行为艺术”课程。用罗菲的话说,这实际说明了行为艺术正渐渐从“地下”走向“合法”。

  一门被误解的艺术

  不同于绘画、音乐、舞蹈等传统的艺术门类,作为一门受达达主义和激浪派影响而产生的前卫艺术,行为艺术在国内的“名声”似乎不太好,要么晦涩难懂,让人看完不知所云;要么与裸体、血腥、暴力相关,引起不少人的反感。在搜狐视频一部关于行为艺术的纪录片的调查中,无法理解,看不懂,是大多数人对“行为艺术”的表态。

  “行为艺术其实是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是一战后起源于欧洲的一种前卫艺术思潮,那个时候的参与者们希望解放身体,用身体来表达一些真实的东西,表达一种态度。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反感,是因为中国行为艺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80%的行为艺术都在以身体极限来表达痛苦和抗议,没有给观者创造出美的艺术享受。其次,大众眼里的行为艺术与艺术家们赋予行为的意义其实有极大的差距,媒体的镜头总是朝着那些带有血腥、暴力和情色的噱头按闪光灯,却把艺术家们在作品中所诠释的概念一笔带过。”罗菲解释。

  “另一方面,在街头还常常有很多‘疑似’行为艺术的行为,比如活人雕塑、人体彩绘,这些其实都算不上行为艺术,最多属于街头装置艺术,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制造眼球效应的一场秀。很多时候‘行为艺术’的概念是被误解甚至被滥用的。”

  很“小众”也很实用

  罗菲介绍,在西方,行为艺术早已是一门发展成熟的基础课程,被学习建筑、音乐、舞蹈等专业的学生所选修。“其实学习行为艺术课程是学生练习自身身体语言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可能很内向,跟人交谈甚至连手往哪里放都不知道,行为艺术就是将人置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练习用身体自由畅快地表达。”

  在《行为艺术与心灵治愈》一书中,作者蔡青也以一个行为艺术家的角度,通过大量精彩的中外实例,探讨了行为艺术可以在艺术家、艺术品和观众之间促成的各种互动形式,进而论证了这些互动可以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对自闭、抑郁等心理疾患达到一定的治愈功效。

  时至今日,就算对于艺术家们来说,探讨“行为艺术是什么”依旧是一个很前沿的话题,但我们至少可以归纳出一些行为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特征:它把人置于一个区别于日常生活的开放环境中来表达想法;它是一种真实的体验,而不像话剧和电影是演出来的;它更注重现场感,文字、图像甚至是影像都无法还原作品。“你真的觉得墙上挂的那些画就比这个表演好懂吗?我觉得不一定,人们喜欢那些画只是因为它看起来美,而行为艺术更能直接跟观众产生交流和对话。”

  “行为艺术好像一门来自另一个星球的语言,我们在不断探索。因此可以说,这场演出是云南行为艺术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是70后、80后、90后艺术家之间的协作,从身体极限走向语言探寻,从观念性的身体艺术,走向多维度、多重叙事的开放剧场。”罗菲总结。

  链接>>>

  云南行为艺术小记

  1993年,来自昆明的60后艺术家朱发东创作的行为艺术作品《寻人启事》和《此人出售价格面议》一举成名。而他此后的《身份证》、《让朱发东同志先走》以及之后的羊皮纸系列作品、VISA系列等作品,使其受到中国及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

  同一时期,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的何云昌创作了《抱柱之约》、《与虎谋皮》、《一根肋骨》等作品,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行为艺术家之一。何云昌深受台湾艺术家谢德庆的影响,作品以身体极限体验著称。

  2005年,罗菲和木玉明、和丽斌等一群70、80后云南艺术家策划发起了后来被艺术界称为“中国最大的一场户外艺术运动”的实验艺术项目《江湖》,成为云南行为艺术史的高峰。项目最后被邀请到荷兰、美国、深圳、北京的各种艺术双年展上展出。

  2007年,云艺油画系大四学生王军在南屏街策划“艺术家的遭遇”。当时,王军和5名同班同学分别装扮成进城务工者、厨师、保安、医生等模样,衣服背后用油彩写着“我是艺术家”,他们一字排开,为轮流坐到板凳上的市民免费画像,脚前地上摆放艺术高考的照片。

  2002年至今,罗菲先后创作有《意外死亡现场》、《盲点》、《洗脚》、《超级倒叙》等作品,其作品大多带有对当前热点和社会生活的反思。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