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清洗心灵是艺术家经常要做的功课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市场 >> 宝物评论 >> 清洗心灵是艺术家经常要做的功课

清洗心灵是艺术家经常要做的功课

作者:佚名      宝物评论编辑:admin     

  艺术对艺术家来说要极端,不极端会被他人影响,从而迷失了艺术家的个性。艺术家对艺术家的看法不可极端,因为大家都追求同一个观点的话,艺术就失去了多样性,艺术家不能将自己的认识强加于人,其实为一个艺术家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做好了这个时代的事情。

  形式的改变要顺其自然,当你对绘画认识有所领悟,那么形式也会在不自觉中得到更新。

  你有什么文化背景,出来的东西就会带有倾向。

  清洗心灵,是经常要做的功课,偶尔的一次写生或者是一次旅游使之走进了自然,会由衷的产生本能的喜悦,终于可以暂时脱离这宣泄的尘世,洗净自己的心灵。

  画到一定程度就是观念了,观念的成熟与否、深度如何,会充分体现在作品中。技术、技巧性的问题相对观念来说要好做得多,受过正确训练过的人,掌握一门技巧就像掌握驾车技术一样,相对容易一些,而要让这些技术随着你的思维任意驰骋、天马行空的话,那就要看掌握这门技术的人的程度了。

  画画,就是寻找自己。其中,绘画语言、深度和形式,走会在创作中显露出来。

  先人们已经建立起山水画的程式和各自的表达技巧,他们已立下了极大的功劳,那么对现代人来说,如果还是跟着前人的脚步、循着他们的程式,即便有高人一筹的技术,还是有很大的问题,象李可染那样的创造自己的形式尤为重要。

  我们经常伏案作画,时间长了总觉得思维枯竭,于是习惯动作和习惯于表现的对象充塞纸面,渐渐会减弱生气,于是常有出去走走的想法。山水画写的不是一个局部,凡是地球上的景物都在其表现对象之中,它的层雾、宿露、风雨四季,它的喧噐和宁静、昏暗与光明,只要踏进去,自然就会给你启示,那里会是案头的结果呢?出去走走的得点气息,震撼一下自己,画也会亮一点的。

  我不知道这张画画出来会是什么效果,可能我的追求已有一定的规则,但每次起首,都是从“无知”开始,从无定式开始,通过过程渐渐清晰。

  我喜欢局部的趣味,即便是在大山中漫步时,时不时会被某一处景色所迷住,一泓清泉,或是一个弯道,一块充满历史记忆的巨石,或是悬崖倒挂的树枝,都会使我兴奋,哪怕在空旷无垠的平原,一射斜阳也会带来无比的愉悦。我双手捧起大山,将它打碎成千万个碎片,溅起的沙石就是我追求自然的永恒。

  要创造自己的程式,首先对自然要熟悉,感悟自身观念的变化,其次对传统要熟悉,要把握体现在绘画中的精神面的东西,往往会把技术上的东西误解为精神,一味投入对技术的追求中去,从而冲淡了对精神的追求,要知道比技术更重要的自然和精神才是永远要追求的。

  新视觉中的传统绘画,渊源艺术的传承,有时来点过分或开个小玩笑,来点幽默为之颓废,将传统引向更理想的境界,这是时代的恩惠。

  艺术的精神的美感远远胜过技术的美感,当技术被精神所驱使时,这种合二为一的互相交融的美感,实在是很动人的。

  画画时不应有固定模式,如果是这样,那从一开始就会影响随机生发的愉悦,当你想象好用何种技法去画时,那么画画时脑海中就会涌现技法的规则。跟着规则走的技法,个人的性情就会少的可怜。

  传统很丰富、很精彩,也给现代画画的人带来了许多苦恼,致使容易背上沉重的包袱。于是动着脑子想去超越,变着法子想另走捷径,这样反而失去了自我。艺术就象个人的面孔,各有各样,找到自我就像人建立起了自信,即便丑陋,也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面对传统一无所措,那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那里,传统是滋养,他只会帮助你但绝不会替代你。

  我们都在寻找表达和解读这个世界的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样方能产生自己的绘画语言,同时我们也在寻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解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与自然合二为一。

  生命和自然很宽泛,人们从自我的视点去观察世界,即便很狭隘也已很包容了,如果换一个视觉观察,可能另有一片天地。艺术家不过是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自乐而已,将小天地当做宇宙来做,用一身的投入也是做不尽干不完的,所以将技术的制作过程转换成生命的诞生过程,那就是每分每秒都充满了冲动的快感。

  曾经被汹涌的风暴、气流和大江大川激荡的无法自主,被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折服,被那种畅快的流动颠覆的神魂不守。今天我才注意到,已经好几年不画这类的画了,对于这类画的画法已极度生疏,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我已记不清楚了。反正近来常去的野山野水、不见名典的、无人注意的山村、野路、路径,尤其喜欢躲在深处的两边石崖,似乎可以跳过去,宽的溪流甚至是水潭,如果这水潭中略有倒影,乃或光亮的倒影,在林中闪亮着它的幽默般的光晕,会使我产生难以名状的快乐。我的性情也大概是这样的,在不太认为的很自然的状态下泼弄水墨的音符是最快乐的。

  在苍茫深峦中步行着,一路的艰辛疲乏,甚至饥饿和渴望,使你无措无奈,目的地未到,停困下来意味着退却,而使所经过的线路为无意义,人在极度疲乏无奈的困扰中,只要还有意志,往往光明的解脱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了。

  如果气息相当平和时,作画就象在叙述进入自然的心情,要求和向往,常会觉得作画犹如讲故事。展开宣纸时首先会像今天从何进入画面呢?是从山脚的小溪开始进去,还是从随意搭在山道上的简陋的草屋开始进入,有很多入口。如果不无意识落下笔痕的话,会无尽的想象下去,纸上有了笔迹后,只能随着笔迹给你的思维而继续思绪下去,那么随着这一处水流进去吧。首先拾级而上山径,走累了,画个转折休息一下再攀岩,口渴了画潭山泉,畅饮几口消除运动的疲惫,清凉身上的汗水,小歇后又要开始起程。忽然会来一段险路,曾经有过这样吓人的梦,拾级而上时无畏无惧,当爬到上面回望来时路,会吓得从梦中惊醒,原来这路是多么窄多么险啊!那么今天就来一段这样的路刺激刺激,于是就制造险路,画上用木头搭成的栈道,一半悬空在外倒是很吓人的,走过这一段就安慰一下自己,加上个小酒店,斟上几口再作打算。这样的作画,笔怎么会不放松,气息怎么会不相关,而且意尽笔收,吐尽胸怀,人们常说的过程,这样的作画过程真是修炼心志的愉快,也不大会造作。

  从固有的形式到属于自己的概念,经过多少代人的琢磨,山水形式有了一定的模式,于是符号化。人们发现了笔墨的趣味胜于自然的趣味,于是大都将视线转向案几。喜新厌旧是艺术的定律,即便是轮回发展,也不会定在一个格式中的,艺术的瞬间趣味来自于自然还是案几,每一个时代都给出了不的答案。对艺术家个人来说,她的瞬间趣味来自那里,也决定了其人的艺术取向,所以概念的形成和将其推向一定的深度是艺术家的责任,将艺术形式从固有概念中解放出来,完成属于个人艺术思维和艺术取向的崭新的概念。

  艺术追求趣味,没有趣味的艺术是少有生命力的,趣味的产生有技术性的和精神性的,突然的反常规的用笔,可能会产生趣味冲动的原始力量,然后就是把握的程度了。作者个人的趣味是艺术的感悟力量,艺术风格的形成可能是追求个人艺术趣诣的结果。

  画画时,我喜欢静静地轻轻地磨墨、展纸、执笔,静静地思维,随即出来各种的形态,就是这样的形态,也不让它有即时的肯定,一定是渐渐显现,随时休整,通过周围物体的表述,才慢慢地看出这一物体的形状和深度,应该说是“养”,慢慢地“养”出来的。

  对用笔的注意往往会忽视被表现物体的本身,如果恰到好处地将笔用在该用处,不是更好的选择吗。所以在描写被表现体时,去寻找线条以及该线条所承载的前后关系、明暗关系和物质关系,甚至将这条线消失在这关系之中,无疑是要“养”的。

  我画画时,如进入状态,就会极大地满足于方寸世界的遨游中,与其有太大的目的把自己压住,还不如在轻松的状态中自我陶醉。

  你要对每一个符号,或者说要对每一个表现对象,承担起你自己的独特语言时,就一定要对其了解深透。

  一幅画最难处理的有两个部分,最下部分和山头部分,先人经验的足迹如果跟紧了,就无法脱离其既定的规范,所以要了解先人对其的处理方法,然后研究如何逆其规范,这里也有趣味性的问题,其趣味会对画面产生大的影响(构图)。

  突如其来的运笔冲动,马上会激发起情感的冲动,会使画面产生莫名的效果,所以平时的笔墨训练和笔墨要求是万不可将就的。笔墨的浓淡干湿以及与纸张的材质相互呼应和弥补,犹如人之呼吸,再加上人的思维的控制,不就会是一张活生生的作品吗。

  如果作画只是完成一个技术过程,等于是将概念固定化,使之脱离了生命的轨迹,顺着既定的技术过程,滑向乏味的定式之中。

  如果对材料有宽泛的认识和对技术十分的掌握,也可能会给个人趣味拓展出开阔的田野。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