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一斑》:余友涵的艺术实验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藏界人物 >> 《一斑》:余友涵的艺术实验

《一斑》:余友涵的艺术实验

作者:佚名      藏界人物编辑:admin     

  作者:艺术评论人 Karen Smith

  《一斑》:余友涵的风景画和抽象画

  地点:北京 元•空间

  时间:2013年8月27日

  藏家们时常会被问起:“如果要你从收藏里选出一幅最有价值的画,你会选哪一幅?”

  大部分藏家都会回避这样的问题。这种问题就好像要求父母从所有孩子里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一样不近人情。一般来说,创作一件作品是受到某个时刻的影响的。这一时刻作者的心情如何,是否正好灵光一闪,都会影响到作品。和我们听的音乐,我们穿的衣服一样,艺术品对我们人生中不同时间的不同心情都有所影响。它们还能反映出艺术家生活的某一瞬间,这一瞬间在作品中会有一个或真实或虚幻的投射。这些是让一件艺术作品变得独一无二的关键因素。

  还有些提问者喜欢穷追不舍:“假如你的房子起火了,你又只能抢救出一件作品,你会拿哪一件?”1996年,著名的瑞士收藏家Uli Sigg就被人问到了这样一个问题。Sigg先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艺术品收藏家,他一度拥有几百件中国艺术品。对他来说,这种问题尤其难以回答。但在假想的火灾威胁下,Sigg先生竟然毫不犹豫地给出了答案;他会选择抢救出来的是一幅亚克力油画,作者是一位叫做余友涵的上海画家,这幅画大约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作品风格轻松,借用了波普风格的绘画方式。画作的主题是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舒服地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上。

  余友涵的这件作品非常讨喜,或许确实值得Sigg先生如此青眼相加。画家在作品中抒发了好几个层次的复杂情感,几种情感又彼此对立。余友涵的画笔在画面上点缀了许多交错的图案,表现出一种隐晦的视觉张力。画家本人在评价作品中的图案时说,“背景里有许多不安定因素,暗示了那个时代的许多灾难。”确实,交错的图案被灵巧地布置在画面上,巧妙地隐藏了画面中的一些不睦。观者若考虑到画家的年纪,并把这幅作品和画家创作的一系列毛泽东主题作品放在一起来看的话,就能有不一样的感受。出生于1943年的余友涵成长于毛泽东时代,也经历了那个时代的众多苦难。

  余友涵在将近知天命的年纪才开始画毛泽东,那时他早就不是一个激烈的理想主义青年了。他成长于混乱的社会中,但他的作品却并不像许多中国的政治波普艺术家那样尖锐,余友涵的作品不局限于政治讽刺和表现过去的苦难。因此,他的作品往往有一种不确定的气息,这种暧昧气质用英国艺术史专家Edward Lucie-Smith的话来说就是:“具有更大的广度。”

  余友涵的毛泽东系列画作是对时代的投射,但他的作品却并不局限于政治波普。余先生的个展《一斑》就展出了画家的许多其他风格作品,有一些和毛泽东时代的主题并没有多大关系。画家的整体艺术风格既反映了过去,也展现了未来,在他的作品中,既有风景画也有实验性的抽象艺术作品。《一斑》展现的就是余友涵的另一种艺术风格。展览中确实有一部分他早期的波普风格艺术作品,要参观这一批作品需要提前预约。但是,这次个展的力度和重心都落在余友涵的其他作品上,着力体现的是画家对自然哲学和抽象艺术的思考与融汇。此次个展展出的系列作品表现了余友涵在抽象画领域的游刃有余,展出的作品都充满感情,表现力突出,令人过目难忘。

  余友涵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了抽象艺术的实验。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让我心情平静。”他的作品画面充满了线条和小斑点构成的简单图形,有一种特殊的质感。这次的个展就展出了这一系列的早期作品。余友涵的抽象艺术实验起源于对上海以及周边景色进行描绘的风景画。其中包括了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及80年代初的风景画作品,还有最近几年描绘同一地区景色巨大变化的作品。余友涵的风景画作品脱离了简单、直观的景色描画,受到了抽象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的具体体现就是对景物中人的经历、情感的揣度与刻画。他的风景画先后受到了库尔贝,塞尚,梵•高,蒙德里安,理查德•汉密尔顿以及安迪•沃荷等人的影响,体现了他艺术生涯的时间跨度。其中,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余友涵作品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再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再次看到那个信息在中国变得没有体系和碎片化的时代。

  余友涵说他的整个绘画生涯都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一斑》也展现出了他敏锐的艺术触觉。被选中展出的作品都充满了生活气息,非常讨喜,受到观者的普遍喜爱,同时作品的气氛还带了一丝暧昧。画家的笔触和画面中的图案都和早期的波普艺术风格相似。但是,在余的作品中,这种风格又有一些改变。画家用上了传统中国画的技法,结合当代西方的等测法则,表现的是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的不断变化,以及外表坚韧的社会结构内里的脆弱。余友涵的作品因此具有不一样的现实意义,那就是警示了这个时代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灾祸,而这些灾祸既有可能是因被工业污染后的自然环境而起,又有可能来自于各种难以防范的豆腐渣工程。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译者:沈晨)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