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收藏 设为首页 欢迎光临 [云翼收藏网]
云翼收藏网
网站首页开户交易所行情邮票钱币收藏品收藏市场交易软件下载
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钱币 >> 收藏品钱币 >> 清末民初湖南不是大发银子就是滥发钞票
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收藏网 >> 钱币 >> 收藏品钱币 >> 清末民初湖南不是大发银子就是滥发钞票

清末民初湖南不是大发银子就是滥发钞票

作者:佚名      收藏品钱币编辑:admin     
湖南官钱局故址。姚昆 摄 湖南官钱局故址。姚昆 摄 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裕湘银行壹元。 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裕湘银行壹元。 湖南官钱局铸造的十两银钱。 湖南官钱局铸造的十两银钱。 贝币。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贝币。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图片

  本版撰文/记者 范亚湘

  官方在制造钱和发行钱,老百姓在挣钱和使用钱,钱一直在人们生活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长沙市民乐之先生收藏的每一种钱币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从清末民初湖南货币发行情况来看,钱发行得过多过滥当然不是一件好事

  当时小吴门的湖南官钱局所在即现在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

  俗语说得好:“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6月24日,乐之先生向记者展示他所收藏的钱币时,风趣地说:“我收藏的这些钱可只能看,不能用的。”乐之先生是收藏家,但更是钱币收藏专家,经常有关于古钱币的收藏论文在相关专业刊物上发表。

  原始社会末期的贝币、春秋战国时期的圜金、辽金时代的五笔正隆、各种版本的大观通宝……乐之先生都有收藏,但更大一部分却是“湖南造”。“清末民初,湖南是有名的造钱大省之一,与四川等省有得一比。”乐之先生说。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委托使英大臣在英国订购全套造币机器,先是在广东钱局机制银元和铜元。其后,各省纷纷购制国外机械铸造银、铜元,仿效机制银元和铜元。当时各省的造币机大都订购自英国著名的伦敦伯明翰造币厂。而英国精良的制币机械的引入,也使银币沾染上浓重的异国色彩。

  据《长沙市志》记载,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委托朱昌琳、朱恩绂父子开办湖南阜南官钱局。第二年,陈宝箴奏请朝廷试铸银元,获准后,他向英国希顿造币公司订购了造币设备和全套“光绪元宝”钢模,并在英国试铸了若干一元和半元样币。

  两年后,湖南造币厂铸造了二角、一角和五分的银辅币,并制造了戊戌、己亥干支纪念银币。湖南官局和其旗下的银号还制造了阜南钱局、大清银行、长沙乾益字号、湖南官钱局等四个版别的30多种银币。记者看到,一枚湖南省造库平一两的光绪元宝,从其色泽上看,已经完全看不出银子的光亮了。“这枚银币现在的市场交易价格约为5000元,但这样的银币已越来越少,没有哪个收藏爱好者会愿意放手的。”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五月,湖南新任巡抚俞廉三为了以示清廉,向朝廷奏请停办官钱局。但没过三年,全国各地官钱局大为兴旺,俞廉三自己也玩不下去,不得不恢复官钱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月,俞廉三筹设湖南官钱局,次年元月开业。

  清《湖南通志》说:“湖南阜南钱局在长沙小吴门内,坐北向南,周以墙垣,雍正八年(1730年)开铸。”湖南官钱局是由湖南阜南钱局改建而来,其地址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处。6月25日,记者来到该处,在一片茂密的竹林掩映下,一个椭圆形的大石头上刻有篆体的“湖南官钱局故址”字样,同时,旁边一块石头上刻有其来历。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十月,湖南官钱局在常德设立分局,所发钱票由湖南官钱局在天津官办石印局定印,有银两票壹两、银元票壹元、制钱票壹串文、铜元票壹百枚。湖南官钱局自成立以来,共发行银两票约200余万两,银元票37万元,铜元票880万余串。票币印刷精致,信誉较好,被长沙市民称为“台票”(藩台衙门发行的票币)。记者在清水塘古玩市场看到,一枚湖南官钱局铸造的十两银锭(重357克),其标价为98000元。

  “这些从湖南官钱局流出去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不仅流空了湖南省国库,也流垮了大清王朝。”乐之先生以为,清朝被推翻,与清政府失去财政控制权不无关系。

  “总的来说,清末湖南所铸造发行的钱币由于各自的数量都不多,流转到现在却成了极具收藏价值的藏品。”乐之先生说,当年,湖南官钱局铸造发行的钱币现在钱币市场上并不多见。

  铸有旧湖南省长赵恒惕图像的钱币目前在收藏市场“奇货可居”

  清末,湖南官钱局流出去的是白花花的银子,但到了民初,湖南银行流出去的却是花花绿绿的钞票。

  民国初期湖南政局动荡,兵灾频繁,主政湖南的军阀也像走马灯一样更换。相继有谭延闿、张敬尧、赵恒惕等主持湘政,谁也不能保证搞长久,这些军阀不仅在为湖南人谋福祉方面很“混账”,而且,他们往往抓住短暂的执政时机滥发钞票,捞一把就走。

  民国元年(1912年),湖南都督谭延闿将“湖南官钱局”改组为湖南银行,为湖南有银行之始。湖南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发行纸币,代理财政金库,经营存款、放款和汇兑,并附设湖南储蓄银行。不管是裁兵补偿、发军饷,还是个人开销,均用发纸币的办法对付。印刷机将花花绿绿的纸币印出来,一面市就开始贬值。几番倒腾,军阀们的口袋里满了,却叫老百姓们苦不堪言。不过,民国五年(1917年),湖南造币厂制造了面值一角的“中华银币”。这是“湖南造”钱币上首次出现“中华”二字。

  然而,民国初期军阀混战,市场混乱,极大地阻碍了金融市场的发展。1918年3月北洋军进攻长沙,驻防桂军将领提走湖南银行巨款南逃,城内的散兵游勇也乘机入行抢劫,导致湖南银行倒闭。

  1918年,张敬尧入湘之后,独揽财政大权,公私不分,中饱私囊,在湖南采取残暴的搜刮政策,利用组织裕湘银行广发纸币和发行惠民券等手段,将民间财富搜刮一空。“反正发出去的就是一张纸,造价很低廉。”乐之先生说,由于纸币漫天飞舞,张敬尧时期所发行的纸币在收藏市场始终“卖不起价”。

  “驱张运动”成功后,出现湘人治湘的局面。但在“搞钱”的问题上湘人出身的军阀却和谭延闿、张敬尧一样花样百出,甚至更胜一筹。赵恒惕主湘后,创办了湖南通商银行试图大发纸币。由于湖南老百姓对谭延闿、张敬尧的滥发纸币记忆犹新,已对纸币毫无信任,故湖南通商银行不久即倒闭。

  无奈,赵恒惕只好改铸铜币和银币,只是这样的政局却始终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民国十一年(1922年),湖南省长赵恒惕公布湖南省宪法,令铸一元纪念银币两种。这枚银币正面为赵恒惕像。这可以说是第一个印上湖南人图像的钱币。“这种银币现在很罕见,在全国都不会超过10枚。”乐之先生打趣说,虽然赵恒惕在湖南期间并无什么建树,但钱币收藏爱好者还是很感激他的,正是他丰富了“湖南造”钱币的内容。

  这一时期的铜币设计内容千奇百怪,比清末时期的局面还要混乱,不同时间或不同批次生产的铜币内容都差距很大。“湖南二十文铜圆”就是最好的例证。乐之先生收藏的一套3册18版的《中国大史记·传世货币典藏》书中,涉及湖南铸造的钱币就占了2版22枚。其图案就有文空心菊、文实心菊、文阳扁菊、实心团花菊、文阳点花、文无麦芒、文菱形花、文梅花、文梅花9绕等,每一枚钱币的图案都不一样。

  钱币收藏者笑吟:“自笑爱钱非爱富,只是贪玩”

  那些长着锈迹的老钱,虽然并不一定昂贵,却是历史的见证,它们默默地述说着各个朝代的兴衰和变迁。“钱币收藏,就是寻找历史的真实面目,寻找一个个时代的缩影。”乐之先生说。

  中国最早的钱币是原始社会中期的贝币,制造贝币的材质是海里的小贝壳,而不是淡水里生长的贝类。“淡水贝壳制造的钱币也有,只是这类钱币因一出土就容易损坏,现保存完好的不多。”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许多仿制贝币,有石贝、骨贝、蚌贝、绿松贝和陶贝等。记者看到乐之先生收藏的几枚贝币形体都较小,其长度约1.2厘米至2.4厘米左右;颜色大多呈淡黄色和乳白色,表面无光泽;贝壳开口处被磨平。

  乐之先生提醒钱币爱好者,现在钱币市场上所出售的贝币大多是普通天然贝币。“一枚天然贝币的价格也就十来元。石贝、骨贝的价格约20元至40元左右一枚,绿松贝的价格稍高一些。”

  每一种钱币的背后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在收藏钱币的过程中,要了解和钱币相关的发行背景、流通环境等知识,并通过实践进行辨伪,“这些都比获得钱币本身更重要。越是对古钱币接触得多,越觉得古钱币博大精深。”然而,这也是苦中作乐的事情,为此,乐之先生填了一阕《浪淘沙·藏品小赋·古钱》的词:“点点复斑斑,时缺是残,旧时面目有无间,不解当年谁是主,长系腰间。 常置案头看,幽趣犹酣,勤搜博访费艰难,自笑爱钱非爱富,只是贪玩。”

  乐之先生不仅可以说出古钱币产生的时代背景,而且通过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故事。“比如西汉末年,铸造钱币的工匠为了表达对王莽篡夺皇位的不满,会在个别‘泉’币上做一些手脚,币上的某一字不是少一横就是少一竖,或者干脆把背面的字颠倒过来。当时,工匠的这种行为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也是难以想象的,但这种错币却很受收藏人士的喜爱。”

  “孔方兄”原来是为了钱币铸造和携带方便

  在乐之先生收藏的钱币中,有几枚春秋战国时期的钱币,有形状似铲的铲币;有柄端均有环,柄上有裂沟的刀币;有从贝币转化而来的蚁鼻钱和鬼脸钱。其中,有一枚铜币中央有一个圆孔。“这样的钱叫圜钱,也称圜金、环钱,是方孔钱的前身。”乐之先生说。

  当时,圜钱主要流通于战国时的秦国和魏国。秦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其钱币称为“钱半两”或“半两钱”。记者注意到,从秦朝的“钱半两”到清朝末年的铜钱,几乎所有的钱币都是外圆内方。

  现在,人们一谈到钱,就有人会说到“孔方兄”。据乐之先生考证,“孔方兄”一说来源于《鲁褒传·钱神论》:“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宋代诗人黄庭坚也在《戏呈孔毅父》诗中云:“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自此以后,人们就称外圆内方的铜钱为“孔方兄”了。后来,又简称钱为“孔兄”或“方兄”。

  古钱的方孔由来已久。汉书《食货志》中就有“钱圆函方”句,注曰:“外圆而内孔方也。”方孔铜钱无论铜质如何不同,大小如何不一,钱币的中间都有一个四方形的孔眼儿。

  乐之先生认为,这主要是由制造铜钱的工艺所决定的。过去制造铜钱,采用的是熔铜铸钱。浇铸出的铜钱轮廓不整齐,既不美观,使用时也会刮手。为了让铜钱周边整齐,就必须用锉刀将其修锉整齐。如果一枚一枚地修锉,既费工夫,又不方便。铸钱工匠想出办法,那就是在铜钱的中间开一个小孔,把一串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一锉刀下去,那串铜钱的外缘都能锉到。如果钱中间的孔是圆的,锉时铜钱会来回转动,就会有的锉到,有的锉不到。于是,铸钱工匠把钱孔做成方形的,穿进一根方棍,钱就不会来回转动,锉起来方便。

  不过,也有人说是取之其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圆,含流通之意!方,度量制衡之说。钱币外圆内方就是天圆地方、流通四海。

  钱币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人们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古钱币外圆内方,其方孔也是为了方便用绳子穿起来,便于携带。“我们经常用‘腰缠万贯’来形容一个人富有,其实,过去的人们出门,还真是将钱用绳子穿起来系在腰间的。”

  古人把钱叫“泉”是取“钱如泉水”之意

  在古钱币收藏界,常常可听到“藏泉”一说。有人说,“泉”是“钱”的通假字,所以,“藏钱”可以说成“藏泉”。其实不然。

  “泉”最早出现在钱币上,是在西汉末年。公元9年,摄政的王莽篡夺皇位,把西汉货币五铢钱一律罢废,将“钱”一律改为“泉”。先后铸有大泉五十、小泉直一、幺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以及货泉、布泉等。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乾部》云:“古者货贝而宝龟,周太公立九国圜法,乃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按这个说法,泉显然是秦朝以前的人们,企盼金钱的来源如泉流一样这种朴素情结的假借称谓。但这个时候,钱币上却还没出现“泉”字。《史记·平淮书》中谈到半两钱、五铢钱有40多次,都使用“钱”字,无一处“泉”字。直到百余年后,才将“钱”改为“泉”。

  “泉”字钱币的由来,出自王莽自撰的《王莽传》一文中:“今百姓咸言皇天格汉而立新,废刘而兴王。夫‘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得皆不得行。”王莽感到五铢钱“铢”字的“金”旁,有繁体“刘”姓“金”和“刀”的标记。为避免讳忌,抹去西汉的影子,尽废五铢钱,并将其在前两年摄政期间所铸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西汉货币一律作废。

  据考证,王莽钱之“泉”的意境,一是篆书“泉”的本身具有“源泉”的条形。二是取“泉”之流遍之意。《汉书·食货志》里就说:“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三是将钱文冠以“泉”字,表明“泉”为国家经济命脉的象征,国家将强化货币管理,严禁诸侯国私自铸钱。

  古人把钱叫“泉”,就是取钱如泉水之意。《诗·小雅·四月》曰:“相彼泉水,载清载浊。”潺潺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形成小溪、江河湖海。“钱”也就跟“泉”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关于我们 | 交易所开户入口  |   客户端下载 | 加入收藏

Copyright © 2016-2024 云翼收藏网(www.32196.com) All Rights Reserved