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新媒体艺术很酷:有未来感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当代 >> 当代艺术 >> 新媒体艺术很酷:有未来感

新媒体艺术很酷:有未来感

作者:佚名      当代艺术编辑:admin     
《萨迦》 截图 《萨迦》 截图 《迷雾》 《迷雾》 《量量历险记》 《量量历险记》 张小涛张小涛

  人物简介

  张小涛,活跃于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新媒体艺术领军人物,被评论界称为“令人惊异的艺术家”。1970年,张小涛生于重庆合川,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2011年至今任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系主任、副教授。他曾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第7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布拉格双年展、广州三年展、荷兰电影节、亚洲动画大赛等。

  本报记者 兰世秋

  变换的手印、叠化的舞姿、迷幻的影像、充满张力的声音……日前,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国内新媒体艺术领军人物张小涛的大型个展《空影—张小涛作品(2009—2014)》,在苏州金鸡湖美术馆开展,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体验。

  开幕式刚结束,张小涛就马不停蹄地奔赴韩国首尔,参加“业态文明——中韩新媒体艺术展”。此次展览,来自中国的6个参展艺术家中,张小涛是唯一的重庆人。

  近日,风尘仆仆回渝的张小涛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他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之路。

  10次到重钢采集素材,《迷雾》一战成名

  “我一直在努力寻找能够独立表达自己的语言,新媒体艺术也许就是那条路。”谈到9年前的转型,张小涛这样说。

  2005年,已经在北京798艺术区站稳脚跟的张小涛,开始尝试从绘画转向新媒体艺术创作。当时,他的画作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不少朋友对他的转型很不理解。

  不过,张小涛对此很有信心。

  2007年,张小涛着手创作他的首部新媒体实验动画作品《迷雾》。这部短片时长34分零6秒,整整耗时一年多,投入了300多万元。

  《迷雾》中,蚂蚁、蜥蜴等动物构建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然后又一次次将其摧毁,再构建。张小涛说,在这件作品中,他关注的主题是环保、社会和生命。

  为了采集《迷雾》所需要的素材,张小涛曾带领团队10次来到位于大渡口的重钢集团进行拍摄,也曾到西藏去采集大山大水。重钢的画面在该片中占了大约20分钟的片长。

  事实上,在四川美术学院读大学时,张小涛就被黄桷坪浓烈的工业痕迹深深吸引。高耸的烟囱、坚硬的厂房、呼啸的火车以及位于大渡口的重钢都成为他深入骨髓的记忆。“在《迷雾》中,我也把这种情怀放了进去。”

  这部《迷雾》,是张小涛新媒体艺术的成名之作。

  2008年,《迷雾》亮相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震惊四座。随后,《迷雾》频频参加国内外各项大展,亮相国际舞台。张小涛本人也因此在美术批评家年会上被评为“2008年度青年艺术家”。

  搞新媒体创作,有时像化学家在做实验

  红色的颜料融入水中,艳丽的红在水中慢慢扩散、变幻……

  不要以为这是化学家在做实验,其实,这是张小涛在用相机记录颜料在水中的流变过程。然后,拍摄的影像将用于新媒体创作中。

  张小涛和他的团队常常会做这样的实验。比如,他们会拍摄黑暗中的火焰,记录下火苗的闪动。

  张小涛表示,新媒体艺术就是一种可能,一种对未知、对实验、对科学以及对艺术的融合。“它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其实挺大众化的,很酷,很有未来感,年轻人很喜欢。”

  而《迷雾》中大量出现的动画蚂蚁,又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张小涛向记者揭秘:他曾经趴在地上拍摄蚂蚁,然后以拍出的图片在电脑里构建模型,再做成动画。

  张小涛2009年的作品《痕》中的血管等画面,也是运用电脑编程完成的。

  2009年春天,张小涛和成都批评家陈默一起走进了汶川地震灾区。站在废墟之上,用相机记录眼里看到的一切时,张小涛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

  又是一年多的时间,一部11分27秒的新媒体短片《痕》问世了。

  短片从一双满是皱纹的、苍老的手开始,那一条条深如沟壑的掌纹,经过电脑处理后放大、变形,如同那饱经沧桑的山川与河流。而片尾处,无数双手握在一起,铸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墙。仍旧是带着一点魔幻色彩,《痕》里没有撕心裂肺的痛哭和地震的惨烈。

  张小涛告诉记者,“在做这个短片的时候,我就在想,有没有可能超越伤痛?艺术应该带给人温暖。”

  2010年,《痕》参加了重庆首届青年美术双年展,并获得优秀奖。

  双年展结束后,张小涛接到母校四川美院的邀请,请他回校组建新媒体艺术系,并担任该系的系主任。2011年11月4日,川美新媒体艺术系正式挂牌成立。

  用微观叙事,被称为“令人惊异的艺术家”

  张小涛的作品总是从细微处着眼,用新媒体的艺术手法去关注社会巨变和个人心灵史,同时,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他的这种“微观叙事”,使得他被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策展人曼弗雷德·施奈肯伯格评为“令人惊异的艺术家”。

  因为在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突出表现,2011年,张小涛登上央视《人物》栏目。

  《人物》称,张小涛“把中华气派的传统文化带上国际大展,用延绵不尽的文化传统嬗变前卫风格”。

  2013年5月,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开幕。代表中国出征威尼斯的7位参展艺术家中,张小涛占了一个席位。

  这次双年展,张小涛带去了3部新媒体动画——《迷雾》、《萨迦》和《量量历险记》。值得一提的是,《量量历险记》是张小涛与8岁的儿子张无量共同完成的作品。张小涛告诉记者,这部10分钟的作品是他根据儿子量量的儿童画内容制作而成。

  “量量用画笔记录自己的生活,如生活的小区、街上堵车的情景以及融入丰富想象的《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故事……”张小涛说,他把儿子的这些画收藏起来,不知不觉,竟然积累了几大箱子。

  张小涛以儿子画中的原型来编写分镜头脚本,讲述了一个逃学的孩子——量量经历的各种离奇故事。

  “片中的量量,其实也是我。”张小涛对记者说,在创作过程中,他在量量的身上也看到了自己的童年。

  《量量历险记》用儿童的眼光探索日常化生活和神奇幻想世界的重叠,综合了手绘、建模、拼贴、借用等不同的方法,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大获好评。此次在苏州的展览上,《量量历险记》再次亮相,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名词解释

  新媒体艺术

  相对于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美术门类的一种跨学科、跨媒介的实验艺术,它以数码技术为基点,兼容了摄影、录像、视频、声音、装置、互动等综合手段进行创作,形成独特的艺术场域效应,具有强烈的当代性、时效性和观念性。

  新秀

  70后艺术家用激光创作出《门》

  本报记者 兰世秋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以动画为载体进行呈现,也有艺术家选择用激光结合环境进行创作,青年艺术家李晖就是其中之一。

  1977年出生的李晖,200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他擅长运用激光、LED、烟雾、透明亚克力、不锈钢、现成品等各种现代化的材料与媒介,在展览空间营造出一个如梦如幻的“光的现场”,并投射出一种强烈的东方神秘感。

  2006年-2007年之间,李晖尝试着用激光创作了《笼子》、《轮回》、《V》等作品。而重庆观众最熟悉的,是2012年在南滨路举行的“打开天空”国际当代艺术展上,他的一件名为《门》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门》以长江汇当代美术馆的大门为框架,发散出无数条红色的光线,看上去绚丽夺目。观众可以自由地从这扇会发光的门里穿来穿去。

  身在北京的李晖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门》是当时特别为那次展览而创作的,红色的光线就是激光。“重庆的空气湿度大,光线会特别明显,非常适合表现那件作品。”

  为何选用激光进行创作?李晖表示,激光给人一种迷离的感觉,和其他光源不同,令他有创作的欲望。

  纵深

  重庆新媒体艺术

  处于学术前沿 但艺术家数量较少

  本报记者 兰世秋

  中国的新媒体艺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直到90年代中期才真正得到发展,并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作品。

  张小涛告诉记者,中国早期新媒体艺术创作是从录像艺术开始的。1996年9月,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画廊举办了中国第一次录像艺术展,这场名为《现象与影像》的展览,集中了张培力、王功新、陈绍雄等中国第一代录像艺术的开拓者。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基于电脑平台的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艺术的含义与形式得到了多角度的拓展。

  随着技术手段的更新,中国的新媒体艺术也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徐冰、缪晓春、杨福东、邱志杰、王建伟、宋冬、张小涛等领军人物,尤其在实验动画方面与国外水平相当。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川美的新媒体艺术系与中央美院的实验艺术系、中国美院的跨媒体艺术学院处于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学术前沿。不过,因为起步较晚,重庆的新媒体艺术家数量较少。

  张小涛告诉记者,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投入很大,做一个动画短片的投入在120万元左右,但一个拷贝只能卖20万元左右,根本无法收回成本。

  而在收藏方面,尽管西方的美术馆、具有收藏传统的大公司、私人藏家早已经大举进入了新媒体的收藏领域,但现在中国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内的收藏仍然处于未开发阶段。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新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形式不确定,藏家持观望态度不敢下手;二是新媒体本身难以保存和呈现。

  “把发行渠道放在美术馆里,为特定的人群提供作品欣赏,或许是新媒体艺术的生存方向之一。”张小涛表示。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张小涛提供

  90后新秀 让孩子们的画“动”起来

  本报记者 兰世秋

  出生于1990年的易雨潇正在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读研究生,2012年,她的一部新媒体动画作品《我想对你说》,令她受到业界关注。张小涛把她称为新媒体艺术的后起之秀。

  2010年,还在四川美术学院读本科的易雨潇和几个同学一起到重庆荣昌一所留守儿童学校支教。

  当拿到孩子们一幅幅生动的画作时,易雨潇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让这些孩子的画“动”起来?

  在接下来的两年暑假里,易雨潇和同学一起先后到了湖南、四川、新疆等地的4所小学支教,同时,实施她的计划:在教孩子画画的同时,也给孩子们布置任务——画“我的梦想”、“我的恐惧”等主题画。

  2012年,易雨潇从收集到的孩子们的画作中选出了13幅,以纪录片的形式,在短片《我想对你说》中播放对他们的采访,并通过后期的电脑制作,让孩子的画作在短片中“动”了起来。

  易雨潇说,《我想对你说》是她做的一个的尝试,把动画与儿童的心理研究、社会调查、纪录片、公益活动等元素结合在一起进行整合创作。

  《我想对你说》先后参加了第10届北京独立影展、首届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文涨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