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民间艺术 >> 古代织绣品鉴赏的九个方面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收藏品 >> 其他藏品 >> 民间艺术 >> 古代织绣品鉴赏的九个方面

古代织绣品鉴赏的九个方面

作者:佚名      民间艺术编辑:admin     

    中国古代织绣品的收藏,首先要从鉴赏入手。这里所谓的鉴赏,一是判断其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依赖的是眼光,历史知识和审美;二是对对其市场价格的估算,靠的是经验和信息。能鉴赏者又能找到织绣艺术品的来源,关具备谈价的能力,最终才能有精品珍品的入藏。

鉴赏织绣品首先判断织绣品的价值和价格,即品种、年代、艺术性、是否名家作品、品相、尺寸、珍罕程度、市场大小等。兹分述如下。

    通常人们以为,鉴定主要是指鉴定某件古董的真伪,而鉴定真伪的首要点就是鉴别质料,就像玉器或是宝石,此种鉴别除了依靠人的判断力外,还可以借助于仪器、 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来确定。其次就是作者的真伪,到底是今人的作是古代的真迹。但对于织绣品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鉴定倒不需要考虑质料的真假,也 基本不用考虑今人的作伪问题,因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还不至于拿人造鸶为冒充真丝,织物作伪也是一项顶尖的科学研究,其难度之高,决非常人可进行,其成本 也会高行令人咋舌。因此,质地的真苇塘是否今人作不是织绣品鉴定中的要点。鉴定的主要问题是在于以下三个方面:时代、产地和作者,即这种织绣品是在什么时 候做的?哪里做的?谁做的?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判断,如织绣品的品种、款式、图案等都是鉴定时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对诸如此类的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再利用这些因素来判断以上的三个问题。

    1、年代

对收藏者来说,年代是鉴定的首要问题,年代愈早的织绣品价值越高。但是,高年份的织绣品一般品相极差,多为残片,难入鉴赏家的法眼。所以,对待年代问题,要有一个辩证的观点。收藏家虽然也搜集早期织绣品,但并不放弃对品相的要求,尽管尺度可以有所放宽。

其次,年代与品种的关系密不可分。某一织绣的早期代表作和盛期的经典之作当然是集追求的目标。如战国的楚绣、汉代的吉语锦、唐代的联珠纹锦、宋代的书画缂丝、宋代的领先达晕锦、明代补子等等。唐代虽已有缂丝,但多为腰带等实用品,纹样配色都很简单,与宋代朱克柔的作品(其价值价格都可以与宋代一流画家作品相比)相去何止千里!

年代判定有时也极为关键。宋代是缂丝艺术之高峰,明代尚能继其风流余绪,清代则显出颓势。所以一磐则言,宋代缂丝锭胜明代缂丝;明代缂丝又远胜清代缂丝;清代康、雍、乾三朝作品又远胜清后期作品。就年份而言,清乾隆以后织绣中可以说极少有珍品。同样一件清代龙袍,乾隆朝的可以是咸丰朝的十倍。

    解决年代简单的方法是进行碳-14的测定。用碳-14来测定有机物年代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宇宙射线同地球大气发生作用产生中子,中子同大气氮-14动植物所吸收,动植物体内所含的碳-14又不断地衰变为非放射性的氮-14,其半衰期为5730±年,生物在死亡前体中碳的浓度与空气中的 碳-14保持一致,但当死亡后,碳-14只能按规律减少,因此,只要测出其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它死亡的年代,一切死亡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都可用来测定年代。我国从1965年开始用这一方法进行考古年代的测定,但目前国际上所用的方法已可以达至在基本无损伤的情况下测定各个时期的物品。掌握这一方法的国家为数并不多,测试的费用也相当昂贵,作为一般的收藏者,不大可能去英国伦敦大学做这一测试,我们只能凭手感目测,凭我们积累起来的经验来判断一件物品的年代。

    年代鉴定的要素有如下几点:纹样、款式、质地、色彩、做工等,其实,这就是从作品的技术和艺术两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考察。

    质地即织绣品的底料,它采用的结构很多都具有断代性。例如缎,同样是缎,五枚缎的出现目前所知最早是在元代,如果你所看到的织物是一件五枚缎,那它一般不会早于元代,如果这又是一件八枚缎,则它一般不会早于清工,总是在清代,而且是中晚清的可能性更大。再如罗织物一直流行到明代,但入清之后就基本为四经绞的罗,这种罗织物一直流行到明代,但入清之后就基本绝迹了,因此,如果你发现了一件四经绞的罗,一般就可以断定它是明代或者更早,而如果你找到了一件有着提花的横罗,那它一般不会早于明代,而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清代。除了织造的质地以外,绣染技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纹样也许是鉴定年代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人们在初看一件织绣品时,有时一下进入不了技术的深度,一般是对作品的样,色彩有个大概的了解,或是说,作品的色彩与纹样总是先声夺人,而且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最为明显,它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过程、变化的细 节。因此,考察艺术风格或图案会对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仿来看一下织绣品上龙的变化,这一点也许是各种手工艺品上一致的。明代以前的龙,身体细 长,造型多变,龙头扁状,侧面,猪嘴、尖齿、嘴巴上唇明显拉长,并向上翻翘,头上毛发合拢后向上,花肚皮,轮形五爪。到明代中期,龙嘴闭合,上下长短基本 相当。到明晚期,龙头加大,双眼突起,嘴开启,常作戏珠状。入清之后,龙身逐渐变粗,龙头如猪,眼神无力,龙发披散。清晚期,龙的造型更加无力。

    明代的用色总体上是装饰性强,庄重,万历时期流行著名的万历五色。清前期颜色深、暗、沉重,雍正接近明, 开始有些变化,晕色层次多。光绪时特别多用紫色,称为洋莲紫,来自海外,多施于广绣,京苏刺绣也见使用,多在慈禧、光绪时期。粉绿、湖蓝开始用,系化学 染。我们了可以把清代马褂上图案和色彩的变化作为实例。如对襟马褂,初尚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尚玫瑰紫,乾隆晚期流行绛色。《扬州画舫录》亦载:“扬郡著衣 尚为新样,十数年前(乾隆初)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壁蓝,颜色在前尚三蓝、朱墨、库灰、泥金黄,近尚樱桃红、高梁红,谓之福色。”嘉庆时,流行香色、浅达色和棕色,咸丰、同治间,流行舵、蓝、酱、油绿和米色等。至清未光绪宣统时,则用天青、宝蓝、库灰色。

    款式也是年代鉴定的重要因素。例如袍衫的款式演变,清初尚长,顺治未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袍衫在清中后期流行宽松式,有袖大尺余的。甲午战争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式袍衫的款式也变行紧身起来。

    事实上,鉴定织物的年代问题,往往总是综合考察其技术,艺术等诸方面。如沈从文先生在比较明清花锦时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如把明清两代锦缎作个比较,组织图案和配色艺术区别处,似乎要以这么概括说:明代较沉重,调子常带有男性的壮丽,清图案特别华美 而秀丽,配色则常常充满一种女性的柔和。两者区别可一望而知。从使用材料说,明清两代也少相同处。清代彩锦用色较多,如粉紫桃红、檀褐,多配于彩色中,明锦实少见。用金不论片金或捻金多较细,特别是康熙一代,片金也有切缕细如丝发的。特种锦类且擅长用两色金,或四色金,综合交织于一片彩锦中,明代极少见。 又由于捻金银线技术提高,因之产生许多种大小中串技捻金银缎,花枝特别活泼秀美。明代盛行洒线衲绣,是用双股衣线在纱地上作铺地锦,上加绒线,本色特别柔 和,充满一种青春气息。”沈从文从技术如金线、图案和配色上对明清织锦进行了全面的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才有利于断代的确定。

    2、品种

品种本身当然也影响其价值价格。总的来说,欣赏品要高于实用品,服装要高于匹料。缂为织绣品种是特别受青睐之物。服装中,袍胜于裙袄,龙袍等宫廷之物和官服又胜于民间服装。装饰品中,补子最受欢迎,本世纪上半叶起在欧美也形成稳定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乾隆以前的补子一副价格都在5000美金以上。佩携品中,又以扇套、荷包惹人喜爱。扇套因书画折扇的走俏而价格一直在上涨;荷包则因其花样繁多制作精巧而被人看好。此外,手工提花的丝毯亦自成一珍贵品种。

品种几乎可以无限细分。例如,补子可分男补女补、文补武补、方补圆补。男补贵于女补;武补少于文补,因此较为珍罕。男补较女补尽寸为大;武补为兽纹,文补为鸟纹。文补中以品级较高者如仙鹤为贵;武补中品级较低者如海马、犀牛反而最为珍罕,几乎难以寻觅,因为武官着装多越品级,谁也不愿意穿用低品级补子。此外,明代鸟补中有双鸟一俯一仰者较多但更典型;单只鸟者较少,乃明人蒜 期出现的,较前者价低。

3、织款与作者

织绣也有名家,虽不如书画篆刻,大师名手辈出且有详细记载。唐代有窦师纶,多创锦花样,世称 “ 陵阳公样 ” 。但年代久远,甚是渺茫,至今并无实物可以印证。织绣艺人即使技艺高超,当时或声誉鹊起,但作品也往往不落款。有款之作更值得珍惜。笔者年前曾在上海一小拍卖行见一明未清初之刺绣中堂,画绣结合。画款为文微明之曾孙女赵文,绣款为休这11月氏。此件制作既精,品相又佳,可惜索价太高,结果流标(底价三万并不算高,大拍卖行或许就能成交)。

    与书画等其它古玩不同,织绣品生产往往是一件集体作品,绣与缂一般还能说出其作者的名姓,而普通织品就很难鉴定其作者了,当然我们有时还可以依靠织款知道其作者、作坊或厂家名称。

    目前所知最多的作者是绣工。有名的刺绣名家如元代管道升,她是著名书画家赵子昂的夫人,善书画也工刺绣,其绣多为佛教题材,番禺叶玉甫家尚藏其《十八应真图》一册。明代刺绣中最为著名的是明未顾家的女眷,如顾名世孙媳妇韩希孟和曾孙女顾氏,其所绣多以 画为本,绣画结合,绣出的作品可以作为艺术欣赏品来保存,其流传至今的如《仿宋元名迹册》和《花鸟册》等,世称顾绣,因居上海露香园,又称露香园顾绣。至 今在民间常可以看到顾绣一类作品,乃是把顾绣作为一类产品看待的。明代另一位刺绣大家是浙江人倪仕吉,嫁给义乌人吴之艺为妻,擅绣佛像,名重一时,尤长发 绣,有人士像传世。

     当然,明代以前的刺绣作品已较难看到,清代的丁佩、恽珠、赵慧君、得莲仙等都是当时苏州一带的刺绣好手, 为顾绣的发展和苏绣的创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中更为有名的几个未苏郡沈立和沈寿俩姐妹,她们都自幼学习刺绣,能诗善画,在刺绣中很下功夫,尤其是沈寿 的作品曾得到慈禧的嘉奖。当然,她们二人的作品现在已不易得到,但沈寿于民国初年在南通创办南通女子绣工传习所,所中学生的作品亦多,而且多有“南通女子 绣工传习所”款,亦属珍贵。与沈氏姐妹相似的还有无锡人张华基,她也曾于民国初年在上海设立刺绣传习所,亦有各种作品传世。解放后,刺绣艺人有名的可以苏 州的顾文霞、任嘒闲、周巽先和朱凤等为代表。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苏绣地区,在粤绣和湘绣发达的地区也能找到一些各地传统绣种的成名人物的代表作,如粤绣的余 德、湘绣的肖咏霞和廖家惠婉玉等。广陵女子余韫珠,工绣仙佛人物、风格类宋绣,曾为王士祯著名文人绣洛神、浣纱诸图;徐湘萍善发绣。浦江倪仕吉刺绣能灭云 针线痕迹,曾绣《心经》一卷。吴江杨和工发绣佛像;女儿沈关关能传其技,兼绣山水人物。青浦邵琨有针神之誉。吴县钱蕙亦擅长绣。武进钱芬,能把家乡景物入绣。长洲金采兰和卢元素,能诗工画,刺绣有名于时,句容骆佩香,元和周湘花,昆山赵慧君,皆能绣而有名。左宗孙女左又宜,嫁给书画家夏剑丞,工刺绣款均是 没有名气的绣工,这需要做一些基础工作后方能理出一个眉目来。有些绣款经常借某个人的名号,如扇套上绣诗常作小山款,或许是一种商业行为,有时甚至是个刺 绣作坊的流水作业产品,作品上有编号,但从绣的水平来看,倒也不尽是平庸之辈的作品。

    缂丝作品上也常能看到缂工的落款,现有许多缂丝名家都是通过缂丝作品上的落款才知道的。如宁代的缂丝高手朱 克柔、沈子蕃和吴熙等。朱克柔是南宋高宗时期云间人,其作品在当时就是官宦文人的争购对象,文彦可曾禺:“朱克柔,以女红行世,人物、花鸟、枝石、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流传至今,尤成为罕赠。”朱克柔的许多作品一直保存至今,如《缂丝花鸟图册》、《莲塘乳鸭图》等。沈子蕃是南宋时吴郡人,吴熙是南宋时 延陵见有缂款者,有易知道缂工名姓。

    织物的款识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事实上织物出现织款也是在明代才开始的。目前所知织有信息量最大的 是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一块清水缎巾,上织“南京局造”、“清水”、“声远斋记”三款,南京局造说明这其实是由南京的民间机坊生产的,清水是指其质量乃属上品。明清时期,江苏一带绸缎的上品称清水,较次者为帽料,再次者为倒挽,清水就是其对自已质量的标榜。贵州曾发现一件织有“良货通京”的头巾,也应属于 这类广告性质的词语。

    清代织款所见更多,但大量出于江南三大织造。风在江南织造中生产的织物有不少均织有某地织造 臣某某的款识,如“江宁织造臣七十四”、“杭州织造臣文治”、“苏州织造臣文通”等,其用途有类似于我国传统的“物勒工名”制度。也有一些既有织造官员名 也有民间作坊名的织款,应该是由民间生产、织局委派或采办的产品,如“杭州万隆安字号本机”、“浙杭悦昌锦记本机选置”、“浙杭万丰载绒金库缎”等等,由 此可知这些都是当时杭州的有名的民间机坊。有的时候,一些特别的织款也会是一些特殊织坊的名称,如故宫所藏织品中有织款作“耕织图”款者,应为当时北京的 一个属于宫内的特殊染织机构所生产。此外,一些民间机坊也将自己的名号织入织物,当然,这也需要经过一番整理,才能由此知道这些作坊的地点、年代以及代表 产品。

    清未民初,一些有名的厂家也将自己的品牌和厂家名称织入织物。故宫就藏有一件浙江湖州达昌生产的梅 竹鸟葛纹的绸料,上面还织有“浙湖达昌绸督造”及其飞马商标。再如像景织物一般也在幅边上织上生产厂家的名称和织品名称。有的是直接用都锦生名称的,如“ 都锦生名人书画”或“都锦生五彩锦绣”等,这是正宗都锦生丝织厂生产的,价值特别高。还有一些是用杭州启文、国华等丝织厂款的,大多是30年代杭州其经几 家厂家仿制生产的。

    4、风格

艺术品的收藏,当以其艺术性之高低为主要鉴赏标准。织绣的收藏也是这样。织绣品的艺术性,可因其艺术风格之不同而分别以不同的审美标准来对待。

一类为宫廷风格。其特征为富丽堂皇严谨精细。具体品种有龙袍、霞帔、御用丝毯服饰等。这类织绣多为明清这物,宜求新、求大、求全,其材料应优,其配色构图多复杂,其制作精到,一丝不苟。它们或失之俗,或失之拘谨,则不可苟求

一类为文人风格或书画风格。这类织绣多以名人书画为粉本,或缂丝或绒绣或发绣,以多书卷气为贵。虽以临摹为能事,但如立意高而取法乎上,既表现出名人书画的风宰,又不失织绣肌理之趣味,则自属不凡,可以收藏中之铭绝品,多属此类。

一类为民间风格。其特征为雅拙有趣,想象丰富而富于生命力。这类材料技巧或失之粗,但求立意新鲜而不陈腐,但求不入俗套。

一类为闺阁风格。封建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绝少读书和从事艺术创造的机会。养在深闺寂莫难遣,又心比天高身怀绝技,则尽数在织绣中一吐为快。这是女性艺术的精华。或表现为书一绣,或作裙襦,或为巾帕荷包,一针一线俱凝情思,息非一般伧夫俗妇之作以及店铺摊头的商品可以相比。

艺术性之表现既与品种相关,更受时代影响。明代的妆花粗放饱满概括,清代早期的妆花精细优美,清代晚期的则流于琐碎恶俗。缂鸶峭绣表现的自由度较大,织锦则受工艺限制较多。凡此种种,也应予注意。

    5、产地鉴定

    织绣品的产地鉴定远较年代鉴定为难。它不像瓷器,窑口的不同、水土的差别会极大地影响瓷器的风格与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瓷器的风格来鉴定其产地,而丝线 的产地要通过现代方法如微量元素来测出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织绣,由于此类技术基本不受到水土的影响,而且到明清时期,织绣的生产地相距也比较近,织绣 生产的产地同样也很难确定。因此,我们最多只能根据织绣风格来判断某一类织绣产品主要的生产产地,这也就是四大名绣或是三大名锦之类就已算不错了。

    刺绣的情况似乎比织物略好一点。由于绣的地域性较大,故在清代已形成了各地的名绣,如苏绣、湘绣、京绣、广绣、蜀绣等。

    苏绣以苏州、松江一带为中心,该地有着悠久的刺绣历史,尤其是明代顾绣的兴起对苏绣的发展起到了很 大的作用,苏绣的特点是多以写生花鸟画为题材,根据国画画稿作绣本,这样出来的作品多为欣赏品。日用苏绣小品也很多,也多以花鸟虫蝶为主题,风格接近国画 小品。为了表现国画中的晕色效果,苏绣针法中多采用套针,让丝线在套接时不露针脚,自然晕色过渡,晕色时的色差非常小,套接非常细,故而苏绣精细雅洁而著 名。苏绣小品配色高雅,清淡,花纹边一般留有水路,针脚整齐,绣面稍稍突起。

    湘绣是湖南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其特点是构图优美豪放,绣技精巧灵活,色彩丰富艳丽,劈丝细而胜发,无拈而有绒面,故擅长绣绒面花纹,真实感强,又称”羊毛绒绣”,特别是绣狮虎等形象,威武雄健。

    广绣又称粤绣,是广州一带地区为中心产地的产品,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而著称。 所用题材一般较为定型,为杂花百鸟,具体地有孔雀开屏、杏林春燕、百鸟朝凤、三羊开泰、公鸡鹎丹等,布局显得非常之满,往往是少有空隙,即有空隙处也用山 水草地枝根等补充,热闹而紧凑。针法丰富,但以擞和针、套针、施毛针为主,绣绒级细,绣面紧密,花卉之间留有水路。用色鲜艳浓重,有时还掺入金线,使画面 更加富丽堂皇。广绣的主要作品是镜屏或挂屏等欣赏性作品,但也有作荷包等实用性作品的。

    京绣是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生产的刺绣,其主要特点是铺绒绣,题材多为草虫、花果、戏曲人物、诞院小景等,写实而生动。一般采用工笔为蓝本,绣线为无拈劈绒,以接针、缠针、铺针等主要针法,根据物体的阴阳面,用变换色块及在绣花 色块上黼绣其它针法来表现物象的层次和立体感。绒面薄而均匀,花纹光亮平贴,配色自然鲜艳。

    蜀绣是四川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其特点是构图简洁、虚实适宜,针法以套针为主,并有斜滚针、旋针等新的技法,使花鸟纹绣品立体感更强。

    织物中最重要的地方性名产为三大名锦,宋锦、蜀锦和云锦,宋锦虽以时代名,云锦虽以纹样名,但事实 上都带有极明显的地方色彩,宋锦多产于苏州,云锦多产于南京,而蜀锦自然是产于四川了。不过,织锦在清代并不是最突出的产品,而更为大量的是绫罗绸缎,而 当时的丝织业重地基本都集中在江南地区,四川是较为独立的一块,因此,我们可以的南京、苏州、杭州和成都这四个中心作为织物生产产地来考察其特色产品,或 许有利于我们对织物产地的判定。

    南京在明代时是皇家丝绸生产的重心,到清代康雍时期更是得到了大力发展。其所产织金妆花一类产品,成为当时织造技术最高的代表。宫中所用大红缎匹、大红蟒缎、金拆缨等项主要由江宁承造,除此以外,江宁局还专门织制帛、诰敕、各色驾衣、彩纽和线罗等,特 别是宁绸,以染黑色为主,也是南京的特色织品之一。

    与南京不同,杭州虽然也有杭锦,也织过蟒缎,但其特色为杭细。由于浙江地区丝质好,所织绫绸轻盈柔 软,细腻而有光泽,花纹清晰,所以清宫大量袍服都是采用杭州生产的绫绸缎作面料,用暗花织物作袍服衬里。《大清会典》亦载:“纺丝、纺杭绸项派杭州织造承 办。”杭州织造官员也抱怨说“例用杭州缎绸居多”。在近年杭州一带发现的清墓中,也土者大多为杭绫、杭缎与杭绸。另外,杭罗、杭纺等产品至今还是杭州的丝 绸名产。浙江湖州则以产绉著名,但这些绉经常以杭州的名义上供。民国时期杭州最有特点的织物是都锦生的像景织物,只要看到这类产品一般都是杭州产的。

    苏州的特点似乎有点类似于南京,它也生产大量的重织物,如宋式锦,这是一种纹样风格参照宋代织锦, 但组织结构用清代技术的织物。宋式锦主要有三种,一为大锦,又称重锦,质地厚重,色彩丰富,花纹宏大,多用作巨幅挂轴及陈设品;二是小锦,又称匣锦,图案 多用小型几何纹或自然型小花,用色简单素雅,织造较粗,质地软薄,专用于装书画匣之用;三称细锦,组织多变,花纹细琐,厚薄,苏州的其它特点是漳绒漳缎和缂丝刺绣。

    四川蜀锦的传统特色是经线起花,而且经线呈彩条状排列,因此,织出的织锦往往带有彩条或彩格。蜀锦 中有一种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回回锦,即用各色不同的丝线排列成经,而纬异色五枚缎,但在总体效果上看则是有各种彩格的彩锦,因其形如回回,故称回回锦。此外,蜀地因与西邻,织造唐卡类织物也较多。

    6、尽寸

中国书画出售论尺,织绣的尺寸没有这样重要。可以悬挂的欣赏品和等品种,尺寸一以大为贵。但荷包绦带之类,就难以以大小区分高低。扇套以一尺或近一尺的尺寸为好,小扇套用于女扇,因女扇价低而扇套亦被拖累。补子以明代尺寸为最大,男补大于女补,而以戏补为最小。所以补子以大为贵,可视作一般规律。

    7、品相

织绣的品相至关重要,因为织绣易于褪色损坏而难以修复。残破织绣品的外观与其当初的外观相去太远。

当然,商周汉唐的纺织品残片,依然被珍惜地收藏于名大博物馆。这些藏品,其用于研究的文物价值,大大超出了其作为艺术品或工艺品的审美价值。所以,一般的私人收藏家对此兴趣不大。

至于清代乃至民国的织绣品,如果残破其价值就会大大打折,特别是衣物饰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之物。北京的织绣文物专家壬亚蓉女士曾予,如果残破之物也收,则收不胜收。另外,有些古董高人,西拼东凑,或草草修整,这类织绣也无多大价值。北京的另一位织绣专家,故宫博物院的陈娟娟女士也曾劝阻过赵三在旧工艺品市场收购此类物品。

8、珍罕程度

物以稀为贵,织绣收藏同样循这一规律。明清武官补子中品级低的海马、犀牛反而贵重胜于狮虎,就是这个道理。荷包品种极多,其中鸡心荷包、圆荷包和褡裢荷包颇多精巧可爱者,但传世数量大故不甚珍贵,而葫芦包较为难觅故身价较高。缂丝小于刺绣,故缂线身价远高于刺绣。

9、市场大小

某一品种喜爱的人多、收藏的人多,求大于供的程度高,亦即市场大,其价格也高。例如,补子在海外有一批非常稳定的藏家,故其价格几十年来直稳中有升。金莲鞋或小脚鞋的收藏者人数众多,但近年赝品出现也多,影响了其价格上升,但并没有下降。但织绣品的收藏者总的予来较少,大家对此要有较清醒的认识。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